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黑娃結婚時的那一刻猶豫,是田小娥渴望的價值所在

2020-12-20 南書房

陳忠實耗費多年心地寫下的《白鹿原》,此書一經發表,便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這本在高原裡充滿著平淡和嚮往的故事,也是文學史上的一部裡程碑之作。他以凝重而渾厚的風範與老道滄桑的文筆之風,來描寫出了一個民族當下生活的潛在節奏和生存風貌。

陳忠實在寫《白鹿原》的時候,放下了自己原本的事業,獨自回到自己的家鄉沉澱了許多年。所以,對他來說,《白鹿原》這本作品並不是一部虛幻和僅憑藉著想像就能夠創造出來的。他來自於生活,來自於作者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所看到的觀感和共情。

當夢想一旦照進現實,所有華麗的外衣都逐漸退去,剩下的必然是充滿著灰暗色彩的基調。

《白鹿原》的開篇就以白嘉軒的一個傳奇故事而作為開場,白嘉軒的運氣並不好,無論是在那個南園龐家村還是北園的樊家寨,他都因為著一個毫無科學根據,荒謬無比的可笑傳言而遭受到周圍人的冷眼和異樣的嘲笑。

父親的離開對於白嘉軒來說,是他情感上寄託的一個崩塌。這之前的時候,白嘉軒對於自己身體的傳言,其實他自己本身也是不相信的。他對於自己的狀況是清醒的,但是終究難逃世人的言論和注目,當所有人都呈現於一個須彌的謊言之中,只有你獨自清醒,那這份清醒便顯得很沒有說服力。而父親的離開更是給他帶來了一份壓力,內心希望能夠完成父親的遺憾,渴望著自己在現實的生活中能夠被天堂的父親看見。

所以,漸漸地,他變成了接受自己不能改變大家都陷於謊言裡的這樣一個事實,他開始採用各種各樣的辦法,用金錢、用人情來為自己獲得一個身體上的伴侶。而事實證明,他這樣的選擇並沒有給他帶來實質性的變化。

他的一任任妻子都非常巧合卻又帶點離奇的接連死亡,明明是由於意外或者是自己本身身體上的原因,但是在外人的眼裡,這一張張的意外連起來就變成了一種必然的結果。所以,對於白嘉軒來說,他沒有體會過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而小娥和黑娃源自於內心深處的萌動而產生的情感也並不久遠,黑娃不幸被縣裡逮捕。而小娥為了打聽他的下落,不惜委身於鹿子霖,但這種妥協並沒有能夠換來黑娃的自由,反而將自己的清白和前途全都白搭了進去。

交易一旦開始,想要終止不再是當時衝動時那般容易。鹿子霖無疑是個卑鄙的人物,他利用自己的部分職權和滿嘴的謊言欺騙田小娥。而直到他倆的事東窗事發之後,他仍然選擇把田小娥扔在前面。

在《白鹿原》這本書中,田小娥和大多數女性配角的命運都是相似的。作者並非有意去表達男女地位的這樣一個觀念,但因為在書中描寫的特定的時代背景和生存環境之下,那些古老破舊,封建落後的觀念,一直都緊緊的束縛著《白鹿原》裡的人們。但好在在這些普通卻又悲慘的人物命運中,我們也能夠看到他們閃光和可愛的一面。

田小娥雖然身世坎坷,經歷複雜但他對於自由和愛情的嚮往的表達是熱烈而直率的,所以,才因為對黑娃的擔心而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去爭取幫助他。

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個角色,後來原上爆發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一場空前的大瘟在村莊裡蔓延。這種壓抑的氣氛和擔憂的情緒瀰漫在村莊裡的每個村民之間,鹿山的妻子鹿惠氏也不幸被染上了。這樣一個沒有過多的知識文化,將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自己的丈夫和家庭上的女人,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後的關頭,也依然想著為自己的家庭做出最後的善終。這種近乎於愚蠢的執著,無疑是那個時代對於感情和人性的樸素。

前篇的故事走向都是以比較濃墨色彩的筆法來詮釋的,在這個小小的原上,卻有著各種不同的人生交匯和主題色彩的碰撞。這其中的種種暗存的不堪和音譯,也是生活在我們世界裡最真實的一部分。對於陳忠實來說,身為一個創作者,他將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從生活之中去汲取感受。所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充滿著真實和藝術性的表達,也因此才能將一本故事敘述成人生。

有交匯有開始就必定會有分離和結局,在沒有任何憑據的情況下,一個故事的結局是我們所能夠判別整部脈絡的關鍵要素。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結局也是寄託著讀者和作者的共同希望。

當故事的描繪都處在令人富有不甘和遺憾的時候,我們就會無比渴望我們所覺得不應該就此打住的人生走向正軌。所以結局是負有希望的,也是創作者的初心。而《白鹿原》的結局也是充滿著美好性的遺憾和千帆過後的歸屬感的。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橋段是鹿子霖入獄和黑娃結婚的情節,其實,看到這裡大多數人都會備受感動,你看光明永遠都會被召喚。仿佛這種故事的結局走向能給人帶來一種精神和力量上的提升,對於已經離開了的田小娥來說,黑娃在結婚之時那一刻的猶豫其實就是她這一輩子所渴望的價值所在。因為一切雖然遺憾,但是值得。

《白鹿原》也是這樣一部複雜而又悽美的故事,雖然偶爾遺憾,但正義終究會來。故事足夠直白強烈,但是懂得的人一直都值得。

相關焦點

  • 白鹿原:黑娃真的愛田小娥嗎?將小娥推入深淵的人正是他
    《白鹿原》中冷秋月因封建禮教而死,白靈為追求信仰而死,田小娥呢?是為了抗爭,還是為了愛情。在她身上有著封建時代的悲哀,有與命相爭的無奈,有所託非人的薄涼,當陳忠實在藍田縣誌中發現那些用一輩子時間來換取貞潔牌坊的女性時,他決定要為這些女性換一個活法,於是有了田小娥。
  • 陳忠實《白鹿原》:黑娃和白孝文,誰是真心愛田小娥?我們都錯了
    認識黑娃時,田小娥還是郭舉人家的小妾。 如果換做別人,當時或許不會與田小娥有太多的糾葛,畢竟田小娥已經嫁人,一旦邁出那一步,註定會遭到世俗的反對。說不定還會因此而身敗名裂,得不償失。 可是黑娃並沒有那麼想。 在遇見田小娥時,黑娃正處於感情啟蒙的階段,他僅存的理智很快就被衝動淹沒了。他想嘗試一段感情,哪怕付出代價。
  • 白鹿原:黑娃真的愛田小娥麼?田小娥的結局已經說明了一切
    看完《白鹿原》之後,最令人感到可惜的就是田小娥的命運,她的命運真的令人無比的感慨。田小娥本身就是多災多難,她這一生曾經經歷了4個男人,但在這4個男人中與最有感情的還是黑娃。田小娥本身是別人家的小妾,當時並非是她自願嫁入郭家做小妾,而是在她幼小之時被父親賣進郭家的。
  • 白鹿原:黑娃真的愛田小娥麼?揭露了男人現實的一面
    作為一部根據同名長篇小說拍攝的電視劇,《白鹿原》自從上映以來就受到了大家一致肯定,很多這部劇的忠實粉絲也買回來了原著重新讀一遍。這部小說的背景就是他的名字白鹿原,講述了長達半個世紀當中兩大家族的恩怨情仇,今日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小說中的黑娃真的愛田小娥嗎?
  • 《白鹿原》:從細節情節看,田小娥為何在眾多長工中選擇黑娃
    在《白鹿原》原著裡,黑娃和田小娥是兩個很有爭議的人物。黑娃性格野性叛逆,田小娥跟很多男人有瓜葛,給人感覺是一個生性放蕩的女人。可是他們二人卻是白鹿村上第一對婚戀自由,敢於衝破封建枷鎖的年輕人。他們為了在一起衝破了層層的阻力,黑娃為了田小娥甘願與自己的家人決裂,甘願一輩子進不了祠堂。
  • 《白鹿原》田小娥的死亡悲劇:真正開始於黑娃的出現
    很多看過《白鹿原》電視劇或者原著的人可能會有這樣一個觀點:田小娥的命運雖然悽慘,但是中間跟黑娃之間的愛情卻是燦爛的、珍貴的,正所謂」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圖片源於相關影視劇不過筆者倒認為:田小娥與黑娃之間所謂的愛情並沒那麼濃烈,而田小娥的悲劇恰恰是從認識黑娃開始的
  • 《白鹿原》:田小娥到底是怎麼死的?死於性,還是死於愛?
    衝著張雨綺,又去看了一遍《白鹿原》。個人感覺這是張雨綺演的電影中,最成功的的一部,對她自己來講也是最有價值的一部。陳忠實說,田小娥是整部《白鹿原》中他第一個構思出來的角色王全安拍攝《白鹿原》時,陳忠實也去了,看見段奕宏的第一眼,他便激動地說了一句「他就是黑娃」。
  • 《白鹿原》田小娥解讀
    在窯洞和黑娃生活的那幾年裡,一定是田小娥一生中最好的光景,雖然她不能入鹿家的家譜;雖然鹿三不承認這個兒媳,因為她,還與黑娃斷絕關係;雖然原上的人仍然看不起她,仍然叫她婊子。但是只要能安安穩穩的和黑娃過日,不管日子再苦也是值得的。這也是多少普通人最為樸實的願望啊!
  • 如何看待電影版《白鹿原》黑娃的人物形象
    在這三個人物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黑娃了。說到黑娃這個人物,就得提到田小娥。因為他想娶田小娥遭到父親鹿三和白嘉軒的反對。鹿三要與他斷絕父子關係,白嘉軒不讓他進入祠堂結婚。只有他的兩個朋友支持他,第一個朋友就是白孝文,白孝文為了他們有個安身之處,給他們找了一處舊窯洞。鹿兆鵬話他是白鹿原第一個衝破封破封建枷鎖實行婚姻自主的人。
  • 《白鹿原》人性弱點:田小娥之悲劇!誰才是始作俑者?你怎麼看?
    即便,那土財主並不以太太的身份來看待她。 可以說遇上黑娃,是她悲劇命運的開始。 況且田小娥還是他人之妾…… 在田小娥的誘惑下,情竇初開的黑娃仿佛著魔了一般無可救藥地愛上了田小娥,或許是真的愛,又或許是生理需求。 一開始男小娥說想讓黑娃帶她走,黑娃遲疑的眼神裡,透露著無奈,也透露著不敢。 田小娥那一刻是心涼的,也是悲催的。
  • 《白鹿原》中誰才是田小娥悲慘命運的真正製造者?
    每月逢一郭舉人進她房裡「蹂躪」一回,完事後就必須待在自己的房裡,連正屋涼爽的窯洞田小娥都沒資格進去,因為在郭舉人的眼裡她跟本就不配!2,田小娥此外她還負責一項讓人瞠目結舌的活計---泡棗,什麼是泡棗?就是把三個幹棗塞入她的下體,泡一整晚,郭舉人第二天洗淨吃掉,據說,延年益壽。也難怪她自己說,她在那家裡連狗都不如。
  •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真的是一個「水性楊花」的女人嗎?
    在《白鹿原》中,有兩個長相美麗的姑娘,一個是白靈,另一個是田小娥。不過兩人的人物形象和命運歸屬卻大相逕庭,白靈聰明、純潔、正派,還懂得如何把握人生的大方向,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正面人物」。田小娥的老爸是一個死愛面子的窮酸秀才,在得知自己女兒被夫家休了以後,覺得臉面丟盡,便迫不及待地將女兒倒貼嫁給黑娃。然而也正是由於這層關係,「仁義白鹿村」的族長白嘉軒就嚴禁田小娥進祠堂,黑娃的父親鹿三甚至不讓黑娃和田小娥進他家的門。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田小娥是被休過的女人,在當時的道德標準下過不了關。
  • 《白鹿原》田小娥的悲劇,或許是對一段封建禮教的諷刺
    這裡只討論《白鹿原》小說裡面的田小娥。了解過《白鹿原》的朋友怕是沒有不知道田小娥這個角色的。有人說她是蕩婦婊子,也有人說她是封建社會裡一個可憐女人。在對小說中田小娥這一角色下結論之前,我們還是先回顧一下田小娥的「生平」。田小娥的出場是在黑娃外出謀生落腳到渭北將軍寨一個年近七十的財主家時。她此時的身份是這個財主郭舉人的小妾,上頭還有個正房夫人。
  • 《白鹿原》原著:黑娃根本不愛田小娥,他是她悲慘人生背後的推手
    但是,縱觀全文,才發現,田小娥所有的悲慘,都是跟了黑娃回到白鹿村之後,才開始的。確切地說,黑娃是田小娥經歷所有悲劇的背後推手。在郭舉人家,黑娃與田小娥的姦情暴露後,黑娃被開除,田小娥被送回娘家。黑娃不死心,幾經波折,最終找到田秀才家,把田小娥帶走。
  • 田小娥的悲劇命運,是白鹿原上一枝獨特的奇葩之花
    白嘉軒拒絕黑娃帶小娥進入祠堂拜祖,鹿三不許黑娃帶小娥進家門。白嘉軒勸黑娃丟開小娥,他說:這個女人,你不能要。這個女人不是居家過日子的女人,你找來這樣的女人要招禍。白嘉軒的話詮釋的正是那句「紅顏禍水」的謬說。並肯定地說:我一眼就能看出來,她不是你黑娃能降得住的人。鹿三說:你嘉軒叔說得對,打眼一瞅,那貨就不是家裡屋裡養的貨,……。田小娥成了白鹿村人人厭惡的災星,——那貨,那個不正經的、傷風敗俗的女人。
  • 《白鹿原》是怎麼來的:「泡棗兒」的田小娥是怎麼出生的
    在田小娥之前,黑娃的性啟蒙都是在長期工作的李相的酸澀故事中。李相低聲說,郭娶了第二個房間的女人,不是為了睡覺,而是為了泡約會。這個地方塞進去三個幹棗兒每晚都會給女性,並在一夜之間浸泡,第二天早上,他們被拿出來洗了,空腹給郭。自從她吃了醃棗後,她在過去的兩年裡恢復了活力。
  • 《白鹿原》田小娥跟了四個男人,是追求性,還是追求愛?
    好好的一部家族歷史恩怨紛爭《白鹿原》,被王全安導演硬生生的拍成了一部寡婦風流史。不過張雨綺在電影中的表演可圈可點,把田小娥的嫵媚、性感、恣意放蕩完全表現出來。電視劇版《白鹿原》,李沁扮演的田小娥就差了那麼點味道。張雨綺扮演的田小娥這般的尤物,就如香噴噴的肉,放在桌上一般,稍微冒點香味出來,哪個男人不會如狼似虎猛撲上去?
  • 《紅高粱》中的九兒比較《白鹿原》中的田小娥,九兒贏在了哪裡?
    相關田小娥的悲慘一生田小娥雖然死在了禮教中,但是禮儀道德是中華民族的前面傳統,既然流傳至今,我們還是在遵守者千年傳承,說明了,五千年的禮儀之邦讓我們樹立的是正確的人生觀。沒有人願意打破它的存在,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觀念。田小娥的悲劇,就是沒有道德觀念,沒有大局觀念。
  • 影視劇《白鹿原》:田小娥人物分析,悲劇命運是難以改變的
    電視劇版《白鹿原》在田小娥的戲份上是有了刪改的。儘管褒貶不一,但是情節推動與戲劇矛盾倒是一點不差的表現出來。白鹿原上田小娥是最悲劇的女人。郭舉人、黑娃、鹿子霖、白孝文,都愛田小娥,但是愛的是身子,愛的是性而不是田小娥本身。
  • 白鹿原:處子之身被賣,成郭舉人泡棗工具,田小娥命運為何如此慘
    2012年,陝西籍導演王全安導演了根據陳忠實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白鹿原》,雖然本片在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了提名,但是影片評分卻不高。大部分觀眾認為影片《白鹿原》脫離了原著小說,沒有把小說中的恢弘場面和核心精髓表現出來,儼然成為了「田小娥」個人傳記。田小娥是《白鹿原》中的最悲劇的女性之一,也是陳忠實筆下性格特徵最明顯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