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垃圾分類」後的又一難題!到底哪些是野生動物?

2021-01-17 農林衛視官方號

近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發布題為《對「野生動物」一詞的認識》的調查問卷,第一道題就讓很多人犯難——

您認為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裡所指的「野生動物」,可以用以下哪個詞代替?

A、野生動物物種

B、野生的動物

C、野外的動物

D、自然裡的動物

接下來的題目更「燒腦」:

鳥籠裡歡唱的畫眉鳥兒是不是野生動物?

家養的烏龜或蟒蛇呢?

公園裡的猴子或孔雀呢?

度假村供人圍觀的羊駝算不算?

居民區出現的刺蝟、超市水缸裡待售的波士頓龍蝦呢?

除了問卷中令人「傻傻分不清楚」的選項,很多網友也表達出自己的困惑:很多地方都有人工養殖的蛇和竹鼠,它們算不算野味、算不算野生動物?……

什麼算野生動物?

一說到「野生」,很多人會想到天鵝、穿山甲、熊……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但其實,野生,不分保護級別。

按照有關定義,野生動物指的是大自然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豬牛羊雞鴨鵝等經過人類長期馴化,已成為家畜家禽,不屬於野生動物範疇。

如羊駝,在南美洲有數千年的馴化歷史,即使長得很「野生」,依然不是野生動物。

這就要說到動物馴化了。

動物馴化就是「人類為了動物某方面的價值而對其進行在飼養條件下的繁育」。說白了,馴化的核心在「人工繁育」:只有動物能夠在人手裡一代代延續下去,選育的效果才能逐代積累。

可是人工繁育談何容易?

首先,絕大多數野生動物面對人類會產生強烈的應激性,說得通俗點就是「神經質」,表現在拒絕攝食、見人就跑甚至直接被嚇死等等。雖然一些物種的應激性可以通過逐代選育慢慢削弱,但對於大部分物種而言,應激性都是阻礙馴化的一道大坎兒。

其次,不少草食動物,尤其是成年雄性個體的領地意識很強,它們在圈養狀態下相互攻擊不說,還要求每個個體擁有足夠大的活動空間。這對於大規模的飼養管理而言顯然是不現實的。

最後是交配和幼崽撫育。許多動物具有相對固定的繁殖模式,即對繁殖期間的環境條件、性別比、交配次序等均有一系列要求。說白了,就是條件不給力,他們就不繁殖。

(比如,你試試馴化它)

正是這些難題,大批野生動物從「馴化名單」裡逐個剔除,成了野生動物。

說了一大通,能被馴化的動物已經寥寥無幾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放心食用的動物很少。

為啥馴化的就能吃?

我們現在用做食物的家畜,哪怕偶爾也還會引起人畜共患病(如豬流感),但相比於原始人飽受野生動物攜帶的寄生蟲、細菌、病毒多重侵擾的狀態已經好了太多。

這主要歸功於人類在長期馴化及飼養實踐中對家畜生理特性的深入了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獸藥的合理使用。

所以,大家要理解馴化確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老祖宗給咱留下能吃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麼,哪些不建議食用?

基於上述觀點,除豬、牛、羊、雞、鴨、鵝、魚等常見家養動物以外,不常見的動物被搬上了餐桌,就要懷疑可能是野味。絕大部分野味,基本都來自野外捕捉。

這些野生獸類經常出現在野味市場,不能吃:野豬、野兔、黃麂/麂子、狍子、竹鼠、果子狸、豬獾、狗獾、老鼠、旱獺等。

野生鳥類不能食用,常出現在野味市場的有:麻雀(各類小型林鳥去毛後以麻雀之名售賣)、斑鳩(俗名野鴿子)、野雞、野鴨、大雁、禾花雀(原是黃胸鵐,瀕危後,以慄鵐、普通朱雀、灰頭鵐、黃眉鵐、小鵐等冒充)、猛禽(老鷹、貓頭鷹)、鷺鳥(白鷺、夜鷺)、白胸苦惡鳥(白面雞)、燕雀(俗名虎皮燕)、白腰朱頂雀(蘇巧)、雲雀、竹雞等。

野生兩爬類同樣都不能吃,常出現的有:各種蛇類、青蛙、蟾蜍(俗名蛤蟆、燻拉斯)等。

那麼對於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呢?

建議是「能免則免」,畢竟在重大安全危機爆發以前,誰也說不清它們到底是否「真的安全」。

所以,下次也不要因為把家畜都吃膩了就打「野味」的主意。另外也希望大家明白,家畜雖然品種少,但比起吃野味到底是安全多了。我們對於那些未被馴化的野生動物的認識是如此之少,使得即使是一些開始逐步試點人工養殖的衛生動物,也難免因為運輸、加工、銷售過程中各種可能的疏漏與未知,造成不必要的安全問題。

來源:新華社、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果殼網

相關焦點

  • 到底哪些養殖的野生動物不能吃?這個最近發布的通知很明確
    但到底哪些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不能吃呢?許多人對此並不是很清楚。近日發布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此有了明確的規定,野生動物養殖、經營者以及廣大民眾,都值得看一看。但研究表明,許多野生動物的營養滋補價值並不高,且78%的人類新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濫食野生動物,存在健康風險,對公共衛生安全構成重大隱患。
  • 網際網路+垃圾分類能否解決垃圾處理難題?
    在每年產生的15億多噸建築垃圾中,再生利用的僅有幾千噸。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生活垃圾還在以每年5%至8%左右的速度遞增,不少城市面臨著「垃圾圍城」的難題。要實現垃圾的最大化利用,前提便是垃圾分類。
  • 2月份禁食野生動物以來,64種在養野生動物,12月底前停止養殖
    今年2月份,國家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要求,在原有法律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的基礎上,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分類管理!事關這64種禁食野生動物
    分類管理!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通知明確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
  • 大件垃圾如何處理?無人指導怎麼辦?垃圾分類五大難題如何破
    沒地兒扔的大件垃圾如何處理?無人指導分類時怎麼辦?……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各社區普遍存在著一些難題和薄弱環節。針對這些問題和居民疑慮,記者近日分別探訪了通州區永順鎮和西城區德勝街道。永順鎮垃圾減量效果明顯,實行垃圾分類一個月來,僅處理其他垃圾一項,全鎮每天就減量近20噸,累計減量約500噸;德勝街道轄區20個社區,居民超過4萬戶,房屋產權類型繁多,儘管如此,垃圾分類工作仍井井有條。這些地方推進垃圾分類的一些做法,或可為其他社區提供借鑑。指導員下班後誰來負責垃圾分類?
  • 到底什麼算是「野味」?竹鼠等野生動物如何進入白名單?
    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決定只是正式修法前的臨時決定,業界有不少聲音呼籲,修訂後的相關法律文件可增設「白名單」,列入可供食用的動物。 那麼,哪些動物可以被列入白名單呢?繼牛蛙、甲魚之後,還有哪些動物可以登上餐桌?
  • 全面禁食野生動物後到底什麼肉能吃
    重慶日報消息,全面禁食野生動物之後,到底什麼肉能吃?哪些動物可以合理利用?6月中旬,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一決定一法」)執法檢查。在執法檢查過程中,不少專家學者、基層單位圍繞四大焦點問題,就更好貫徹執行「一決定一法」提出具體建議。
  • 垃圾分類時代即將到來,你知道貓砂貓屎到底是什麼垃圾嗎?
    今天是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此前的報導說,如果不按照要求進行垃圾分類,可能會面臨高額罰款。甚至小編還聽說一個笑話「上海小夥伴,為了逃避垃圾分類,竟然辭職離開上海去別的城市打工……」不管這是不是真的,但是這個垃圾分類真的是讓很多小夥伴撓頭啊!
  • 環保「小課堂」、垃圾分類遊戲……高新實驗一小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為繼續深入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動員全校師生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營造學校師生全民參與垃圾分類文化氛圍,3日,重慶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學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學校暢和樓開展,旨在將垃圾分類主題教育繼續深入師生內心,呼籲師生人人參與,讓大家都成為環保小衛士。
  • 涉及野生動物的法律有哪些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在現行法律體系中,直接涉及野生動物的法律主要包括野生動物保護法、漁業法、動物防疫法和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野生動物保護法。這部法律1989年3月1日起施行,歷經多次修改修訂,對獵捕、交易、利用、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等各環節作了規範。例如,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禁止為食用非法購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等。保護野生動物,現行法律制度規定和執行還存在哪些不足?
  • 全面「禁野」後,哪些野生動物還能吃?各省份可調整
    ……這兩天,「哪些動物還能吃」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2月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
  • 普陀區用「一網統管」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沿街商鋪一直是街面市容管理的難點部位,其中的困難之一便是如何規範經營者的垃圾處理行為。對於反覆回潮的街面亂扔垃圾行為,許多基層單位往往只能採取「人海戰術」,派大量志願者上路巡街。
  • 生活垃圾該如何分類?
    注意:分類投放有害垃圾時,應注意輕放。廢燈管等易破損的有害垃圾應連帶包裝或包裹後投放;廢棄藥品宜連帶包裝一併投放;殺蟲劑等壓力罐裝容器,應排空內容物後投放;在公共場所產生有害垃圾且未發現對應收集容器時,應攜帶至有害垃圾投放點妥善投放。可回收物:是指生活垃圾中未經汙染且適宜回收循環使用和資源利用的物質。
  • 《垃圾圍城》:對於生存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淺析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甚至在這些垃圾中還有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比如:電池、過期藥品等。我們在處理垃圾的同時,垃圾也在報復我們。垃圾分類是解決這一現象的最主要的辦法,將垃圾在製造者手中就開始分類,這樣能節省很多的步驟,節省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今天就依託影片《垃圾圍城》來看一下我們生活的環境到底是什麼樣的,垃圾分類到底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觀。
  • 從化:線上+線下,專家解答日常生活中垃圾分類難題
    6月11日下午,在從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從化區生活垃圾管理聯席會議、從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從化區民政局指導下,從化區志願者協會在江埔街街道辦舉行「垃圾分類,志願同行」從化區垃圾分類全民參與培訓活動,培訓活動在從化區志願者協會快手號、抖音號進行全程直播。
  • 垃圾不分類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莊永生市城管委去年公布的數字顯示,北京每天會產生近2.6萬噸生活垃圾,人均每天1.1公斤,全市29個垃圾處理終端設施均滿負荷運轉。本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正式實施,那麼,在京的個人和單位作為垃圾分類的義務主體,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違規投放會受到什麼處罰?此外,若餐飲外賣商家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又會如何處罰呢?單位和個人須承擔生活垃圾分類義務上海市於2019年7月1日開始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雖然在實施過程中引起了一些爭議,但並未改變我國在一線城市推進垃圾分類行動的決心。
  • 垃圾分類有竅門:拿不準的歸「其它垃圾」
    記者 王天淇本市正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但許多居民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垃圾不好歸類。記者日前開展採訪,相關專家建議,市民在垃圾分類時大可不必太糾結,垃圾分類的目的是方便末端處理,提高垃圾處理效率,遇到不好分的難題時,不妨從垃圾終端處理方式倒推、判斷。
  • 膠帶、泡沫、紙盒……當快遞包裝遇到垃圾分類,到底怎麼分?
    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 每年的「雙十一」都是網購的高峰期,最近,很多人都已經收到了自己訂購的商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成堆的包裝盒、塑膠袋。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呢?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人對快遞包裝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並不清楚。
  • 哪些是畜禽哪些是野生動物?農業農村部回應了
    哪些動物屬於畜禽,而不是陸生的野生動物? 2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韓旭稱,畜禽主要是指人類為滿足肉、蛋、乳、毛皮等需要,經過長期勞動馴化的各種動物。其和野生動物有很大區別,主要有四點:一是經過長期人工飼養,並在生產中廣泛地應用;二是其表型和野生動物發生了本質變化,有穩定的人工選擇經濟性狀;三是已經形成穩定的疫病防控體系;四是符合國際的慣例。
  • 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題庫
    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題庫一、單項選擇題(100題)1.城市生活垃圾從哪裡來?A.植物 B.動物屍體 C.糞便 D.有機廢物1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關閉.閒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場所;確有必要關閉.閒置或者拆除的,必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哪些部門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