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區用「一網統管」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2020-12-23 上海市人民政府

  沿街商鋪一直是街面市容管理的難點部位,其中的困難之一便是如何規範經營者的垃圾處理行為。對於反覆回潮的街面亂扔垃圾行為,許多基層單位往往只能採取「人海戰術」,派大量志願者上路巡街。而自從普陀區垃圾分類場景應用接入「一網統管」平臺後,這種現狀得以扭轉。

  精準定位,乾濕垃圾去處可追溯

  沿街商鋪的垃圾投放與收運一直以來都是在線下開展的操作,而通過「一網統管」平臺,不用挨家挨戶排查就能對沿街商鋪有沒有進行定時定點投放進行追溯。其中的一個重要「道具」就是店家提到的IC卡。

  普陀區綠化環境事務管理中心質監科科長丁傑表示:「我們為每一家沿街商鋪定製了一張IC卡。這張卡涵蓋了商鋪的所有信息。當環衛車輛進入點位進行生活垃圾收集,環衛工作人員會攜帶一個類似於POS機的終端,商鋪在進行投放垃圾的同時,還會在POS機上打卡。商鋪投放的記錄便會馬上送到後臺。」

  在「一網統管」平臺上,三天沒有投放記錄的商鋪會被系統自動標上一個小紅點,並被突出顯示。一份同樣的商鋪名單也會同步被推送至商家和管理人員的微信——既對商家進行提醒,也為管理人員精準督導提供便利。

  真如鎮街道綠容所相關負責人沈曉婧介紹說:「原本管理沿街商鋪的垃圾亂投放,發現、核查、整改、反饋4個環節都需要人力參與。現在除了第三步整改有時候還需要人去督促一下,其餘都已實現線上化,既釋放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壓力,又提升了業務的完成速度。」

  有效激勵,可回收物來源多起來

  除了對垃圾收運行為記錄外,商家們手中的IC卡還可幫助他們進行積分鼓勵。只要刷卡完成登陸,持卡人就可在箱體屏幕上根據不同的品類點擊相應的按鈕,分門別類進行投放後,智能回收箱將對可回收物的重量及數量進行後臺的結算並在帳戶上積分。

  刷卡投入的可回收物還可在積分兌換機上兌換禮品。禮品有薯片、可樂等小零食,有阿姨媽媽們喜歡的牙膏、肥皂、洗衣粉,還有小朋友們需要的學習用品和常用的外用藥品等。任何時候都可以刷IC卡或者用手機APP掃描箱體上的二維碼投放可回收物,兌換禮品,讓可回收物投放回收變得「觸手可行」。

  垃圾去處可追溯,資源回收有激勵,依託信息化技術,在普陀,依託「一網統管」平臺,沿街商鋪垃圾分類回收不僅更加規範,道路環境也正變得越來越整潔。

相關焦點

  • 廣州基本破解垃圾圍城難題
    「到去年,廣州基本破解垃圾圍城的難題。」1月15日上午,廣東省人大代表、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在廣州代表團媒體開放日活動上回答南都記者關於垃圾分類的問題時如上回應。現場分享廣州三個先行做法廣州市2019年第三季度起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其中,推進樓道撤桶、實現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投放模式成為各區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之一。
  • 【專項執法】小包垃圾亂丟難題如何破解?城管來幫忙
    【專項執法】小包垃圾亂丟難題如何破解?小包垃圾難題如何破解?城管來幫忙但最近,程橋二村和機場新村的居委幹部卻發了愁,原來近期在小區垃圾箱房夜間關閉後,個別心存僥倖的居民不僅隨意混裝垃圾,更是趁黑將垃圾袋直接丟棄在垃圾箱房門口,此舉不僅造成小區內臭氣燻天,也引得其他居民「從眾」效仿,小包垃圾亂倒亂扔現象時有「冒頭」。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兩個社區的居委幹部第一時間想到向各自城管社區工作室的聯絡隊員求助。
  • 大興黃村西裡「黨建物業聯合體」破解老舊小區垃圾分類「老大難」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居住密度大、人口多、基礎設施薄弱……曾幾何時,在老舊小區,垃圾分類工作面臨諸多「老大難」。如今,這些難題在黃村西裡社區「黨建物業聯合體」的作用下,迎刃而解。12月10日,記者從大興區了解到,在該區興豐街道黃村西裡社區,基層黨支部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居委會、產權單位、物業、居民代表等垃圾分類主體擰成了一股繩,難題不斷被破解,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提速」、「精細化」。「做好關鍵小事,成就社區大事。」興豐街道黃村西裡社區,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
  • 山東萊西:因地制宜讓垃圾分類在農村落地開花
    中國發展網 程強、記者殷曉旭報導 近年來,青島市萊西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為宗旨,積極探索「物業城市」管理模式,引入市場化和社會化機制,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構建多元共治格局,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有效分類,加快建立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完整鏈條,在村莊發起一場清潔行動的
  • 網際網路+垃圾分類能否解決垃圾處理難題?
    在每年產生的15億多噸建築垃圾中,再生利用的僅有幾千噸。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生活垃圾還在以每年5%至8%左右的速度遞增,不少城市面臨著「垃圾圍城」的難題。要實現垃圾的最大化利用,前提便是垃圾分類。
  • 大件垃圾如何處理?無人指導怎麼辦?垃圾分類五大難題如何破
    沒地兒扔的大件垃圾如何處理?無人指導分類時怎麼辦?……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各社區普遍存在著一些難題和薄弱環節。針對這些問題和居民疑慮,記者近日分別探訪了通州區永順鎮和西城區德勝街道。清運車定期會將這些大件垃圾運到區級集中消納點進行處理,如果其中有可回收的垃圾,就由有資質的回收公司拉走。「這個公司專門負責收集可回收垃圾,像玻璃、紙盒、木頭、鐵絲、塑料罐等到了他們手裡,都會按照類別細分打包,然後集中拉走,進行二次處理和利用。」陳靜說,在她統計的4個社區裡,有兩樣垃圾增量明顯,一是廚餘垃圾,另一個是可回收垃圾。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如何破除垃圾分類「破袋難」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如何破除垃圾分類「破袋難」,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背景事件】   2019年7月,上海市如火如荼開展垃圾分類活動。實施伊始,「垃圾分類」就躋身「超話」、喜提熱搜,在網上網下掀起浪潮般熱議。
  •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廣州:匠心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北極星固廢網訊:廣東省廣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要求,按照「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用足「繡花功夫」,以「工匠精神」將廣州高水平打造成全國垃圾分類處理樣板城市。
  • 精細治城,上海「一網統管」提升城市「智治力」
    緊抓城市現代化治理「牛鼻子」,解決城市治理中的堵點、盲點,上海正以升級建設「一網統管」系統為抓手,著力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的目標。更加智能、更加精細的城市治理「繡花功夫」,也成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生動實踐。
  • 聚焦民生,寶山區城運「一網統管」實戰化顯成效!
    另外,針對城市治理中小區停車難、尖峰時段交通堵塞等難點問題,寶山城運「一網統管」開始發力,致力破解群眾熱點難點問題。大華社區是寶山一個人口密度較高的居住區,有38個居委、53個小區、常住人口約16萬。從線上派單到線下處置再到線上結案,管理閉環運行鏈條完整且緊湊,處置過程僅用了10分鐘。依靠系統的「智腦」加上工作人員的「人腦」,形成了線上線下協同治理的新模式,大大提升了事件處置的速度,依託「一網統管」,推進「五最」在寶山更多領域的真正落地,「在最低的層級,在最早的時間,以相對最小的成本,解決最大的問題,取得綜合效應最佳」。
  • 惠州垃圾分類走向智能化 視頻監控3000個垃圾收集點
    為進一步引導惠城區垃圾分類工作因地制宜、科學高效全面推進,惠城區住建局日前在金石花園舉行物業小區垃圾分類培訓會,全區物業服務企業區域負責人、小區項目經理、保潔主管及業務骨幹共100多人參會。
  • 社區主動作為 破解垃圾亭選址難題
    原標題:社區主動作為 破解垃圾亭選址難題   小區內建設垃圾分類亭(房),選址問題一直是居民最關注的,也是矛盾最突出的地方。
  • 新朋友「藍寶」亮相校園 高科技讓學生進行垃圾分類更便捷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姚佳琳 記者 江躍中)近日,一個身著藍色外衣的新朋友在普陀區朝春中心小學亮相了,它能幫助學生進行校園的垃圾回收,還會獎勵垃圾分類做得出色的同學,它就是藍寶智能回收箱。圖說:「藍寶」垃圾智能回收箱。
  • 自貢破解固危廢垃圾處置難題
    工業廢渣歷史存量首次實現全面處置,提前三年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燒發電——2020年12月30日,建設歷時一年的自貢市張家壩化工廠廠區綜合治理項目竣工,系統環境治理臨近尾聲,歷史無序堆存廢渣全面落實安全處置。2018年以來,自貢科學建立分類處置體系,完善處置配套工程,固危廢處置能力實現新突破。
  • 上海徐匯城運中心啟用,3.0版「一網統管」高效處置一件事
    高效解決問題的背後,是徐匯3.0版「一網統管」智慧平臺即時獲取信息,即時派單處理的迅捷。11月4日,徐匯區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正式啟用,標誌徐匯「一網統管」建設邁上新臺階。區城運中心的大屏和「匯治理」的小屏實現聯通,「一網通辦」的海量數據賦能「一網統管」事中事後監管,徐匯初步構建起「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一雲匯數據、一人通全崗」的城市治理體系。
  • 今天,我們聊聊垃圾分類那些事!
    (審議現場)在浙江,垃圾分類工作開展已久,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眼下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分類難度大、垃圾混裝、「實施垃圾分類的感覺」不明顯等現象依然存在。杭州市民張雯說:「我們小區是一開始有垃圾分類,但只分了幾天,後來沒有工作人員盯著了,這時候大家也就越來越隨意了,然後就不會分的那麼嚴格。」
  • 小綠桶走進大農村 垃圾分類「一鍵考核」
    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成為第二大重點工作的當下,各鎮街繼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想出新妙招,提升群眾參與率和分類正確率:衙前鎮給小綠桶裝上晶片,垃圾分類可「一鍵考核」;聞堰街道實現沿街商鋪無桶化,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收集……  記者從區垃圾分類辦了解到,2018年,一隻只「小綠桶」走進百姓家中,蕭山開啟了垃圾分類「綠色革命」,一個個創新舉措形成了「蕭山方案」。
  • 南京浦口:「紅色」+「綠色」 黨建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一、打造垃圾分類紅色「共生圈」,優化綠色發展生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作為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政府、社會、企業、家庭和個人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需要明確職責,工作難度非常大。在垃圾投放上,把分類投放作為垃圾分類工作的「頭道工序」,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街道廣大黨員積極投身垃圾分類工作,他們化身「積分兌換員」,為做好垃圾分類的市民進行稱重兌分,按照積分累計兌換相應物品;化身「桶前指導員」負責現場演示,指導居民分類丟垃圾;化身「巡邏督導員」在轄區內巡走,維護轄區環境衛生。
  • 垃圾分類知識
    一、四大分類目前中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二、垃圾分類小誤區誤區一:大棒骨是廚餘垃圾。事實上,大棒骨因為「難腐蝕」被列入「其它垃圾」。類似的還有玉米核、堅果殼、果核等。誤區二:廁紙是紙,不算可回收「紙張」。廁紙、衛生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類似的還有陶器、煙盒等。誤區三:廚餘垃圾裝袋扔進桶。
  • 從化:線上+線下,專家解答日常生活中垃圾分類難題
    6月11日下午,在從化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從化區生活垃圾管理聯席會議、從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從化區民政局指導下,從化區志願者協會在江埔街街道辦舉行「垃圾分類,志願同行」從化區垃圾分類全民參與培訓活動,培訓活動在從化區志願者協會快手號、抖音號進行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