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關節痛、腫脹是什麼原因​

2020-12-25 求醫網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指關節痛、腫脹是什麼原因

一、手指關節痛有幾個常見原因:
1、首先要排除類風溼,類風溼小關節痛是對稱性的,而且每天有晨僵,大於60分鐘,關節痛持續半年以上;
2、風溼,尤其南方比較多,受涼、潮溼比較嚴重也可以出現關節疼痛;
3、現在上升比較快的原因是頸椎病,如果第五、六、七頸椎間盤受壓或者棘突兩側肌肉緊張,都可以引起指關節疼痛。但是現在重視程度不夠,常以為指關節痛是風溼、類風溼引起,但大部分都不是。如果檢查抗O、血沉均出現正常,便可排除類風溼。如果手指疼痛而且以一邊疼痛為主,或出現腫脹,高度懷疑頸椎病引起;
4、如果手指像杵狀指或者一個手指頭大,尤其末端指關節腫大疼痛,要檢查肺,排除肺是否出現問題,也需要大家注意。
上述方面注意之後即排除風溼、類風溼、肺部問題,最常見疼痛還是頸椎病引起,如果頸椎病治癒,疼痛也會治癒。


二、類風溼性關節炎引起膝蓋腫怎麼辦

關節腫脹是類風溼性關節炎最常見的一個改變,不光是膝蓋腫脹,還有手指關節的腫脹、肘關節腫脹,甚至肩關節的腫脹都有可能會出現,當出現腫脹的時候,患者第一反應就是熱敷,但是急性發作期的時候是不能用熱敷的,熱敷反而會加重腫脹。

當出現了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的時候,處於這種急性腫脹期,提到紅腫熱痛這個方面,是因為方便鑑別。真正的急性發作期鑑別就按紅、腫、熱、痛這四個方面齊備,基本上可以判斷急性發作期的腫脹。建議先冰敷,當腫脹出現一定程度的緩解,或者紅熱沒有這麼嚴重的時候,可以進行熱敷、理療、藥物外敷,還可以口服一些消炎止痛藥來進行治療。用藥一定要醫患配合好,藥物不能隨意增加或者減少。尤其用藥1-3個月,並且堅持活動,每個月要進行評估病情、調整方案。待病情穩定後,每3個月左右評估病情、調整方案。目的是判斷吃的藥是否有效、是否有副作用、是否藥病相當。謹聽醫囑,堅持系統規範化治療!

 溫馨提示:主任出診時間是每周四下午在北京崇文門中醫醫院。


相關焦點

  • 去醫院風溼科查查
    雞爪手、硬皮病、全身疼痛,這些「怪病」,都屬於風溼免疫疾病;久治不愈的發熱、莫名其妙治不好的眼病,以及頻發發作的結石,這些日常中比較麻煩的小毛病,以及哪些叫不上名字、不知道由什麼引發的疑難雜症,都可能是人的免疫系統發生了內戰,而風溼免疫科專管這些難治的頑疾。
  • 看到同事升職,男子「眼紅」了 其實20年前他就被查出患有風溼免疫...
    當地骨科為其行腰骶部CT檢查,顯示骶髂關節炎症,結合他所描述的症狀,予以抽血化驗HLA-B27,結果顯示陽性,建議去風溼科就診。據包先生回憶,他當時滿腹狐疑:「為什麼有炎症要來風溼免疫科看,難道我是風溼病?」
  • 痛風掛內分泌還是風溼科
    目前我國的科室並沒有痛風科,我們到底是選擇骨科呢,還是選擇內分泌科呢,還是選擇風溼科呢?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   身邊的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身體不舒服,比如痛風,想去醫院看看病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應該選哪一個門診室。
  • 成都風溼醫院講解風溼性關節炎腫脹怎麼消除?
    成都風溼醫院講解風溼性關節炎腫脹怎麼消除? 時間:2020-12-21 10:31 成都風溼醫院 風溼性關節炎疾病,大多會在膝蓋這樣的大關節處產生病痛,風溼性關節炎腫脹我們都要好好注意的。那麼,風溼性關節炎腫脹怎麼消除?
  • 「小」針鏡,大效果——泰安市中醫醫院風溼科開展「微創針刀鏡...
    眾所周知,風溼病是一類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的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多樣複雜的發病因素、受治療技術、治療條件等方面的限制,大多數患者因為沒有條件接受系統、規範的治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而最終導致身體殘疾。
  • 成都西部痛風風溼醫院「風溼名醫工作室」多家風溼大咖入駐
    近年來,隨著環境和個體生活習慣的變化,以風溼免疫疾病為代表的免疫科疾病呈逐年增多趨勢,且朝更年輕化的方向發展。據國家風溼病診療數據中心(CRDC)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風溼免疫疾病的患者約有2億多人,需接受長期甚至終生治療。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因風溼免疫疾病導致的肢體殘疾有540.66萬人,佔總致殘人數的18.38%。
  • 五大守則助力風溼患者平安過冬
    那麼,風溼患者如何安然度過寒冬?唐山市中醫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於新捷為大家指點迷津。冬季風溼病易加重或復發風溼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是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引起的,所以每到冬季,天氣寒冷,如果防護不當,就容易發作。
  • 醫生整理:什麼病掛什麼科?最強掛號攻略!
    5、腿痛腿痛甚至腰腿疼最常見的科室是骨科,但需要和風溼免疫科、血管外科進行鑑別。下肢外側痛,痛感延伸到屁股或腰部(多考慮坐骨神經受壓迫或刺激引起的疼痛),建議掛骨科的脊柱外科。運動後,大小腿部的關節出現疼痛,掛骨科踝關節和足趾關節出現紅腫疼痛,並有熱感,特別是出現在吃海鮮或啤酒之後,血常規檢查發現血尿酸升高,(要考慮痛風的情況),建議掛內分泌科或風溼免疫科。
  • 四肢酸痛就是風溼?早期風溼4個表現,別太晚知道
    那麼早期風溼會有哪些症狀呢?又該如何自我診斷?一起來看。關節疼痛以及疲勞乏力。風溼初期表現為關節腫脹以及關節壓痛,常為關節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症所致,疼痛程度與炎症程度有關。因此患者若出現關節疼痛以及全身疲勞乏力症狀時,需引起注意,及時就診很有可能是風溼所致。四肢肌肉酸痛。風溼患者還會出現四肢肌肉酸痛症狀,這是風溼侵犯人體肌肉所致。
  • 步步生蓮——一位風溼科醫生的感悟
    2015年的一天,臨下班前住院部接受了一個20多歲的女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LE),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意識狀態尚可,當時患者已經在當地醫院確診SLE,並應用了較大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臨床首先要排除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把激素減量,免疫抑制劑停用,並計劃第二天腦脊液檢查。當天晚上我值班時,患者一個親戚拿著影像學的片子,氣勢洶洶地過來問責我:是值班醫生嗎?我要找主任,你們考慮什麼病,能不能看?
  • 膝蓋風溼性關節炎有什麼藥物好呢?
    膝蓋風溼性關節炎有什麼藥物好呢? 時間:2020-12-22 10:09 成都風溼醫院 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醫生所制定的治療方法也有差異。藥物治療是一種普遍的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方法。那麼膝蓋風溼性關節炎有什麼藥物好呢?
  • 五大守則助力風溼患者平安過冬 - 河青新聞網——河北青年最關注的...
    那麼,風溼患者如何安然度過寒冬?唐山市中醫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醫師於新捷為大家指點迷津。冬季風溼病易加重或復發風溼是一種慢性疾病,主要是風、寒、溼等外邪侵襲引起的,所以每到冬季,天氣寒冷,如果防護不當,就容易發作。
  • 成都西部痛風風溼醫院: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與多種...
    西部痛風風溼醫院有些患者聽到類風溼關節炎發病與免疫有關,聯想到食物過敏也和免疫有關,就擔心食物過敏會引發類風溼關節炎或加重病情,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 小心風溼性多肌痛,孫文聞主任說~
    風溼性多肌痛,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什麼是風溼性多肌痛?風溼性多肌痛早期表現有哪些?確診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哪些困難?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孫文聞一一解讀。什麼是風溼性多肌痛?孫文聞主任風溼性多肌痛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風溼病,多發於中老年人,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多,且女性較男性多2—3倍。可突然起病,亦可隱襲起病,嚴重者不能起床,上肢抬舉受限,下蹲及上下樓困難等。同時可有低熱、乏力、體重減輕等症狀。風溼性多肌痛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認為與遺傳、免疫、年齡、環境等因素有關。
  • 手指關節疼痛的原因,類風溼關節炎腫脹怎麼辦?坐公交手指「勾一勾...
    本病多見於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以膝關節、手指、頸、腰椎等部位為多見,症狀以關節痛、僵硬(經輕微運動後可感覺到疼痛),重者可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 重的可以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症狀。
  • 湖湘醫學專家聚婁探討風溼免疫學研究新進展
    湖南省醫學會風溼免疫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羅卉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由婁底市醫學會風溼免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婁底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負責人黎豔容主持。學術交流會上,羅卉、邵陽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陳曉明、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歐大明、婁底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負責人黎豔容等專家教授先後以《把握先機御「狼」有術》《肌炎進展》《RA臨床診療進展》《風溼免疫病與骨質疏鬆》為題進行了精彩的講座,婁底中心醫院龍仕儒醫生、市第一人民醫院鄒健梅醫生分別進行了病例匯報,湘雅常德醫院風溼免疫科遊運輝教授、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宋良等與會專家進行了病例點評
  • 男童面部腫脹竟是腫瘤在「作祟」 多學科診療助罕見病患兒暫渡難關
    安醫大二附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方冬冬介紹,患兒四個月前出現左側顏面部腫脹,在外院被診斷為牙源性腫瘤,建議接受手術治療。但是,不幸的是,該患兒還患有 "WAS 錯義突變 ",即 Wiskott-Aldrich 綜合症,具體臨床表現為血小板減少、溼疹和免疫功能缺陷。
  • 膝蓋疼痛腫脹,竟是因為膝關節「長草」了?
    常有人因為膝關節腫脹、疼痛去看醫生,到醫院一拍片子,關節骨質「未見明顯異常」,常被診斷為「滑膜炎」。因膝關節是全身關節中滑膜最多的關節,故滑膜炎以膝關節較為多見。那你知道滑膜到底是什麼嗎?引起滑膜炎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外在因素:急性損傷、慢性退變。2、內在因素(鑑別診斷):感染、代謝異常、免疫、出血。
  • 什麼病需去醫院?什麼病掛什麼科?周幾人最少?最全就醫指南!終身受...
    對於反覆出現的不適,應該認真注意誘發的原因、緩解的方式。  4. 突然發生惡化的疾病  大夫可能已經告訴你這個病沒什麼,過幾天自己就能好,開始的時候,感覺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可是今天突然惡化了,那麼最好再去醫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