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文化是經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如今中,銷售成為了商業文化關鍵的一環,促銷手段的合理在產品銷售中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商品質量本身,成為商業活動中最考驗創造力和執行力的環節。
各種各樣的網紅帶貨,特定商業烙印等銷售手段層出不窮,變著法子考驗著百姓的錢包。然而這些銷售手段,在商人地位偏低的古代早就出現了,吸引眼球的廣告銷售和名人捆綁的效應銷售,先嘗後買甚至刷臉刷碼的信用銷售,從漢末開始便充斥在古代商業活動的各個環節中。
它充分的體現了華夏民族不亞於猶太民族的經商種族天賦,其中一些構思巧妙的銷售手段,以今天成熟發達的商業頭腦去考量,也仍然具有巨大的借鑑作用。
一.以人為主要襯託手段的銷售模式
1.女性在促銷中難以動搖的地位
車模,腿模,手模等各種各樣以女性為主的模特主導的產品銷售,是銷售永不過時的環節,賞心悅目的示範給潛在的顧客這樣的心理暗示,使用了商家的商品也可以擁有不亞於那些模特的顏值和驚人的魅力。
古代的化妝品專賣,胭脂水粉店就樂於聘用一些膚色白皙,皮膚細膩的店員,她們甚至有義務用自己的肌膚向買家展示化妝品的效果,各種濃淡不一的紅粉,金粉,襯託著少女的嬌羞和掩飾不住的自傲,讓無數達官貴人的家眷們趨之若鶩。
絲綢用品商店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國作為全世界最主要的絲綢產地,一個身材修長的女子在衣料品質,格調上的塑造是必須的,絲綢店外江南煙雨中站立的淡雅的少女或青蔥,或鵝黃的鮮麗造型,讓潛在的女性顧客們欣賞的同時迸發出強烈的購買慾望。
拋去女性做為模特存在的價值,單純的美麗的老闆和老闆娘,在任何行業的商業活動中都擁有巨大的吸引力,豬肉西施,豆腐西施,諸如此類的存在在男權主義至上又保守的古代社會,成為了鮮亮的活字招牌。吸引了無數或者豪放,或者羞澀的市井之徒和文人雅士,客觀上起到了促銷的作用。
2.大有名堂的名人銷售
當今社會,名人的一言一行,被無數人所矚目,古代社會雖然傳媒不發達,諮詢手段單一,但相較於現今,追星的熱度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馬雲吃了都說好的冰糕,王健林喜歡喝上兩碗的豆腐腦,那門檻估計遲早要被食客們踩斷。
古代伯樂去看馬,可是被馬販子專門低三下四的央求的,走到指定好的良馬旁,哪怕什麼話也不說,就是蹲在那裡端詳一番,這馬的價格瞬間能翻上數倍,李廣經常光顧的弓箭作坊,乾隆下江南愛吃的館子,在崇拜名人兼講究沾染官氣,王氣的古代,名人銷售的效果比今天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東晉謝安更是在淝水之戰大破前秦後雅興大發,當街在扇面上作畫,魏晉士人大都狂放不羈,不拘小節,謝安此舉將廟堂之上重臣的喜悅寄托在扇面之上,與金陵的市井之徒共享破敵快樂,據說當時男女老少,人人以手持一把蒲扇為貴,讓商家賺的盆滿缽滿。
二.各種切合實際的商業手段
1.媲美現今商家的各類打折模式
古代的集市,什麼日子賣什麼,什麼節氣賣什麼,什麼地域賣什麼,那是極為專業的,很多商人遲上那麼一兩日,可能就錯過了一年中唯一開放的集期,從而蒙受巨大的商業損失。
北方的馬市和南方的茶葉市場尤其如此,端午節前賣糯米,中元節前賣黃紙,類似現在各類商家板塊,專業的日子,由於大量商家一起出貨,價格往往還有很大的折扣,就類似現在雙十一,七夕等商業活動日了。
像現在的一些二手市場,古代叫窮漢市,聽名字也就這個市場的賣點在於他的經濟性了,讓人有撿漏欲望的,商品來源不那么正規的黑市,鬼市,在歷朝歷代都是屢禁不止的。
2.先嘗後買和信用喝酒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勇氣,在身份信息完全是一抹黑的古代,飲食業的老闆們就開始了先嘗後買的銷售手段了。客人坐下來,不問價格,就是一碗熱騰騰的麵條,幾盤時令果品,老闆只是對你笑笑,客人也不問價格,一種互相信賴的氣氛被瞬間營造了出來。
吃完後食客付出幾個銅錢,幾角銀子,食肆老闆忙起來了,未必有閒心盯著每一個食客,但是抵賴騙吃的情形是很少的,除了實在沒下限的無賴,破落戶,古人的道德標準還是蠻過線的,先嘗後買那種信任感,讓回頭客大大的增加了。
酒館是古代最普遍的娛樂場所了,消愁解憂的酒水,更是文人墨客們不可或缺的剛需,手頭緊了點的詩人,俸祿晚了些的墨客,沒關係的,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信用奢酒,或者李白的狐皮大衣什麼的儘管抵押,一醉解千愁,老闆說不得還要出來陪詩人們嘮上幾句嗑,感懷一下時事,感情也建立了,錢也賺了,大環境下,一匹馬,幾件襖子,很少還有人能夠贖回了,全都換了酒水。
3.薄利多銷的大批量銷售原則
批發商的強大,古代人早就心知肚明,走量才是銷售的正途,秦人的貪三廉五理論到現在也是無數促銷活動此起彼伏最根本的原因。
而歷朝歷代的行商最高的商業成就,也是壟斷某處大城的某項大宗商品的經營所有權,最早的人生贏家範蠡抱得西施美人歸,泛舟西湖,就是有強大的商業天賦為依託,陶朱公對貨物的供求關係看得極其清楚,數百年來,無論外皮如何變換,商業的本質就是貴出如糞土那一套,沙漠賣水,河邊賣碳,買賣之妙,存乎一心。
宋代被政府管控的關撲,將人們的衣食住行都烙上了賭博的印記,做什麼都能獲得賭博的快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公民骨子裡都是有賭性的,吃頓飯抽個對摺的紅利,買塊布來個湊足十匹送一匹的活動,商家的生意自然好的一塌糊塗。
三.商業銷售定式的塑造
1.著力打造極具影響力的銷售模式
最成功的商業銷售是什麼,想起烤鴨就是全聚德,提起5G就是華為,以前想起手機就是諾基亞,蘋果。
這種甚至可以理解為現象級的營銷,在古代就有端倪了。聽到貨郎的鼓聲就意味著油鹽醬醋,看到高高豎起的一個酒字,口裡就淡出鳥來,甚至聽到一曲詞牌就想起豔曲裡的某個妹妹,東京城的某個好去處,各種各樣的商品概念也烙印在古代人的腦袋裡。蝦,蘇東坡和豬肉賦,古代的銷售寄情於文化中,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影響著顧客們。
2.紙質廣告和對聯廣告
紙張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承載著商品銷售的重任,濟南劉家針鋪一千年前就用白兔搗藥圖徵服了無數家庭婦女的心,紙質廣告上簡潔的商品介紹,批發兼零售,買的多還有折扣,和現代商業的營銷模式已經相差無幾了。
明清更是將對聯廣告發揮到了極致,澡堂的「到此皆潔己之士,相對乃忘形之交。」酒樓的「世間無此酒,天下有名樓。」都栩栩如生的將行業特點,商品賣點,半俗半雅的展現在客戶的面前,別有一番時代的。
四、結語:
古人的促銷手段,從方法到門類,從功用到技巧,比起商業文化氣息濃厚的現代,根本是不遑多讓。飢餓銷售,名人銷售,甚至現在看來都出格的博彩銷售都有所涉及。從商品的地域性到文化性再到社會性,古人挖掘了每一個商品的潛在特點,在此基礎上安排合理的銷售計劃,讓物資生活相比現在匱乏的古代,民眾也每天生活在商品選擇的誘惑中。
大道至簡,古人早已看透了商業活動的真諦,商品價值的多寡和供求關係的聯繫才是衡量商品商業價值的依據,只要將商業活動和文化現象結合起來,在時代的認知內便有最大的可能做好。
在戰亂頻發,整個商業階層被儒家定義的不入流的古代社會,商人們將銷售文化發揮的淋漓盡致,在滿足社會各階層對商品需求的情況下,也極大的豐富了各階層的物質生活和精神娛樂生活。
這些事實也證明,打折,特殊銷售日,捆綁銷售,批發銷售等促銷手段,都是古人已玩膩的東西,也可以證明,中華民族是善於經商的民族,這種特質融合了固有的勤奮,成為我國現今發展為世界上最重要貿易力量之一的原因。
參考資料:
《中國商業文化》
《資治通鑑》
《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