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克勞德·莫奈的印象派作品《睡蓮:雲》

2020-12-23 小冷論空港

這幅畫創作完成在約1915—1926年之間,材質是布面油畫,高寬分別是200cm×1275cm。「光與水的畫家」——克勞德·莫奈在捕捉風景瞬間方面,今後應該也無人能超越他。莫奈認為自然不是固定不變的對象,而是隨光線與時間不斷變化的生命體。他認為僅憑一幅畫作並不能完全描繪出自己的所觀所感,這種理念在《聖拉扎爾火車站》系列作品和《魯昂大教堂》系列作品中皆有體現。而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他在生命的最後30年裡,留下了250幅有關睡蓮的系列作品,由此可見他對睡蓮情有獨鍾。他為何要創作如此多的睡蓮作品呢?

有關《睡蓮》的讚譽之詞不勝枚舉,得到了大眾文藝愛好者的一致好評,滿懷期待而又猶豫不決的我小心翼翼地走向作品。看到作品的瞬間,我明白我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那是因為我感到一大恢宏之作展現在了我的面前。無須依賴任何讚譽之詞,也無須被他人的評價蠱惑,莫奈久負盛名的傑作——《睡蓮》,其本身就令人感到心醉神迷。

在《睡蓮:雲》中,陽光透過雲縫照射下來。在光線躍動的每一刻,畫家以細微的筆觸對隱藏起來的色彩進行了描繪,這對於畫家的繪畫功底有著極為嚴苛的要求。小編在這幅作品前駐足良久。近看好似是畫家對顏料進行了層層塗抹,步步後退時,絢麗的荷塘景觀便宛若一幅全景畫卷在眼前徐徐鋪開,給人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花朵仿佛剛剛經受了雨水的洗禮,溼潤亮麗;柳樹也好似在水潤的空氣中搖擺,觀賞者的視線則隨著水波水平移動,這種動態的美有一種別樣的錯覺美感。

這是莫奈在吉維尼完成的作品。吉維尼也是《睡蓮》和《白楊樹》系列作品的誕生之地。在吉維尼小鎮,莫奈打造了一個遍布睡蓮、鳶尾和柳樹的花園。某一天莫奈發現,在藍天和柳樹倒映的水面上,團團簇簇的睡蓮隨著光線和空氣的變化姿態萬千。

從莫奈留下的文字來看,準確地說是睡蓮映入了他的眼帘。莫奈在寫給美術評論家古斯塔夫·若佛魯瓦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雖是我種下的睡蓮,但在理解其含義方面卻耗費了我很長時間。我當初種睡蓮不過是為了愉悅身心,絲毫沒有要畫它的想法,因為一處風景不會在一夜之間告訴我們它所蘊含的意義。某一天,神秘的荷塘世界忽然開始在我的面前展現,我急急忙忙地去尋找調色板,之後直到今天再未畫過其他題材。

倏然間,莫奈打開了神奇的睡蓮世界之門。這不禁令人想起因迷戀荷塘中自己的倒影而躍入水池的納爾齊斯的神話,陶醉於睡蓮的莫奈和迷戀自身倒影的納爾齊斯頗為相似。納爾齊斯告訴我們,人類有多麼渴求美。他不知道自己的長相,也不知道荷塘中的倒影就是自己,他只是看到了某個人的臉,在那個人的臉上發現了自己想要的美。而意欲抓住映入眼帘的美景的莫奈,其心情想必也是無比迫切的。

但這本來就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填滿、再怎麼畫也會感到空虛的東西。我認為對於莫奈而言,睡蓮是永遠無法被充分詮釋的。若莫奈在畫完睡蓮後能感嘆「這就是對我所看到的美的準確再現」,估計也不會有如此多的睡蓮作品問世。

莫奈正式專注於睡蓮創作是在夫人愛麗絲、兒子、同事雷諾瓦相繼離世之後。親友的離世對飽受白內障折磨的莫奈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睡蓮」,正如其名,在燦爛的晨曦中甦醒,在繽紛的晚霞中入睡。它在莫奈坎坷的人生末路之際來到了他的面前,被他牢牢抓在手中。

相關焦點

  • 印象派大師莫奈,他的光影遊戲與朦朧睡蓮
    克勞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晚年近乎失明,卻創作出令人沉醉的池塘睡蓮。斑駁倒影中,天上的雲與池中的水融為一體,它們變成了畫家筆下的光影遊戲。
  • 名畫鑑賞-克勞德·莫奈《睡蓮》
    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連作《睡蓮》。這是一部宏偉史詩,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樂」。1880年之後,莫奈與印象派的其他畫家們疏遠了,他在吉維尼造了一座小花園,住在裡面作畫。他喜歡把水與空氣和某種具有意境的情調結合起來,這樣產生了《睡蓮》組畫。
  • 炎炎夏日,去莫奈的《睡蓮》池旁等風來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日本岡山大原美術館,創作於約1906年 《睡蓮》是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所繪的系列組畫,總共約250幅。 克勞德·莫奈《睡蓮》,私人收藏,創作於1905年
  • 歷經萬般磨難,從一無所有邁向人生巔峰—克勞德·莫奈的傳奇一生
    克勞德·莫奈克勞德·莫奈,約1864這張照片裡的奧斯卡-克勞德·莫奈(Oscar-Claude Monet)年僅 22 歲。他看起來信心滿滿,儘管身材矮小,這位自信的年輕人神態中卻透著一絲威嚴。他把領巾特意打成一個不羈又神氣的結。可以看到,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又不失友好。
  • 莫奈睡蓮裡的東方意韻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角落讀畫有時候我看莫奈睡蓮局部,那種類似狂草般的筆觸,會讓我想起黃賓虹肆意潦草的線條,兩個一東一西看似完全不搭邊的東西方畫家
  • 把莫奈《睡蓮》買回家卻說這是梵谷畫的,有錢人沒文化也很悲哀啊
    克勞德·莫奈,《春日》就這樣,莫奈撿了個大便宜,真正成為了印象派教父,這群野路子畫家辦的印象派畫展,也繼續轟轟烈烈地連開了八屆,掀起藝術史上一場浪漫的革命…克勞德·莫奈,《象鼻山》克勞德·莫奈,《乾草堆》最著名的一組連作畫,就是被王太太認錯的《睡蓮》啦~
  • 談談印象派創始人之一莫奈
    莫奈克勞德·莫奈(1840莫奈作品睡蓮系列後來以馬奈、莫奈、畢沙羅等為代表的這批新興畫家乾脆就把這個團體命名為「印象派」。莫奈睡蓮系列莫奈一生都沒有停止研究和創新。1890年代開始,莫奈開始專注而且持續的以睡蓮主題進行創作。
  • 莫奈睡蓮賞析
    克勞德·莫奈在池塘裡種了許多睡蓮。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莫奈的妻子愛麗絲去世,這給他造成沉重打擊,緊接著他的右眼患白內障。他又因為風溼病已不能在畫架前作畫,便在家裡客廳的牆壁上,用綁著長杆子的油畫筆作睡蓮的寫生。從此莫奈開始了他那悲劇性的生命鬥爭時期。他以極大的毅力畫完《睡蓮》畫幅。水光花影,斑駁閃耀,雖然已經不像年輕時代那樣嚴謹、認真,但其敏銳而獨到的色彩觀察力,卻絲毫不減當年。畫家的餘生只畫「睡蓮」。
  • 來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 解鎖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為了讓更多觀眾欣賞到這些傳世經典名作,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將攜57幅經典館藏作品亮相中國上海,我們將不出國門即能欣賞到法國國寶級印象派大師們的巔峰巨作,享受一次與印象派絕世真跡零距離接觸的視覺盛宴,走進莫奈及他的印象派朋友們為您營造的光與影的迷幻世界。
  • 莫奈風景作品欣賞——世上最美的風景,是莫奈的畫中景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克勞德·莫奈代表作品《翁費勒的塞納河口》、《日出·印象》、《聖日爾曼·盧昂大教堂》、《穿綠衣的女士——卡美伊》、《
  • 印象派大師莫奈,用柔和色彩及碎筆觸,畫出了這組柔美的風景油畫
    克勞德·莫奈《荷蘭帆船》《磨坊》這幅畫是1871年莫奈在荷蘭旅遊時畫的。克勞德·莫奈《磨坊》莫奈住在諾曼第瓦倫維爾附近的一個小漁村,在那裡他受風景優美的海岸線的啟發創作了很多作品。克勞德·莫奈《睡蓮系列其一》
  • 如何畫莫奈的睡蓮 中國數字油畫網解密
    中國數字油畫網 譚明剛 數字油畫軟體 蚊香畫軟體 釘子繞線畫定製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介紹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一生中創作的一些睡蓮畫。全部,我找到了驚人的250多幅睡蓮畫。
  • 莫奈的睡蓮,你真的看懂了嗎?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這一生,畫了近 250 幅睡蓮,所以你走到哪裡都能撞見。但大部分人,都只是把它當成普通的風景畫來看,這未免太過可惜。
  • 莫奈巨幅睡蓮被拍賣獲全場最高價
    11月12日,勞德·莫奈的巨幅作品《睡蓮池》在佳士得紐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拍得31812500美元,是此次拍賣會拍出的最高價。據悉,全場拍賣共呈獻61件拍品,其中還包括莫奈的另一幅作品《在吉維尼花園裡的年輕女孩》以及巴布羅·畢卡索的《燈》。
  • 醉臥睡蓮池,夢回印象派——橘園美術館莫奈「睡蓮」系列
    1918年11月11日,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日那天,莫奈將這組作品捐贈給法國,藉此作為和平的象徵。1927年,在莫奈逝世後幾個月,睡蓮題材作品首次於橘園美術館現身。然而,公眾反應平淡。藝評家甚至認為,缺乏透視效果、無物體輪廓的「睡蓮」系列,只是失敗的裝飾作品。批評其是「莫奈最嚴重的失敗作」,「可悲單調的色彩畫面」。
  • 莫奈的睡蓮王國:在自家的豪華花園創作出輝煌燦爛的系列名畫
    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西方畫家之一。莫奈1840年生於巴黎,在諾曼第海岸的勒阿弗爾長大,他在十幾歲時就以畫家的身份在當地贏得了聲譽,風景畫家歐仁·布丹邀請這位嶄露頭角的少年藝術家在當地海灘上畫風景,這對莫奈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 大師|莫奈《睡蓮》,看懂的真沒幾個~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像個隱士,有時有很強的孤獨感。這一方面由於他的性格使然,他生性沉默寡言,喜愛思索:另一方面,因為他是印象派中的先行者,當他不得不單槍匹馬奮力前行的時候,自然有一種寂寞寥落的感覺。
  • 《印象派簡史》莫奈和他的朋友們
    上學時在美術課本中了解過許多畫家和他們的作品,尤其對印象派印象深刻。前兩天看了BBC的紀錄片《印象派簡史》(也被譯作《莫奈和他的朋友們》)覺得現在的我不僅喜歡他們的畫,更喜歡畫這些畫的大師們~愛德華·馬奈2014年11月5日,他的《春天》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得3320萬美元。想起早年懷才不遇的這些大師們,死後其作品卻大受追捧,不免令人唏噓不已。
  • 莫奈的睡蓮「觸手可及」 德加的少女「款款走來」
    參觀者體驗與畫面互動 記者 尚洪濤 實習生 劉慧珊 攝 當莫奈筆下的睡蓮蕩漾至你眼前「觸手可及」,當德加筆下的芭蕾舞女孩向你「款款走來」……
  • 油畫體驗課|零基礎的藝術愛好者,如何畫好莫奈的《睡蓮》?
    這20多名藝術愛好者,第一次與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離得那麼近,他們用自己的筆觸,根據莫奈的《睡蓮》,一筆一筆,在玩意美術工作室老師的指導下,詮釋了自己的《睡蓮》。油畫創作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其本質是藝術家內心的情感表達。色彩作為中西方藝術形式中共同的繪畫語言,它以無窮的魅力凸顯於油畫藝術的創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