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20:00
CCTV9 愛奇藝 咪咕視頻
《桑樹》一集正式上線
通過樊曉冬導演的這篇幕後故事
先來了解一下她
拍攝桑樹對一個導演來說,是一份壓力山大的工作。在中國,桑與蠶早就脫離了動植物屬性,升華為華夏民族的圖騰。
蠶食桑葉吐絲,中國人的祖先用這種優質的動物蛋白纖維,編織出了華美的絲綢。
在中國,桑、蠶、絲綢早已深入人心,我要拍的桑樹該如何與眾不同?
2013年,隨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破解桑樹基因,讓蛋白質與桑樹奇妙地結合在一起。桑樹中含有三千多種蛋白質,僅葉片中就有兩千多種,並且含量遠遠高於大豆和苜蓿。
豐沛的蛋白質讓桑樹擁有比同類植物快三倍的生長能力,不僅能夠幫助桑樹面對乾旱、寒冷的侵襲,更是桑樹抵禦630多種敵人的秘密武器。但怎樣用畫面表現桑樹蛋白質的神奇?
西藏林芝幫納村,我們將1600多歲的桑樹王作為眾多桑樹的圖騰。春天,攝製組拍攝她在蛋白質的滋養下快速萌發;夏季,我們記錄她驅動蛋白質與天敵博弈;當第一場大雪降臨,我們見證桑樹王將蛋白質儲藏到根部,以度過青藏高原漫長的冬季,為來年春天積蓄能量。
為了讓觀眾與我們一起見證桑葉中蛋白質的神奇力量,攝製組在桑園裡用漫長的等待和守候,跟蹤記錄野蠶與桑樹之間的博弈。盛夏的桑園裡,野蠶在桑葉上大快朵頤,攝製組則小心翼翼用微距鏡頭慢慢靠近,捕捉桑樹將乳汁中的蛋白質轉化為防禦武器,阻止野蠶繼續進食。
僅有防禦是不夠的,因為桑樹還能利用蛋白質發起反擊,攝製組將希望放在桑林中的鳥和一隻正在哺育後代的馬蜂身上。
攝製組分工合作,有人盯著野蠶,有人盯著鳥和馬蜂的一舉一動。一周後,大家終於等來了機會!當野蠶瘋狂吞食桑葉,桑樹迅速將乳汁中的蛋白酶轉化為能夠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將野蠶的位置通報給野蠶的天敵。當被蛋白質訊號吸引來的鳥和馬蜂衝入畫面,野蠶被馬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吞噬,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桑樹擁有植物界最快的彈粉速度,研究人員計算為每秒200米,相當於手槍子彈出膛的速度。要想拍攝到桑樹彈粉的奇妙瞬間,首先就要知道雄花究竟在什麼狀態下會彈。
藉助中科院植物所現代儀器的幫助,我們看到了桑樹花粉的結構。同樣是靠風傳播,但桑樹花粉卻沒有像松樹花粉那樣,擁有兩個隨風飛舞的氣囊,她只能憑藉自己的爆發力,將花粉儘可能遠的彈射出去。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桑樹才擁有了如此神奇的彈射能力。
接手桑樹,已經到了春季桑樹彈粉的季節。從桑樹上剪下桑枝,拿回家養在花瓶裡,然後在桌子上鋪上藍布,打上燈,每天觀察無數遍。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藍布上落下了一縷花粉,仔細觀察,只見綠豆大小的雄花上,有一個小花苞已經彈開,上面還沾著花粉。
經過幾天觀察,終於發現,一旦雄花的花序發紅,並且4個花序微微張開,只要溫度適宜、陽光充足,很快就會彈粉。由於桑樹彈粉速度太快,即便是不眨眼的盯著,也只是能夠看到花粉噴射出來,根本捕捉不到彈射的瞬間。
如此快的彈粉速度用什麼設備才能記錄下來?先用手機,設置10倍慢速,發現效果不盡如人意。但高速攝影機一天一萬多元的設備,再加上燈光成本,一旦到了現場不彈粉,恐怕製片的心臟受不了。
觀察過兩輪之後,自信只要看到雄花就可以判斷出是否會即將彈粉後,北京周邊的桑樹雄花彈粉已經進入尾聲,很難再找到成片的雄花。只好連夜驅車趕往承德,因為那裡的溫度比北京低,桑樹剛剛開始彈粉。
到了承德,找到即將彈粉的桑樹,從凌晨五點開始守候。隨著太陽漸漸升高,鏡頭盯著的那幾朵始終不見動靜,而周圍的卻常常出其不意隨著風的吹拂,不停噴射。
大家分成兩班,一班守侯在攝影機前,眼都不眨地盯著屏幕;另一半守在樹下,緊盯著雄花。
直到下午四點,一直守候的那幾株雄花依然不動聲色,大家有些絕望。再拍不到,太陽就要落山了。但我憑藉兩周的日夜觀察,自信這幾株今天一定會彈粉,忍著心慌給自己打氣,一定要堅持下去。
半個小時後,隨著一朵雄花突然綻放,猶如觸發了彈射開關一般,相鄰的幾朵紛紛綻放!大家興奮到不敢大聲說話,只是忙著記錄下這美妙的瞬間。短短的半個小時後,太陽的光線逐漸暗下來,雄花停止了彈射。大家圍攏在機器前,反覆回看這珍貴的一組鏡頭。儘管只有10個,但它卻是第一次捕捉到的桑樹彈粉的奇妙瞬間。
微博@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木子合成
我們等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