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
盛開在三五月,
白的如雪,
靚的無暇,
她妙曼身姿,凌凌芳容,
粉淡香清!
她含煙帶雨,寄語春風,
幾許情懷,幾多思緒!
春在梨花
梨花,屬薔薇科植物,花期較短。種類及品種較多,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其素雅的芳姿更是博得文人們的推崇。
宋代仲殊在《柳梢青·吳中》說:「雨後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
宋代道教真人丘處機在賦詞《無俗念》以表對梨花的喜愛:
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可以看出丘處機筆下的梨花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具有清新脫俗、靈秀異常的神人氣息和高潔、脫俗的爛漫風格。
《子夜歌》
宋代:賀鑄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進入三更的深夜,皓月當空,明亮的月光照在庭中的梨花,如同冬日的白雪。
《踏莎行》
宋代:謝逸
柳絮風輕,梨花雨細。……
在輕風拂柳絮在飛的春天,絲絲細雨給一樹樹梨花披上了亮晶晶的水滴衣。
《左掖梨花》
唐代:丘為
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寫出了梨花的潔白清麗,明豔脫俗:梨花清冷的樣子勝過冬季的雪花,它散發出的餘香還能突然侵入到衣服裡。春風吹動著它的花瓣,吹落在皇宮大殿的玉石臺階上。
《菩薩蠻》
明代:楊基
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花月兩模糊,隔窗看欲無。月華今夜黑,全見梨花白。花也笑姮娥,讓他春色多。
水晶簾外是皎潔的月光,雪一樣白的梨花被月光淹化了,分不清「花和月」。在無月的黑夜,內見一樹梨花白,堪稱「花容月貌」的冷豔,獨佔了「春色」。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
緊窄的窗戶,小巧的窗紗,拓露出一方視野的空間。不知窗外飄打過多少風雨,而梨花還是那樣的耀眼。
《蘇幕遮》
宋代:梅堯臣
……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眼看梨花落盡,春天馬上又要過去了。日光漸暗,暮靄沉沉,那翠綠的春草也似乎變得蒼老了。
夢繞梨花
自古人們還賦予梨花很多的寓意,借梨花寫人物、離愁、思念等。
金朝詩人劉迎在《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中借雪白的梨花表達對庭院美人的思念之情:
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
離恨啊常常縈繞在分手的楊柳前,夢魂啊總是忘不了美人庭院中那雪白的梨花,
唐朝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以「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來描寫楊玉環寂寞憂愁流著淚水的玉容顏面上,猶如春天帶雨的梨花,嬌美而令人憐惜。
《一剪梅》
明代: 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深閉著房門隔著窗只聽雨打梨花的聲音,就這樣辜負了青春年華,虛度了青春年華。縱然有歡暢愉悅的心情又能跟誰共論?花下黯然神傷,月下黯然神傷。
《綺羅香 詠春雨》
宋代:史達祖
記當日、門掩梨花,翦燈深夜語。
記得當日,正是因為有你,我怕梨花被吹打才掩起院門。正是因為有你,我才和那位佳人在西窗下秉燭談心。
春暮
落盡了梨花,滿地香,
飛盡了楊花,閉瑣窗,
春,也變成了憔悴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