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盡落花,最悽美的暮春詩詞

2021-01-17 國學府邸

《落花》

唐代:李商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詩一開始便寫落花景象,作者肝腸欲斷,真不忍心把掃去滿地落花;盼望殘留枝頭的春花能長久地保持下去。盛開的鮮花將隨著春天而去,面對這一切,我只有落淚沾衣。全詩純用白描,而落花與惜花者之神情全出,在淡淡的背景下,稀疏的筆意中,表達了詩人細緻微妙的情思,把個落花季節寫得愁腸寸斷。

《落花》

宋代:朱淑真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

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前兩句寫象徵邪惡力量的橫雨狂風侵襲著象徵美好事物的花;後兩句寫呼喚青帝為落花做主,莫讓風雨欺凌花,隱含著詩人對人間幸福和美的呼喚。詩寫得含蓄而深情。詩人無力改變殘酷的現實和苦難重重的人生,只能從內心發出呼喚:「願教青帝常為主,莫教紛紛點翠苔。」在乞求司春之神保護花兒,不要落下地成為塵埃的心情中,實際上隱含著詩人對人間幸福和美的呼喚。

《落花落》

唐代:王勃

落花落,落花紛漠漠。

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閣。

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

落花飛,燎亂入中帷。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

落花度,氛氳繞高樹。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綺閣青臺靜且閒,羅袂紅巾復往還。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

試復旦遊落花裡,暮宿落花間。與君落花院,臺上起雙鬟。

這是一首傷春之作,有種春傷的情懷。所謂春傷,就是人在美好的意境中年華老去,回首還似在夢中的意思。人還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華,卻不知青春已漸遠去。亦是花兒落下變得冷漠無情!離人而去!

《落花》

宋代:宋祁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

滄海客歸珠有淚,章臺人去骨遺香。

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

宋祁這篇詩,寫的是綠暗紅稀的時節,悽煙零雨的光景。詩人一上來便想到了不但人會惜花,花也會自惜,所以先寫出首句,然後才繼以次句,花即各自傷,人也就更不忍相望了。這便形成了一種令人傷感的氛圍,為全詩定下了調子。

《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

宋代:辛棄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後。

把春波,都釀作,一江春酎。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昨天,還是春光明媚,猶如十三歲的小姑娘,用她靈巧的小手,把一枝枝的花繡得豐盈嬌豔;而今就不同了,夜來無情風雨,把園中的花吹得滿地都是,就像給園林鋪上了一塊起著皺紋的紅色地毯。

《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

宋代:歐陽修

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

雨後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華燈,夜夜空相向。

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這是一首閨怨詞。上闋寫春去愁生,全以迷離幽淡之景出之。下闋寫空室獨處,寂寞難禁。「屏山圍碧浪」,含不盡心潮;空向華燈、翠被,禁不住獨褰繡幌,極哀豔。最後以明月梨花收束全篇,於豔麗處忽生清淡,自是歐公本色。

相關焦點

  • 暮春來,初夏到!20首暮春詩詞,告別最美春日
    再一次回望春天,再看一次春光,與春作別。20首暮春詩詞,告別最美春日。《蝶戀花·春景》宋·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 詩詞丨花落了,看看花:共賞六首唯美落花詩詞
    當繁華盡數散去,歡愉盡數退場,只剩下一地落花,無人去賞。 事實上,花開有花開的美,花落也有花落的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讀六首唯美的落花詩詞,欣賞韶華凋零之悽美。 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 寒食|作首小詩:一到暮春盡落花,城中猶有柳枝斜
    ——一首小詩寒食一到暮春盡落花,城中猶有柳枝斜。分明乞與遊人便,不教鄉思空自嗟。「介子死綿山,今為寒食節」出自古籍《五字鑑別》,說明了寒食節的由來,民間習俗多是插柳、踏青、禁火、吃生冷食物等……各地或有細分,但大體不離這幾樣。
  • 詩詞攝影「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的意境如何拍攝?
    這個春天在詩詞和攝影中暢遊,大家一起討論拍攝思路,從詩詞中獲取靈感,拍出有意境的攝影作品。「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出自宋代曹豳的《春暮》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十二首經典落花詩詞及名句欣賞
    當然並非所有的落花詩詞都是悲傷的,「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則描繪出落花的情趣,而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更是對落花的精神升華。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落花詩詞及名句,與大家一起來體味落花詩詞那種獨特的味道。
  • 春深名句說落花:一夜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其實海棠花並非那麼的不堪,在深春的風雨裡,綠葉茁壯的成長起來。那是綠葉和花共同守護的花,因為馬上花謝之後,是盈盈滿枝的果實。但李清照自有自己的憂患,哪個女子的青春不每步行走在忐忑之上,給了心,又不放心?比起李清照的《如夢令》,林黛玉的《葬花吟》則更為尖厲。從理論上來講,花落,是花瓣的飄飛,並不意味著花的生命的終結。當然有一種是例外,是狂風暴雨,連花萼花蕾都打落了。
  • 元好問詩詞裡的春天,美到心醉!
    《鷓鴣天》金:元好問著意尋春苦未遲。無情風雨妒芳期。青樓天遠無書到,繡被寒多隻夢知。雲澹濘,月低迷。《點絳唇·把酒留春》金:元好問把酒留春,醉扶紅袖花前倒。落花風掃。紅雨深芳草。又恨春遲,又恨春歸早。花應笑。惜春人老。枉被春風惱。
  • 李商隱的《落花》,讓我們淚別花滿枝頭的春,迎來落英繽紛的夏
    古人對於春天有太多的留戀,一到暮春時節,便不覺傷春,不忍春歸。「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真是愁煞人。隨著立夏的到來,我們從時令上告別了春天。這幾日一場冷雨瀟瀟而下,正如詩中所云「一宵風雨送春歸。綠暗紅稀」,更是讓我們知道,即便再不忍,春天終究是結束了,夏天來了!
  • 落紅不是無情物:龔自珍詩詞中的落花意象
    落紅不是無情物:龔自珍詩詞中的落花意象 王鎮遠 2020-05-31 10:17 來源:《亦狂亦俠亦溫文:龔自珍的詩文與時代
  • 詩詞:暮春時節,靜聽林花謝了春紅
    定風波·暮春漫興宋 辛棄疾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下片風卷殘花,當悲,但以「休恨」開解;「花開元自要春風」,一反一正,寓意頗深,耐人尋味。春歸無跡,但飛燕卻於來時夕陽中相見,則於迷惘惆悵間,掠過一縷欣慰情思。蝶戀花·春景宋 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
  • 一詩一故事 |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譯文 離別後思念深深,夢裡依稀來到你家。院中風景依舊,我依然徘徊在小迴廊闌幹畔底下。醒來只見庭前多情的明月,它依舊在為離人臨照著落花。 賞析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開頭兩句寫夢境,從別後入夢說起,以寄作者相思之情。
  • 李清照晚年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字裡行間透露出憂愁傷感,直擊人心
    即使生活充滿了磨難,日子過得多糟糕都沒有打敗李清照,苦難成為她的創作源泉,將自己的情感全部寄托在詩詞當中,將自己一生的委屈、憂愁都寫成了詩詞,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在李清照眾多的傷感之作之中有一首詞可以說是感人至深,那就是李清照晚年所寫的一首悽美之作《好事近·風定落花深》,整首詞意境悽美,字裡行間透出的憂愁傷感更是直擊人心,讀起來讓人感慨萬千。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
  • 不盡春事千般情,我在欣賞暮春的古詩中猶如聽到了春去的腳步聲!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詩中的內容。四月正是春末夏初之時,百花凋零已盡,詩人怨恨春去無情,卻於高山古寺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即一片始盛的桃花。原來春並未歸去,而是轉到這山寺裡來了!
  • 詩詞中的落花:多情只有空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1.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李清照2.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王勃3.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歐陽修4.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柯丹邱6.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嚴惲7. 多情只有空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8.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9.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楊素10.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 綠肥紅瘦是什麼季節 臨沂人還知道哪些暮春的古詩
    綠肥紅瘦是一個漢語成語,指的是花已逐漸開敗,而草木枝葉正盛的暮春景色。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詞: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暮春是一個漢語詞彙,指春季的末尾階段,即農曆三月,此時雨水較多。詩中有雲「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春草池塘獨聽蛙。」
  • 易河文學苑-第2期「暮春/穀雨」
    【七絕】暮春文/易顯浩夭桃豔豔盛開花,芳草萋萋映晚霞。眉月如鉤浮古井,小姑舀去煮新茶。【七絕】暮春文/易冒君昨日蜂回問落花,因何隨水闖天涯。只緣春盡容顏老,且與漂萍共一家。[七絕] 暮春文/姜坡人(江西)一宵風雨近乎狂,掃盡千紅倍感傷。
  • 原創詩詞|楊玉玲:歸鴻忍做相思苦,千裡嬋娟一夢痕
    朱楹醉花陰·野陌春娘遠黛迷濛香雲緲,煙柳初聽鳥。梅杏綻嬌紅,紫羽長歌,風送清音好。翠裙委地青娥窕,淑影飛綾巧。花下撫伊人,夢裡芳魂,醒後鶯啼曉 。蝶戀花·暮春沐露梳風溪水畔。柳影花池,紫燕雙雙伴。掬得梨絨裁玉苑,香芬譜盡鶯聲婉。望斷流芳心自遠。
  • 百草園詩詞:那些最美的落花詩,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你是否也和古人一樣為花的飄零而感傷,為春的逝去而感嘆呢?人間沒有永恆的生命,但卻能擁有不變的回憶!花開花落自有數,以花入詩,就是對花最好的念想。《落花》【唐】嚴惲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
  • 辛棄疾《滿江紅·暮春》裡是「刺桐」還是「拆桐」?
    山中泡桐桐花初放時尚是清明,待到整個群落參差開盡,則已是四月中下旬,穀雨前後,無可置疑的暮春時節了。因之在古典詩詞中常作為清明寒食或暮春風物之代表,如白居易《寒食江畔》:「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 「寂寞空庭春欲晚」暮春時節送你幾首梨花詩詞
    轉眼已到四月中旬,緩緩步入暮春時節。頓時心中生起「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落寞感,尤想抓住春天的尾巴,去古詩詞中尋幾首描寫梨花的詩句,看看古人面對梨花落會產生怎樣的思緒。庭院空曠寂寞,春天景色行將逝盡;梨花飄落滿地,無情無緒把門關緊。《春怨》是唐代詩人劉方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抒發宮嬪失寵的幽怨。寄託詩人懷才不遇的愁怨。看到這首詩便想到了一部由鄭爽主演的電視劇,劇名便是此詩的第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