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上演宮鬥劇 大眾的未來何去何從?

2020-12-25 騰訊網

最近一段時間,大眾似乎成了活躍度最高的一家企業。受到疫情影響,大眾集團將調整其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等不同地點的汽車生產,以適應2021年第一季度的供應形勢。不過,基於大眾MQB平臺生產的大眾乘用車和商用車、斯柯達、西雅特和奧迪等車型的生產將受到影響。因此,大眾正不斷尋找和評估應對以及替代方案,以限制晶片供應瓶頸帶來的影響。

然而,比起生產層面的隱憂,大眾集團內部似乎正在面臨著更為嚴重的人事鬥爭,而這場鬥爭的主角不是別人,正是現任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

變革大匠

關於迪斯是否留任的問題,放在這個時間段被提出來,多少有點不合時宜。迪斯與大眾集團的合同到2023年才到期,按照現有合同,迪斯其實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做到2023年4月,但在今年迪斯便向監理會提出將工作合同延期到2025年的申請,由此可見迪斯對於改變傳統大眾的急切之心,以及大眾集團內部與掌舵人迪斯之間微妙的關係。

根據大眾集團的慣例,大眾集團的管理委員會董事長都是由長期在大眾集團工作的高管或者持股股東代表出任,作為加入大眾僅五年時間的新人,迪斯並沒有很穩定的人脈根基,再加之強勢的變革措施更是令其根基難穩,但是這並不能掩蓋迪斯的成績。

從迪斯的履歷,可以看出迪斯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硬派管理者,在寶馬深耕17年,來到大眾就是決心改變大眾陳舊的結構。之所以能在短時間之內做到「一把手」的位置,迪斯強硬有效的行事風格也曾經得到了大眾集團內部的認可。

與現在提前申請續約一樣,彼時的迪斯申請將入職時間提前了3個月,而入職後,迪斯便開始了大刀闊斧的降本計劃,裁掉了燒錢的輝騰產品線,並協助CEO穆倫與大眾集團工會進行了長達8個月的談判,最終達成了全球裁員3萬人的協議,這也為之後的平步青雲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

真正令迪斯走向高位的還是排放門的突然爆發,面對棘手的排放門問題,強硬的迪斯再次發布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實現了大眾集團利潤不降反增,順利走出排放門的陰影,使其收穫了較高的聲譽和威望,這才一路走向CEO的位置。

在近幾年的轉型中,為了推進大眾集團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迪斯在維持集團正常運轉的基礎之上,向兩大業務板塊分別支付了340億歐元和500億歐元的電池採購經費,如此破釜沉舟的行動體現了迪斯電動化變革的決心。

人事變動無法左右未來發展

伴隨著當下電動化的潮流,大眾集團正在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變革成了這家老牌車企的當務之急,也是落在迪斯身上最重的擔子。儘管電氣化、智能化、數位化已然成了整個行業的共識,但對於大眾集團來說,遠沒有那麼簡單,而這場變革衝突的爆發直接體現在了關於迪斯的去留問題上。

作為一家老牌車企,大眾在燃油車領域方面的成就沒人能否認,但正是因為根深蒂固的傳統思維,猶如「大象轉身」般限制了大眾集團變革的步伐。由於燃油車佔主導,大眾90%的軟體都要依賴供應商,這直接導致了想要在電氣化轉型核心的軟體部分實現突破,需要付出大量財力、物力以及人力的投入。

然而,近乎「無底洞」似的投入,迫使迪斯不得不採用裁員的方式降本,可裁員直接激化了大眾集團的內部矛盾,迪斯開始了與工會之間持久的權力鬥爭。

工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根據公開資料,大眾集團監事會由19位成員構成,分別來自屬于波爾舍家族、皮耶希家族、下薩克森州政府以及勞工委員會,其中工會代表佔據了監理會9個席位,佔比接近一半。因此,迪斯的重大舉措必須要經過工會的認可,這也為激烈的內部鬥爭埋下了隱患。

有著「成本殺手」之稱的迪斯,其強硬的降本手段無疑觸動了內部團體的既得利益。迪斯曾經在一次內部會議中告訴上千名管理人員,ID.3和高爾夫8所存在的軟體缺陷機密信息是大眾監事會成員洩露出去的,更是直接挑明了集團內部的不和。

至少在工會看來,大眾如今的高成本與低回報主要是因為高層管理失誤,而非業務冗餘,由此集團內部對迪斯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在迪斯合同的續約問題上有所保留。

實際上,信任危機早在今年7月就已經爆發,當時大眾集團宣布迪斯卸任大眾品牌CEO,而大眾品牌又是大眾集團最大的品牌,這直接反映了董事會對迪斯的不信任和不滿意。

而迪斯此次之所以極力推進改革,與目前的發展趨勢有著直接關係,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有新的入局者,其中不乏奔馳、寶馬等主流豪華品牌,而特斯拉又穩穩霸佔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頭部位置,這些都足以對大眾搶灘新能源市場構成直接威脅。因此,在迪斯眼中,對於本身在電氣化和數位化方面起步較晚的大眾來說,轉型的意義更加重大。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迪斯能否留任還是未知數,其破局的關鍵在於能否讓股東們看到其改革之後的效果,但無論今後是誰來掌舵大眾集團,大眾集團總免不了要經歷轉型的陣痛,因此對於大眾集團來說,當務之急並非迪斯的去留問題,而是需要各方決策力量擰成一股繩,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實現電動化的轉型。

相關焦點

  • 大眾宮鬥劇完結,但麻煩還在繼續……
    「交戰雙方」就未來轉型計劃及四面楚歌的迪斯達成了「休戰協議」。11月份以來在大眾集團上演的「宮鬥大戲」,歸根結底可以高度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大眾未來30年向「碳中和」業務的轉型和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執著於汽車軟體和純電動車對這家德國巨頭就業情況的巨大影響。在沒有明確接班人的情況下,投資者擔心一旦迪斯離職,會使這家汽車製造商陷入癱瘓。
  • 一部精彩的「宮鬥」大戲正在內部上演!
    「蜻蜓」(Dragonfly)的計劃——谷歌預計要在未來6到9個月內推出一款符合中國法律規定的搜尋引擎。No,類似的精彩戲碼正在谷歌這家曾經被無數人奉為「理想國」的公司裡上演。在一部標準的宮鬥劇中,既有一心只想爭名奪利的「現實主義」大女主,也有幻想著聖上能獨寵其一人的「理想主義」白月光。現實VS理想!金錢VS自由!谷歌內部也被分成了這兩大派系,爭論的焦點則圍繞著一項代號為「蜻蜓」(Dragonfly)的計劃。
  • 「宮鬥」中逐漸清晰未來的大眾
    IAUTO 速度 深度 態度 導|語 2020/12/21 雖然迪斯被迫放棄了提前延長合同和撤資計劃,但大眾集團的未來
  • 賭王家大業大財產分散,內部宮鬥讓他束手無策
    賭王家大業大財產分散,內部宮鬥讓他束手無策。大家都知道賭王事業有成,用千億富豪形容都不足以表達他一生的輝煌。雖然他家大業大資金雄厚,但是攤到每個人身上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數目。更形成不了強大的競爭力,也做不成什麼大的事情。只有把資金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拳頭,才能創造人間奇蹟。
  • 瑞幸咖啡上演「宮鬥政變「, 同室操戈何太急?
    瑞幸咖啡去年因為財務造假而爆雷,此後管理層被「大換血」,遭遇退市和系列處罰後,通過繳納罰款和美國證監會「和解」。沒想到熬過了紛紛擾擾的2020,2021開年瑞幸咖啡又上演了一場內部的「宮鬥政變」。一邊是多位高層聯名「上書」稱董事長郭謹一能力不夠,貪汙腐敗,對公司造成巨大隱患。另一邊是郭謹一發全員內部信稱,該舉報信由公司前高管陸正耀、錢治亞等組織並主持起草,部分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孰是孰非,目前尚無定論。但有知情人士表示,這場內鬥或許與陸正耀的創業項目要挖角有關。
  • 類型化的宮鬥劇,降低了怎樣的人格底線
    類型化的宮鬥劇,降低了怎樣的人格底線  ——從古裝劇 《延禧攻略》 《如懿傳》熱播說開去  這個暑期檔,《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兩部同題材古裝劇成為螢屏上最熱門的話題,宮鬥劇這一淡出國內螢屏多年的劇種,再次聚匯到大眾視線。而二者的正面對攻,本身就像極了一出宮鬥戲。
  • 從吳佳怡《那江煙花那江雨》一撲到底說起,清宮劇到底何去何從?
    從去年口碑炸裂的《延禧攻略》結束之後,清宮劇就像秋後的螞蚱一樣,就再也沒有見哪個跑出來蹦躂。之後上線的宮鬥,基本也都是圍繞其他王朝的來進行的,就算不是這些朝代的,哪怕架空劇,也沒有人上清朝那些道具制服,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漢服。
  • 宮鬥劇:當鬥心成為一種時尚
    不可否認,當前一段時間,宮鬥劇頗為流行。帶給大家消閒的同時,是否還潛移默化改變我們的心態呢?想必,答案是肯定的。影視娛樂節目,一經誕生起,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我們。有能一眼看得見的。但影響所及,公司裡上演宮鬥劇,單位裡上演宮鬥劇,學校裡,宿舍裡,都浸染著宮鬥的痕跡。影響不可謂不廣,影響不可謂不深。一旦將宮鬥帶入正常的社會生活,便迷失了為人的根本,與做事的初衷。說到底,陰謀陽謀贏得了一時,卻帶不來一生的快樂,唯有真心待人,真誠處事,才能笑傲江湖。
  • 一入「宮鬥」深似海,中國宮鬥劇還有未來嗎?
    很多宮鬥劇其實就像我們身邊的快餐一樣,沒有太多營養,但是它可能在你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滿足你的一些需求。它也許不能讓你細細回味,甚至還有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不符合人物的實際、主角光環過於強大等,但觀眾往往也不會特別在意這些細節。它就像夜市裡的炸雞、奶茶、小龍蝦,你明知道不能多吃,但就是好吃。
  • 心相印戲精附體,穿越到清朝上演宮鬥大片
    繼2018年底「會告白的紙巾」之後,心相印於近日聯合天貓上演宮鬥大片——《心妃上位記》。創意腦洞之大,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神還原清朝宮鬥現場心妃靠心相印溼巾成功上位因遭人陷害,心妃被貶到了辛者庫,每日像下等宮女一樣幹著又累又髒的活兒,所以心妃一心想著逆襲翻身。
  • 米蘭時裝周上演「宮鬥劇」,各大妃嬪齊聚堂,你更pick哪位呢?
    米蘭時裝周昨天正式開始了,各大明星齊聚,開啟秀場模式,而範範注意到的是各宮「娘娘'們,把戰場從後宮搬到了時裝周,一波」爭相鬥豔「即將上演。好戲即將開場,還不快搬好小板凳,和範範一起享受一場視覺盛宴~近期《延禧攻略》與《如懿傳》這兩部清宮劇可是吸引了不少熱度,劇裡兩位富察皇后在時裝周相遇了,還同坐了!fendi大秀,董潔一身格紋西服搭配灰色半身長裙,腳上穿著和西裝同系列的格紋長靴,從頭包到為,玩起了層次搭配,整套裝扮十分幹練!
  • 宮鬥題材被限制
    9月28日,《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很多網友怨聲載道,不明白是何緣由,導致這兩部熱播劇被下架。為迎合觀眾口味,近幾年來,宮鬥劇霸屏。這些所謂的宮鬥劇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在劇中被抹殺,上演的全是帝王家後宮內宅之雞毛蒜皮瑣事。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肆意放大女主光環,許多劇情的設定誇張離譜、不切實際。給青少年帶來不良影響。2、宣揚奢華無度的宮廷生活,和勤儉節約、勤勞為本的美德衝撞。在宮鬥劇中,為了體現妃嬪的身份等級、尊貴華麗的儀容,刻意描繪吃穿用度的細節。給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 宮鬥劇迷的噩耗!爆紅宮鬥劇接連被下架,網友:《甄嬛傳》挺住
    我們國產劇最擅長拍攝古裝劇了,這一點其它國家根本不能比。不少小女生喜歡休班的時候看宮鬥劇,這些劇服化道精良,而且劇情夠吸引人,口碑一度非常好。 今天對於上班族來說是個平平無奇的周一,但是對於喜歡看宮鬥劇的人來說是難受想哭的一天。可能網上衝浪的網友們也知道了,以前爆紅的宮鬥劇竟然接連被下架了。
  • 宮鬥劇迷的噩耗!爆紅宮鬥劇接連被下架,網友:《甄嬛傳》挺住
    我們國產劇最擅長拍攝古裝劇了,這一點其它國家根本不能比。不少小女生喜歡休班的時候看宮鬥劇,這些劇服化道精良,而且劇情夠吸引人,口碑一度非常好。今天對於上班族來說是個平平無奇的周一,但是對於喜歡看宮鬥劇的人來說是難受想哭的一天。
  • 宮鬥劇接連下架 原因引發猜測 網友:我的飯都不香了
    早在2011年廣電總局已禁止宮鬥劇在衛星電視黃金時段播出,2013年則禁止古裝劇集每月及每年的播出集數,不得超過劇集總數的15%。」,加強對抗戰劇、諜戰劇的審核,不鼓勵拍太多宮鬥題材。主要就是娛樂大眾,情節太離譜;前幾年的《美人心計》、《宮》、《甄嬛傳》等好劇,已經為大眾展現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後宮。
  • 宮鬥劇的鼻祖,小編認為很好看的宮鬥劇
    最近,因為《宮心計》的熱播很多人迷上了宮鬥劇,,但是說起宮鬥劇,就不得不說當年那些經典的港劇了兩個人從小一起長大,從小楚楚就不是什麼好人,後來看到大妹被皇上看出,心生妒忌,恰巧又遇到了一個男的(忘記叫什麼名字了),得知他會換臉,於是請求他幫她和大妹換臉,結果可想而知就是大美代替楚楚坐牢,而大妹進宮當皇后大妹想的太美好了,解開誤會進宮,結果皇上是個貪圖美色的人,後來楚楚還把兩人的兒子對換,各種陷害,皇上也是個渣的,自古男人就是愛沒人,有了貌,誰管你好不好啊這部劇看了很久了
  • 以《甄嬛傳》為例分析宮鬥劇的盛行
    「宮鬥劇是指以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為背景,將後宮嬪妃或女官等女性角色作為故事主體,以人物情感糾葛或政治權力傾軋為劇情主線的電視劇集。」①宮鬥劇這一劇種最初多由港臺拍攝,起源於香港經典劇目《金枝欲孽》,2012年《美人心計》揭開了內地宮鬥劇的帷幕,其中歷經「宮」系列、《步步驚心》等多部同類型電視劇,直至《甄嬛傳》的播出將宮鬥劇的盛行推至頂峰。
  • 《如懿傳》,《延禧攻略》等宮鬥劇接連下架,疑似整改?
    太突然了《延禧攻略》下架,《如懿傳》也下架,有些劇真的是看著看著就沒了,也不通知一下? 為什麼要下架宮鬥劇不得不說《如懿傳》等宮鬥劇都是經典,好幾年前的劇現在看一些情節還是值得推敲,《如懿傳》,《延禧攻略》真的是良心好劇,道劇服裝現在看還是很好看。其實只要是良心好劇,也不必太在意它是不是宮鬥劇。
  •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宮鬥劇
    最近真的被宮鬥劇吸引了,整理了我最喜歡的一些宮鬥劇。看著真是超級過癮甄嬛傳這個真是非常經典的一部深宮劇,在2011年上映到現在評分依舊停留在9分以上,同時還有還在版本及其他國家的番外,估計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
  • 宮鬥劇已被下架更正
    一則新聞讓大多數「宮鬥劇」的情侶都流下了眼淚,因為宮鬥劇中的扛把子、《如懿傳》、《延禧攻略》都是下架,這下架非常突然,之前沒有任何消息,這可以看作是一個閃電。《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突然下架,大概是有關方面開始大膽地修改這些宮鬥劇類型的系列,畢竟在某種程度上宮鬥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負能量」,我們需要很多「正能量」。這不等於廣電宣傳司總導演馬黎前段時間談到動畫的發展方向不一樣嗎,當時,她說了這句話:「動畫要在受眾端發力,讓動畫更符合童心童趣而不是成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