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0日李登輝在臺北病亡,享年97歲。李登輝祖籍在永定湖坑奧杳樓下村(今福建龍巖永定縣湖坑鎮奧杳樓下村),是1923年出生在臺灣臺北州淡水郡三芝莊(即臺北縣三芝鄉,今新北市)埔坪村的客家人。
李登輝畢業於臺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曾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業經濟系進修,後赴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獲得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博士學位。《隴西李氏族譜》是這樣評價李登輝的:「李登輝身為大陸李氏宗族後裔,祖祖輩輩一脈相承,膽敢妄言把臺灣從大陸分割出去,搞什麼」一中一臺「,否認一個中國,令人痛心疾首,這種背祖忘宗行為,不僅吾族廣大李氏宗親,也是全中國人民所不屑的。
永定湖坑的始遷祖是李德玉,清乾隆末年,李德玉的十四代孫李嵩文、李崇文兄弟遷往臺灣。李崇文在臺灣生有三子,其子李興發有七子,李興發子李乾聰有四子,李松生、李財生、李寶生、李福生,其中次子李財生生李金龍,李金龍生二子,李登輝、李登欽。
世系:
李其洪——李宏義——小廿三(即保朱)——李火德——慶三郎——三伍郎——五三郎(即淑良)——千五郎(即宏德)——大六郎(即衍宗)——李積玉——萬九郎(即德玉)——
李德玉(永定湖坑始遷祖)——李子華——李添祿——李成聰——李月輝——李玉富——李世鑑——李選——李接山——李向春——李弘照——李維茲——李仕榮——李崇文(由湖坑遷臺灣)——李興發——李乾聰——李財生——李金龍——李登欽、李登輝(妻子曾文惠)——李憲文(妻子張月雲)、李安妮(女)——李坤儀(女)——
李登輝娶曾文惠,曾文惠畢業於臺北女子學院,生有一子二女。李登輝唯一的兒子李憲文,娶張月雲,張月雲是李登輝的服裝顧問,李憲文的獨生女李坤儀也是李登輝唯一的孫女,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管理系畢業;李登輝的大女兒李安娜,嫁給了馬來西亞華僑;小女兒李安妮,畢業於東吳大學經濟學系,是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英國新堡大學社會政策博士,嫁給了新聞媒體人、學者賴國洲。
復旦大學老校長李登輝
另外一位李登輝(字騰飛)是一位教育家,1872年生於南洋爪哇島,是印尼第七代華僑,祖籍福建同安。李登輝曾就讀於新加坡英華書院(Anglo Chinese School),後在美國俄亥俄州威斯雷陽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讀預科。1899年6月獲耶魯大學文學士學位,1900年回南洋任教,1904年冬回到中國上海。1906年1月李登輝先生開始在復旦公學(1917年改為私立復旦大學)任教,教授外語。 1913年李登輝被評為復旦公學第三任校長,擔任校長長達二十三年,於1936年8月離任。他曾提出「服務、犧牲、團結」六字的復旦精神,有人稱先生為復旦的精神領袖,沒有他就沒有復旦大學。
1947年11月19日李登輝先生因腦溢血在上海逝世,享年七十五歲,11月20日的上海《飛報》刊登先生逝世的消息,貝葉撰稿《李登輝逝世矣》「以教育為終身事業,任職大學校長垂廿年以上,始終精神一貫,不懈不怠的。北有南開張伯苓,南有復旦李登輝。所不同的是張仍在任,李已卸職。……而李於昨晨逝世,廿一日大殮,廿二日安葬八字橋長老會。李早歲留學美國,歸國後即在上海創辦復旦公學,民十四,復旦升格大學,民廿四,校內大鬧風潮,李迫於現實環境,只得辭職讓賢。繼任校長職務的是吳南軒博士,抗戰軍興,復旦內遷,不久與南開同時改為國立,並委派章益為校長,至此,這位李老博士乃與復旦完全脫輻了。」我在想,如果當時貝葉知道吳南軒和章益兩任校長都是畢業於李登輝先生任校長的復旦大學,肯定就不會認為李老博士與復旦完全沒有關係了。
其實在李登輝先生擔任復旦大學校長的二十三年間,復旦大學為中國各行各業培養了眾多優秀人才,其中最值得稱道的是其中有26位復旦大學畢業的學生,先後成為中國各大高校的校長。比如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吳南軒(繼李登輝先生任復旦校長),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程天放、郭任遠,復旦大學校長章益(繼吳南軒任)、張志讓,四川大學黃季陸,等等。
兩位都叫李登輝,剛剛病亡的李登輝比已逝世七十多年的復旦老校長李登輝先生壽年長了二十二年,年齡上相差不到50歲,但在其行為及貢獻卻相差著十萬八千裡。一位是愛國華僑,復旦大學的精神領袖,而另一個卻因賣國被國人唾棄,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