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祛除體內溼氣

2020-12-27 河北新聞網

常常感到

昏昏欲睡

身體沉重

口乾口苦

皮膚起疹子、雀斑

……

人們常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其實這句話是形容人體內的溼氣過重,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的。

體內溼氣重有哪些症狀呢?

舌苔厚膩

假如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發現自己的舌體胖大,並且舌頭邊緣還伴有非常明顯的齒痕的話,那就證明體內的溼氣太重了,應該及時的調理。如果還伴有面色晦暗且發黃,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也說明體內的溼氣較重。

食慾差

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吃飯過程中還有隱隱的噁心感。這也是脾胃功能弱,體內溼氣過重的表現之一。

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衝走,說明體內有溼,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小腿肚發酸

早上起床後會突然感覺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很沉重,還發現最近的體重增加了不少,虛胖,也是體內溼氣重造成的。

精神狀態差

溼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長呼一口氣才舒服,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腦漲之感,易睏倦,記憶力減退。

中醫如何祛除體內溼氣

如何有效祛除溼氣呢?唐山市中醫醫院西院區康復醫學中心針灸推拿科五診室黃瑋宏副主任中醫師為大家支招:

飲食調節

祛溼的方法「藥補不如食補」十分正確。祛溼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飲食方面著手。中醫講「甘助溼」,所以身體裡已經有一些溼毒或痰溼之毒存在的人群,應該儘量避免攝入含糖量較高的瓜、果、薯、蜜。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傷脾後,脾的運化功能減弱,也容易促進溼氣生成儘量,應避免食用冷飲、生果蔬等。煎炸、燒烤食物雖然好吃,但比較油膩、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加重脾胃的負擔、促進溼熱之邪的生成。日常的飲食最好做到科學,多吃清淡的食物和少吃油膩食物。

此外,適當吃點辛辣的食物發點汗,也可以祛除體內的溼氣。淋雨感冒後,可以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喝,將體內的溼氣逼散出來。

刮痧祛溼

刮痧可以祛溼排毒,刮的是背部,也就是陽經的穴位,如膀胱經、督脈上的穴位等。通過刮痧,也就是藉助外力的作用,使人體的陽氣振奮,陽氣振奮後,體內的溼氣自然就去除了。

●血海穴

血海穴刮痧可輔助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溼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狀況。定位方法: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豐隆穴

中醫認為溼必生痰,此穴位可以化痰溼、清神志,尤其適合初秋裡溼邪較盛的人群,豐隆穴刮痧可輔助緩解痰溼誘發的胸腹痛、嘔吐、便秘、眩暈、煩心、面浮腫、四肢腫等狀況。定位方法:在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陰陵泉穴

陰陵泉穴刮痧,可以起到內化溼邪的作用,還可清利溼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洩瀉、水腫、膝痛等。定位方法:採用正坐或仰臥姿勢,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在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處於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

艾灸讓溼氣蒸發

傳統的艾灸療法祛除體內溼氣效果較理想。艾灸有開鬱、祛溼、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雨季養生。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可以用艾灸灸下列穴位:

●足三裡

足三裡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的位置,艾灸10-15分鐘,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祛溼的效果。

●豐隆穴

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溼較好的穴位。艾灸豐隆穴能調治脾胃,有很好的除溼、祛痰效果。每日灸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溼。

●曲池穴

曲池穴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艾灸曲池穴具有祛除風溼、調理氣血的功效。每天艾灸該穴位10分鐘。

●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艾灸該穴有補中氣、行氣活血的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可以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拔罐除去體內溼氣

拔罐療法對祛溼有一定效果。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常取以下幾個穴位:

●背部的脾俞穴

脾俞穴位於人體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肚臍上4寸處。

●陰陵泉穴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凹陷處。

這些穴位都在胃經和脾經上,只有疏通了胃經和脾經,才能運化水溼,達到祛除體內溼邪的作用。

黃瑋宏, 唐山市中醫西院區康復中心針灸推拿科五診室副主任中醫師,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師從全國名老中醫,天津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武連仲;是武老在河北省的唯一入室弟子。世界針聯會員,甘肅省針灸協會穴位注射埋線專業常務理事,中醫全科醫師。從醫10餘年,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中醫針灸刺絡治療丹毒護理體會》等6篇,主編學術論著《武連仲教授神針妙論一隅》,主研《中醫針灸刺絡與西醫結合治療丹毒的比較》,榮獲唐山市科技局二等獎,並參與2項科研,其中《疏肝散結法對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小鼠組織形態及免疫狀態的影響》和《中西醫結合治療直乙型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觀察》均榮獲河北省中醫藥學會二等獎。曾在《河北中醫》《中國針灸》等期刊雜誌發表20餘篇論文。(史愛華 黃瑋宏)

來源:唐山市中醫醫院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時間:2020-12-18 00: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1、運動。很多人現在或是因為忙碌而沒有辦法運動,或者是因為懶惰而沒有運動,這就不能排汗,體內的溼氣自然就沒有辦法排出來,溼氣就會在我們的身體裡聚集啦。我們要多運動眯著眼不僅可以排汗,還可以鍛鍊我們的身體。    原標題;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1、運動。
  • 這10個部位是溼氣的「最愛」,體內溼氣如何祛除?做好這幾點
    這10個部位是溼氣的「最愛」,體內溼氣如何祛除?6、肚子:肚子太大,贅肉多,看不到腳尖了7、四肢:肢體酸困,身重不爽,手腳常冰冷8、腸胃:胃腸脹氣,大便粘馬桶或稀軟9、關節:關節生溼,發生酸痛、麻木感10、足部:易出汗,有腳氣、腳臭體內溼氣重如何祛除
  • 夏天體內總是有溼氣怎麼辦?自製這款茶飲,幫你輕鬆祛除溼氣!
    體內總是有溼氣怎麼辦,平時要多注意身體,健康生活導語: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很多人都喜歡吃肉,無肉不歡。飲食也及其不規律,深夜吃燒烤,海鮮,喝啤酒,冬天都在吃冰激凌,導致很多年輕人容易出現體內溼重。溼氣是萬病之源,溼氣留在體內就是帶給身體各種各樣的問題。
  • 溼氣重的症狀是什麼,中醫告訴你,如何祛除溼氣
    導語:每個人的體內都含有溼氣的,少量的溼氣對人體的身體構不會構成威脅。但是溼氣重了就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了。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知道自己溼氣重不重呢,以及溼氣重有哪些症狀。學會這幾個中醫告知的小技巧,輕鬆擺脫溼氣重的困擾。通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了解一下!
  • 體內溼氣重,聽從中醫建議,祛除溼氣一身輕
    一、身體有這幾個症狀,醫生提醒,溼氣已經纏身1、睡眠充足但精神不濟明明晚上睡眠充足,也沒做什麼力氣活,但是第二天起床之後,身體非常疲憊,精神也不好,腦袋昏昏沉沉的,提不起精神,甚至還有更加嚴重的就是:腿部無力、發軟,身體缺水常口渴。
  • 怎樣去除體內溼氣寒氣
    核心提示:怎樣去除體內溼氣寒氣?去除體內溼氣寒氣有很多,中醫裡面的藥浴、拔罐跟針灸,而且薏米跟紅豆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採用哪種方法祛除寒氣跟溼氣,主要是由個人體質來決定的。 人體中有寒氣溼氣很容易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很多人的體內溼氣寒氣過多,久而久之,許多疾病就會找上門,因此,及時除體內溼氣寒氣刻不容緩,那麼,怎樣去除體內溼氣寒氣呢?
  • 身體出現這4種反應,就說明體內溼氣「超標」,教你3招祛溼氣
    導語:現代社會中80%以上的人都有溼氣。而中醫觀念中,溼氣比較難祛除,因為溼氣形成的原因複雜。體內溼氣排不出,寒邪也就滋生了。想要祛除溼氣和寒邪,除了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外,還需要注意飲食。那麼,對普通人而言,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溼氣呢?快來看看你有這些症狀嗎?身體出現這4種反應,就說明體內溼氣「超標」1、口臭、舌苔較厚這是體內溼氣比較重的一個表現。
  • 體內溼氣如何快速去除?老中醫:3個祛溼妙方,排出溼氣一身輕
    導語:「溼氣」是中醫獨有的概念,它的特點就是:重、濁、黏。老話說:千寒易除,一溼難祛。體內溼氣重容易引起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這樣頑固的溼氣又該如何去除呢?要想能夠真正祛除溼氣,得先了解溼氣的特徵,如果身體上也出現「重、濁、黏」的情況,那就要注意啦!這是溼氣重的表現,千萬別掉以輕心!
  • 體內溼氣太重了?教你2個祛溼法,輕鬆排出一身溼氣
    現在很多人因為溼氣過重導致健康受損,在溼氣過重的影響下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例如身體虛胖、舌苔厚膩、食欲不振、精神狀態變差,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是長時間溼氣過重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沒有儘早將體內的溼氣去除,有可能會導致疾病發生。
  • 如果出現這樣的現象,恭喜你,體內溼氣已經超重了,如何解決呢?
    那如何有效地去除體內的溼氣呢?我給大家推薦幾個有效的方法第一 種: 運動出汗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身體發汗出汗排毒,溼氣當然也就不存在了。第二種: 艾灸可以適當的做做艾灸,養生館都有,可有效地祛除體內溼氣。第三種:紅豆薏米紅豆薏米祛溼主要是針對溼熱體質、可以找中醫搭配其他中醫藥材,效果最佳。
  • 身體有6個表現,說明溼氣侵蝕嚴重,3步祛除體內溼氣
    導語:所謂溼氣重是體內溼,對於身體危害比較大,常見的是導致肥胖和虛胖,以及對精神面貌的影響。身體溼氣重,大多由於外界環境及生活方式導致。溼氣侵襲人體後會,發出這5個求救信號:1、頭部信號——頭臉油膩,洗不淨的油光,毛孔粗大。
  • 出現這些信號,當心體內溼氣超標!5招輕鬆祛溼,學起來
    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呢? 在這個溼熱交蒸的季節裡, 我們該如何「對付」溼氣呢? 五招有助祛除體內溼氣 1 居住環境要避免潮溼
  • 多喝這杯水,幫助排出體內溼氣,讓身體更健康
    文文最近一段時間,不僅沒什麼精神,而且氣色也很差,持續挺長一段時間了,並且體重也在日漸的增長,於是去看了中醫,檢查後才得知是體內溼氣過重所致。溼氣重百病生。溼氣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僅是氣色差,身材走樣,同食也會加大患病的機率。
  • 溼氣重不重,4個地方仔細觀察,做好3件事,有助身體祛除溼氣
    溼氣重不重,4個地方仔細觀察,做好3件事,有助身體祛除溼氣1、看面貌正常人早上起床都是神清氣爽,如果體內溼氣較重的話,就會頭昏腦脹,神色憔悴,這就是體內溼氣重,影響了正氣上升所導致的。,排出體內宿便垃圾,而正常人的大便應該是幹軟適中,黃色小便則清澈無色,呈淡黃色,如果反之,說明體內溼氣較重。
  • 二十多歲少女減肥總是不成功,去詢問老中醫,原來是體內溼氣太重
    她決定去看看老中醫,去了之後才明白原來是自己的體內溼氣太重,這才導致減肥失敗。只要平時注意祛溼,再加上健康飲食和運動,就能很快能減下來。二十多歲少女減肥總是不成功,去詢問老中醫,原來是體內溼氣太重。這是因為不健康、油膩的飲食會對我們的脾胃造成損傷,使得脾胃的負擔太重,造成脾臟無法排出體內溼氣,使得我們溼氣過重。體內溼氣太重有哪些表現呢?
  • 多是體內溼氣太重了,教你3招來改善
    發現自己的舌頭有肥大的趨勢,而且有明顯的齒痕存在,這種情況的產生說明體內溼氣過重。在溼氣過重的情況下身體健康會受到威脅,脾臟功能降低,運化水溼能力下降,體內多餘的水分堆積會導致舌頭髮胖,而且會有明顯的齒痕出現。
  • 溼氣重易致身體無力,如何安全有效去溼氣?3種方法輕鬆祛溼
    人的體內不能進入太多的溼氣,一旦體內溼氣積聚過多,就會導致我們體內的臟器受寒,導致正常運轉無法進行下去,所以發現溼氣,及時祛溼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溼氣重易致身體無力,如何安全有效去溼氣?用這3種方法。,造成一種重感冒的假象5、 眼睛腫脹,嚴重時睜不開眼二、如何祛除溼氣1、 吃祛溼食材祛除身體內的溼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食物本源的力量,這種方法不僅夠安全,而且夠科學。
  • 突然間的發胖,有可能是體內溼氣太重,快來試試這幾種方法去除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要認為減肥就可以消除體重,試一試祛除溼氣,說不定你的體重也會跟著下降哦!一、體內溼氣太重的原因1、臟腑失調如果身體的臟腑調節功能失效,脾氣虛弱無力,這樣的話溼氣在體內久久的不能離去,導致人體會越來越出現一種虛弱無力的現象,對工作和生活都會有所不便。
  • 體內溼氣變重,舌頭會有提示,中醫:想要祛溼氣,需做好三件事
    還有就是如果舌頭比較胖,舌頭的側面還有明顯的痕跡也能夠說明身體裡面的水液沒有排洩出去,一直停留在在體內,也是溼氣重的一種表現。一般健康的人的舌頭上是平滑的,如果有痕跡也主要是因為舌頭和牙齒相互擠壓造成的,但是當身體溼氣比較重情況下,也會反應在舌頭上,舌頭上面也會有很深的裂溝。
  • 夏天身體有這2種表現,說明身體被溼氣入侵,5個方法清除體內溼氣
    一、體內有溼氣,身體都有這2個表現,多注意1、晨起頭暈綿軟,四肢無力,沒精打採清晨是一個人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段,本來應該是頭腦清醒,精力旺盛時刻,但是有些人淤積了溼氣在體內,會有一種身上穿了一件溼漉漉的衣服,渾身黏膩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