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到底要不要學奧數呢?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思考,而且值得辯論

2020-12-28 見曦月修心

01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在於利

談起小學生奧數的問題,家長與孩子們都是一肚子苦水。孩子們學起來很痛苦,有些題目讓研究生、博士也會做到懷疑人生。小學奧數真的成了家長們的心結。

那麼小學生到底要不要學奧數呢?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思考,而且值得辯論。

2019年7月份,SELF煮酒論道中,就小學生階段,學習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進行了一場辯論。在這場辯論中,邀請了5位「多重身份」的重量級嘉賓,他們是科學家、教育家、家長、奧賽獲獎者等。這是一場極具有價值的辯論,正反雙方論點充足,依然沒有明確的利弊之分,對於小學生奧數學與不學的問題,依然需家長自行判斷。這麼多大咖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自然也無能為力。但是,大咖們的論點帶給我們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無論小學學習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在於利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作為家長如何正確地看待這個問題,作出合理的選擇。

02好奧數與變態奧數如何分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葉盛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物理老師李永樂老師,一致認為,現在的奧數漸漸走向「變態」。

現在奧數變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讓小學生學習一些初中、高中的知識點,這無疑是強人所難。很多培訓機構為了增加家長的焦慮感,提高營業創收的目的,通常會設計一些難度係數高或者怪異的題目給孩子測試,試問有幾個孩子能測試通過呢?

為了考入私立初中,絕大部分家長開始帶五年級孩子做小升初準備,去各大培訓機構參加測試和報名。然而結果不言而喻,明明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卻妥妥地測試成了學渣。

眾所周知,奧數可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訓練孩子大腦思維結構,讓孩子具有更多的解題思路,思維更靈活,為以後的學習能力打下基礎。然而,家長們得搞清楚孩子學的是好奧數還是變態奧數。

現在很多培訓機構師資水平有限,有的老師簡單地將奧數題歸類解題公式,孩子往往處於背公式答題模式,根本沒有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很多孩子不懂公式背後的思維邏輯。其實,奧數並不是簡單地理解為解題套路以及技巧問題,奧數啟發孩子邏輯思維,從內而外地學懂學透,領悟到真正的思辨能力。

其實,奧數並不適合所有的孩子。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極少一部分孩子適合學習奧數。對於那些吃不飽的孩子,有能力學習奧數的孩子完全沒必要擔心。如果孩子課業內的知識都難以掌握,應該重點鞏固學校數學基礎知識。

03 家長要有破局的能力

在我國,雖然這些年教育資源趨於均衡化,但優質資源還是比較稀缺的,大部分的孩子只能依靠補課,來彌補學校教育資源不足帶來的知識受限。還有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為了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通過奧數學習來增強競爭力躋身私立學校。

而小學生為什麼要上奧數班,最大的原因受教育分層的影響。眾所周知,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中考是一道坎,大約有50%的孩子將與高中無緣,這一批孩子將接受職業技能類學習,更沒有可能跨入大學的大門。為了躋身於高等學府,家長們不得不接受應試教育下的雞娃模式。奧數成了分層篩選的工具。家長普遍認為,若無緣上大學,孩子將來便沒有機會躋身於精英階層。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沒有家長願意接受分層教育。

教育分層是一個世界性話題,美國的精英教育正是最好的證明。威廉·德雷謝維奇教授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將美國的精英教育批判得淋漓盡致。他將那些常春藤學子比作優秀的綿羊。他認為那些極具天分的天之驕子充滿焦慮、膽小怕事,對未來一片茫然,缺乏好奇心和目標感,善於解決問題卻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問題,就像缺乏獨立思想的綿羊,盲目地過著人生。有些人直到中年才發現自己的愛好、人生方向。

如果不想讓孩子成為下一個優秀的綿羊,家長需要有破局的能力。

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是,不學奧數會不會影響孩子升學的問題。但實際上,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高揚老師認為:學習奧數,只是讓家長在心理上讓孩子與其他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線上了,並沒有發生什麼本質性的變化。更多時候,奧數是家長的一種心理安慰。

小學奧數學與不學其實對孩子成為一位優秀的人沒有直接的關係。最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與其糾結奧數的問題,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你希望孩子獲得怎樣的人生?

如果拋開太多外來因素的幹擾後,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原來目的很簡單。我們需要一個健康、幸福、積極向上的孩子。沒有功利之心地培養孩子,才是我們教育的本源。

04避免思想被裹挾

無論是群體思維還是從眾心理都會影響家長們的判斷。比如,家長們都迫切希望自己孩子更優秀,如果周圍孩子都去補奧數,那麼多數家長也會跟風補。家長們認為群體思維多數是正確的,無論是各種培訓宣傳廣告還是教育口號,無疑不是在侵蝕家長們的主觀思想。

例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打著教育大旗引導人們思維意識的改變。家長們的選擇未必是自己真正的選擇,是否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是否受到外來力量的推動?

從心理學的角度,從眾心理通常影響我們的認知,很多家長無意識地被裹挾前行。

摒棄周圍一切幹擾因素,理性思考幾個問題:我家孩子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否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讓孩子學習不喜歡的奧數呢?我家孩子的優點是什麼?

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尊重孩子天性,最大化地培養孩子的優勢。著名教育家呂叔湘先生說:教育近乎農業生產、絕非工業生產。

所以,我們不需要像工業化生產一樣,將孩子培養成一模一樣的。教育孩子就應該像種莊稼一樣,每一顆種子都是具有生命力的,而且生命力旺盛。作為家長,應該像對待種子一樣對待孩子,給他們適當的生長環境,水分、陽光、肥料等,讓他們長成自己本來的樣子。

05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

最近,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的演講在網上火了,因為劉教授說了一句: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像劉教授這樣的人都能夠接受孩子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為何不能呢?

我們很多家長好高騖遠,總認為孩子將來大有可為。無限次的拉高成績上線,孩子考了99分,還要問問怎麼少考了一分,容不得孩子失敗。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得有個度。認識孩子,是家長最應該面對的事情。

奧數學習本來就具有針對性,不是人人都適合學習奧數。因此,家長們更應該認清現實,接受孩子是個普通人,更利於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普通人不代表平庸,普通人依然可以優秀。事實證明,那些學過奧數的孩子未必一定大有可為,那些沒學過奧數的孩子也一樣優秀。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因材施教,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給予最好的祝福與支持。

06結語

奧數要不要學的問題與鋼琴要不要學的問題如出一轍。大量腦科學證實了孩子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存在的,所以凡是與孩子相關的教育,絕對沒有統一標準的答案。我們不能盲目跟隨眾人的選擇而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到底該不該學奧數?清華附中校長的這番話,值得家長們一看
    「奧數天才」時常出現,在家長的認知中,奧數成績好的孩子在數學領域也能同樣出色。但近幾年的各種新聞和現狀告訴我們,奧數可謂是「毒害」了一批小學生。無獨有偶,清華大學的王文湛教授在輔導孫子作業時,他身為數學教授,連10歲孫子的奧數題也做不出來,更是怒批到「奧數其實就是文盲的戲法」。小學生到底該不該學奧數?
  • 小學生要不要上奧數,讓孩子上奧數前,這幾個問題你考慮了嗎
    分別是英語、圍棋、還有奧數。而且奧數學了一年多了。這麼小就學了一年多的奧數了?朋友說,沒辦法,競爭太大啊,不能讓孩子落後於人啊。其實小學生要不要上奧數,多大年齡學奧數,這個問題一起以來備受爭議。而且也是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之前有位粉絲問過我這個問題,她問小孩讀二年級上學期,要不要讓孩子學奧數。我當時的建議真想讓孩子學,也不必那麼早。
  • 奧數是洪水猛獸嗎?小學生的家長該如何面對?
    隨著教育部門的奧數禁令越來越嚴,減負政策也一波緊似一波。許多家長聞奧數色變。仿佛奧數就是讓孩子負擔沉重的罪魁禍首。但各位家長有沒想過,奧數到底是什麼,它真的就是孩子小學時不能碰觸的嗎?如果奧數真的是洪水猛獸小學生不要去學習,那麼,高中的那些奧數比賽又是誰去拔得頭籌的呢?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我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北京四中數學特級教師、北京市數學學科教學帶頭人谷丹老師談到「奧數熱」現象時說過:「我特別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 學奧數,幾乎就是當炮灰,大部分孩子進機構輔導奧數可能是有害的
    目前,幾乎全國的小學生都在學奧數。特別是城市的孩子,如果不學奧數,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數學成績肯定不好,為此家長們不得不讓孩子輔導奧數。奧數學習可能獲得反面效果其次,小升初考試普遍考奧數。要上一個好初中,或者上初中要進入尖子班,奧數幾乎也一定會遇到。不學奧數怎麼行?在市場經濟中,有需求就有供給。
  • 學哲學到底有什麼好處?沒好處!那還要不要學?必須要
    但蘇格拉底告訴他們,真理並不存在於他的解答之中,而存在於我們自己對於世界的思考。它並沒有標準答案,絕不會有一個人能站在你面前,告訴你哲學到底是什麼,或者什麼都不是。所以不要寄託於有人用一段話來告訴你哲學的本質,因為哲學的概念本身就是隨著歷史不斷發展的抽象概念。
  • 這個問題哲學家思考了兩千年,到底什麼才是自我?
    文:Emily Liu到底什麼是自我?到底如何才算是活出了自我?長久以來,我似乎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所以當周六下午收到曉島周日《謎一樣的自我》講座邀約簡訊的時候,儘管有猶豫,可還是買了當天晚上從瀋陽到北京的火車票。
  • 到底要不要阻止孩子看電視?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值得家長思考
    孩子愛看電視要不要阻止呢?可以說現在各種電子設備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孩子每天生活在這樣一個環境難免會接觸這些東西。大部分孩子從一歲開始就看電視了,動畫片可以說是孩子的最愛。出於孩子的健康考慮,家長擔心孩子視力受到影響自然不希望孩子看電視,不過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家長把看電視當成了「帶娃的法寶」。
  • 你可以不學辯論,但人生何處不辯論
    春節期間的一個娛樂項目就是翻黃執中老師的網易博客「滿座衣冠似雪」(http://blog.163.com/jonas_hwang/)。黃老師是位辯論人,有「寶島辯神」之稱(他其實不喜歡別人這麼稱呼他)。他的博文大多是教授辯論方法思路,分享心得感受。但那些道理絕不僅針對臺上辯論,也通用於臺下人生。想看他的博客,去思考辯論這件事,是因為我知道,雖然我不會去上臺打辯論,但在生活中,我會時常面臨類似辯論題目的兩難情境,需要扮演說服他人或是自己內心的辯手。
  • 孩子應不應該學奧數,先分析利弊綜合考量,決不能「隨波逐流」
    相信很多人對「奧數」這個詞並不是陌生,學習奧數可以激發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簡單推理的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靈活性,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思維邏輯訓練,目前典型奧數類型分別有:濃度問題、行程問題、分數巧記、邏輯推理等等。孩子應不應該學習奧數?
  • 辯論選手曾經的小錯誤,值得我們深究嗎?
    對於辯論會的整個玩法,以及內部的一些注意事項算是有所了解,因此呢,我今天就想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實有的時候,遇到一些尷尬的辯題,辯手們會很尷尬!很多人都知道,辯題是主辦方出的,這個倒沒什麼可爭議的,主辦方根據實際的需要,制定出相應的辯題,到這裡,不會很尷尬。
  • 學者痛批奧數熱:對少年兒童摧殘遠甚黃賭毒
    他直言,雖然自己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從事奧數培訓和研究工作,但如今奧數泛濫,「簡直就是欺騙學生和家長」,他不想賺這份昧心錢。從事奧數培訓多年,為什麼羅老師如今卻持反對態度呢?要解開這個結,得追溯到羅老師早年的數學生涯。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羅老師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曾代表學校參加過數學競賽,但最後的結果已經不記得了。因為那比賽就相當於平日的一場測驗,結果不是那麼重要。
  • 日本知名舞者Issei「道歉事件」之後,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重新開始使用「支那」稱呼中國,因為如上文所說,這個詞與一些意義不良的詞音近,故意這麼說就是擺明了要來噁心你,侮辱、歧視的含義清清楚楚,從這個詞也衍生出一些常見的侮辱性搭配,例如「支那豬」、「支那賤畜」。
  • 盲俠大律師:為了贏,是否應該犧牲正義,關於人性的討論值得思考
    正因為這樣,律師不僅要有高超的辯論技巧和專業知識,還要有一顆善良、追求公正的心。在劇中,文申俠可以幫平民老百姓申冤,但同時有四大名狀之一從未輸過官司的律師也可以為了錢幫富人開脫。2、證據是真相嗎?真相究竟是什麼,他們不會去深究,因為這個對他來說意義不大。法庭上的辯論和現實中的辯論賽的性質其實是一樣的,通過自己的邏輯發現對方的漏洞,然後通過自己的專業及技巧戰勝對方。然後經過這樣辛苦的辯論, 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判錯了人,讓一個人的生涯從此毀在了監獄之中,而真正的兇手卻逍遙法外。
  • 羋月傳:在三個男人中,羋月喜歡的到底是誰呢?值得思考
    羋月傳:在三個男人中,羋月喜歡的到底是誰呢?值得思考再讀羋月傳,依舊會為裡面動人的愛情所打動,對於羋月來說,在她的一生中,經歷的坎坷怕是三天兩夜都講不完,而在感情上,她也是幾番周折,曾想和黃歇浪跡天涯,也曾在秦王身邊學會治國之道,也和義渠王生死相伴,可到了最後,她卻是孤身一人,一個是初戀,一個是名正言順的夫君,另一位是肝膽相照為她付出生命的男人,在這三個男人中,羋月喜歡的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 小學生練字最佳方法是什麼?到底要不要報寫字班?一篇文章解答
    這段時間以來一直有不少家長在諮詢這麼幾個問題:小學生練字最佳方法是什麼?到底要不要報寫字班?01問題關鍵詞:小學生、練字、最佳、方法我們都知道在小學階段是漢字書寫的基礎期,這個階段字寫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了後續整個日常和學習生活
  • 「媽媽瘋了」,小學生奇葩作文走紅,網友:孩子們太辛苦了
    近幾年來,在網上大家也看到了很多關於小學生寫的奇葩作文,很多都是關於對媽媽的訴求,這些作文一度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引來無數網友和家長的思考,之前一位小學生寫的一篇奇葩作文,即《媽媽瘋了》在網絡上走紅,很多網友都表示,孩子們太辛苦了。在這篇作文裡面可以看出來,小學生通過直白樸素的話語,將對媽媽的控訴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 林正疆:學辯論的人很少不成功
    之於他,辯論是興趣、是他的偏激、是他用以看待人世萬物的工具;之於辯論,他是辯手、是君子、是創造新觀點和新思維的推手。口舌之快非辯論「只有不會辯論的人才吵架」「辯論」二字中的「言」字,在各位的概念裡,是否純為「說話」的意思呢?
  • 一道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試題,重在思維考查,小學生:奧數學過
    同學們好,今天老師為大家分享一道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試題,這道題重在思維的考查,與之前小升初奧數裡學過的數的認識比較相似,因此很多同學看到題之後都紛紛表示:這是之前小學奧數裡的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道題吧:
  • 報名量暴增650%,家長蹲網吧搶考位,黃牛開價6800,小學生拼完奧數拼...
    魯西還聽說,有些培訓機構推出了「衝刺課+代報名」的套餐,「要多交4000塊錢,相當於4000塊錢一個考位」。而考試報名費本身,不過500元左右。  一位難求的KET/PET考試,到底是什麼?「奧數熱」猶在,英語考級要成為「拼娃」新方式了嗎?各地小升初政策改革後,搖號派位、公民同招成主流,但家長為何仍熱衷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