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睡蓮 - Water Lilies
作品尺寸:101 x 200 cm
作品年代:1919
作品材質:布面油畫 Oil on canvas
現收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克勞德·莫奈在池塘裡種了許多睡蓮。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莫奈的妻子愛麗絲去世,這給他造成沉重打擊,緊接著他的右眼患白內障。他又因為風溼病已不能在畫架前作畫,便在家裡客廳的牆壁上,用綁著長杆子的油畫筆作睡蓮的寫生。從此莫奈開始了他那悲劇性的生命鬥爭時期。他以極大的毅力畫完《睡蓮》畫幅。水光花影,斑駁閃耀,雖然已經不像年輕時代那樣嚴謹、認真,但其敏銳而獨到的色彩觀察力,卻絲毫不減當年。畫家的餘生只畫「睡蓮」。沒有比水更能安慰人,也沒有比花更能讓人喜悅的了。
作品名稱:睡蓮 - Water Lilies
作品尺寸:87.6 × 92.7 cm
作品年代:1906
作品材質:布面油畫
「睡蓮」自古以來就是新生的象徵,或許正如畫家所說:「讓疲乏的神經在寂靜的水面上休息片刻,得到舒展;在開滿鮮花的房間中央,為浮動的思緒提供一個休息場所。」因此,睡蓮成了畫家晚年描繪的主題,此後27年裡,莫奈把精力全放在《睡蓮》上,不斷地從事著他的連作,幾乎沒離開過這個主題。當宏大的《睡蓮》連作安裝在巴黎奧朗熱利博物館一間圓形廳的四壁時,觀眾頓生一種奇幻。人們把它稱作「印象派的西斯廷教堂」。
讀印象派畫家的畫冊,在莫奈的「睡蓮」畫前沉思。相信讀畫的人都會沉入那片暗綠的池塘,靜靜地屏息、默想、輕嘆,悄悄走過,再頻頻回頭。目光是那流動的水,自己已成那朵夢中的花……那些「睡著」又「醒著」的花,烙印般烙在觀者的腦中,久久開著。
莫奈生活中的睡蓮池在他巴黎郊外的花園裡。這個花園名木奇花,繽紛多彩,光影色彩成就華美豐茂的景象。莫奈喜歡睡蓮,園中本沒有池塘,他精心設計,請人挖就。池塘完工,池水淙淙,通向花園各處。他還請人在池上造了日本式的小橋。花木和小橋倒影在水中,有特別的光色。莫奈清早起來,就來到花園,向他的各種花草樹木問好。
已經60多歲的莫奈,覺得花園的景象越來越模糊了。莫奈的白內障已經很嚴重了。視力的減退對一個畫家是致命的打擊。年老,精力不濟,視物昏花,這是否意味著畫家藝術生涯的終結?此時的他可以在他的花園裡安享晚年,他的成就足以使他在藝術史上留名了。莫奈卻不肯放下畫筆。時間飛逝,生命已是短暫,他還要在畫布上留下色彩。他設計修了個由天花板透光的大畫室,繼續畫大幅的睡蓮畫。
有時,他只靠顏料錫管上的標籤號碼確定色彩,憑著以往對色彩的強烈記憶來繼續畫畫。暮年老人,憑著執著追求,還是換來巴黎一年一度畫展上的成功。莫奈晚年完成的睡蓮畫,畫面景象更抽象,畫風更具浪漫品質。生命融入藝術,畫中的一切就有了生命。藝術不只是技巧的表現,更是作者心血的凝聚。
我們在莫奈的「睡蓮畫」前,看到經過提煉的幻美的大自然,也看到了藝術家聖潔的心靈。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遠處延伸的視覺效果。在大師的筆下,睡蓮的葉子是純綠色的,而花朵卻像暗紅的火焰。看似隨意的彩色線條筆觸柔美,似乎讓水流動起來,又像是捉住了一瞬間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
參觀者站在畫旁,就如同佇立在池塘旁邊,竟能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蓮花別樣紅」的唐詩意境。睡蓮開在水裡,淡定從容的伸向天空,沒有紛擾,無憂無慮的仰望蒼穹。《睡蓮》,可以說是莫奈一生對光與色表現的總結。我們在畫作前,有同樣的感受。我們向畫中的幻影致敬,向莫奈的藝術創造致敬。
有畫網,一個藝術的地方~~
您可以戳文章標題後面藍字關注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也可關注有畫網公眾號
投稿郵箱:youhuaaa@163.com
商務聯繫電話:1307018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