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如果能活1000年,那你還是"你"嗎?

2020-10-31 羅輯

《zima blue》觀後有感

「忒休斯之船」和自我意識

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有個經典的哲學問題,叫做「忒休斯之船」,說的是:

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幾百年的船,歸功於不間斷的維修和替換部件。只要一塊木板腐爛了,它就會被替換掉,以此類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開始的那些了。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否還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

由此衍生出很多五花八門的問題,例如:

構成人身體的原子,其實每過幾個月就會全部更新一遍,那幾個月後的你和原來的你還是同一個人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都會回答:當然是同一個人。

好,沒毛病,我贊同。我們繼續看下一個問題:

如果將一個人的器官一個一個的都慢慢換掉,那這個人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嗎?

這個問題我想就比上面那個難回答了。

大多數人估計是認為,換掉心肝脾胃腎等器官應該對「自我」這個定義沒有多大影響,只要不換大腦。

大腦是我們思維和意識中心,大腦換了自然就不是原來的那個我了。

但是也有人認為,大腦可以換,或者說,物質腦可以換,但是精神腦不能換。通俗地說,大腦只是思維和意識的載體,而「自我」的核心其實是精神層面的

但是如果意識,或者說記憶也被置換或者擴展了呢?

比如未來有一天人類能夠通過腦機接口下載想要的記憶片段和思維模塊,那隨著你對你的思想進行的修補和刪減越來越多,你還是「你」嗎?

如果是,那就和上一個問題的答案有悖,上面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只要精神腦不換,那「自我」就不變。但是現在思想或者說精神已經被更換了,相當於精神腦已經被換了,怎麼「自我」還是沒變呢?

如果不是,那是與不是臨界值是多少?50%?如果你擁有超過50%的不屬於你的記憶和思維,那你就會變成另一個人嗎?

還是90%?99%?100%?

回到本文題目:如果能活1000年,那你還是"你"嗎?

1000年的跨度,足以讓你的記憶完全更新好幾遍,你的思維方式和意識肯定會發生多次變化,那1000後的你,還是"你"嗎?

這就是《齊馬藍》這個故事想要探討的一個問題。

齊馬藍

愛死機 雖然每集都很精彩,但是讓我最為觸動的還屬第14集《齊馬藍Zima blue》。

這集講述的是未來社會,有一個名字叫齊馬的藝術家,他即將展示個人最後一個作品,展示完成後他就會隱退。

他幾百年前成名於巨幅畫作,有多巨大呢,邊長達幾萬公裡,在星際空間進行創作,而他的畫作只有一種顏色——藍色,或者叫——齊馬藍。

其實在這之前,齊馬是一名正常的畫家,有一次,齊馬在畫一幅畫的時候,調錯了顏色,但是這個顏色卻像電擊一般觸動了他內心深處最原始的記憶,這個顏色就是齊馬藍。他想搞清楚,為什麼這個顏色會有這種力量,所以他開始瘋狂創作純藍色的畫,也同時開始朔源自己的人生,想探尋這個藍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追溯本源的過程極為艱難,因為他進行過很多機體升級。他發現,幾百年前他進行的一項改造手術是個分水嶺,在這之後他才具備了完整的人工記憶和超級強大的機體。他發現,在這次改造之前,他居然是個機器人。並不是機器人附屬品,而是獨立的個體,一個合法的機器人。

繼續追溯,花了無數的錢和大量時間,尋找蛛絲馬跡,他終於找到了他最開始來自哪裡——地球上的矽谷。

他起源於一個家庭用清潔機器人,他的主人是一個軟體工程師,設計出了這個小機器人,用來幫助清理家裡的遊泳池。他被主人以及主人的子孫不停的升級,迭代,功能也越來越複雜,經過數個世紀後,變成了齊馬。

而這個遊泳池的瓷磚的顏色就是齊馬藍。

這個小小的遊泳池就是小機器人的全部世界,他的簡單的邏輯電路讓他從把瓷磚擦乾淨這件事上獲取滿足感,這是最原始、最單純的滿足感。

這就是齊馬想要找尋的終極意義。

所以他的最後一個作品就是,將一千年前的這個遊泳池挖出來,修繕好,注入水,最關鍵是池壁要貼上齊馬藍瓷磚。

然後,跳入遊泳池,將自己解體,關閉絕大多數認知功能,只留下基本的識別單元,回歸到原初那個清潔小機器人,享受著最最純粹的滿足感。

我要回家了。

《齊馬藍》原著

《齊馬藍》這部短片改編自英國科幻作家阿拉斯泰爾•雷諾茲的同名科幻小說。該文曾經刊登在《科幻世界》上。

在原著中,主角「我」也就是凱莉的戲份顯然更多,且並不僅僅是一個講述者。

敘事年代是大約1000年後,那時許多人都使用一種叫備忘錄助手的個人智能助手,類似於siri終極體。它可以記錄下你所有的往事,並在你忘了某件事情的時候幫你回想起來。

最關鍵的是,它還會幫你做很多選擇,這種選擇估計是基於大數據分析給出的最優解。由於那時候人類壽命已經達到1000歲這個級別,所以你肯定會忘記很多幾個世紀之前的事,因此,這種智能助手也的確非常有用。

齊瑪示意我坐下,他手裡拿著兩瓶葡萄酒,還在那兒晃悠。  「紅葡萄酒還是白葡萄酒,凱莉?」   我張開嘴想要回答,可是什麼都說不出來。通常情況下,在別人提問後、我回答前的一瞬間,備忘錄助手會默默地幫我做出選擇。沒有備忘錄助手的提示,我感覺自己的思維停頓了。

但這也就存在一個問題:

如果你過去的記憶都是助手幫你保存,並且很多你的選擇也是助手給出的,那別人面對的到底是誰?

是你還是你的個人助手?

因為,人的記憶會失真。30多的我基本想不起小時候具體的事,只記得一些模糊的場景。

這才20年,記憶就已經支離破碎了。

如果是200年呢?

但這就是人類記憶,它具備必要的可塑性、易變性,並且會產生錯誤和失真。

這也是人類之區別於機器的關鍵點之一。

「易錯性。」我說,「但是沒有易錯性就沒有藝術,沒有藝術就沒有事實。」齊瑪繼續說道。「易錯性指引事實?這個說法真不錯。」我感覺很意外。

機器不會失真,1000年前,10000年前的事情它們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機器會編程會推算,所以未來的事情它們也都安排好了。

但這是機器,而不是人類。

人類的意識,或者說靈魂,是一個人過往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總和。

或者說,人的意識,是大腦神經元所有的電信號有機結合的產物。

因此,記憶產生了差錯,這也是記憶的一部分,也最終會成為意識的一部分,成為你的一部分。

文中,凱莉最終決定棄用智能助手,做回真正的自我。

不管你信不信,我已經不需要備忘錄助手這樣的心靈拐杖了,這跟我以前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齊瑪是對的:備忘錄助手把我的生活變成了編寫好的劇本,就像是一張設計好的圖紙。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它總是讓我選擇紅葡萄酒,從來不選白葡萄酒。……在解僱我的備忘錄助手之前,我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把它的觀察數據傳輸進了我擴展以後的記憶。我依然覺得它記錄的所有事情似乎並沒有在我身上發生,但是每次回憶起來,這些記憶比其他的都清晰。它們發生了改變,變得柔和,而且精彩的地方變得更加閃耀。我估計這些記憶中的每個細節已經沒那麼準確了,但是就像齊瑪說的那樣:也許這就是關鍵。

感想

在影片中,齊馬將自己變回原初的那個低智能的清潔機器人是因為這是他生命終極的意義,是他生命的起源。

雖然齊馬現有的記憶是始於全面改造後,但改造前的一切依然是他意識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儘管此前這份記憶已經消失殆盡,但卻留下最原始的一個衝動,藏在他的意識深處。

而書中凱莉放棄了助理機器人,找回了屬於自己的記憶,儘管這個記憶會有偏差,會有殘缺,但這才是真正的自己。

回到本文開頭的問題:

如果能活1000年,那你還是"你"嗎?

我的答案是:

自我,或者說意識,包含了它從誕生到現在的所有的連續的時空軌跡,這並不會因為你記不起或者記錯遙遠過去的事情而發生改變。

因此,你,永遠是你,

只要 你的意識保持連續和獨立。

劇中,齊馬的尋找自我之旅,我覺得正是表達自由意志最高的境界。

齊馬是悲壯的,同時也是幸運的。他找到了。

凱莉也是幸運的,他及時找回了自我。

現實中,我們許多人,難道不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嗎?

雖然我們沒有終極體siri智能助手代替我們的思想,但是是否有些人,思想其實也不全是自己的,他們的部分思想是老師的,是家長的,是上司的。

我們一般講的「失去自我」,難道不就是一種體現嗎?

一旦失去自我,想找回來,又談何容易?

相關焦點

  • 《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愛,死亡和機器人EP12"魚之夜」解讀
    我真是太喜歡《愛死亡機器人》EP12「魚之夜」了,為了搞懂它到底在講什麼,我把原著找來看了看,這篇小說很短,非常適合練習英文閱讀。作者Joe R. Lansdale,主打恐怖、神秘、西式冒險、犯罪故事,作品以諷刺、角色詭異、場景荒謬而著稱。
  • 34《愛,死亡和機器人》丨全新的視覺盛宴,期待第二季
    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 Love, Death &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以前對宗教的態度定格在瑪麗蓮·曼森在舞臺上撕碎《聖經》的那一幕。現在開始慢慢理解和接納了基督教、佛教等等其他東西的存在。生、老、病、死、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五取蘊,誰能逃脫?如果你想告訴一個人真相,就用激烈的方法來吧。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預告用第一季的畫面
    Netflix正式發布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的先導預告片,宣告這一曾經被全網吹爆的短片集再次來襲。對於《愛,死亡和機器人》,想必很多小夥伴都不陌生了。這部於2019年3月上線的Netflix原創動畫劇集,一播出便在動畫界引起了轟動,被稱為「動畫版《黑鏡》」。對比起傳統的連續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創作形式頗為創新大膽。
  • 視覺饕餮 | 《愛,死亡和機器人》
    在SXSW電影節首次亮相之後,「愛情,死亡和機器人」18條短片中的6條,將在Netflix播出。是因為我覺得只要這34分鐘講好了這個故事,沒有人會抱怨這集太短。電視節目應該是』你需要多長時間?如果你需要3分鐘,也很好。』
  • 如果愛已死亡,我們跟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更可怕的是這部作品簡直是滅絕人性的吸粉模式,從科幻、懸疑、喜劇到恐怖,從3DCG到傳統手繪,寫實、夢幻、卡通各種風格迥異都濃縮在了每集5-15分鐘共18集的這部神劇集 -----《愛,死亡和機器人》血腥 死寂 冰冷的感覺鋪面而來有沒有聽著劇名就知道永恆的三元素 愛 死亡 跟 機器人,而人是全部的載體;愛 是人性之致;死亡 是生命之源;機器人 是人類之光;我們追求愛,畏懼死亡,研究機器人。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消息
    所以很多影迷忍不住罵人了,紛紛感嘆:愛死機,太磨人了。為什麼這部動畫劇如此備受期待呢?用老粉的一句話來說就是,因為只要你看過第一季的精彩,你就會上癮!更因為口碑大作《愛,死亡和機器人》獲獎無數!《愛,死亡與機器人》第二季還未上線,全球的粉絲們都已經迫不及待了。
  • 愛死亡與機器人怎麼樣 第一季由18個短片組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死亡與機器人怎麼樣 第一季由18個短片組成 恩山論壇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由18個短片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這些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和類型之間的重構和融合,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不同元素之間的嫁接。
  • 《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愛死機小集故事簡介
    愛,死亡和機器人分集故事簡介e01桑妮的優勢愛+死亡+蛇khanivore才是女主本體,懷著對死亡的恐懼,她在競技場上每次都是拼著自己的性命,這就是她最大的優勢。e02三個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哈爾機器人+漢堡包未來的三臺機器人(掃地、幼兒、類似哈爾的瘋狂拍照機器人)探討人類滅絕的原因,最後發現是貓的進化所導致。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先行預告發布!!!真的要來了嗎!?
    據了解,Netflix正式公布超大尺度原創科幻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先導預告,全世界最值得一看的動畫短片集將再度襲來!徐天華之前網傳《愛,死亡和機器人》將在三月上線,也得到人國人設計師徐天華的證實:「第二季還在前期設計階段,還沒進入動畫製作,上映還早。
  • 刷屏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很多套路你沒看出來嗎?
    全文2710字,閱讀約需5.5分鐘 上個周末,奈飛上線的原創動畫短片合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剛剛發布,就刷了屏。圖源網絡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由18個短片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這些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和類型之間的重構和融合,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不同元素之間的嫁接。其播放模式也包括多種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未來據說還有VR。
  • 【Polygon 獨家】《愛,死亡與機器人》中的「愛」、「死亡」和「機器人」盤點
    編者按:《愛,死亡與機器人(Love, Death & Robots)》是一部由 Netflix 製作發行的「挑動腎上腺素的」成人向劇集。目前第一季全 18 集已全部放出,每集時長 5 到 20 分鐘不等,主題也各有不同,囊括了對 AI、種族、人性和戰爭等的深刻探討。本文主要對該劇進行分集劇情簡介,並稍作探討。
  • Netflix《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回歸!?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到來!!!最新消息來了!!!《愛,死亡和機器人》是目前世界動畫界最高質量短片合集,由18劇集組成,每集時長5-15分鐘。而說到《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的作品,部部都可堪稱驚豔之作,第一季的豆瓣評分高達9.2分!
  • Netflix《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回歸?
    近日,Netflix France官推發文宣布: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開播!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到來!!!最新消息來了!!!  《愛,死亡和機器人》是目前世界動畫界最高質量短片合集,由18劇集組成,每集時長5-15分鐘。
  • [佳片推薦] 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 Love, Death & Robots Season 1 (2019)
    愛,死亡和機器人 第一季 Love,Death & Robots Season 1 (2019)導演: 維克多·馬爾多納多 / 加布裡埃爾·彭納基奧利 / 阿爾弗雷多·託雷斯 / 弗蘭克·巴爾森 / 阿爾貝託·米爾戈 / 蒂姆·米勒 / 達米安·紐諾 / 傑羅姆·陳 / 維塔利·舒舒科 / 歐文·沙利文 / 羅伯特·瓦利 / 戴夫·威爾遜 / 喬恩·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即將到來!!!最新消息來了!!!
    就在年初,Netflix正式公布超大尺度原創科幻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先導預告,全世界最值得一看的動畫短片集將再度襲來!」可是《愛,死亡與機器人》第二季還未上線,全球的粉絲們都已經迫不及待了。《愛,死亡與機器人》的內容不斷打磨,也是為了給廣大粉絲驚喜,用大衛·芬奇說的話來總結就是:「我希望每個故事都有它應有的長度,讓故事的呈現達到最大的衝擊力或最棒的娛樂效果。
  • 《愛,死亡和機器人》中的這些魔鬼細節,你真的看懂了嗎?
    看完網飛最新出品的《愛,死亡和機器人》之後,發現有不少值得挖掘的細節,打算跟大家分享一些伏筆和絮叨。
  • 《愛,死亡和機器人》,請你向我道歉
    不反駁,《愛,死亡和機器人》就是這樣的。觀眾可以明顯感覺到,比起故事情節和主旨思想,製作者對裡面動畫視效的呈現更為偏愛,他們沒有對人性、社會、現實提出什麼尖銳的觀點,只在其中幾集裡進行了為數不多的表達。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丨1-9集(上)
    好吧如果你非要看,建議只看以下幾集↓2,4,6,11,12,13,14,15,16(後臺回復「愛死機」,即可獲得高清片源)好的我們切入正題,《愛,死亡和機器人》口碑炸裂,網飛實在太秀了,先給沒看過的朋友看一下預告片↓OK,本期推薦到此結束,大家自己去下來看吧……開個玩笑《愛死機》由18
  • 激動到暈倒,《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來了
    有沒有小夥伴跟柳林一樣,看到這條消息會激動到暈過去的,這幸福也來得太突然了點吧,不過還是好高興,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給盼來了!這次是真的官宣,消息是推特上官網發的,小夥伴們看下面這張截圖,發文時間是1月6號的下午七點。看到這條消息,柳林差一點就哭了。
  • 愛死亡和機器人彩蛋有哪些含義解析 愛死亡和機器人無刪減在線觀看...
    最近,Netflix推出了共18集的獨立短篇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18集故事互無聯繫,並由獨立製作團隊完成,風格迥異,但都展現了極具想像力和個性的動畫主題、製作手法。一經上映,這部動畫作品就受到了鋪天蓋地的好評,豆瓣評分達到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