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的醫院我們能看到醫生簡介,有的醫生又是主任,又是主任醫師,又是教授;可是到有些醫院,只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等等介紹。
那麼主任和教授到底有什麼區別?
其實這是不同醫院對醫生的三種級別或職稱的分法。
一、主任、副主任
主任、副主任,幾乎在每個醫院的每個科室都有這樣的職務,這並不是醫生獨有的稱呼。幾乎所有的部門可能都有主任或副主任,主任或副主任只是一個部分或科室的領導職位稱呼。
並不全能反應一個人的醫術,首先是看這個人的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非醫學的能力。當然因為醫學的特殊性,一般來說,至少科室主任的醫術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要在本科室屬於一流的。
否則很難服眾,比如有個手術,下面的普通醫生能做,科室主任不會做,那麼主任怎麼可能領導大家呢?
當然也有少數醫生,淡泊名利,更喜歡搞業餘,不願意當主任,只好好的搞業務的大有人在,畢竟科室主任和副主任只有兩個名額。
所以,主任和副主任只是這個科室的行政領導。
二、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實現醫生、見習醫生、醫學生
這大概就是一個人從學醫開始的一個流程,從考上醫學院開始,就成了醫學生;在上學期間可能有機會去醫院見習,就成了見習醫生;畢業後成為實習醫生或規培醫生;等實現或規培結束後,考取醫師資格證,經註冊後,就能成為住院醫師。
醫學生本科需要5年,研究生需要8年,博士需要10年,實習規培需要1-3年,住院醫師需要5年。這就是醫生的成長經歷。
接下來,經過考試合格後,可以考取主治醫師,也就是相對有經驗有資歷的醫生了。很多醫生一輩子就到此為止了,很難繼續往上升。
因為副主任醫師以及主任醫師並不僅僅是考試決定的,而是結合科研、實驗項目、文章等等一列列綜合評分後,才有資格評審副主任醫師或主任醫師。現實生活就是,更多的醫生會看病,但沒有精力寫文章,更不可能去做所謂的研究,於是很多人就止步於主治醫師。
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可能性,我們不便贅述,簡單的說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除了做好臨床看病工作,也做了研究、文章等等工作。但並不是說會寫文章就一個臨床看病水平高。
三、為什麼有的醫院有教授,有的醫院沒有教授
並不是所有的醫院都有教授這種稱呼,一般簡單的對等,教授相當於主任醫師,副教授相當於副主任醫師,當然這是兩條線,只是簡單的相當於,並不能完全對等。
教授和副教授這種稱呼是學校特有的,並不是醫院具有的稱呼。教授簡單理解就是老師,大學老師。所以,只有這個醫院本身就是醫科大學或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的一部分,那麼這種醫院的醫生,才有可能同時具備教授和主任醫師雙重身份。
教授的身份是教書,帶學生,帶研究生;主任醫師的身份是看病;主任是一個行政職務;這是三者簡單的區別。
總之,不管您有多重身份,或是教授或是主任醫師或是主任;最主要的是要會看病,能給患者解決問題,而不是僅僅靠名號,更主要的是要有醫德,把患者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