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咬鉤,大魚咬鉤和小魚到底有什麼不同?區別都在這些細節上

2020-12-22 釣魚路人甲

很多人都說自己喜歡在自然水域釣魚,因為自然水域的魚種豐富個體懸殊,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是什麼魚咬鉤。但是有些老釣友說,我雖然不一定知道水裡是什麼魚咬鉤,但我能分辨出是大魚咬鉤還是小魚咬鉤。關於這點,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但路人甲要說大魚咬鉤和小魚咬鉤真的區別挺大的,掌握了訣竅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

首先,大魚進窩的跡象很明顯。在自然水域釣魚平常都是以小魚為主,一旦大魚進窩很容易從一些跡象上看出來。比如說水裡突然安靜下來,原來的小雜魚不咬鉤了。再比如說窩子裡魚星四起,兇猛魚類進窩的時候一些小魚小蝦甚至會跳起來。當窩子裡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你就要對接下來的漂相提高警惕了。

1,大魚咬鉤的漂相很穩

小魚的性子和大魚完全不一樣,小魚比較跳脫,而且是成群活動,平常看到吃的東西都是靠搶的(不然慢了就吃不到了),所以小魚咬鉤的時候我們的浮漂總是像跳舞一樣,各種黑漂,頂漂,大頓口之類的,簡直停不下來,但這種漂相雖然好看卻沒辦法中魚。而大魚不一樣,吃一口就是一口,即使是試探動作也比較沉穩。比如說黑漂,大魚的黑漂都是先有小動作然後緩緩下沉,給人一種很連貫的樣子,因為它們是先試探然後含著餌料朝外遊走,而不是像小魚那樣一窩蜂的搶食出現的突然黑漂。所以你在釣魚的時候發現漂相不夠穩,可以試探性的提竿刺魚,如果總是不中魚可以試著放口,這樣不用頻繁提竿會嚇到進窩的大魚,自己也沒那麼累。

2,除了穩,大魚咬鉤的漂相延續性比較強

這個怎麼說呢?好像只能意會的樣子,但簡單來講就是動作會持續得久一點。比如說同樣是頂漂,鯽魚的頂漂可以持續好幾秒,哪怕你提竿晚一點也沒啥關係,萬一吃死口了接下來還有一個黑漂等著你。這個過程簡單來講就是延續性的一種表現,不像小魚那樣,浮漂頂一下馬上復原,黑漂之後你還沒反應過來又復原。相信很大釣友都聽說過釣大魚要晚一秒提竿這個說法,目的就是怕大魚只是將餌料含著嘴裡而沒吞進去,晚一點提竿能刺得更深一些。在延續性上只要是大魚都有這個特點,而不只限定於大鯽魚,什麼草魚,鯉魚,青魚都會如此。

新手遇到大魚咬鉤怎麼辦?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放口,那些你沒把握的小動作,試探信號,小魚咬鉤的亂七八糟的信號你通通不要去管,只抓那些動作沉穩有力且延續性比較強的動作即可。其實不一定是大魚,哪怕你平時釣鯽魚,學會放口也是你在小魚群裡釣大板鯽很管用的招數。如果你見到動作就提竿,累不累的且不說,即使大魚在我這裡也會把它們嚇跑,運氣不好的時候甚至會錨魚。然後就是多釣幾次,不管什麼漂相見多了也就一目了然了,該抓什麼口該放什麼口心裡也有數了。

最後:想要釣到大魚或者目標魚,其實很多細節需要注意,除了剛剛說的要放口以外,我們還要儘量保持安靜,不管是拋竿還是補窩通通都要注意,不然窩子裡有魚也很容易被嚇跑。只有魚進窩了你才有機會去決定抓什麼口和放什麼口,不然一切都是浮雲。

相關焦點

  • 海釣金槍、馬林魚時遭遇鯊魚咬鉤怎麼辦?看完這些釣到鯊魚不再慌
    「較大的餌魚」指的是用新鮮的小魚或活魚當餌,根據目標魚的不同選擇1~10斤之內的餌魚或活魚,把新鮮的餌魚掛在魚鉤上吸引深海大魚的注意,隨之咬餌。其遭遇鯊魚咬鉤時該怎麼處理,取決於鯊魚的種類與大小!根據海釣玩家們探釣海域的不同、目標魚種的不同,所遇到的鯊魚在品種和大小上都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理想的目標魚體型有多大,那咬鉤的鯊魚體型基本就有多大,像大型的金槍魚、馬林魚都有兩三米長,上百斤甚至是幾百斤重,那咬鉤的鯊魚同樣也會有兩三米長、上百斤重。用一個較大的魚餌或者幾斤重的餌魚,釣上的肯定不會是小鯊魚。
  • 為什麼魚看到魚鉤還會咬?深度分析魚吞鉤和吐鉤的原理
    相信很多釣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空鉤調漂的過程中也會無意中釣到魚,特別是在垂釣鯰魚、黑魚、鱸魚等掠食性魚種時空鉤釣到魚的現象更是頻繁發生。於是很多釣魚人就產生了疑問:魚在咬鉤之前知道魚鉤的存在嗎?如果魚已經看見了魚鉤為什麼還要咬鉤?接下來就帶著這兩個問題展開今天的討論。
  • 水中有魚不咬鉤,釣友莫愁,從這些地方下手,讓魚兒開口不難
    釣友都希望自己釣魚的時候連杆,但很多時候魚兒都不夠意思,偏偏就是讓你看到它,可就是釣不到!致使很多釣魚人都著急,看著水中魚兒不咬鉤,真是頭疼!難道只能是干著急嗎?其實不然,只要釣友適當調整,讓魚開口是不難的!
  • 老話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還真有大魚自己就咬鉤!
    老話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還真有大魚自己就咬鉤!有句老話說;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但這種情況幾乎是很少見的,但是在斯裡蘭卡就顛覆了人們的想像,難道還真得到姜太公的真傳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斯裡蘭卡是個熱帶的島國。
  • 錨鉤釣法有何優缺點?2種用法,教你手工製作錨鉤,看完即會
    它有點類似於路亞,外出垂釣基本只要帶上一根短的竿子和備上一些錨鉤和鉛墜即可。另外我們還得在漁具店買一個控魚器及活魚扣鎖就可以出門了。相比於手竿釣魚每次外出都得帶上大包小包、釣箱、座椅……錨鉤釣法實在簡便太多了。
  • 魚不咬鉤怎麼辦?了解這些原因,輕鬆解決魚不開口!
    在垂釣過程中,釣魚人肯定都希望魚口不斷,能好好的體驗一把連竿上魚的喜悅感,可有的時候,明明水裡有魚,就是不咬鉤,眼看著浮漂如」定海神針「般的豎立在水面,一動不動,此時的這種痛苦的心情,相信每位釣魚人都體驗過。那麼遇到這種情況,難道除了收竿回家之外,就沒有別的解決辦法了嗎?
  • 臺釣中雙鉤子線的長短以及鉤距是根據什麼情況來做調整的
    臺釣的主要特點就是子線雙鉤,而雙鉤不是對摺等距,而是錯開鉤距,子線的長度一般約成定俗有20cm、25釐米、30釐米、35釐米,也有釣水庫等大水域也有用50釐米的(以上都是指對摺後地距離),子線的長短沒有規定的明確長度,一般我們常用的一個概念是長子線釣大魚,短子線釣小魚,當然不絕對,只是約莫著這麼一個說法
  • 當魚咬鉤後,如何將它弄上岸,有許多有效的方法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的就是一些上魚的要領,喜歡垂釣,特別是新釣手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哦~上魚動作要領:當魚咬鉤後,如何將它弄上岸,有許多有效方法。可也有不少新手極易造成失誤,應予以改正。人不後退:有些新釣手,在魚咬鉤後,不知出於一種什麼思想,提著竿就往岸邊退,凡其是一些使用海竿的釣手,他們一邊搖輪一邊向岸邊退。人越往後退,遛魚的範圍越小,對遊動中的魚更難控制。
  • 釣魚10多年,未必知道這些假餌釣法,「騙」魚咬鉤,輕鬆釣大魚!
    一、棉花、蜘蛛絲先介紹最簡單的一種,主要用於拉白條和小翹嘴。白條和小翹嘴,別看體型小,但是非常有攻擊性,成群結隊進食,浮落在水面的東西都會攻擊一下。所以利用這個特點,選擇長柄細條有倒刺小鉤,魚鉤上裹上一年棉花,或者裹上一點蜘蛛絲,窩點撒上一把炒香的麩皮,吸引到成群的白條、小翹嘴。
  • 窩點有魚,卻總不咬鉤?老釣手再次解謎,試過的人絕非等閒之輩
    關於「窩點有魚,卻不吃鉤」的魚情,很多老釣手都知道,其實已經講過很多遍了,但還是有粉絲在詢問:「為什麼釣點處冒魚星,卻總是不咬鉤」,雖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目前處於冬季,綜合季節性變化等諸多因素,本人總結了以下幾個主要原因,下面就一一來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 盛夏小魚太多,魚鉤到不了水底,試試這方法,輕鬆搞定小魚鬧窩!
    三伏天魚難釣,而且此時的小魚異常瘋狂,不少釣魚無奈之下開始了拉白條。其實找個水質好的大水面,狂拉白條也是不錯的選擇,手法得當的話一天至少也能有個4、5斤魚。白條再小也是肉啊,而且味道並不比大魚差,尤其是水質好的地方。其實狂拉白條,和減少小魚鬧窩,在技巧上是可以相互借鑑的。
  • 明明是個好天氣為啥魚卻不咬鉤?找不到原因,只會讓你在河邊吹風
    相信大家在出去釣魚的時候都會刻意選擇一個好天氣(在有得選的情況下),因為會下意識地認為好天氣會更好釣一些。但是很多時候都很奇怪,明明看起來是個不錯的天氣但是卻沒魚咬鉤。為啥?因為天氣的好與壞並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水裡的魚說了算。
  • 大魚不吞鉤怎麼回事?怎樣讓魚兒快速開口?我有妙招
    相信經常釣魚的朋友們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釣魚的時候魚兒不吃餌,不開口,這是什麼原因呢?有一部分新手朋友們可能會以為一定是餌料沒選對,其實,除了魚餌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這些原因都是小編自己琢磨的,小編也遇到過釣魚魚不吃餌料的問題,但當小編用完這些招數後,魚兒就會開口吃魚餌。
  • 二十年老釣手直言:小雜魚鬧鉤我從不將就,用過這五招的人不簡單
    自從天氣一熱,戶外的釣魚人可謂是怨聲一大遍,抱怨目標魚不咬鉤,抱怨雜魚一鬧鉤就想收竿不釣。其實作為一個合格的釣魚人,絕不能因為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如果說釣魚沒有不利因素存在,我敢說絕對沒有那麼多的人會釣上癮。
  • 臺釣時什麼時候用長子線?什麼時候用短子線?子線長短有區別嗎?
    很多新手釣友釣魚往往就是去買成品的子線釣魚,其實不同的魚情,子線長短都不太一樣。今天一起來交流一下,不同魚情子線應該多長合適,僅供參考,不道之處敬請見諒。首先子線的長短並沒有什麼標準,只能說大概,但是子線的距離一般是一鉤半到兩鉤的距離,在特殊魚情會有變化,比如夏季浮釣鰱鱅鉤距會很大。
  • 用蚯蚓別直接下鉤,增加一個步驟,大鯽咬鉤會更猛!
    蚯蚓蘸粉是在氣溫低的季節比較靠譜的一種用餌方法,粉狀餌料搭配蟲餌使用,跟臺釣中的紅蟲肉夾饃有異曲同工的優勢。粉狀餌料更能誘魚進窩,活餌更能誘魚咬鉤,實在是相得益彰。比如說傳統釣中釣鯽魚講究窩點要集中,打窩或者補窩都是非常有講究的。使用蚯蚓蘸粉就能很好地解決補窩的問題,因為補窩不當會造成死窩的現象。使用蚯蚓蘸粉,每一桿下去都是在補窩,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死窩的可能,而且會出現魚越釣越多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粉狀餌料雖然有很好的誘魚效果,但是很容易鬧小魚,所以在水溫高的季節反而不宜使用。
  • 魚兒咬鉤不活躍?這幾種逗魚方式效果好
    一、挑逗跳逗又叫快逗,跳逗有水下跳逗和水上跳逗兩種技法。水下跳逗是利用竿尖的彈力,將鉤餌從水下彈跳起來約20-50釐米,然後讓其自然下落,製造出鉤餌的動感,形成活食。水上跳逗是利用釣竿的彈性,使鉤餌在水面上跳,模仿昆蟲蛙類落水狀,誘魚咬鉤。
  • 【釣魚技巧】在冬釣過程中,遇到小魚鬧鉤的三個調整技巧
    雖然冬季氣溫低,受水溫的影響,大魚早就已經停了口,但倍感欣慰的是,還有耐寒性較強的鯽魚可釣。儘管如此,可最近有九成釣友都在留言說:不知為何,在冬釣過程中,總能遇到小雜魚鬧鉤!其實我認為,這些釣友可能忽視了以下這三招,當然也別想得太簡單,說不定你就是其中之一哦!
  • 朝天鉤用哪種鉤型最佳?小千又、中海夕、大伊勢尼
    朝天鉤與正常魚鉤相比鉤柄上面多加了一個鉛銼,因此在魚鉤選擇上多少有些區別,最大的區別在於如果魚鉤選擇不當鉛銼會產生擋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