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高院士:現階段充電與換電要融合發展,不是非此即彼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鈦媒體APP

今年前期疫情帶來的衝擊非常大,這對新能源汽車的預期產生了一些影響,規劃草案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目標是2025年市場佔有率達到25%,但最終調整為達到20%。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院士表示,市場比預期的要好一些,今年到現在為止,預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和去年相比不會有太大變化,尤其是今年的新能源車,主要是私人購買,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從高端品牌到經濟型各種檔次的產品都有。

在新能源汽車最開始產業化時,歐陽明高曾經提出來「兩頭擠」的產業化推進戰略,即從大客車和微型車兩頭推動,逐步擠入中間的轎車市場。現在進入新階段呈現出新的「兩頭擠」格局,歐陽明高表示,從高端和經濟型電動車這兩頭正在擠向中間性價比車型的市場。

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

今年以來,動力電池的安全問題仍然是一個關注的焦點。歐陽明高指出,目前應對安全問題的主要方式是從本徵安全、主動安全、被動安全三個方面來解決。

所謂本徵安全,也叫「本質安全」,就是電池安全是設計出來的、製造出來的,所以必須從設計、製造的角度,從根子上來提高安全水平。

電池比能量越高,對安全設計的要求越高,技術門檻也越高。歐陽明高指出,現在重點攻關的是300瓦時/公斤的高鎳三元電池。雖然在實驗室做出來的都能達標,但這並不等於大批量生產的質量控制完全能達標,還需要一個過程,預期這兩年可以做到。

關於電池的主動安全要靠控制,靠電池管理系統,要把使用邊界控制好,不允許超出邊界的情況發生。

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歐陽明高指出,「主動安全的控制、監控與管理是整車廠承擔的,但是整車廠對電池的理解總體上還沒有完全到位,整車廠原來不搞電池,初期大多數是由電池廠幫助做。整車廠承擔了這個責任,要有一個過程適應。」

被動安全則是一旦有電池熱失控之後,怎麼讓它不造成事故。目前電池事故還沒有傷過人,但是燃燒起來影響很大。歐陽明高指出,現在要做的是通過被動安全,主要是熱管理讓它不燒起來。

歐陽明高也表示,有些情況難避免的,比如車底下的電池包和路上的井蓋相撞,這種極端情況是沒有辦法的。但是更多的其他情況下,讓熱失控不燒起來是可以做到的。從技術角度可以做到,但是從工程角度、從大規模應用角度,目前還是偶爾會發生一些,但是應該會越來越少。

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的技術之爭

磷酸鐵鋰以前不能用於轎車,主要是體積比能量偏低,同樣的體積裝不了足夠多的電池。現在刀片電池技術使體積比能量提升了約50%,續駛裡程能達到600公裡,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由於磷酸鐵鋰本身比較安全,壽命也很長,成本還低,就是比能量差一點,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銷量就出現了大幅回升。最近三個月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同比上升100%以上,這意味著磷酸鐵鋰在轎車中的使用在大幅度提升,由於不需要稀有金屬,它的成本也比三元鋰電池低約20%。

歐陽明高指出,這並不是說三元鋰電池就不好,要均衡發展,三元和磷酸鐵鋰都得要,但不管怎麼說,還是需要在安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比能量,這個方面還需要技術的不斷進步,科技創新是無止境的。

國外對全球電池發展有一個預測,到2030年會從2018年的100億G瓦時增長到2900億G瓦時,歐陽明高預計,中國市場未來10年會增長10倍,到2035年增長20倍也是有可能,電池技術和產業未來都將大有可為。

氫能燃料電池明年會騰飛

近兩年來,中國燃料電池取得了巨大進步,和五年前相比,各種性能指標都出現了大幅提高。比如,壽命和五年前相比提升了300%,「十三五」初期是3000小時,現在普遍達到12000小時。總之,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產業鏈已經建立起來。

歐陽明高指出,這個行業現在不是一個小行業,好多企業都在你追我趕,整車產品,尤其是商務車產品不比國外差,做得比國外好。預計今後幾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從規模和量上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對於今年年底實現8千到1萬輛的氫燃料電池車的推廣指標,歐陽明高表示,還是有信心的。他還指出,國家的氫燃料示範推廣項目一旦開始,估計明年會騰飛。

另外,加氫站目前有些關鍵設備還要進口。歐陽明高透露,最近清華團隊牽頭在做冬奧會的氫能出行示範項目,好長時間一直在協調加氫站和氫安全的事,因為氫安全和純電動安全不一樣,更多在氫能領域,不在車內,所以對於氫安全和氫能的制儲、運、加這些環節,現在需要大型能源企業的進入。

歐陽明高坦言,在技術研發方面還需要加強,比如壓縮機,國外有離子壓縮機,國內沒有。現在基本上全球和氫基礎設施相關的企業都進入中國了,目前還要藉助國際力量。

關於充電與換電,不是非此即彼

關於充電與換電也是今年比較熱的話題,歐陽明高認為現階段充電、換電要融合發展,不是非此即彼。

在他看來,現階段來看,換電對提高銷量有好處,因為用戶不用擔心電池貴、電池壽命不夠長、電池不夠安全、電池用完了如何處理等問題。

歐陽明高認為,對於商用車,不管是大商用車還是共享車、計程車,原則上換電是一種不錯的商業模式。對於私家車而言,中長期來看,最好的方式還是充電,平時在家或者單位慢充(將來搞車網互動),高速公路上長途時超快補電。

歐陽明高給出的理由是,要看到V2G和大功率快充技術的發展後勁。現在國網已經開始在北京試驗V2G車網互動充電模式了,私家車在家裡充電時候,車網互動時候充電要花錢,但還可以賣電。

現在歐洲已經實施350千瓦大功率快充。國內也在聯合開發超快充電系統,對一個續航600公裡的車,5分鐘可以補兩百公裡的電,這在技術上可以實現,同時這種不充滿的快速補電也不會影響電池的安全和壽命。

換電在哪裡最有意義?歐陽明高認為,在長途重型卡車。在他看來,今年可能是卡車電動化的元年,公交車基本上都已實現電動化,接下來的增量主要在卡車。

歐陽明高強調,換電對於轎車是個備選項,但對於卡車是必選項。

一旦採用換電模式,買車不用買電池,這樣新能源車和傳統燃油車價格就差不多,到換電站可以實現五分鐘直接換電,這就和加油一樣快。 歐陽明高認為,從目前看,換電卡車可以和柴油卡車進行商業競爭。

按照目前電池價格綜合成本看,重卡購置大概四五十萬一輛,但是全生命周期的油費大概兩三百萬,所以油費是最大的成本,而電動卡車最大的優勢就是能源費低。他相信今後五年換電卡車電動化會形成高潮。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

有研究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純電動車會在三千萬輛到三千五百萬輛之間。歐陽明高指出,我國如果按照2030年新能源汽車佔比達到40-50%,那時汽車總產量將達到3500萬輛車是可能的,新能源汽車也將超過了1500萬輛。雖然具體數字和實際可能有所差別,但符合趨勢。

歐陽明高強調,新能源汽車的重點是新能源。原先只說電動化,沒有說能源,在碳排放、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必須轉型強調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要使用新能源。

當前,中國的碳淨排放100億噸,等於2050年巴黎會議規定的全球的碳排放指標。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碳中和就是淨排放為零。這首先靠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能源體系的去碳化要靠新能源汽車儲能,這就是下一步新能源汽車的目標,用新能源汽車帶動新能源革命,實現高質量發展。

「如果把新能源汽車規模化,再把新能源革命帶動起來,傳統的汽車、能源、化工行業都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真正實現汽車代替馬車以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歐陽明高最後總結說。(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相關焦點

  • 歐陽明高稱充電幾分鐘續航一千公裡不可能?滿足6個條件才是挑戰
    「如果有人說,他的電動車既能跑1000公裡,又能幾分鐘充完電,而且還特別的安全、成本還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為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時達到的,這方面近年來沒有大的突破。」1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線上論壇(2021)的演講中說道。
  • 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炮轟」1000公裡續航電動車:這是不可能的
    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炮轟」1000公裡續航電動車: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某一位說,這輛車既能跑1000公裡,又能幾分鐘充滿電,而且還特別安全,成本還非常低。那麼大家不用相信,因為這是不可能的。」1月16日,在2021年電動汽車百人會線上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對長續航電池公開「潑冷水」。
  • 院士歐陽明高:我為什麼把唯一的院士工作站建在宜賓?
    歐陽明高:宜賓發展潛力大、市場廣闊。(宜賓新聞網 陳憶 攝)在9月19日上午舉行的四川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暨院士工作站成立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介紹了為什麼要把唯一院士工作站落戶宜賓,同時展望了未來發展。
  • 氫能之辯丨歐陽明高院士:氫燃料電池明年或迎來騰飛
    氫能之辯丨歐陽明高院士:氫燃料電池明年或迎來騰飛 2020年11月
  • 8分鐘充電1000公裡:碾壓特斯拉?院士怒懟、網友炸鍋
    中科院院士:電動車能跑1千公裡幾分鐘充滿電一定是騙人1月16日,在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歐陽明高表示:「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車能跑1000公裡,幾分鐘能充滿電,還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術來講,他一定是騙子。」歐陽明高認為,當前人類社會正處在電池為核心、可再生能源為主體,電和氫能為載體,電動車為工具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中。
  • ...充電快,還安全,成本又低?中科院院士:不用相信,因為這是不可能的
    幾分鐘充滿電,車子能跑1000公裡,還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中科院院士:一定是騙子! 原創 每經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 nbdnews功能介紹 新聞決定影響力收錄於話題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以火熱勢頭發展。
  • 8分鐘充電1000公裡,千億巨頭拉漲停!院士怒懟:一定是騙人!最新回應
    中科院院士:電動車能跑1千公裡幾分鐘充滿電一定是騙人1月16日,在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歐陽明高表示:「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車能跑1000公裡,幾分鐘能充滿電,還很安全,成本又很低。歐陽明高稱,當前對新能源汽車而言,高效熱管理系統核心技術已經取得重要突破,將使得冬季低溫環境下續航裡程損失比現有車型降低2/3,整車能效優化集成技術也取得突破,小型純電動車NEDC工況測試百公裡電耗接近10千瓦時。同時充電體系建設與快充技術突破,未來5-10年,白天可以用15分鐘充滿75%的電量。
  • 歐陽明高:動力電池熱失控的觸發機理及主動安全防控的研究進展
    針對此,6月23日,在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中國(青海)鋰產業與動力電池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進行了詳細闡述。
  • 院士怒懟完美電池「短期內是不可能的」!千億汽車巨頭漲停後遭質疑...
    不過,這一電池技術剛發布僅一天,這家市值超千億的汽車巨頭就遭到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的疑似「怒懟」……商業運作多過創新?這場院士「怒懟」廣汽集團的風波源自歐陽明高1月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的一次發言,其表示,「如果某一位說它既能跑1000公裡,又能幾分鐘充滿電,而且還特別的安全,成本還特別的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為在目前這是不可能的,這些方面應該說近年來都沒有特別大的突破。」
  • 8分鐘充電80%的車下半年能量產嗎
    但此預告卻也遭到多位業內專家的質疑,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更是在演講中表示:「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車能跑1000公裡,幾分鐘能充滿電,還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術來講,他一定是騙子。」那麼充電8分鐘、續航1000公裡的新能源汽車,是高科技還是新噱頭?
  • 院士:電池續航1千公裡 幾分鐘充滿是騙子!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回應...
    大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發言:「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個車能跑1000公裡,幾分鐘能充滿電,還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術來講,他一定是騙子。」此番言論,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畢竟近段時間,有多家車企,已經相繼宣稱其新車續航裡程破1千公裡,而且同樣支持快充。
  • 充電8分鐘續航一千公裡是創新還是噱頭?基金經理:大概率是混動車...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質疑1000公裡續航上熱搜,廣汽回應稱,1000公裡續航車今年肯定出,就是成本高,8分鐘充滿可行。那麼這到底是創新還是噱頭?在央視財經 2021牛年投資大趨勢直播中,新華基金的基金經理劉彬表示:「石墨烯本身是材料,它能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加快充電效率、導電率來提高電池性能。如果廣汽今年推出這樣的車,大概率不是純電車,可能是混動車。此前,比亞迪就推出DMI混動技術,完全達到了8分鐘電池充滿80%,續航超過了一千公裡。
  • 電池缺陷致充電自燃,北汽新能源在深圳被點名
    今年3月,北汽威旺407EV純電動貨車因發生多起充電起火自燃事故,被深圳市新能源車輛應用推廣中心緊急發文叫停,要求各企業及個人立即停止使用北汽威旺407EV,並且各充電運營商停止為該車型提供充電服務。
  • 3分鐘 VS 1小時,換電or充電?北京方案告訴你!
    只見車輛行駛到換電站換電指定車位後,全自動化機械臂即自動將電池包解鎖並拆卸,之後將取出後的電池包放入電池充電倉進行充電,同時隨機取出已充好電的電池包裝備上車。從車輛進站、完成電池換電到出站駛離,全過程僅需要3分鐘,與燃油車輛加油時間相當。
  • EV之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是充電?是換電?還是無線充電?
    換電往往被大肆宣傳為解決電動汽車充電相關挑戰的「銀色子彈」。如果你閱讀過我寫的關於電動汽車充電的其他文章,那麼現在你應該知道電池的充電過程非常耗時。電動汽車的核心是電池,常見的電池充電方式是直接將汽車和充電接口相連。像這樣電池留在電動汽車內部充電,意味著在整個充電階段需要將汽車需要在那裡。長時間的充電對於已經習慣用油槍快速加油的車主們是個麻煩。
  • 換電比加油還快?奧動20秒極速換電引行業關注
    筆者有幸在廣州車展現場見證了奧動新能源「20秒極速換電」的實車演示,在讚嘆奧動換電的驚人速度之餘,也對用戶實際換電的時間產生了好奇。在理想情況下,電池更換時間僅需20秒,那麼用戶從進入換電站到出站,全程實際耗時要多久呢?帶著好奇與疑問,筆者走訪了奧動新能源位於廣州的4.0換電站,實地觀察一輛計程車的換電過程。
  • 劉桂彬:企業標準才是換電發展的充分條件
    發展換電模式 國家標準是必要條件 企業標準才是充分條件換電不是新話題,換電只是電能補充方式的一種。換電不是一個新技術,某種程度是個老技術。過去的手機採用換電方式,現在的手機採用充電方式。因為在早期,手機電池就是能量塊,只是簡單地補充了能量。
  • 政策和車企大力發展換電重卡 市場反應如何?
    原標題:政策和車企大力發展換電重卡,市場反應如何?   換電是今年的熱門,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國家大力推行換電模式,解決新能源汽車能源補給難的問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技術專家劉永才:信息化融合是一切發展必由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技術專家劉永才:信息化融合是一切發展必由之路 2020年11月24日 10:30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活動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飛航技術專家劉永才發表主題報告《信息化融合,一切發展必由之路》。劉永才從信息化融合的形勢背景切入,透徹分析了信息化融合的內涵和實現路徑、要點,並運用系統工程理論方法,提出信息化融合發展原則、思路、規劃、途徑、運營模式和航天借鑑。
  • 手機換電模式消失了,汽車換電模式也肯定會涼?
    所謂換電,顧名思義就是在電動汽車電量即將耗盡時,不是找樁排隊充電,而是,更換電池——既可以節省消費者購買電池的開支,又可以解決充電時間過長的問題。*全球最早開始做換電模式的,是BetterPlace,這家公司是由一位以色列人在2007年成立的,曾設想將中國作為其推廣換電模式的主要市場,因水土不服、時機過早,目前已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