兩位李登輝,一位是復旦大學精神領袖,一個卻因賣國被國人唾棄

2020-12-21 百家號

2020年7月30日李登輝在臺北病亡,享年97歲。李登輝祖籍在永定湖坑奧杳樓下村(今福建龍巖永定縣湖坑鎮奧杳樓下村),是1923年出生在臺灣臺北州淡水郡三芝莊(即臺北縣三芝鄉,今新北市)埔坪村的客家人。

《隴西李氏族譜》李登輝像

李登輝畢業於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曾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業經濟系進修,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獲得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博士學位。《隴西李氏族譜》是這樣評價李登輝的:「李登輝身為大陸李氏宗族後裔,祖祖輩輩一脈相承,膽敢妄言把臺灣從大陸分割出去,搞什麼」一中一臺「,否認一個中國,令人痛心疾首,這種背祖忘宗行為,不僅吾族廣大李氏宗親,也是全中國人民所不屑的。

《隴西李氏族譜》李登輝簡介

永定湖坑的始遷祖是李德玉,清乾隆末年,李德玉的十四代孫李嵩文、李崇文兄弟遷往臺灣。李崇文在臺灣生有三子,其子李興發有七子,李興發子李乾聰有四子,李松生、李財生、李寶生、李福生,其中次子李財生生李金龍,李金龍生二子,李登輝、李登欽。

世系:

李其洪——李宏義——小廿三(即保朱)——李火德——慶三郎——三伍郎——五三郎(即淑良)——千五郎(即宏德)——大六郎(即衍宗)——李積玉——萬九郎(即德玉)——

李德玉(永定湖坑始遷祖)——李子華——李添祿——李成聰——李月輝——李玉富——李世鑑——李選——李接山——李向春——李弘照——李維茲——李仕榮——李崇文(由湖坑遷臺灣)——李興發——李乾聰——李財生——李金龍——李登欽、李登輝(妻子曾文惠)——李憲文(妻子張月雲)、李安妮(女)——李坤儀(女)——

李登輝娶曾文惠,曾文惠畢業於臺北女子學院,生有一子二女。李登輝唯一的兒子李憲文,娶張月雲,張月雲是李登輝的服裝顧問,李憲文的獨生女李坤儀也是李登輝唯一的孫女,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管理系畢業;李登輝的大女兒李安娜,嫁給了馬來西亞華僑;小女兒李安妮,畢業於東吳大學經濟學系,是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英國新堡大學社會政策博士,嫁給了新聞媒體人、學者賴國洲。

復旦大學老校長李登輝

復旦大學老校長 李登輝先生

另外一位李登輝(字騰飛)是一位教育家,1872年生於南洋爪哇島,是印尼第七代華僑,祖籍福建同安。李登輝曾就讀於新加坡英華書院(Anglo Chinese School),後在美國俄亥俄州威斯雷陽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讀預科。1899年6月獲耶魯大學文學士學位,1900年回南洋任教,1904年冬回到中國上海。1906年1月李登輝先生開始在復旦公學(1917年改為私立復旦大學)任教,教授外語。 1913年李登輝被評為復旦公學第三任校長,擔任校長長達二十三年,於1936年8月離任。他曾提出「服務、犧牲、團結」六字的復旦精神,有人稱先生為復旦的精神領袖,沒有他就沒有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老校長李登輝逝世的消息

1947年11月19日李登輝先生因腦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五歲,11月20日的上海《飛報》刊登先生逝世的消息,貝葉撰稿《李登輝逝世矣》「以教育為終身事業,任職大學校長垂廿年以上,始終精神一貫,不懈不怠的。北有南開張伯苓,南有復旦李登輝。所不同的是張仍在任,李已卸職。……而李於昨晨逝世,廿一日大殮,廿二日安葬八字橋長老會。李早歲留學美國,歸國後即在上海創辦復旦公學,民十四,復旦升格大學,民廿四,校內大鬧風潮,李迫於現實環境,只得辭職讓賢。繼任校長職務的是吳南軒博士,抗戰軍興,復旦內遷,不久與南開同時改為國立,並委派章益為校長,至此,這位李老博士乃與復旦完全脫輻了。」我在想,如果當時貝葉知道吳南軒和章益兩任校長都是畢業於李登輝先生任校長的復旦大學,肯定就不會認為李老博士與復旦完全沒有關係了。

復旦大學

其實在李登輝先生擔任復旦大學校長的二十三年間,復旦大學為中國各行各業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其中有26位復旦大學畢業的學生,先後成為中國各大高校的校長。比如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吳南軒(繼李登輝先生任復旦校長),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程天放、郭任遠,復旦大學校長章益(繼吳南軒任)、張志讓,四川大學黃季陸,等等。

兩位都叫李登輝,剛剛病亡的李登輝比已逝世七十多年的復旦老校長李登輝先生壽年長了二十二年,年齡上相差不到50歲,但在其行為及貢獻卻相差著十萬八千裡。一位是愛國華僑,復旦大學的精神領袖,而另一個卻因賣國被國人唾棄,遺臭萬年。

相關焦點

  • 「臺獨」教父李登輝這個糟老頭子終於死了,但是 「賣國」卻是李登輝永遠抹不掉的標籤
    1988年蔣經國逝世後,李登輝繼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國民黨主席。1990年及1996年先後當選第八任、第九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任內鼓吹「臺獨」,提出「兩國論」,導致兩岸關係惡化。2000年因選舉失利卸任並被國民黨開除黨籍。被開除黨籍後,李登輝成為臺灣「極獨」政黨——「臺灣團結聯盟」精神領袖。22歲前是日本人「臺籍日本兵」巖裡政男李登輝,客家人,祖籍福建永定。
  • 復旦大學校長稱中國大學鼓樂齊鳴卻精神虛脫
    楊玉良(以下簡稱楊):我經常提到兩點差距:一是在大學精神上的,包括教授、學生的精神素養;二是我們的高等教育體制,說到底還是辦學自主權不夠。 一個世界一流強國,不可能沒有世界一流的大學。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應該是全世界優秀青年學者們的聚集地;凡是在這裡學習的人,都會把這裡當做他一輩子的精神家園。要達到這些非常不容易,大學的精神、品位必須非常高。
  • 開學典禮這一天,復旦大學寄語新生:先憂後樂交相勉
    「愛國、求真、創新,先憂後樂交相勉;團結、服務、犧牲,師生一德精神貫。」在9月13日復旦大學開學典禮現場,主席臺兩側高掛著紅色條幅,寄託著學校對新生的期許。當天,無論是校長講話,還是第一堂思政課,所說所談,也繞不開這些關鍵詞。
  • 李登輝,一個背叛者死了(上)
    在苟活的近百年裡,他有許許多多的頭銜和名號,例如臺大教授、農業專家、臺北市市長、臺灣省主席、中國國民黨主席、臺聯黨(「臺灣團結聯盟」)精神領袖、「臺獨」教父等等,這些身份或多或少反映出他人生中的經歷。但筆者認為最能概括他一生的,還是「背叛者」三個字。他的反覆無常,他的狡猾嬗變,他矛盾又撕裂的人生,都與「背叛」二字有關。
  • 最早反對李登輝的許歷農,終究活過了李登輝
    許歷農因反對李登輝而離開國民黨1993年11月24日,許歷農先生在記者會上宣布退出中國國民黨,並發表《大是大非—我的痛苦抉擇與嶄新希望》,震撼全臺灣。據許歷農事後向友人說道,身為國民黨黨主席的李登輝,自1992年就開始對民進黨的「臺獨」主張一再縱容,甚至還相互呼應。1993年10月4日李登輝居然說:「國民黨今天已是臺灣地方化的『新國民黨』,這間老店已經換裝,賣東西、服務的人都不一樣了。」形同公然否定中國國民黨的歷史傳承。面對當時李登輝的施政向「臺獨」傾斜、中國國民黨黨魂已經變質,許歷農痛心疾首,不得不宣布脫離已有54年黨齡的中國國民黨。
  • 大漢奸李登輝,快死了!
    當天清晨,睡夢中的李登輝一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之後,李被幾個憲兵裝扮的人帶到警備總司令部(警總)約談,一談一個星期。放走他前,警總的人說,你這樣的人,除了蔣經國,沒有人敢用你。在被約談之後沒多久,還不是國民黨員的李登輝卻被請到了四中全會做了一場農業方面的報告,當時,請一位黨外人士作報告,是沒有過的事情。
  • 日本兵巖裡政男(李登輝)病亡,他的一生難容於中國史
    被開除黨籍後,李登輝成為臺灣「極獨」政黨——「臺灣團結聯盟」精神領袖。「22歲前是日本人」公開報導披露,李登輝幼年家境殷實,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並且成績優異。然而,李登輝成長於臺灣日據時期,這對其家國認同感無疑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也埋下禍根。
  • 一個「賣國賊」和一個「愛國賊」
    一個「賣國賊」和一個「愛國賊」遠見時評2018 2019-02-12晨霧 / 轉帖在我們中學的時候,歷史書上介紹五四運動都是高度肯定的,認為是非常有進步意義的,愛國的,有啟蒙意義的。但是,卻未對其仔細的介紹和闡述,缺乏有血有肉的、生動細緻的故事和情節。
  • 李登輝的日本夢
    李登輝就是後者。1923年,李登輝在臺北縣三芝鄉出生。自出生之日起,眼見的就是高高在上的日本統治者,於是給自己起了個日本名字——巖田正男。因為日本人深知漢奸對付起國人比侵略者更加兇狠。李登輝的爸爸順利加入了警察隊伍任職。
  • 李登輝算什麼?王曉波才重要!
    王曉波的母親章麗曼是中國共產黨員,因叛徒出賣,犧牲於國民黨「白色恐怖」時期。父親王建文是國民黨中校營長,因所謂「知匪不報」罪名,遭判刑七年,王家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 而他的執念,則是做一個太平盛世的中國人。
  • 復旦中學牽手復旦大學,對標復附,打造一流市重點!
    然而,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也不是所有「復旦系」都逆天。就比如:每當有人路過華山路1626號,看到與復旦大學高度重合的校名,都不免發出靈魂三問: 「復旦中學,和復旦大學什麼關係?」 「復旦中學,光聽名字好像比復旦附中更厲害?」
  • 復旦和交大:同根一脈,相愛相「殺」
    1896年,南洋公學創建,盛宣懷任督辦(交大校名屢有變更,早期人們習稱「南洋」,1928年正式定名為交通大學);1903年,震旦學院設立,馬相伯任校長。1905年,因震旦被教會劫奪,馬相伯另建了復旦公學(1917年改為復旦大學)。震旦及復旦雖辦學稍晚,卻與南洋同為一脈。南洋和震旦都選址徐家匯,這裡是明代科學家徐光啟家族聚居地,也是法國傳教士的教習場所,文化底蘊深厚。
  • 北大、清華、復旦、浙大這四所大學的校訓,你了解多少
    每個大學生,對於自己的大學,或許都有過這樣的一種疑問:這是一所怎樣的大學,自己在這裡將如何開展今後的生活和學習呢?而校訓正可以解碼一所大學的治學底蘊和校園文化。讓我們一起走進「大學冷知識——校訓」,去感受校訓的魅力以及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力量。
  • 但臺灣地區有不止一位「李登輝」!
    的確,李登輝的一生,是首鼠兩端、左右投機的一生,但就算如此騎牆,他都沒忘記一件事——自己是日本人。而事實上,整個臺灣地區有何止一位「李登輝」? 所以今天小兵兵就和大夥談一談臺灣的「媚日情節」。,後來還參加日軍,為日本賣過命……皇民化運動的洗腦效應,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中國當代最大漢奸李登輝,死了!
    當天清晨,睡夢中的李登輝一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之後,李被幾個憲兵裝扮的人帶到警備總司令部(警總)約談,一談一個星期。放走他前,警總的人說,你這樣的人,除了蔣經國,沒有人敢用你。在被約談之後沒多久,還不是國民黨員的李登輝卻被請到了四中全會做了一場農業方面的報告,當時,請一位黨外人士作報告,是沒有過的事情。
  • 李登輝,一個背叛者死了(中)
    因國民黨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失利,民進黨勝出,國民黨的黨員及支持者們認為李登輝負極大責任,甚至就是他故意放水暗中助力民進黨,是國民黨的大叛徒,應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事實上,李登輝作為國民黨的背叛者,他對國民黨的破壞遠不止輸掉2000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那麼簡單。從他擔任黨主席以來,各種黨內的鬥爭、分裂,都與他的明槍暗箭有密切聯繫。
  • 李登輝,亡
    1943年6月,因為受到戰爭影響,李登輝從高等學校提前半年畢業,因為衷心佩服日本的農業經濟學專家新渡戶稻造,他選擇進入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林經濟學科學習,這對李登輝是莫大的「恩典」,在準備進入大學的過程中,李登輝詳細閱讀了新渡戶稻造所有的論文與著作,尤其對《武士道》一書佩服得五體投地。
  • 李登輝其人,精日、「臺獨」、背叛……
    後來,在《新·臺灣的主張》裡,「巖裡政男」總結心目當中的「日本精神」,說這是「臺灣人在接受日本統治時學到的,也是從中國大陸過來的中國人身上看不到的,臺灣人引以為傲的精神,日本精神代表勇氣、誠實、勤勉、奉公、自我犧牲、責任感、守法以及清潔的精神」。但事實證明,日本精神不是什麼攻無不克的東西。
  • 復旦大學和長寧區共建復旦中學
    本報訊  復旦大學與長寧區委區政府本著「機制創新、區校聯動、共建共贏、攜手共進」的原則,基於「復旦」發展歷史及復旦大學與復旦中學合作現狀,建立並發展區校教育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確定了「共同努力,把復旦中學建設成為一所一流的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和享譽國內外的現代名校」的奮鬥目標。
  • 李登輝死了,竟然炸出來隱藏更深的「漢奸」!
    上工·中式紅酒、清涼乳膠涼蓆、香甜網紋瓜用券低至68折,疊加立省295元起,戳圖購李登輝這個「大漢奸」死了!大陸的網友們可謂喜大普奔,這個「大漢奸」真的是危害國家、民族非常之甚,就是因為他賣國,對臺灣的改變,使得「臺獨」的民進黨上臺了,才給現在的臺海製造了如此大的麻煩。李登輝是民族罪人,將必然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