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愛唱歌的小麻雀》PPT課件反思【幼兒教案】

2021-12-29 幼兒教案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

  2、願意在集體面前較自然地表述。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像。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設計意圖:

  《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這一懸念,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美好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作品中角色較多,我將有關角色認知的內容放在最前面,為理解故事埋下伏筆;故事後半部分層層遞進,既給孩子清楚明了的記憶、理解、想像的線索,又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

  準備:

  1、用舊掛曆自製的有層次的圖書及可粘貼操作的動物卡片,書的內頁製作如圖,前一頁都比後一頁短一些,每一頁上都有一棵樹的造型。

  2、利用圖書的封面、封底繪製一棵大樹。

  3、故事錄音。

  過程:

  一、第一遍聽故事,突出認知——別人睡覺時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別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圖畫書,展示用封面、封底製作的大樹,並介紹故事名稱。

  (2)引導幼兒通過故事名稱猜猜故事可能講些什麼。

  2.理解故事內容。

  (1)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邊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誰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誰?誰住在最下面?

  (3)提問:小松鼠為什麼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聽故事,激發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為小麻雀想想辦法

  1.展示圖書。

  教師打開圖書,讓幼兒了解本書結構,然後將動物卡片分別粘貼在不同的頁碼上,合上書。

  2.合作講述。

  教師放慢速度講述,故事對話部分留給幼兒講述。

  3.分析討論。

  提問:小麻雀可喜歡唱歌了,可現在不能唱了,怎麼辦呢?(輕輕地唱;到別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覺,等等。)什麼時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寶寶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聽故事,行為練習——和小麻雀一起為小鹿唱最好聽的歌

  1.播放錄音故事。

  2.引導幼兒靜靜地等待小鹿醒來,在最後時刻,教師用醒來的小鹿形象調換原來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帶領幼兒和小麻雀一起為醒來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得關心別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附:愛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樹頂上,住著一隻愛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裡,有隻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

  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為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小麻雀往下飛,看見貓頭鷹,問:「貓頭鷹,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

  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又往下飛,看見啄木鳥,問:「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

  啄木鳥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繼續往下飛,看見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

  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小麻雀再往下飛,看見一隻小松鼠,問:「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

  小松鼠說:「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問:「為什麼呢?」

  小松鼠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小麻雀飛到樹底下,呀!草叢中的鹿寶寶正在睡覺呢。小麻雀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安靜地等著、等著……她想,等鹿寶寶醒來了,我要為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愛唱歌的小麻雀》教案課後反思:

  結合平日對小班幼兒的觀察不難發現,他們在說話時,不太會控制音量,有時很大聲,常常會影響到別人,之所以選擇這節《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為它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著孩子,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為內化的行為。

  同時,小班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小鳥、小烏龜、小兔子等動物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語表達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單一、個別小朋友還出現不願意說等現象。為了鼓勵孩子們願說、敢說,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以動物為主角的故事、讓他們在喜歡的角色中更加激發孩子其說的願望。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理解和體驗」根據這一教學目標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目標。

  首先從認知目標中讓孩子理解故事,通過圖片感知故事中動物上、下空間方位。

  其次在能力目標中培養孩子根據圖片內容參與故事講述,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

  最後在情感目標中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培養移情意識。在活動中我讓孩子重點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同時突破難點讓孩子感知故事中動物上、下空間方位。

  託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採取恰當的教學手法!根據幼兒認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點,我在這節課中利用廢舊掛曆,通過翻閱自製的繪本書,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移動教具讓孩子感受上、下空間方位,從而讓幼兒有興趣的接受並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動物的對話,感受愉悅情感。最後通過對故事的學習培養幼兒移情意識,進一步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整個活動下來雖然很流暢,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我覺得平時孩子還要活躍,在這節課中還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動性,讓全體孩子都能更加大膽的去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同時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入情境性遊戲,讓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遊戲中顯得更加活躍。

覺得不錯,請在看點讚↓↓↓

相關焦點

  • 《森林音樂會》公開課課件,這裡分享小班音樂遊戲森林音樂會教案ppt音樂優質公開課課件視頻
    幼師您好,你尋找的小班音樂遊戲森林音樂會教案ppt音樂優質公開課課件視頻,我這裡整理好了,如果你有需要的話,我把它分享給你,請添加微信kab566
  • 小班語言課件《美麗的水果屋》教案學具PPT課件
    本課件為屈老師課件網原創設計!
  •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大海》教學反思【幼教課件】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大海的特徵,知道大海裡有很多動物和植物。
  •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五指歌》律動活動【幼兒教案】
    教師:小朋友們都聽到了什麼啊?裡面都有誰啊?(爸爸開汽車,媽媽洗衣服等等。)  二、分解歌曲,運用紙偶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教師在手指上分別套上歌曲中的5個角色的指偶,並請幼兒說說他們是誰,在做什麼?  教師1:爸爸媽媽都會做什麼啊?是怎麼樣做的呢?(開汽車、嘀嘀嘀。洗衣服、譁譁譁)  教師2:哥哥姐姐都會做什麼啊?
  • 幼兒園小班關於動物的音樂教案【幼兒教案】
    1、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鬍子長長的  2、幼兒討論後得出一致的答案,並完整的唱出答案  3、師:你們真聰明,我的歌詞又換了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身上有羽毛,打開像扇子  4、請一名幼兒回答問題部分師:你知道我唱的是什麼小動物嗎,唱出告訴我好嗎?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動物寶寶和媽媽》PPT課件反思【幼兒教案】
    ☆辨認  1.幼兒觀察、區分動物幼年和成年時候的不同。  師:小貓和貓媽媽長得一樣嗎?(教案來源:快思教案網) 它們有哪些一樣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媽媽長得一樣嗎?  小雞和雞媽媽長得一樣嗎?雞媽媽的頭上有什麼?  2.引導幼兒觀察、區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 學習篇-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2):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粉刷匠》【教學目標】1、熱身音樂律動讓小朋友愉快高興的進入音樂氛圍2、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3、培養幼兒親自參與音樂表演,感受音樂的愉悅情緒【教學重點】1.聲勢、樂器感受《粉刷匠》語詞節奏【教具準備】1.CD: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我的身體》認識身體各部位名稱和功能【幼兒教案】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我的身體》認識身體各部位名稱和功能活動目標:1、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並了解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和功能。
  • 小班音樂活動詳案教案及教學反思《我愛我的小動物》
    2、 讓幼兒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掌握×××|×××|×× ××|×—||的節奏。<.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放課件,點擊節奏圖)  2、(出示小貓圖片)  誰呀?小貓是怎麼叫的呢?誰能用這個節奏來叫叫看(請個別幼兒表演)  小結:今天,小羊、小貓它們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魯老師就唱給我們寶寶聽,  3、教師清唱歌曲兩遍。  (清唱歌曲一遍)好聽嗎?
  • 中班美術課件《可愛的烏龜》教案學具PPT課件
    中班美術課件《可愛的烏龜》PPT課件+教案+學具該PPT課件包含配套教案、PPT課件、學具列印。活動目標:  1、複習畫烏龜,鼓勵幼兒合理地布局畫面。  2、通過欣賞課件,感受畫面布局的重要性。活動準備:  PPT課件;畫紙、勾線筆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1、出示烏龜圖片。  「今天,我請了我們的好朋友來,你們知道是誰嗎?」  「烏龜不高興了,它迷路了,你們知道它住在哪裡嗎?」
  • 幼兒園小班教案:《夏》
    幼兒園小班教案:《夏》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9-11 15:29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小班語言教案:雨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語言教案:雨 2012-03-02 15:11 來源:網際網路
  • 幼兒園小班優秀音樂教案《媽媽來抓兔兔》韻律活動反思【幼兒教案】
    收錄於話題 #音樂教案  第10小節:雙手藏於身後做躲起來的動作。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動作示範下,初步感知音樂的節奏和旋律,玩媽媽抓兔兔的遊戲時知道躲。  2.通過情境、預令學會控制身體擺出靜止的小樹造型動作,初步嘗試學唱歌曲。  3.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創編出不同造型的靜止動作,體驗遊戲的緊張和快樂。
  •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堆雪人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堆雪人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進一步學唱三拍子歌曲。
  • 小班語言教案:下雨了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語言教案:下雨了 2012-02-17 14:53 來源:[標籤:來源]
  •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漫畫大頭像》講敘PPT課件反思【幼兒教案】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活動準備小鏡子、水彩筆、投影膠片、漫畫頭像若干,投影儀一臺。活動過程1. 欣賞漫畫頭像,引導觀察,了解漫畫特點課件顯示阿凡提。師:他是誰?長得怎樣?眼睛像什麼?課件分別顯示不同表情的三毛。!.快思.教案網出處!師:他為什麼叫三毛?
  • 小班菲菲生氣了教案反思
    (二)、講述故事第二段  1、師講述故事第二段,幼兒傾聽提問:  (1)」菲菲跑了出去,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森林裡。」大樹看到生氣的菲菲會對她說什麼呢?(幼兒回答後用故事語言繼續往下說--大樹說:」菲菲,你怎麼啦?」菲菲理也不理,繼續往前跑。)  (2)小松鼠看到了又會怎麼說?(幼兒回答後用故事語言繼續往下說--小松鼠說:」菲菲,你怎麼啦?」
  •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熊過生日(數學)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熊過生日(數學) http://www.hteacher.net2013-11-29 10:27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照相》教學反思【幼兒教師教案】
    收錄於話題 #語言教案 活動意圖:  攝影是一種文化藝術活動,拍照和欣賞照片是幼兒喜歡的一件事,適合於講述活動。
  • 幼兒園小班聽說遊戲教案《我的五官》知道要愛護五官【幼兒教師教案】
    小班聽說遊戲教案《我的五官》適用於小班的聽說遊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聽懂老師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五官是我們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