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莫奈花園裡的睡蓮,成就了傳世之作「睡蓮」也讓這裡遠近聞名

2020-12-23 剛行路上

莫奈花園冬季是不開放的,整個歐洲的冬季能夠在戶外開花的植物是沒多少。所以最好的季節就是夏秋季節,這個時候是莫奈花園最好看的時候,同時也是最令人心動的時候,其中睡蓮池中的睡蓮成就了名畫「睡蓮」,藝術成就至今全世界無人能及。

莫奈的神奇在於似乎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色彩,並把它們搬到畫布上。甚至水下的花莖,都用色彩表現得恰到好處。於是,在這片蓮花池當中,就變成他可以創作的一種形式了。

從水面的蓮花到水底的世界,這一切似乎顯得水到渠成,整整近30年,在他的小花園中做著各種各樣的嘗試。最終也創造了無數的可能性,不得不說,莫奈用他的藝術才華,也成就了這個地方。

現在很多人在很多地方都有可能見到不同的睡蓮,和其他地方不同,這裡是莫奈心目中的水園的小橋,花草、流水,都是模仿他心中的日本園林建造。

透過低垂的柳樹,你能看到水面上靜靜開放的睡蓮,陰天來這裡是對了,間或還下著小雨,雖然遊人很多,但是大家顯得還是比較安靜,靜靜地欣賞雨中的睡蓮。

莫奈最後創作了兩件橢圓形長達一百多公尺的「睡蓮」,陳列在橘園美術館兩個大房間中,每一個看到的人都震驚了,可以說這兩幅畫是莫奈花園全部的回憶,從春到冬,從黎明到黃昏,從黑暗到光明,莫奈用「美」對抗的病苦、衰老、戰爭。

這裡如今已經成為法國一個熱門景點,每年約有50萬遊客來此參觀,都是因莫奈的聲名而來。 在有代表性的印象派畫家中,唯有莫奈以其86歲的漫長人生始終如一地將創作熱情傾注在印象派技法上。其他的印象派畫家,都是短期的探索者。

抵達這裡的時候是秋末,早已經過了蓮花開放最好的時候,《睡蓮》系列畫是在自我情感和審美意境的不斷探索中創作出來的,注重表達自己獨有的個性和藝術情感。這些顫動的筆觸、絢爛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表現出了池中睡蓮在陽光下的瞬間印象,充滿了表現的激情和欲望。

在莫奈的睡蓮之中,不僅有不同時間的繪製,一天當中不同的時間段都有不一樣的變化,包括色彩,光影非常細微的變化都在這裡被體現出來。

睡蓮是莫奈找到的「意」與「象」的契合點,從而使作品充滿了迷人的意境,達到了物我合一的藝術境界。如今看莫奈的睡蓮作品介乎「似」與「不似」之間,「以形寫神,以神盡意」,這種審美韻味正是他意象思維的結果。和現實中的睡蓮還是很大的區別。

但是作為藝術創作,必然要有與眾不同的突破,在這裡也毫不例外,畫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於要表現的景物上,而是放到了景物周圍的空間環境、光線、煙霧、氣流所產生的效果上,或只是局限於表達在一定條件下,水中的景物給畫家留下的瞬間印象。

如今,無數遊人來到這裡,看完繪畫原作開始,在莫奈的《睡蓮》中,看到他用色彩表現大自然的水中睡蓮,也表現大自然的色彩,而來到現場,更重要的是感受這種氛圍,來自於對藝術創作內心深處的崇敬!

【作者:剛行路上】

攝影師,旅行家,自由撰稿人,視頻vlog博主,深度自駕玩家!不間斷旅行記錄拍攝20多個國家,300多座城市

相關焦點

  • 莫奈睡蓮賞析
    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莫奈的妻子愛麗絲去世,這給他造成沉重打擊,緊接著他的右眼患白內障。他又因為風溼病已不能在畫架前作畫,便在家裡客廳的牆壁上,用綁著長杆子的油畫筆作睡蓮的寫生。從此莫奈開始了他那悲劇性的生命鬥爭時期。他以極大的毅力畫完《睡蓮》畫幅。水光花影,斑駁閃耀,雖然已經不像年輕時代那樣嚴謹、認真,但其敏銳而獨到的色彩觀察力,卻絲毫不減當年。畫家的餘生只畫「睡蓮」。
  • 為何莫奈的《睡蓮》如此受歡迎?
    嚴格意義上來說,《睡蓮》系列應當稱作水上風景系列(Paysage d』eau)更為正確,莫奈在1909年曾展出48件作品,而該展覽正是以「Paysage d』eau」命名。   1883年,莫奈跟他的家人移居到了距巴黎50英裡的吉維尼,43歲的他選擇了一種平靜的生活。在那裡,他在花園裡布滿藤架,種滿水果樹和各種花草。他說道:「除了繪畫和做個園丁,我別無它長」。
  • 莫奈的《睡蓮》賞析
    巨幅《睡蓮》組畫的作者是法國畫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的克勞德·莫奈。
  • 莫奈的睡蓮 | 自然之音穿林渡水而來
    莫奈的睡蓮系列畫了251幅,這些畫作如星星點綴蒼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著名美術館。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很多被珍藏在美國,印象派畫家的身價被推高,跟南北戰爭結束以後美國的富豪大亨到歐洲掃貨,大量購入新興的印象派畫作是有關係的。人們若能站在原作前仰望真跡,都會感到莫大的殊榮。除了巴黎橘園美術館之外,奧賽美術館或瑪摩丹莫奈美術館,這些都是世間最美的莫奈睡蓮展廳。
  • 每日一畫|莫奈《睡蓮》
    莫奈《睡蓮》「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藝術大師中,不乏瘋狂的人。印象派大師莫奈也是如此,晚年的時候,莫奈漸漸與印象派的其他畫家朋友疏遠了,他在法國吉維尼造了一座小花園,住在裡面作畫。27年裡,他詭異地連畫了181幅《睡蓮》,直到去世,他也沒離開《睡蓮》這個主題。這些睡蓮都是他從埃及、南非等地進口來的。當時市政府還警告他不能種,說是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但「有錢任性」的莫奈不僅沒搭理政府,還畫出來幾百幅「釘子戶」睡蓮。
  • 莫奈睡蓮裡的東方意韻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角落讀畫有時候我看莫奈睡蓮局部,那種類似狂草般的筆觸,會讓我想起黃賓虹肆意潦草的線條,兩個一東一西看似完全不搭邊的東西方畫家
  • 感官新世界-莫奈和睡蓮
    他畫的植物在西方藝術史裡家喻戶曉,還兼具著東方趣味。這位大師就是莫奈, 他畫的《睡蓮》每平米都值上2,5個億!這位印象派的元老級人物出生在巴黎,但在法國北面的諾曼第海邊長大。他開始出道時畫過一些人物漫畫,靜物風光什麼的,但估計是拼不過學院派——很快轉向了印象派。印象派這個詞出自他的一幅畫-《日出·印象》。
  • 莫奈的睡蓮王國:在自家的豪華花園創作出輝煌燦爛的系列名畫
    隨著他作為法國頂尖風景畫家的聲譽確立,他的經濟狀況也得到了保障,莫奈便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了他在吉維尼建造的豪華花園,最終創作了250多幅以睡蓮為主題的作品。《睡蓮》系列可以說是莫奈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畫作了,莫奈直到74歲高齡才開始創作這一系列,他以驚人的熱情和創作力連續創作了十幾年,最終完成這樣一系列輝煌燦爛的作品。
  • 炎炎夏日,去莫奈的《睡蓮》池旁等風來
    克勞德·莫奈《睡蓮》,藏於日本岡山大原美術館,創作於約1906年 《睡蓮》是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所繪的系列組畫,總共約250幅。 所謂「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置,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區分它們的,僅僅只是大師對光與色的瞬間捕捉。
  • 醉臥睡蓮池,夢回印象派——橘園美術館莫奈「睡蓮」系列
    橘園美術館「睡蓮」系列(局部)在莫奈創作巨幅睡蓮期間,他深受日漸惡化的白內障之苦。瞬間的光影,在他的視野中,蒙上了一層陰翳,卻也讓水汽氤氳的莫奈花園變得縹緲與夢幻。表現了整個池塘和其中的茂密植物的四幅睡蓮另一種是單純地描繪蓮池的表面和植物的倒影,作品為《清晨》《樹的倒影》《雲朵》與《日落》。每幅畫作展示了不同季節、不同角度、不同光線、不同場景的水上花園之景。
  • 把莫奈《睡蓮》買回家卻說是梵谷畫的,有錢人鬧出笑話卻不自知
    《三十而已》熱播,劇中王太太的一句「梵谷的睡蓮」引發了網友的群嘲。《睡蓮》是莫奈的代表作。你知道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到底有多愛睡蓮麼?這一切要從莫奈搬到巴黎周邊的吉維尼小鎮說起。1883年,莫奈搬去吉維尼並在這裡建了自己的一個專屬花園。
  • 大師|莫奈《睡蓮》,看懂的真沒幾個~
    莫奈在晚期時開始了系列繪畫創作,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連續畫同一個物體。他非常喜歡畫受約束的自然,他的花園、他的睡蓮、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橋,他也畫塞納河岸的上上下下。小藝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睡蓮》、《睡蓮池》、《池中睡蓮》、《睡蓮》、《睡蓮》、《藍色睡蓮》、《睡蓮》、《睡蓮—兩棵柳樹》、《睡蓮—清晨楊柳》這九幅莫奈晚期的畫。
  • 印象派大師莫奈,他的光影遊戲與朦朧睡蓮
    克勞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晚年近乎失明,卻創作出令人沉醉的池塘睡蓮。斑駁倒影中,天上的雲與池中的水融為一體,它們變成了畫家筆下的光影遊戲。
  • 莫奈的睡蓮很美,但你未必懂得背後的深意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作品「百子蓮」(Agapanthus Triptych,1916-1919,百子蓮是產自非洲的愛情花)在一個閃閃發光的世界中擁抱了觀眾,在這個世界裡,睡蓮的柔軟倒影在無邊際的池塘中移動。在這個巨大的鏡像宇宙中,它美得萬眾矚目。
  • 走訪「莫奈的花園」:未曾走遠的睡蓮、鳶尾與日本橋
    1883年,印象派大師莫奈於法國小鎮吉維尼定居,隨後他投入大量心力建造了一座花園,這成為《睡蓮》等系列作品的靈感來源。近日出版的《莫奈的花園》一書便是關於這座花園的攝影集,詳細展示了莫奈曾經親自布置的草木,以吉維尼四季照片帶領人們參觀那些鮮花、蜿蜒的小徑、拱形的格子架、聲名遠揚的池塘、睡蓮和日式木橋,並介紹了在這花園中漫步的人物、以及這座花園在莫奈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背景。澎湃新聞授權整理了《莫奈的花園》一書中的部分內容。莫奈的吉維尼花園1840年,克勞德·莫奈出生於巴黎,在勒阿弗爾長大。
  • 【藝海漫步】莫奈與《睡蓮》
    圖一、《睡蓮》莫奈 法國畫家莫奈以一幅《日出·印象》的習作而震憾畫壇,印象派由此樹立了它極富號召力的旗幟。歷經世事的滄海桑田之後,莫奈在他的晚年愛上了睡蓮。
  • 莫奈!一池蓮花2.2億,9朵睡蓮5.39億
    他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他是印象派的代表性人物、開山創始人之一。莫奈《撐陽傘的女人》1875作他最重要的繪畫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 莫奈的睡蓮,你真的看懂了嗎?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國畫家,被譽為「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莫奈這一生,畫了近 250 幅睡蓮,所以你走到哪裡都能撞見。但大部分人,都只是把它當成普通的風景畫來看,這未免太過可惜。
  • 莫奈名畫《睡蓮》一個70歲老人對美的追求與堅持
    一個70歲的老人,因為熱愛而堅持,面對一池盛開的睡蓮,他像孩子一樣欣喜,像戀人一樣熱烈,從1897年到1926年,這26年中,光是以《睡蓮》為題就畫了181幅,再加上其他與睡蓮有關的作品,如《日本橋》《柳下的睡蓮》等共250多幅。我們曾經讀過北宋的周敦頤的《愛蓮說》,周敦頤感嘆「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 《三十而已》中被錯認的名畫《睡蓮》,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但是,像王太太那樣把家喻戶曉的梵谷和莫奈的代表作弄混淆的,就真的是犯了一個低級的常識性錯誤了。其實,莫奈的《睡蓮》在西方藝術史上的地位,一點都不低於梵谷的《向日葵》。很多人只知道《睡蓮》是傳世名畫,但鮮有人知道這幅畫背後隱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