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人辦理相關安頓手續。
回家,寒冷冬日裡,最暖人心的期待。
經常外出流浪的王金髮(化名),在寧波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護送下安全返回家鄉,並在「新家」安頓了下來。
王金髮,海曙區石碶街道上王村人,今年65歲。2月21日,因為外出流浪無處安身,由玉環救助管理站護送返甬,這是他今年第4次由外地救助管理站護送回寧波。
如何不重複流浪,讓老人真正安定下來?市救助管理站與海曙區民政局取得聯繫,詳細告知老人的實際情況。根據民政部關於救助服務質量大提升專項行動和源頭治理、回歸穩固的相關要求,海曙區民政局牽頭,多方聯動幫助老人返鄉安頓。
當天下午,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護送老人抵達上王村村委會。此時,海曙區民政局、石碶街道、上王村的相關負責人員,王金髮的弟弟已經在村委會等候。
考慮到老人的實際困難,各部門隨即召開了簡短的碰頭會,明確為老人辦理相關安頓手續,聯繫託養福利機構,提供及時有效的幫扶、保護和支持。
隨後,幾名工作人員一同將老人護送到位於古林鎮的海曙區中康醫院(卓遠愈養中心),進行了身體檢查,辦理了入院手續。
王金髮的弟弟非常激動,表示以前哥哥一直在外流浪,過年過節都會記掛,這次能幫助安頓並有治療的地方要感謝政府,以後自己也會經常過來看望,不會讓哥哥繼續外出。
為了防止像王金髮老人這樣的寧波戶籍返鄉流浪乞討人員再次外出流浪,確保他們「留得下」「留得住」,寧波市救助管理站從源頭著手,深入了解他們的外出流浪原因,聯合多部門幫助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教育、督促親屬或監護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並安排工作人員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詢問等方式進行定期回訪。
市救助管理站還建立了易流浪走失人員信息庫,將經過救助管理站送返的精神障礙患者、反覆流浪乞討人員等納入信息庫統一管理,助力從源頭上解決「流浪」問題。
新聞多一點
愛的守護下,衢州六旬老人順利返鄉
寧波入冬後的第一場雪夜,澄浪橋下,正頂著雨雪「送溫暖」的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發現一位老人裹著一床薄被躺在橋下,上前問詢,老人姓王,來自衢州,以揀拾廢品為生,當詢問願不願意回救助站、願不願意回家時,老人都拒絕了。
工作人員給老人留下棉被等禦寒用品和食物,同時留下救助站24小時值班電話和救助站地址,方便老人求助。
隨著氣溫一天天轉冷,老人的情況一直掛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心頭。
與衢州相關部門聯繫、相商確定救助事宜後,事情的開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老人的態度一直很堅決。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沒有放棄,一次次「上門」,為了能等到老人,經常晚上尋訪,老人被這份真誠和溫暖打動,決定返鄉。
給老人做完核酸檢測確認身體狀況後,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一路陪護將他送往衢州。到達衢州救助管理站完成交接任務後,工作人員將隨車給老人準備的牛奶、水果等交給老人,向老人表達了祝願。
編輯: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