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充滿傳奇,最後的生死也一直成謎,她是滿清後裔,皇室貴族,為何被人們稱為「東方女魔」,卻被日本人奉為英雄,她宛如一枝罌粟花,迷人卻又帶著惡毒,一起了解迷一樣的女子——川島芳子。
沒落皇室貴族
川島芳子於1906年出生,名顯玗,其父愛新覺羅·善耆為第十代肅親王,她是肅親王善耆的第14個女兒, 1906年,正是大清皇室在革命的浪潮中搖搖欲墜之時。
1912年清朝滅亡之後,不願意生存於「共和」旗下的清皇遺室也有意和日本人修好,以便將來可東山再起。為了積累家族實力,肅親王於是與日本浪人川島浪速結拜為兄弟,並且將6歲的顯玗送給日本川島浪速做養女,改名為川島芳子,川島芳子隨養父去了日本,在那裡她接受了純粹的日本殖民主義教育,接受偵探情報、竊取機密等多方面的訓練,成為了一個軍國主義思想下「正宗的日本人」。
川島浪速其人在中日甲午戰爭時曾擔任日軍翻譯,從八國聯軍入京時起就是駐華間諜,歸國後川島家更成為日本法西斯主義學者經常聚集的「沙龍」。在日本,川島芳子受到父親肅親王對民國讎恨意識的影響,也受到了日本軍政人士有關佔領中國、恢復清室的思想灌輸,以至於她搞不清自己到底應該是忠於中國還是日本。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在黑暗的氛圍裡耳濡目染,最終造就了她畸形的性格與人生信念。
眨眼間,川島芳子已經長大成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而她也有了令自己心動的人——少尉山家亨,但是兩人並沒有發展成戀人,於是川島芳子又將目標轉移到另一個思想極右的男人身上,這個人就是「新亞主義」的擁護者——巖田。然而兩人在一起討論國事,巖田極端的軍國主義思想對川島芳子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就在二人感情迅速上升之時,年近花甲的川島浪速卻對自己的「女兒」產生了邪惡念頭,甚至對川島芳子的哥哥說:「我是一個勇者,你父親是仁者,我希望我未來的孩子兩者皆備,所以必須要兩者血液的結合,希望你同意我娶川島芳子為妾。」1924年,17歲的川島芳子被川島浪速佔為己有。川島芳子在手記裡寫道:「於大正十三年十月六日,我永遠清算了女性。」次日一早,她頭梳日本式的髮髻,身穿底擺帶花的和服,拍了一張少女訣別照,然後剪了一個男式分頭。她心裡埋下了仇視男人的種子,從此,川島芳子一直以男人形象示人,在任何時候都是男子裝束。
川島芳子也不斷向兄長愛新覺羅·憲東求助,然而兄長卻讓她先忍氣吞聲,事後再定奪,之後川島浪速將川島芳子送往鹿兒島居住,然而獨自居住在鹿兒島的芳子仍然憂心忡忡,每每想起往事就痛苦不已。而就在此時,溥儀被趕出紫禁城,日本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導致國內十分動蕩。
「東方女魔」
1927年,川島芳子回到闊別20年的中國,此番回國川島芳子是與同為日本扶植的滿蒙獨立軍司令馬布扎布的兒子甘珠爾扎布結婚。兩個皇室遺族聯姻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可是川島芳子卻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膽大不羈的她發現甘珠爾扎布膽小怕事,根本無力肩負復闢前朝的大業,於是在1930年10月,她只身前往上海,次年就正式與之離婚了。便再次前往日本,從此接近日本關東軍,開始了間諜道路。
1927年10月上旬,川島芳子被田中相中,田中隆吉實際上是日本陸軍駐上海的特務機關長,他意識到眼前的這個女人有著特殊的利用價值。她不僅會說流利的中日兩國語言,還是清王室格格出身。田中隆吉竭力將她培養成一個出色的間諜,以她清室公主的招牌在中國招納了一批又一批叛國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川島芳子奉田中隆吉之命投到板垣關東軍高級參謀的麾下。從此,她成為日軍不可多得的戰地諜報官和多面間諜,在租界、滿洲以及日軍內部出了大力。為了建立「偽滿洲國」,進而實現侵吞全中國的「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日本密謀將清廢帝溥儀扶上「偽滿洲國」的寶座,匆忙之下未能將皇后一起帶走。但卻苦於沒有合適的人去接。此時,清室格格出身的川島芳子無疑成為日軍最適宜的人選。11月的一天,川島芳子巧施偷梁換柱之計,將皇后婉容成功地從天津靜園護送到旅順,為「滿洲帝國」的創建立下了「汗馬功勞」,日本關東軍特別嘉獎川島芳子,授其陸軍少佐軍銜。
1931年12月17日,川島芳子回到上海,和田中隆吉密謀在上海挑起事端。1932年1月18日晚,他們命日蓮宗和尚天崎啟升、水上秀雄帶領信徒5人,向上海三友實業社總廠肆意挑釁。會說上海話的川島芳子唆使三友實業社數十名中國職工襲擊了那幾個僧侶,水上秀雄受重傷而死,製造了「一·二八」事變的導火索——「和尚事件」。對川島芳子參與策劃的「和尚事件」,板垣徵四郎作了很高的評價:「多虧這一擊,滿洲獨立才得以成功。」川島芳子從此聲名鵲起。
川島芳子春風得意,她不僅與日本軍部取得了更為牢固的聯繫,並且不費吹灰之力地從一些舊財閥和清朝遺老手裡籌集了一批軍餉。偽滿政府成立之後,川島芳子與關東軍軍部板垣徵四郎、本庄繁等人結識,向他們要求自己帶兵。日軍為了繼續利用她,將原張宗昌的舊部3000多人交給她,號稱「安國軍」。此後,川島芳子穿上日本軍官制服,腰掛日本軍刀,卻改了一個中國名字:金璧輝,人稱「金司令」。1933年2月,關東軍入侵熱河,金璧輝率領她的「安國軍」參加了熱河作戰。
1937年,「七七」事變前後,川島芳子從日本再次來到中國,與日偽權貴維持著往來,偽政府的人知其有日本人撐腰,行事多退讓三分。她與北平憲兵隊長田宮少佐勾結,勒索中國資本家的財物;與日本駐津特務機關謀劃利用汪精衛建立偽政權,並擬將溥儀迎回北平,圖謀復闢清王朝;她還以東興樓飯莊女老闆的身份與國民黨在京要員廣泛接觸,收集有關和談動向的情報。川島芳子所有一切都依賴於日本人在中國的侵略發展,一旦日本人完蛋,她也完蛋了。隨著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區的節節敗退,這位昔日在北平風光一時的女間諜終於受到了歷史的懲罰。
撲朔迷離的生死
1945年10月10日,一群國民黨憲兵進入北平東四九條胡同34號,逮捕了正在睡夢中的川島芳子。在河北省高等法院公審金璧輝的第一天,南京的《中央日報》和東京的《朝日新聞》作了如下報導:「法庭上出現了嚴重的混亂局面。因為是公審東方的瑪塔·哈裡、著名女間諜川島芳子,3000多名看熱鬧的人一齊擁進了小小的法庭。狂熱的人群有的把窗玻璃擠碎,有的把椅子踩壞,造成一片混亂。由於無法控制秩序,公審不得不改期。」川島芳子伶牙俐齒,法庭之上時常讓法官啞口無言。
由於其複雜的身世背景,河北省高級法院竟然一時無法定奪她究竟算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經多次審訊,1947年10月22日河北省高級法院以漢奸、間諜罪判處川島芳子死刑。判決書稱:被告雖有中國和日本雙重國籍,但其生身父親為中國人,本身是中國人無疑,被告同日本軍政要人來往密切,在上海「一·二八」事變中女扮男裝進行間諜活動,引發了「上海事變」;其次,被告參與將溥儀及其家屬接出天津,為籌建偽滿進行準備工作,被告被關東軍任命為「安國軍司令」,多次進行侵犯中國主權的活動,應以漢奸罪論處。
1948年3月25日上午6點45分,川島芳子倚牆而立,監獄裡傳出一聲槍響,子彈從她的眉間穿過,川島芳子應聲倒下。由於「東方女魔」聲名在外,她的死訊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當記者們到達之後,監獄大門緊緊地關閉了,除了兩位美聯社記者允許進入之外,其他記者全被拒之門外。
由此,記者們認為,為什麼對川島芳子進行了公審卻不公開執行槍決,難道只是做表面文章?據進去的記者看到,屍體在槍決之後已經面目全非,根本無法判斷是否是川島芳子正身,因此,整個槍決過程是令人質疑的。也就是說,川島芳子極有可能沒有死,死的只不過是一個替身。最大的疑點就是,川島芳子向來是男子髮型,而槍決後的照片中顯示的是一個留著長發的女人。
川島芳子被槍決後,就有報導披露出川島芳子早已被移花接木,逃之夭夭了。報紙內容指出:在被處決前夕,曾有一個軍官到牢房裡見川島芳子,並且明確告訴她打她不是實彈,而是空彈殼,希望她聽到槍聲後立即倒下,以此瞞過眾人眼睛。
不久後又有一個劉姓的知情人披露:我母親因為貪圖她開出的10根金條,於是答應將我那被關押在第一監獄裡頭,並且得了絕症的姐姐去代替川島芳子受刑,但是事後她並未履行諾言。說這句話的人是女囚犯劉鳳玲的妹妹,因為川島芳子言而無信讓她感到十分惱怒,所以才將此醜聞暴露出來。但是當時是愚人節,中國老百姓即使不過但也略有耳聞,所以紛紛表示不信。
五十多年後,2006年著名畫家張鈺主動告訴媒體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據張鈺回憶她姥爺段連祥臨終之前曾告訴她:其實隱居在長春市郊外30年的方奶奶是日本豔諜 川島芳子。這條消息被報導出來之後,瞬間引起了社會的轟動,於是立即組織相關調查,經中日專家合作調查,反覆利用骨骼結構對比方法。以及驗證死者留下的數件遺物之後,確認此人的確是川島芳子。
努爾哈赤的第十一世孫,愛新覺羅·德崇小時後見過川島芳子,他的父親與川島芳子有不少交集。「方奶奶」的頭骨和遺物經德崇查驗之後,他證實了此人就是川島芳子。
根據張鈺和德崇二人的調查,川島芳子被捕之後,便在其家庭教師松江等人的幫助之下,將替身換成了身患絕症而自願替死的劉鳳玲。川島芳子潛逃之後,投靠故人段連祥,而段連祥憑藉著自己的勢力將川島芳子安置在了遠郊一位村長家裡,自此隱居30年,並於1978年病逝,享年72歲。
這一段塵封的歷史被揭秘之後,日本右翼勢力極力鼓吹川島芳子的「功績」,一些日本人甚至鼓吹她為「日本的巾幗英雄」。這真是令人氣憤的事情,日本方面之所以如此大力鼓吹川島芳子,不外乎就是繼續美化侵略,美化川島芳子等沾滿了中國人鮮血的走狗和叛徒,其包藏禍心,可見一斑。
川島芳子 小時候父親善耆給她起字為東珍,卻沒想到自己的女兒長大之後卻是一個「東禍」。 無論日本方面如何美化她,都無法改變她是歷史罪人的這一歷史定論。
參考文獻:《川島芳子之謎》、《川島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