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之路︱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是充電?是換電?還是無線充電?

2021-02-14 一覽眾山小-可持續城市與交通

換電往往被大肆宣傳為解決電動汽車充電相關挑戰的「銀色子彈」。如果你閱讀過我寫的關於電動汽車充電的其他文章,那麼現在你應該知道電池的充電過程非常耗時。電動汽車的核心是電池,常見的電池充電方式是直接將汽車和充電接口相連。像這樣電池留在電動汽車內部充電,意味著在整個充電階段需要將汽車需要在那裡。長時間的充電對於已經習慣用油槍快速加油的車主們是個麻煩。多數時候,充電上的時間損失也會帶來電動汽車使用者收入上的損失。

電動汽車充電面臨的一個互通的、也可能是最大的問題是對充電停車空間的需求。正如我們所知土地價格昂貴,而停車空間需求對任何電動汽車充電業務的可行性影響都是巨大的。從電動汽車充電企業角度來說,空間需求最小是最好的情況。這可以通過在現有停車場提供充電設備等方式來解決土地問題。到時候,如果充電時間能減少,那麼同樣大小的空間就能服務更多的電動汽車。

但另一方面,由於充電是一種會產生大量熱量的化學反應,熱能管理在充電過程中非常重要。實際上,你的充電速度基本取決於電池的熱能管理和電池化學技術本身。值得注意的是每次為電動汽車充電時,都必須開啟空調系統。熱能管理的談探討對於有著炎熱夏日的熱帶地區(例如印度)尤其重要。

在印度,由兩輪車和三輪車佔主導的機動車比例使熱能管理問題更加複雜,因為它們本身沒有安裝製冷系統。碰巧的是現在電動化兩輪車和三輪車正在被大力推廣,因為它們是更環保和經濟的選擇。但為這些電池充電又會不同的情況。我們將在另一篇文章中詳細聊到兩輪車和三輪車的充電問題。

有效解決長時間充電、熱能管理、停車空間需求的一種方式是將電池充電過程和汽車能量補給過程分離。你在充電站需要做的事情只是將用完的電池換成充好電的電池。你可以在充電站或者其他地方為電池充電。只要電池充滿電,就可以和耗盡電量的電池交換。近期你可能讀到過關於在科契和勒克瑙的加油站建設電動三輪車換電設施得新聞。Ola也在古爾岡建設了電動三輪車換電站。你可以在下圖看到換電站的充電面板機架。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夏季充電要注意什麼?
    與氣溫一同升溫的 還有新能源汽車連續發生的多起自燃事故 尤其在炎熱的夏季 因充電起火的引起事故更是屢見不鮮 2020年7月11日凌晨,在徐州銅山區機關加油站旁的新能源充電站,一輛正在充電的新能源汽車突然起火,火勢越來越大,還引燃了旁邊一輛轎車。
  • 既然無線充電效率超90%,為什麼無線充電樁難普及?
    中興新能源汽車公司副總經理田鋒設想,如果未來無線充電普及之後,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之間將實現無障礙能源交換,每臺車停泊時將可以自動充電,甚至可以反向饋電,即在某些情況下,車輛可以把電池的電反向輸送給電網。「如果不能方便地推廣使用,就不算最好。」一位汽車業內人士評價。對此,中興通訊副總裁孫枕戈打了個比方,就像馬車時代,馬總是在目的地補充草料。
  • EV晨報 | 合肥將調整地補政策;中日將統一電動汽車充電標準;上海新...
    對單位和個人購買軸距≥2.2米,純電續航裡程(工況法)≥250公裡的純電動乘用車,按照中央財政補助標準1∶0.5的比例給予地方配套補助;其他規格類型新能源汽車上按中央財政補助標準1∶0.2的比例給予地方配套補助。
  • 充電樁打開萬億級微電網新能源藍海
    在探索和市場質疑中前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了期待已久的「風口」。特來電經過6年創業,已悄然成長為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充電樁數量、電量、流量、專業人才、技術專利均行業領先的「獨角獸」。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一直充滿爭議,鋰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之爭,充電與換電之爭,甚至要不要發展新能源汽車,一直困擾著新能源汽車企業和下遊充電樁企業,對充電樁企業而言更是致命的考驗。特別是2018年李克強總理訪問日本時參觀考察豐田汽車氫能汽車技術,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震動很大。
  • 3分鐘 VS 1小時,換電or充電?北京方案告訴你!
    這一特殊優待,讓新能源汽車「換電」關注度陡然升溫。記者了解到,北京作為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發展「領跑者」,截至目前,已建成184座換電站,約佔國內換電站總數約1/3。早於去年5月,北京市交通委就發布了《北京市純電動出租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操作方案》,明確至2020年底前到期報廢的巡遊計程車全部更換為充換兼容電動車,涉及更換車輛數約2萬輛。
  • 歐陽明高院士:現階段充電與換電要融合發展,不是非此即彼
    關於充電與換電,不是非此即彼關於充電與換電也是今年比較熱的話題,歐陽明高認為現階段充電、換電要融合發展,不是非此即彼。在他看來,現階段來看,換電對提高銷量有好處,因為用戶不用擔心電池貴、電池壽命不夠長、電池不夠安全、電池用完了如何處理等問題。歐陽明高認為,對於商用車,不管是大商用車還是共享車、計程車,原則上換電是一種不錯的商業模式。
  • 深度研判比亞迪漢EV冬季充電效率與電四驅控制策略
    採用560伏電壓平臺的刀片電池(適配低導電率冷卻液)以120千瓦進行直流快充,換來的更小的電流(更少的發熱量和能耗),集成度更高的「e+」電驅動技術平臺(200千瓦後置15500轉/分「3合1」電驅動總成+SiC控制技術),第3種技術狀態電四驅技術解決方案,預示著比亞迪漢EV四驅版是一款融入了刀片電池的系統安全、正向開發車型平臺安全和軸間扭矩再分配的電四驅性能安全於一體的以安全性為導向的電動汽車
  • 無線充電:線圈反擊戰
    而護士隨口一句「到處都是電啊」則道破玄機:這是一個無線充電技術已經完全取代傳統取電方式的社會。本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對目前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趨勢,分類標準以及在汽車領域的實踐進行了探討,深入分析了該技術大規模擴張可能面臨的桎梏,車雲網編譯如下。
  • 京城電動汽車充電樁接電指南
    我要買電動汽車,充電樁怎麼接電?
  • 一本正經的胡說:用無線充電技術替代手機電池
    今天跟大家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一次,起因是使用手機無線充電技術時的一點點妄想。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簡單說就是「電生磁、磁生電」,這個高中物理的時老師就講過了。將電能轉化為磁場,被充電設備配置磁圈接收磁場再轉化為電能,最後實現無線充電功能,這一場景目前在手機產品上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使用過手機無線充電的朋友,對充電效果的評價褒貶不一。認可無線充電的觀點認為,無線充電技術非常方便,可以擺脫充電線的束縛。不喜歡的觀點則認為,充電速度慢,充後掉電快,對電池損傷大等等。而這也是無線充電技術優缺點的具體表現。
  • 傳iPhone12採用的磁吸無線充電,如何顛覆無線充電產業鏈?
    在功率方面,還是保守的選用最大15W的無線充電。目前安卓手機普遍都已經30W以上了,蘋果顯然在充電賽道換了個競爭方向,但iPhone12的磁吸無線充電還需要兼容目前市場上主流的Qi(無線充電標準)標準。
  • 新能源汽車充電配件氣密性防水檢測解決方案
    隨著新能源汽車各項技術的成熟以及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各種優惠的政策,更多的人更傾向於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以電能為來作為動力源,實現了節能減排與環保的目的。但是一般情況下是在戶外為新能源汽車充電的,這就要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配件都必須具備IP67及以上的防水等級。
  • 何為無線充電,只是把線插在無線充電底座上,然後把手機放上去?
    無線充電是有線充電的替代技術,目前其實際意義,肯定是可以讓用戶徹底擺脫混亂的線纜了。試想一下,當無線充電技術更加成熟後,在家裡甚至是公共場所都設置充電區,設備放置在那裡或者人站到區域內,手機或其他設備就可以不用擔心沒電了。
  • 拉閘限電 電動汽車沒電了 怎麼辦?
    年初時,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新基建」範疇,7月時,工信部明確支持換電,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11月份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 ...特斯拉;蘋果汽車最早2024年發布;特斯拉「絲綢之路」充電線路貫通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2、造車新勢力在華市佔率超過特斯拉  廣發證券在12月22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今年1-11月,國內新勢力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達到14%,超出特斯拉12%的市佔率。
  • 1000公裡續航/首創大功率無線充電,上汽智己汽車能否一一實現?
    頂著傳統車企和網際網路巨頭光環,以及浦東新區背書,智己汽車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不過,在造車新勢力和傳統汽車巨頭紛紛下場的新能源賽道的今天,智己汽車能有何過人本領也成為眾多汽車媒體人和網友關注的焦點。此外,智己方面還透露,未來推出的汽車將裝備11千瓦大功率無線充電,這也是全球範圍內首次採用面板金屬及活體異物探測技術,結合全自動自動泊車功能實現「無感補能」,根據介紹,這項無線技術可實現在1小時內衝70到80公裡的所用電量,同時,在電池安全性上,智己汽車還採用特殊設計的阻燃技術,理論上可讓純電汽車永不自燃。
  • 手機的無線充電到底好不好用?
    近幾年各大品牌的手機紛紛推出了無線充電這個功能,甚至還有無線反向充電。當你的朋友手機沒電時,而恰巧又找不到充電寶,這時候無線反向充電這個功能就能應急。無線充電的發展趨勢讓小黑覺得是否有線充電在不久的將來會被取代。但目前的無線充電真的會比有線充電更方便嗎?無線充電可以說已經普及到了日常生活中,有的餐廳、候機廳都配備了無線充電裝置。
  • 關注電動車充電安全 推動實施新能源新基建
    電動自行車是眾多南京市民以及快遞外賣等從業者的常用交通工具,但因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和事故卻層出不窮,尤其在不少老舊小區,因公共充電設備缺乏或使用效能不高,私搭亂接、入戶充電等現象仍時有發生。在今年的兩會上,由南京市政協委員陳賢興提交的「關注電動車充電安全 推動實施新能源新基建」建議就得到了十多位政協委員的附議。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全解讀
    11月2日晚間,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這不僅是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政策延續,也是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性方針指引,明確了發展規劃與目標,為行業和市場帶來發展定力與信心。
  • 汽車產業的嚴寒酷暑下,充電樁成香餑餑?
    可以見得,在政策的強助攻下,各路玩家將發展重心遷至新能源汽車市場,得到多方助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必將進入快車道,也已然成為汽車市場未來的發展主流。行業景氣高漲,充電樁市場百花爭豔景氣不斷高漲的新能源汽車不僅刺激了各大傳統車企積極轉型,還創造了很多新的創業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