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88億元!華為位列2020《財富》世界500強第49位!用一份令人驚豔的成績單,讓過去日子裡試圖讓華為「難堪」的對手安靜了一些。
這是一份充滿「炮火」的成績單,也是一份無數華為「奮鬥者」的名單!
01
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
貢獻多少用績效說話
曾經有人在知乎上提問:華為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下面有一個高贊回答:有狼性卻缺少人性,對』艱苦奮鬥』相當程度的扭曲,對個人尊重的缺失」。
乍一看,是一家毫無人性、奉行優勝劣汰叢林法則的公司,但是這位回答者後續又補充道:
華為能帶給你的是相對公平的機會,如果你能力出眾,華為都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一直以來,華為以「奮鬥者文化」為主線,貫穿考核、激勵、淘汰整個過程,向奮鬥者傾斜,將惰怠者清出。
這套法則嚴苛,冷酷,甚至有些無情,姑且將其稱為「華為的叢林法則」。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奮鬥者文化是一種優勝劣汰的規則。
站在普通員工的角度,奮鬥者文化是普通人翻身的機會。
新員工入職培訓上,培訓師毫不掩飾地說,在華為改變命運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奮鬥,一個是貢獻。
那麼如何在這片叢林中,評判貢獻的多少?很簡單:績效!
02
華為的績效管理
PBC功不可沒
作為全世界非上市公司中估值最高的巨頭。在績效管理上的探索華為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先進別樹一幟的。
2018年底華為總裁任正非在個人績效管理優化工作匯報會上的講話指出:以「多產糧食」和「增加土地肥力」為目標,個人績效管理堅持責任結果評價導向,績效管理不能僵化教條,不能形式化。將來相對考核最主要用於管理幹部,選拔「將軍」。
可以說,華為能有今天的成績,PBC績效管理功不可沒。
PBC英文全稱叫做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就是個人績效承諾,也就是說你個人在圍繞支撐業務上面要做什麼,都要設計成你的績效的承諾。
華為PBC績效管理髮揮如此重要的作用,一些關鍵點在於:
第一:以責任結果和關鍵事件作為行為導向,引導員工做正確的事。
很多企業在做績效考核的時候,為了不讓員工討價還價,把目標定得非常高,最後完成不成任務,在員工績效上扣錢。
但是,考核目標不是扣錢,而是讓他正確做事,去改善績效。比如華為由工資倒推任務,先給員工一個工資包,他想拿多少工資,按比例倒推出他的任務。出發點和動機不同,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確保個人目標和組織流程目標的一致性。
個人績效管理最終要跟公司的全流程達成一致,不是為了個人的高效。任正非特別講到這一點,說不能為了局部的改善,讓全流程犧牲,這是變革管理七個堅決反對之一。
第三:客觀公正。
考核的結果,以客觀事實和數據為依據,在整個績效評估中,華為尤其強調主管不能打人情分。
2010年,任正非直接下令,要求HR進行績效考評調整。此前,被打D級的員工沒有年終獎並將面臨被淘汰,調整後被打C級的員工同樣沒有年終獎。
這個命令要解決的問題是,很多團隊Leader因為人情原因,不願意打D。當不強制的時候,沒人願意得罪人。那就只能拉大C和B之間的距離,C級也沒有獎金。這就需要管理者真正識別出誰是C的人,而不是當老好人。
第四:分層分類。
PBC績效管理,要設定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好目標,並且及時有效的反饋,分解目標,形成書面承諾。
華為每年從10月份開始到第二年的2月份,要層層做戰略解碼,形成目標及指標集,然後2月份、3月份、4月份完成,全員PBC籤署。
所以在華為內部,績效是一個很強的指揮棒,績效做得好,職級提升得快,職級提升得快,工資就漲得快、獎金也多。
03
華為PBC績效管理邏輯
我們可以借鑑哪些點?
既然華為PBC績效管理在華為的發展中具有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
PBC管理具體是如何運作?
具體流程和操作關鍵點有哪些?
華為PBC績效管理對我們有哪些借鑑意義?
推行PBC對企業管理有哪些核心要求?
為了幫助大家更加系統地了解華為PBC績效管理,我們邀請14年華為老兵、前華為組織變革推行總監陳雨點老師,開設《華為績效管理之道:PBC績效管理工具》課程,從華為績效管理邏輯為切入點,教你落實PBC績效管理,讓你更快落地應用。
5節視頻課精講華為戰略落地工具
底層邏輯+理論剖析+案例講解+工具模板
掌握PBC全流程管理
贈送華為員工PBC模板、PIP模板、任正非內部講話稿
課程原價199元
新課上線,前50名特價79元
永久回聽
新課上線,前50名特價79元
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報名
覺得我們分享的內容不錯,可以點右下角「在看」支持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