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來,初夏到!20首暮春詩詞,告別最美春日

2021-01-17 古典文學與詩詞

明天就是立夏了。

時間總是匆匆,揮手,作別春,轉身,遇見夏。

再一次回望春天,再看一次春光,與春作別。

20首暮春詩詞,告別最美春日。

《蝶戀花·春景》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

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暮春時節,花兒凋謝,青杏漸長,春光易逝讓人傷懷。而得遇佳人卻無法一晤,更令人傷感。

《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天就要歸去了,花草都想將春天留住。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和榆莢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晚春》

宋·守璋

草深煙景重,林茂夕陽微。

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

沒有雨的飄打,鮮花還是凋落了;沒有風的吹折,柳絮也必然會飄散成飛絮,詩人以白描的手法,表現暮春花落絮飛的自然現象,頗有哲理。

《暮春》

清·翁格

莫怨春歸早,花餘幾點紅。

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

太多人傷春了,翁格卻一改嘆春、惜春的哀怨情調,說只要花根不死,仍大有希望。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簷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春天的花落了,明年依舊會開,屋簷下的燕子走了還會回來。但那迷戀美好春光的杜鵑在午夜依舊苦苦啼鳴,不相信,那春天喚不回來。

《暮春上塘道中》

宋·范成大

店舍無煙野水寒,競船人醉鼓闌珊。

石門柳綠清明市,洞口桃紅上已山。

飛絮著人春共老,片雲將夢晚俱還。

明朝遮日長安道,慚愧江湖釣手閒。

這個暮春,範成大行到餘杭。只見柳絮飛揚沾人衣襟,春光將逝,人生易老,夜晚卻有片雲來訪,攜來清夢,孤高脫俗。

《暮春歸故山草堂》

唐·錢起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暮春時節,詩人返回故山草堂。黃鶯兒的聲音聽不到了,迎春花開過了,杏花已落了,春去匆匆,只有山窗下的修竹幽雅,依然蒼勁蔥蘢,等我歸來。

《暮春滻水送別》

唐·韓琮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雲樓閣古今情。

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綠葉繁密,春花稀少的暮春時節,詩人離開京城。暮雲低垂,樓閣高聳,遠行之人千萬不要聽那宮前的流水,送走人世間悠悠歲月的正是這水聲。

《暮春遇雨》

明·于謙

暖風吹雨浥輕塵,滿地飛花斷送春。

莫上高樓凝望眼。天涯芳草正愁人。

春歸是傷感的,于謙的心情也非常傷感。他說:春天,落花滿地,你不要爬上高樓向遠處凝望呵,那天邊的芳草只會使你更加憂愁。

《暮春山間》

宋·黃公度

緩步春山春日長,流鶯不語燕飛忙。

桃花落處無人見,濯手惟聞澗水香。

山間的暮春景色,也十分迷人。慢慢走在山林中春天整日很長,黃鶯閒靜不鳴燕子卻飛來飛去。桃花飄落澗水上面沒有人欣賞,洗手卻聞到山澗流水裡的花香。

《望江南·暮春》

宋·蘇軾

春已老,春服幾時成。

曲水浪低蕉葉穩,舞雩【yú】風軟紵羅輕。

酣詠樂昇平。

微雨過,何處不催耕。

百舌無言桃李盡,柘林深處鵓鴣【bó gū】鳴。

春色屬蕪菁【wú jīng】。

雖已暮春,可春光猶在,蘇軾出去遊春,小溪彎彎,風吹衣飄,盡興歌舞。小雨飄過,農家忙著耕地,桃花開過芳菲盡,布穀鳥也早已飛入了深林。

《即事》

唐·杜甫

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行雲浮日光。

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和香。

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溼不妨。

飛閣捲簾圖畫裡,虛無只少對瀟湘。

巫峽的暮春很美,杜甫說:打開我窗前的捲簾,眼前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峽中的風景圖畫是壯麗的,山高水險,雷雨千峰。

《如夢令》

清·龔自珍

紫黯紅愁無緒,日暮春歸甚處?

春更不回頭,撇下一天濃絮。

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龔自珍也是惜春的。暮春時節,春光卻不顧人們的挽留和嘆息,仍拋下滿天白絮,逕自離去,以至作者急得連聲呼喚「春住」、「春住」。惜春之情,溢於言表。

《訴衷情·送春》

宋·万俟詠

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

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

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

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春歸時節,詩人正在回家的路上,他是那麼喜悅,一夜小雨,清曉方停,策馬而行,天朗氣清,更有那一雙春燕,晨風中上下翻飛,似乎也為他起舞助興。太開心了,傷春的心情還是交給柳絮吧!

《金鳳鉤·送春》

宋·晁補之

春辭我,向何處?怪草草、夜來風雨。

一簪華發,少歡饒恨,無計殢【tì】春且住。

春回常恨尋無路,試向我、小園徐步。

一欄紅藥,倚風含露。春自未曾歸去。

春天走了,詩人留戀、怨懟、惋惜。當他走到小園中,卻發現芍藥花開,豔麗異常,原來,春天一直都在。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初夏時節,山下芳菲已盡,而白居易在山寺中遇見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真是意外之喜。

《春中喜王九相尋》

唐·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尊共解酲。

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

孟浩然對春天傷逝還是充滿希望的,小徑上翠綠的青草呀,充滿了勃勃生機,踏上去之後,很快就又可以生長起來。

《晚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湖蓮舊蕩藕新翻,小小荷錢沒漲痕。

斟酌梅天風浪緊,更從外水種蘆根。

湖蓮舊蕩,還是那片水塘,藕是新翻過的。小小的荷葉沒過了之前的「漲痕」,琢磨著初生的小荷抵擋不住黃梅天下雨風浪大,趕快在水的外圍種上一圈蘆根作保護。

《晚春》

唐·元稹

晝靜簾疏燕語頻,雙雙鬥雀動階塵。

柴扉日暮隨風掩,落盡閒花不見人。

暮春是安靜的。白天那麼安靜,只聽得燕子不停地叫,雀兒相鬥的。傍晚時,門一直掩著,花兒落盡了,也沒見到人。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韓琮

晚日低霞綺,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

晚春是思念的季節。夕陽西下,含山欲墜,天邊的雲霞經夕陽映照,色彩斑斕。遠處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春風吹青了河邊的芳草,綠油油的一片,順著河畔延伸開來。現在還不是望鄉思家的時候啊。

春天終要逝去,就讓我們把春天最美好的畫面收藏在記憶裡,期待下一個春天。

相關焦點

  • 暮春,成熟的春天
    暮春的到來,昭示春開始老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即將過去。暮春,天空更加湛藍,雲朵更白,遊走得更自由,飄飛得更飄逸。暮春像一壇老酒,看著平淡,骨子裡火辣,氤氳裡孕育著美的希望。春走到暮春,春天才真正成熟。果樹開始謝盡殘紅走向綠色,孕育果實,讓火熱的夏季從暮春幽幽期盼中醞釀。人們開始脫去棉衣,種瓜種豆種蔬菜,種下希望。
  • 詩詞:暮春時節,靜聽林花謝了春紅
    定風波·暮春漫興宋 辛棄疾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上片以少年春意狂態,襯託老來春意索然。下片風卷殘花,當悲,但以「休恨」開解;「花開元自要春風」,一反一正,寓意頗深,耐人尋味。春歸無跡,但飛燕卻於來時夕陽中相見,則於迷惘惆悵間,掠過一縷欣慰情思。
  • 春天到了,遇見傷感唯美的春日詩詞
    起首二句寫春到江南景色。三四兩句寫暮春景色。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是「綠樹成陰果滿枝」了,花期已過,累累果實已經掛滿枝頭。古語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果樹下已有遊人踏出的歸路,說明花期已過,遊人漸少。上闋純寫春景,但寫景中已露惜春之意。下闋抒情,詞人慾留住春光。
  • 辛棄疾《滿江紅·暮春》裡是「刺桐」還是「拆桐」?
    山中泡桐桐花初放時尚是清明,待到整個群落參差開盡,則已是四月中下旬,穀雨前後,無可置疑的暮春時節了。因之在古典詩詞中常作為清明寒食或暮春風物之代表,如白居易《寒食江畔》:「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 暮春說櫻桃,「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暮春初夏,倘若能到櫻桃滿坡的野谷走走,濃蔭從中的樹樹紅珠,定會撩動你對生活的無限熱愛。櫻桃是秦漢傳來中土的物種,唐時御花園即處處可見。不光西京有,東都皇宮也廣為栽培,一不小心,還勾起了太宗皇帝興致。「朱顏含遠日,翠色影長津……昔作園中實,今來席上珍。」這首《賦得櫻桃》的五言,若是放在唐代諸公的詩卷裡,實實在在是稱不得佳構。但貴為帝王詩,廣告效應卻不容忽略。
  • 韓愈一首《晚春》,活用擬人修辭,一改暮春傷感基調
    ,大部分花朵相繼飄落,若想要再見,只能等待來年,故花褪殘紅的暮春,在古詩詞中一般都帶有凋零傷感的感情基調,但韓愈這首《晚春》則不同其他寫暮春景色的詩詞,讓人讀出一種勃勃生機之感。文學貢獻魏晉南北朝,尤其是齊、梁、陳時期,詩文只求文字華美,導致內容空洞、思想平庸,到了唐朝雖有好轉但受魏晉影響較深,文體書寫仍以駢語為主。韓愈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與柳宗元共同倡導古文運動,掃蕩六朝以來奢靡庸俗的文風,因此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寒食|作首小詩:一到暮春盡落花,城中猶有柳枝斜
    ——一首小詩寒食一到暮春盡落花,城中猶有柳枝斜。分明乞與遊人便,不教鄉思空自嗟。「介子死綿山,今為寒食節」出自古籍《五字鑑別》,說明了寒食節的由來,民間習俗多是插柳、踏青、禁火、吃生冷食物等……各地或有細分,但大體不離這幾樣。
  • 繁花落盡思愁緒 暮春細雨惜芳菲
    暮春細雨落英中漫步暮春四月,雨中散步,還能想到更浪漫的事嗎?這種細雨濛濛的日子,散步在街角、路邊,路過花園、池塘,仿佛置身於江南的雨巷,變身為一個纖細單薄、淺笑心柔如丁香般的女子。邁著輕柔的步伐漫無目的地走在被煙雨籠罩著的石板路上,水波似的眼眸,流連在新生的青苔上,如絲的綠柳中,繽紛的落英裡。一季繁花謝暮春。
  • 暮春三月去喝茶,去哪兒喝?
    暮春三月,單單是嘴裡滾出這幾個字都是蔓延開的春意。一直囔囔著要春遊、要野餐、要到春光無限好的地方去看花,因為今年的特殊總是不能成行。暮春三月實在是個好時節,武漢櫻花的直播並不能解近憂,藏在屏幕後的風光看不真切,此時意識到所說的,科技發達人類足不出戶就可以去往全世界,其實都是鬼話。
  • 「寂寞空庭春欲晚」暮春時節送你幾首梨花詩詞
    轉眼已到四月中旬,緩緩步入暮春時節。頓時心中生起「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落寞感,尤想抓住春天的尾巴,去古詩詞中尋幾首描寫梨花的詩句,看看古人面對梨花落會產生怎樣的思緒。這首詩抒發宮嬪失寵的幽怨。寄託詩人懷才不遇的愁怨。看到這首詩便想到了一部由鄭爽主演的電視劇,劇名便是此詩的第三句。同樣是梨花,此處重點描寫梨花落,不同於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此處的梨花更多地是帶來傷感與惆悵。
  • 易河文學苑-第2期「暮春/穀雨」
    書法:易成朗【七絕】詠柳絮文/易玉華又到三春著滿枝,紛飛總在落花時。平生不寫相思句,真到相思恐亦遲。在而以安徽、浙江、江蘇為核心的長江流域江南茶區,但這裡的頂級綠茶,絕大多數不是早生種,發芽率受天氣制約的因素很強,最好地方的原生種一般都要到3月中下旬之後才出得來。以西湖龍井為例,最特級的原料是來自群體種的一芽一、二葉,而非早生種的細嫩單芽,採摘的最好時間是在4月初而不是更早的時候,在這個時候,它們的物質內涵最豐富,口感亦為最佳。事實上,人們所認為的「早春茶」的概念,應該是指「頭春茶」。
  • 昨日春風化雨暮春至,今早庭院閒看花
    彈指一揮間,春天即將過去,初夏將至。穀雨過後,時值暮春,正是「楊花落盡子規啼」的時候,你會不會頓生傷春惜春之愁呢?昨天傍晚,一場突如其來狂風暴雨,遍地花香捻成泥,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著落花流水感嘆時光匆匆。風也蕭蕭,雨也蕭蕭,春愁把酒澆。時光最愛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綠肥紅瘦是什麼季節 臨沂人還知道哪些暮春的古詩
    綠肥紅瘦是一個漢語成語,指的是花已逐漸開敗,而草木枝葉正盛的暮春景色。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詞: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暮春是一個漢語詞彙,指春季的末尾階段,即農曆三月,此時雨水較多。詩中有雲「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林鶯啼到無聲處,春草池塘獨聽蛙。」
  • 暮春感受新方式:用笛聲碰撞弦樂,讓詩詞遇見話劇…… | 浙師國際風
    下午,詩詞興趣小組攜手毽子興趣小組在美麗的初陽湖畔一起舉辦了名為「一觴一詠,攢花未歸」的活動。可謂群賢畢至,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引人嘆為觀止。李亞軻和印有順是詩詞興趣小組的組長,他們說「古詩詞、戲曲等都是古代人民留給我們的藝術瑰寶,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把它們發揚光大」。
  • 寫在暮春雨夜的古詩詞,美得讓人睡不著……
    就像昨晚,暮春時節的雨夜。何也?因為,千年前的春雨夜,留下太多醇美的詩行。暮春雨夜,青燈黃卷,君未眠……《海 棠》宋·陳與義春雨夜有聲,連林杏花落。海棠已復動,寒食豈寂寞。——蘇東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寫的也是海棠。有天明皇詔貴妃同宴,而她宿酒未醒,帝曰「海棠未睡足也」。
  • 已暮春,歲月去無聲
    時間已來到了暮春,杏花也濃妝豔抹地裝飾了一個個綠化帶,春分也沒有以往那樣冰涼,增添了幾分柔和,草坪上錯落疊加的花瓣,夏天已悄悄的來臨,偶爾看見路人甲慢悠悠地拍照,留景留不住歲月。推開窗戶,只是想通通風罷了。
  • 願暮春時光裡,不見悲傷,只有自在與歡喜
    隨著清明、穀雨,2020年就像湍急的流水,發了瘋的消逝在年輪的過往裡,快到讓人無法追憶。時間的流逝,承載的是一份責任,一份感恩,更是一份歡喜與深情。對於世人來說,暮春年年都有,自由自在,奼紫嫣紅。對於我來說,暮春的時光,是一份過往,更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像泰戈爾所說的那樣,這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回報以歌。
  • 蘇軾一首描寫梨花的詞,最是暮春展英姿,清香梨花獨芬芳
    小馬非常喜歡蘇軾的詩詞,他的詩詞,在安靜時可讀,在喧鬧時可看,悲傷時讀出悽切哀婉令人感同身受,高興時讀出豪放雄邁令人豪氣幹雲,閒暇時讀能品味出酸甜苦辣,人生為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公元1080年四月初,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實際是遠貶且有職無權,突遭橫禍,險些喪命的蘇軾此時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了,有感於自身經歷和眼前所見的晚春景象,蘇軾寫下這首《佔春芳》。上片採取對比的手法,重點突出梨花的俏麗容貌。
  • 桐城詩詞 || 第八十期 || 四月風光
    審稿:桐城詩詞微刊審稿委員會(按姓氏筆畫為序)齊玉鎖、朱永旺、汪興吾、汪燕、周文英、陳友雲、高俊、笪久明、琚躍武1、周文英(百裡)四月首帖也漸無詞能寄意,刊來都是舊年詩。更多夢灑青春裡,點綴人生少壯時。
  • 《黎明拾穗5》唯美詩詞51首,鳥語殷勤催夢醒,暖風一縷帶花香
    《黎明拾穗5》詩詞51首組稿:黃華亮原創:曉東詩社會員1.七絕·賞暮春(請標韻)作者:劉國君萍翠丹紅盈小杏,風柔雨細插青禾。莫愁春去花仙落,當喜秋來籽粒多。20.相見歡·暮春(詞林正韻)作者:毛會文湖南春雷暴雨傾揚,野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