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些年跑掉的大魚,教會我出釣前要仔細檢查這些細節
有句魚諺叫"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釣草邊就像一個公式一樣,總是不會叫人失望。我自稱是深諳此道的老江湖,可有的時候也有失誤。
夏季總與雨季相伴到來,各個水庫的水位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漲。有一次,我們去一個小水庫夜釣,聽說那裡最近鯉魚魚情不錯,還有少許草魚。幾十公裡的路程,個把小時就到了,小水庫確實挺袖珍,但小藥鋪裡未必就沒有大人參。到一個陌生的水域,首要問題就是選釣位。
當天掛西南風微風,我大致辨別了一下方向,便帶著竿包直奔東北角,叫人感到意外的是,水庫的北面竟然有一片茂密的水稗草被淹在水下,這個環境太理想了。美中不足的是,我一試水深,草邊的水太淺,僅相當於一個標深。
我要釣的是成年鯉魚,這樣淺的水深明顯不合適。於是,我試探著把釣組向深水處轉移,直到水深達到1米左右,這才滿意。因為近期持續降雨,水位也持續上漲,魚應該靠邊或者往淺水處活動,況且這是夜釣。換作平時,我是萬萬不敢在這麼淺的水中釣鯉魚的。這個位置已經距離草邊五六米遠了,這個距離讓我心有不甘,草叢的優勢好像已經沒了。
凡是魚都喜歡草叢,只是個頭偏小的才敢進入更淺的草縫
還別說,沒到一小時,我就看到口了,一條不到2斤的鯉魚成為我的開竿魚,天黑之前又上來一條2斤多的。連續的兩條魚堅定了我的信心,草邊的水太淺未必有這效果,就這個釣點了,我可以打些窩子了。之後的這一夜成了我的獨角戲,釣了十多條,同伴們直到收拾裝備準備回家前才全部摘掉空軍的帽子。
天亮時,來了另一夥釣友,彼此熟識,寒暄幾句後,老唐看中了我的釣位,我特意把釣點指給他看,他卻說要釣草邊,我告訴他草邊的水太淺後就回走了。
草區隱蔽性好,溶氧量相對充足,總能吸引魚兒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