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魚媽也子:目前全職,今年最大的夢想是順利就業和粉絲過千❤️
《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應該算為數不多能帶動這麼多期熱門話題的電視劇了,幾乎每一集都能上熱門,關於女人的電視劇好久沒有這麼熱鬧這麼引起關注了。
我一般都看韓劇,國產廣告太多,演員演技容易出戲,很多不接地氣的劇情,加上不是很敢拍的導演,像真的代入會去不拉進度條認真看完的,這一部也算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國產劇了。
三個演員都是我還蠻喜歡認可的演技派,加上她們的角色每個人我都能找到角色代入感,但僅僅只是代入她們扮演的人生階段的幾個角色。
對吧,誰沒有努力奮鬥紮根一個喜歡的城市超過十多年餘載的呢;誰還沒有結婚後和老公過成了合租的生活體驗呢;誰也還不是為人母后可以從以前多風光的戰場上退居幕後成了全職媽媽的呢。
看電視劇,每個角色,和年齡無關,對我這樣全部階段的角色都走過的人來說,真的特別有感觸。只不過她們在電視劇裡,而我們才是活在生活裡的,有些事只有真實的才更令人心疼。
從林綠茶上線開始,幾乎每一集的觀眾都是被顧佳離婚的預告騙著看完的,因為顧佳這個全職太太的優秀,讓許放炮的出軌變得更不能被原諒,而這個劇情還是發生的目的,我猜是編劇想告訴很多女人:男人這物種,家裡的花再香,他們都想聞聞的味!
顧佳確實是一個方方面面都做的很好的全職太太,現在我也是全職在家帶娃的階段,所以這個角色我特別有代入感,但是我也十分的清醒,因為我意識到:
和顧佳這樣的全職太太的日常生活相比,我充其量就是做到了全職,而至於「太太」我是達不到的!!
所謂的全職太太,足夠的經濟財力是標配的,而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大多數女人應該和我一樣,只是一個全職的女人,為什麼不是全職媽媽,因為我們還不止是全職照顧孩子的媽媽,很多人還是兼顧照料老公生活起居的保姆。
顧佳為孩子能上幼兒園的事光著腳,提著王太太的鞋陪她走了二十層的樓梯,當媽後特別有感觸,為了孩子可以做很多很多事,可以吃很多自以為所不能吃的苦,但前提是她們有可以努力去爭取的基本。
要是我也住的起千萬的房子,我想為了孩子進幼兒園,我可以背著王太太走樓梯,但關鍵是現實生活裡的我們,掏空全部積蓄買的房子都已經遠離那些學區呀教育資源集中的地方千裡之外了,活著不是應該就先解決吃住行的問題嗎?至於教育嘛,先活下去,才有資格去接受教育。
都說像顧佳那樣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全職太太才是優秀的女人,所以她會插花,烘焙,瑜伽,企業管理,幾乎十八般武藝都行,很多人特別羨慕這樣的全職太太,連我做為女人也是羨慕的,我也希望自己能在全職顧娃之餘有時間和金錢做點學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但前提是你得像顧佳一樣請得起一個全職住家的阿姨,坐標廈門,我知道的阿姨市場,不住家,每天下午4個小時,月休4天的每月標價3000,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我在的一個辣媽群裡真的有很多個像顧佳一樣的,真的全職太太。
而我們最多是全職,太太是不需要做衛生的,太太是有人每天準備好衣物的;太太是不需要每餐燻油煙給老公孩子做飯的,太太是有人隨時可以幫忙接娃和帶孩子去樓下玩的。
像全職太太那些事,我們都可以做到,只要有錢請阿姨,有人能解決了家務衛生和做飯,但現實是很多像我這樣的全職女人,就是因為沒錢才只能自己做家務,準備一日三餐,洗曬收折衣物。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24小時,全職媽媽也沒有多出來額外的時間,都花給了日常瑣碎,都花給了老公孩子,怎麼還能騰出時間去學插花,學烘培,學瑜伽。
顧佳在需要一個包包打入太太圈的時候,花了家裡的全部積蓄,比一輛車還要貴的包,人家是全部積蓄,而我們呢,大部分像我這樣的全職女人,別說有如此可觀雄厚的積蓄,恐怕每天都在精打細算的摳省著幾塊,好讓這個家庭的負債減少一兩位數吧?
還記得顧佳要送她孩子去馬術課的時候當掉了限量款的手鐲,而我竟然都不認識那個限量款的品牌,因為我壓根沒有擁有過一樣算得上高端品牌的物件,更別說是限量款的。
以前就經常聽老人說,沒錢的時候拿這換錢,拿那去抵押貸款什麼的,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都會在心裡盤算一番,我要到了那個時候,到底有什麼東西可以換錢的呢?
沒有,真的沒有值錢的東西,人家全職太太至少在困難的時候能有一些家底,往日裡買的名牌包包,鞋子和首飾,我最值錢的應該就是結婚那時候婆家給打的一條金鍊子了吧!
同樣都是全職媽媽,別人是太太,我們是女人,現實就是如此殘酷,但又不得不接受。
本來這個社會就是被金錢區分開來的兩類人,窮人和有錢人,有錢人的世界是錢造出來的,而窮人的世界是努力造錢的。
不攀比就不會仇富,不攀比心理就不會不平衡。自己的生活,窮或富,都得往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