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要不要上奧數,讓孩子上奧數前,這幾個問題你考慮了嗎

2020-12-23 專注小學數學

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吃飯時,她的女兒玩手機上的英語單詞朗讀遊戲,發音非常準,這讓桌上的人很是驚訝。問孩子多大了,朋友說她4歲,上了快一年的英語了。她說她大的小孩9歲了,沒時間來聚餐,因為給他報了三門課外培訓。分別是英語、圍棋、還有奧數。而且奧數學了一年多了。這麼小就學了一年多的奧數了?朋友說,沒辦法,競爭太大啊,不能讓孩子落後於人啊。

其實小學生要不要上奧數,多大年齡學奧數,這個問題一起以來備受爭議。而且也是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之前有位粉絲問過我這個問題,她問小孩讀二年級上學期,要不要讓孩子學奧數。我當時的建議真想讓孩子學,也不必那麼早。以下只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不喜勿噴。

其實我沒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在我印象裡上小學的時候,直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參加過一次縣級的數學競賽,但當時沒有任何這方面的概念。

不過我還是想聊幾句有關奧數的話題,但是我不會直接回答小學生要不要上奧數。我只是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讓大家更好地去決定你家孩子要不要去上奧數。

大家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送小孩上奧數的目的是什麼?

有些家長是抱著讓小孩將來成為數學家這個目的去上奧數。如果你是以這種目的去讓小孩上奧數,那麼你就完全錯了。要想成為一個數學家的話,最主要是取決於小孩子的天賦。一個小孩子有成為數學家的天賦,那麼這個小孩上不上奧數,跟他將來成為數學家完全沒有什麼影響,而如果沒有天賦的話,你再怎麼給他上數學培訓班,也沒有任何意義。

之前電視上有個訪談節目,有位嘉賓說成為數學家是不需要天賦,99%的努力加1%的天賦,但我不能相信他,因為他是太有天賦了。要在數學領域有建樹,這1%的天賦比99%的努力重要得多。正如網友們說的那99%的努力決定了下限,而另外那1%才是決定能達到什麼上限。

可能有的家長說,我沒想那麼多,讓小孩進奧數班,就是為了提高他的數學成績;在學習過程中比其他同齡人有優勢,學習過程中更輕鬆。

雖然說現在取消奧數競賽有些年頭了,但在小升初、以及分班等重大考試中,附加題的難度沒有學過奧數是很難完全做出來的。

話雖如此,但是家長還是有必要問小孩這麼幾個問題。

小孩本身在課堂上的數學學習是不是很輕鬆?如果小孩正常課堂上的數學學習已經感覺有點吃力,就完全沒有必要再上奧數班了。畢竟首要任務是把基礎東西學好,更何況在考試中易、中、難分值的比例,一般也是75:15:10。也就是說普通題與中等難度的題,佔了絕大部分比例。

奧數題普遍偏難,如果基礎不夠,絕大部分題做不了,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這樣適得其反。

第二個問題:小孩在上數學課的時候開不開心?每學習一些新的數學的知識會像發現新大陸一樣,有很興奮的感覺嗎?如果小孩平時上數學課,感覺很枯燥乏味,即使他能跟得上學習進度,但是覺得沒有什麼樂趣可言。

就好比別從硬往你碗裡夾你不喜歡吃的菜一樣,雖然這些菜可能很貴,但你不喜歡吃,甚至不吃,這是多麼令人痛苦的一件事。把小孩的業餘時間讓他去感覺不快樂,搞得很痛苦,同時還要花費不非的費用,真的沒有這個必要。

以上兩條就是我希望家長把小孩送到奧數班之前,自己先要考慮的的兩個前提。或許有心急的網友會說,這麼說來是不應該讓孩子參加奧數了?

當孩子有餘力,有興趣的話可以當成一種業餘愛好。 培養他們的敢於向難題挑戰的心理,拓展解題思路,思維會更加發散,不再那麼局限,同時也提高解題效率。

我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心態平和些,把奧數看得淡一些。但是當我們在網上、朋友圈看別人家的小孩個個都是學霸,心中難免有些不安。但是各位家長你自己也要想清楚,小學階段不過是人生當中非常短暫的一個階段。

就像馬拉松長跑,有些剛出發不久超出不少競爭對手,有些人落後一點,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要看最後誰先達到終點。

想通這點之後,要不要讓小孩去學奧數,幾年級去上奧數大家心裡也有個數了。如果孩子有這個興趣愛好和精力,家庭方面有這個財力支撐,那麼你完全可以去讓小孩去上。

現在小學題也偏靈活,有些附加題能看到奧數題的影子。當然大多數的題型給都是課堂上所學過的知識點能解決的。還是那句話:想要學奧數,先把課堂上的掌握了,再去提升。

小學奧數的內容有些會涉及初中甚至高中的內容,比如相似、不同進位之間的轉換、分數裂項、等差數列求和、排列組合等等。因此沒有紮實的基礎學起來會非常的吃力。還有一點,數論是小學奧數必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數學好的人數論知識必然學得不錯。

總體來說,學了奧數的同學思路會相對開擴,推理能力會更強一些,數感好一些,遇到難題不會那麼束手無策,即便是做不對,起碼他會用多種不同的思路試圖去解題,不會輕易放棄。

但學了奧數未必在平常考試得分,就能比沒學的同學高,各位家長也要有這種心理準備。

大家對於小學生要不要學奧數是怎麼看的呢?如果讓孩子上奧數,你會讓孩子從幾年級開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留言。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到底要不要學奧數呢?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思考,而且值得辯論
    小學奧數真的成了家長們的心結。那麼小學生到底要不要學奧數呢?這個問題不僅值得思考,而且值得辯論。2019年7月份,SELF煮酒論道中,就小學生階段,學習奧數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進行了一場辯論。在這場辯論中,邀請了5位「多重身份」的重量級嘉賓,他們是科學家、教育家、家長、奧賽獲獎者等。這是一場極具有價值的辯論,正反雙方論點充足,依然沒有明確的利弊之分,對於小學生奧數學與不學的問題,依然需家長自行判斷。這麼多大咖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自然也無能為力。但是,大咖們的論點帶給我們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 奧數是洪水猛獸嗎?小學生的家長該如何面對?
    隨著教育部門的奧數禁令越來越嚴,減負政策也一波緊似一波。許多家長聞奧數色變。仿佛奧數就是讓孩子負擔沉重的罪魁禍首。但各位家長有沒想過,奧數到底是什麼,它真的就是孩子小學時不能碰觸的嗎?如果奧數真的是洪水猛獸小學生不要去學習,那麼,高中的那些奧數比賽又是誰去拔得頭籌的呢?
  • 學奧數,幾乎就是當炮灰,大部分孩子進機構輔導奧數可能是有害的
    目前,幾乎全國的小學生都在學奧數。特別是城市的孩子,如果不學奧數,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數學成績肯定不好,為此家長們不得不讓孩子輔導奧數。奧數學習可能獲得反面效果其次,小升初考試普遍考奧數。要上一個好初中,或者上初中要進入尖子班,奧數幾乎也一定會遇到。不學奧數怎麼行?在市場經濟中,有需求就有供給。
  • 小學生到底該不該學奧數?清華附中校長的這番話,值得家長們一看
    「奧數天才」時常出現,在家長的認知中,奧數成績好的孩子在數學領域也能同樣出色。但近幾年的各種新聞和現狀告訴我們,奧數可謂是「毒害」了一批小學生。而且奧數班中的教導方式多是「填鴨式」,強迫孩子去記憶題型和答案,這只會誤人子弟。對於奧數,家長們要分清主次,並且奧數的思考方式和解題辦法都是與教育體系中的數學科目不同。數學是利用方法推導答案,而奧數則是根據答案想方法,二者相關性小,但可以相互借鑑。
  • 中國學生又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拿金牌了,你會讓孩子學奧數嗎
    家長們選擇讓孩子參與奧數培訓的想法各不相同,有些家長是自己看見數學就頭疼,卻想讓孩子克服這個短板,在他們看來,奧數就是數學試卷上,最後一道永遠做不出來的附加題,有些家長則是看到了奧數帶來的影響。2,奧數學習存在各種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奧數入門需要一點興趣和天賦,可入門之後遇到的問題會更多,有些家長比較心急,在孩子剛剛接觸學習時,就為孩子報名了奧數訓練班,導致孩子過早地接觸高難度的訓練。
  • 孩子應不應該學奧數,先分析利弊綜合考量,決不能「隨波逐流」
    相信很多人對「奧數」這個詞並不是陌生,學習奧數可以激發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簡單推理的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靈活性,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思維邏輯訓練,目前典型奧數類型分別有:濃度問題、行程問題、分數巧記、邏輯推理等等。孩子應不應該學習奧數?
  • 換個馬甲又復活,奧數競賽有九條命?
    「全北京最重要的BS活動,你準備好了嗎?」「YCB複評就要開始了,線上測試、鷹眼系統監考。」據新京報報導,2020年歲末,北京小升初家長群裡神秘「暗語」頻出,培訓機構老師和家長們心照不宣——「BS」即「杯賽」,「YCB」意指「迎春杯」,一項大名鼎鼎的傳統中小學數學競賽。
  • 數學特級教師谷丹:我反對全民學奧數,但我更反對根本不讓學奧數
    谷丹老師認為,奧數的難度較大,基礎不好的孩子學不懂,反而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但完全不讓孩子學奧數,又浪費了另一些孩子的優勢。那麼,數學到底要如何學呢?針對這個目標,谷丹老師在很早之前就針對數學教學提出過一個觀點:數學的教學重點應該是讓孩子明白「是什麼」和「為什麼」。所謂的「是什麼」就是要理解數學知識點的本質是什麼,進而知道用在哪裡。比如長度單位本質上就是描述物體長短的工具,用在量取中。
  • 學者痛批奧數熱:對少年兒童摧殘遠甚黃賭毒
    他直言,雖然自己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就從事奧數培訓和研究工作,但如今奧數泛濫,「簡直就是欺騙學生和家長」,他不想賺這份昧心錢。從事奧數培訓多年,為什麼羅老師如今卻持反對態度呢?要解開這個結,得追溯到羅老師早年的數學生涯。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羅老師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曾代表學校參加過數學競賽,但最後的結果已經不記得了。因為那比賽就相當於平日的一場測驗,結果不是那麼重要。
  • 國家副總督學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裡面並沒鍛鍊到孩子的數學思維,而是有固定的公式,往裡一套就可以了。誇張一點說,根本就不需要思考。而數學看似是一個套公式就可以的學科,但是也是需要孩子去思考的,可是現在的奧數班大多都是不勞而獲的形式。
  • 3道三年級除法奧數題,家長:題難,不會!
    期末考試結束,各地的小學生進入暑假生活。長達40天的暑假裡,家長們也要幫孩子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千萬不可對孩子放任自流,不能因為是假期就生活毫無規律、自由散漫。其實假期當中,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利大於弊。
  • 二年級數學:50道奧數難題精練+答案,給孩子練熟,考試名列前茅!
    2020-11-22 18:19:06 來源: 關十安 舉報   二年級數學:50道奧數難題精練
  • 奧數天才墜落之後
    在楊建生的記憶中,這個前奧數明星就連講話也帶上了一錘定音的效果,「好像他說的什麼都是對的,也未必能聽到別人不同的意見。」靠著數學競賽的功底,大一上的「三高」(數學分析、高等代數、高等幾何),付雲皓輕鬆上了九十。大一上學期,同級同學還常看到付雲皓和孫洪賓、萬昕等「大神」聚在一塊討論高年級課程。
  • 淺談英語新加坡奧數-古北夢樹
    奧數全稱叫「奧林匹克數學」 ,稱呼起源於「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體現了數學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強。奧數體現了數學的巧思、靈活、多變與其中滲透的數學美學。今天我們談的新加坡奧數其實是合了中國數學的精髓和英國美國等西方數學的優勢,可謂是中西合璧,強強聯合。
  • 美國孩子十歲前就知道的十件事, 比奧數英語鋼琴更重要
    美國的教育學者總結出了孩子十歲前應該知道或會做的十件事,比起奧數英語國學鋼琴那麼,為了確保孩子在從童年向少年過渡中身心都能夠健康成長,做父母的就要在孩子十歲的時候讓他們學習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功課,做好充分的準備。下面是美國的教育學者總結的孩子十歲前應該知道或會做的十件事。比起奧數英語國學鋼琴,這十件事聽起來簡單得多,然而這些更能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健全性格、豐富情感和掌握基本生活能力的獨立自信的少年。
  • 憑什麼丁真沒學過奧數就能走紅,這屆老母親表示太酸了
    最開始閨蜜群裡有人發了他的照片,說這小夥子最近挺火的,你們看帥不帥?姐妹幾個仔細看了一下,表示不是我們的菜。第一、小夥子太黑了。第二、帥是帥的,但就像一塊透明玻璃似的,一眼望過去,看到底了,太過原生態了。沒想到這才幾天,這小夥子就火了,而且是爆火。一天能上好幾回熱搜,不但自己上,連他的馬都能上熱搜。
  • 教育新觀察|上海青少年是否真的遠離奧數了?
    這是為什麼?上海歷來是奧數教育「重鎮」,但近年問鼎國際奧數競賽者寥寥,是不是上海青少年遠離奧數了?前些年,中國隊參加國際奧數競賽的風頭,有些被美國隊、韓國隊和俄羅斯隊蓋過。2012年至2016年,中國隊參賽五次,共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兩次,第二名兩次,第三名一次。2017年,韓國隊第一,中國隊第二。2018年,中國隊獲團體第三名,美國隊第一,俄羅斯第二。
  • 5年級回頭看那些我避開的坑:超前學習、英語、補習班、奧數
    同時要參觀圖書館、政府辦公室等等,學習怎樣借書還書,了解在圖書館應該保持安靜,了解市長是幹什麼的……在德國這些都屬於早期教育範疇。所以感覺上德國的教育壓力小好多,注重培養小孩的獨立人格,注重教會小孩生活知識,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性,對文化知識的傳遞更看重水到渠成,教會小朋友學習方法。  這不正是我千方百計苦苦尋找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嗎?
  • 奧數杯賽「歸來」:競賽變「研學」,答題成「闖關」
    2021年1月9日,北京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在家中參加2020年-2021年度線上青少年創 新能力活動複評答題,全程鷹眼系統監考。受訪者供圖「全北京最重要的BS活動,你準備好了嗎?」「YCB複評就要開始了,線上測試、鷹眼系統監考⋯⋯」2020年歲末,北京小升初家長群裡神秘「暗語」頻出。
  • 報名量暴增650%,家長蹲網吧搶考位,黃牛開價6800,小學生拼完奧數拼...
    魯西還聽說,有些培訓機構推出了「衝刺課+代報名」的套餐,「要多交4000塊錢,相當於4000塊錢一個考位」。而考試報名費本身,不過500元左右。  一位難求的KET/PET考試,到底是什麼?「奧數熱」猶在,英語考級要成為「拼娃」新方式了嗎?各地小升初政策改革後,搖號派位、公民同招成主流,但家長為何仍熱衷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