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名畫《睡蓮》一個70歲老人對美的追求與堅持

2021-01-18 阿壩如水蓮子

一個70歲的老人,因為熱愛而堅持,面對一池盛開的睡蓮,他像孩子一樣欣喜,像戀人一樣熱烈,從1897年到1926年,這26年中,光是以《睡蓮》為題就畫了181幅,再加上其他與睡蓮有關的作品,如《日本橋》《柳下的睡蓮》等共250多幅。

我們曾經讀過北宋的周敦頤的《愛蓮說》,周敦頤感嘆「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他怎麼也不會料想到八百多年後的歐洲會出現一個跟他一樣喜愛蓮花的知己——莫奈。

莫奈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畫家,也是印象派的領導者。曾經以《印象 日出》聞名。為了畫好海濱日出,他曾在無數個日出的時候在海邊守候,當然少不了在城市,在鄉村,在每一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季節守候日出的瞬間,因此才畫出美輪美奐的日出。

晚年的莫奈只愛畫睡蓮,當然,也將自己的滿腔熱情投入到一池睡蓮中。為此,他在庭院建立一個巨大的畫室,專門畫睡蓮。甚至在他的庭院裡親自挖了一個池塘,種植了一池睡蓮,還搭建了一座小橋,於是,他有了屬於自己的荷塘,屬於自己的睡蓮。

不知他觀察過多少睡蓮,陽光下的,陰雨中的,柳樹下的,清晨的,黃昏的,夜晚的,月光下的,星光下的睡蓮,將它們美麗的色彩和風姿留在記憶中,表現在畫布上。而這些睡蓮也給了他心靈的慰藉。

印象派主張在戶外的陽光下描繪景物,講究對光影的細緻把握,而莫奈正是在他戶外的畫室——自家的池塘邊創作的《睡蓮》系列,以至於評論家瓦多伊說:「他早期的那些畫沒有一幅能與這些難以置信的水上風景相提並論的,因為這些畫把握了春天,把它留在人間。」

後期莫奈的風格越發的簡潔、抽象,有時甚至分不清哪裡是水面、哪裡是睡蓮。直到1950年抽象主義的逐漸興起,人們才意識到莫奈對睡蓮的描繪是走向了更加自由更加主觀的表現領域。

他還創作了同題材壁畫,壁畫共有八組,主題都是相同的,但由於季節、光線、繪畫地點以及莫奈的身體狀況的不同,睡蓮呈現出了不一樣的效果。

莫奈將水天混為一色,樹影、雲朵、蓮花和水草相互交映,當我們看到在美術館的環形展廳中這些百米長的壁畫時,仿佛想到那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情畫意。

在電影《鐵達尼號》中,羅絲是一個新銳女性,所以她很欣賞當時並非主流的印象派莫奈的作品。而傑克作為一個民間流浪畫家,他也非常欣賞莫奈的風格。所以在電影中,當他看到這幅《睡蓮》時,非常激動的感慨到:「你看他用色,真棒!」

莫奈,是一個「追隨光影的人」,他用畫筆記錄的是眼前一幅幅風景,從春夏到秋冬,從日升到日落,對光影的把控精準到極致。

晚年的莫奈常常坐在自家的池塘邊觀察這些睡蓮,感受光線的變化,並用畫筆記錄下來,當陽光透過樹枝照在睡蓮上,斑駁的光像給睡蓮披上五彩衣,傍晚,一道殘陽鋪水中,半塘瑟瑟半塘紅,而滿池塘的睡蓮就像身著金色晚禮服的女神,準備出席盛大晚宴。

在月光下,睡蓮披上白色的紗衣,煙雨濛濛時,睡蓮如生活在仙境。

在莫奈畫筆下,睡蓮活了,他的每一幅畫都是他深思熟慮、精雕細琢後的成果。所以,他的畫總有一種恬淡和靜謐的感覺,會讓你在光影的流動中感受時光。而他的畫都是表現美的瞬間,表現他的感受。

莫奈一生畫了數百幅睡蓮,難道他就不會膩嗎?

莫奈曾對一位來畫室探訪的朋友解釋道:「我花了不少時間了解我的睡蓮,當初栽種的時候只是純粹為了樂趣,並沒有打算以它們入畫。然而我在頃刻間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原來我的池塘是多麼的美妙——隨後我便展開繪畫的歷程。自那一刻,我幾乎再沒有其他繪畫的題材了。」

在創作睡蓮的過程能讓莫奈感受到寧靜,忘記現實中的煩惱和悲傷。晚年時期,莫奈的兩任妻子和長子相繼離世讓他幾經打擊,再加上眼疾的反覆發作讓他的創作也變得困難,也許只有當他在池塘邊凝視睡蓮的時候,將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到創作中去的時候,才能暫時忘記過往的悲傷。

莫奈除了他創作的睡蓮系列,還誕生了衍生品,這就是位於法國巴黎以西70公裡的吉維尼小鎮上的莫奈花園,它也是是法國著名畫家莫奈的故居,分為水園和花園兩部分,其中花園又名諾曼第花園。

莫奈一直著迷於光線的傳播和雲層在水面上的反射,他建造了一個人工湖,在岸邊種滿了垂柳,水面上架著一座綠色的日本橋,這是源於他對日本藝術的喜愛。莫奈在池塘底部種滿了睡蓮,他說:「我喜歡水,但我也喜歡花。這就是為什麼一旦池塘裡裝滿了水,我就想用鮮花點綴它。」

莫奈將他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對藝術的無盡探究全都融進了《睡蓮》中,如今這些作品保存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去欣賞。

他說:「重要的不是主題,而是畫家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相關焦點

  • 莫奈睡蓮賞析
    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在這個池塘和他的睡蓮上面了。莫奈的妻子愛麗絲去世,這給他造成沉重打擊,緊接著他的右眼患白內障。他又因為風溼病已不能在畫架前作畫,便在家裡客廳的牆壁上,用綁著長杆子的油畫筆作睡蓮的寫生。從此莫奈開始了他那悲劇性的生命鬥爭時期。他以極大的毅力畫完《睡蓮》畫幅。水光花影,斑駁閃耀,雖然已經不像年輕時代那樣嚴謹、認真,但其敏銳而獨到的色彩觀察力,卻絲毫不減當年。畫家的餘生只畫「睡蓮」。
  • 莫奈的《睡蓮》賞析
    巨幅睡蓮——遠看灰,近看全是顏色。一個人的色覺越好,看到的顏色就越多。1906年在芝加哥花園中的蓮池亦成了莫奈藝術追求的最後寄託,他以極度的熱情繪製著「睡蓮」組畫,睡蓮組畫印證了莫奈頑強的生命力度。在這片由濃烈的色彩構成的繽紛的世界裡,睡蓮成為色彩的魔幻載體,那些短暫的生命獲得了永恆。
  • 【藝術賞析】莫奈《池塘·睡蓮》
    是莫奈(1840年-1926年)以睡蓮為主題的重要晚期作品之一。這幅油畫傾注了莫奈極大的創作熱情,他對於光和影的運用在這幅作品中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遠遠超出了對物體本身的描繪。 《池塘·睡蓮》以令人叫絕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繪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遠處延伸的視覺效果。在大師的筆下,是純綠色的,而花朵卻像暗紅的火焰。
  • 法國莫奈花園裡的睡蓮,成就了傳世之作「睡蓮」也讓這裡遠近聞名
    莫奈花園冬季是不開放的,整個歐洲的冬季能夠在戶外開花的植物是沒多少。所以最好的季節就是夏秋季節,這個時候是莫奈花園最好看的時候,同時也是最令人心動的時候,其中睡蓮池中的睡蓮成就了名畫「睡蓮」,藝術成就至今全世界無人能及。
  • 為何莫奈的《睡蓮》如此受歡迎?
    嚴格意義上來說,《睡蓮》系列應當稱作水上風景系列(Paysage d』eau)更為正確,莫奈在1909年曾展出48件作品,而該展覽正是以「Paysage d』eau」命名。   1883年,莫奈跟他的家人移居到了距巴黎50英裡的吉維尼,43歲的他選擇了一種平靜的生活。在那裡,他在花園裡布滿藤架,種滿水果樹和各種花草。他說道:「除了繪畫和做個園丁,我別無它長」。
  • 莫奈的睡蓮王國:在自家的豪華花園創作出輝煌燦爛的系列名畫
    法國畫家克勞德·莫奈,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西方畫家之一。莫奈1840年生於巴黎,在諾曼第海岸的勒阿弗爾長大,他在十幾歲時就以畫家的身份在當地贏得了聲譽,風景畫家歐仁·布丹邀請這位嶄露頭角的少年藝術家在當地海灘上畫風景,這對莫奈的職業生涯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 莫奈的「睡蓮」以這樣的方式在魔都盛開
    日前,以「家庭、動漫、藝術、潮流」為主題的昊·夢想谷整體規劃最新出爐,核心打造動漫裡、藝術裡、潮流裡3大主題街區——一朵莫奈的「睡蓮」將在浦東盛開。十八世紀,莫奈在他深愛的荷花池邊創作出印象派名畫《睡蓮》。評論家瓦多伊曾這樣評價,莫奈的「睡蓮」裡存在著一種內在的美,它兼備了造型和理想,使他的畫更接近音樂和詩歌。
  • 莫奈的《睡蓮》與神秘的亞洲藏家
    莫奈的《印象·日出》與《睡蓮》相比起梵谷為藝術炙熱燃燒,孤獨、落寞的一生,莫奈卻是在生前就享受到了殊榮,而莫奈在審美氣質、對自然「隱逸」之美的追求上更接近中國「文人畫」。莫奈對自然的認識、忠於自己感受的繪畫形式,在今天看來是很平常的繪畫方式,但在100多年前,對於以「寫實風格」見長的巴黎學院派來說,他的自然畫法就是一種「叛逆」。
  • 名畫鑑賞-克勞德·莫奈《睡蓮》
    莫奈晚年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連作《睡蓮》。這是一部宏偉史詩,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第九交響樂」。1880年之後,莫奈與印象派的其他畫家們疏遠了,他在吉維尼造了一座小花園,住在裡面作畫。他喜歡把水與空氣和某種具有意境的情調結合起來,這樣產生了《睡蓮》組畫。
  • 莫奈名畫作品《睡蓮》賞析
    《睡蓮》這個系列是莫奈晚期比較成熟的作品,美術史上公認的傑作,從1914年到1917年創作了有60幅左右,之後也進行了大量的修改,是大型組畫。一般來說,比在1903年到1908年期間的畫要好,當然也看個人喜好。圖片在網上找的,色彩肯定有偏差,我儘量附一些館藏信息,當然了,看原作勝過千言萬語。1916年作品,藏於國立西洋美術館。
  • 莫奈的睡蓮很美,但你未必懂得背後的深意
    我沉醉在美的世界。這感覺就像是行走在黑洞邊緣,藝術將我拉入了虛空。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作品「百子蓮」(Agapanthus Triptych,1916-1919,百子蓮是產自非洲的愛情花)在一個閃閃發光的世界中擁抱了觀眾,在這個世界裡,睡蓮的柔軟倒影在無邊際的池塘中移動。在這個巨大的鏡像宇宙中,它美得萬眾矚目。
  • 莫奈巨幅睡蓮被拍賣獲全場最高價
    11月12日,勞德·莫奈的巨幅作品《睡蓮池》在佳士得紐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拍得31812500美元,是此次拍賣會拍出的最高價。據悉,全場拍賣共呈獻61件拍品,其中還包括莫奈的另一幅作品《在吉維尼花園裡的年輕女孩》以及巴布羅·畢卡索的《燈》。
  • 印象派大師莫奈,他的光影遊戲與朦朧睡蓮
    重複,源於對藝術的執著從1890年開始,莫奈開始不斷的重複畫固定題材的不同光景。《乾草堆》這個系列就大約畫了兩年之久。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乾草堆,在莫奈的筆下卻散發出了迷人的魅力,是乾草堆美若天仙嗎?還是光影會變魔術?
  • 【藝海漫步】莫奈與《睡蓮》
    歷經世事的滄海桑田之後,莫奈在他的晚年愛上了睡蓮。 在池塘上,架設了一座日本式的小橋,池塘的周圍種植了垂柳和各種花卉;池塘裡,則培植著他心愛的睡蓮。莫奈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在池塘和他的睡蓮上,睡蓮成了他晚年描繪的主題,此後的二十七年裡,他幾乎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個主題。
  • 感官新世界-莫奈和睡蓮
    你問莫奈畫的睡蓮哪裡來?咱得先說莫奈花園。莫奈慢慢成名了,50來歲有了錢之後呢,就搬到巴黎西北面的吉維尼小鎮上一處帶花園的房中。現在這故居已成了受歡迎的旅遊景點。當年可沒這麼熱鬧。可以想像一下園中的靜謐,細微的色彩,光線的變化和寧靜的聲響等等。這就是睡蓮的實景所在地,也就不奇怪《睡蓮》看起來這麼恬靜溫柔了。
  • 《三十而已》中被錯認的名畫《睡蓮》,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比如,劇中有一幕是顧佳在王太太家中,看到了王太太買來的世界名畫,見多識廣的顧佳都驚掉了下巴。王太太沾沾自喜地向顧佳介紹:這是她在拍賣會上拍下的梵谷的《睡蓮》。梵谷的《睡蓮》?原來這個土豪王太太,豪是真的豪,土也是真的土。就像顧佳後來對她說的那樣:梵谷畫的最出名的是向日葵,那幅《睡蓮》是莫奈的作品。
  • 名畫圖鑑|為何莫奈「睡蓮」系列獨得頂級藏家的偏愛?
    videoroot/2020-07-10/1594384958292.mp4   《睡蓮
  • 莫奈的睡蓮 | 自然之音穿林渡水而來
    畫也是有性格、有氣質的,唯有站在真跡面前,才能體會那種顏料、色彩、筆觸疊加的凝結層效果的質地美。就算再精美的畫作以印刷、攝影等方式再現,也不能百分百還原。所以,你必須走得很近,去感受顏料在畫布上的感染力,你必須真正親近那一幅幅畫作,看熟悉的作者名字從眼前流入心裡。陳丹青曾就如何看懂一幅畫說:「當你學會看顏料凝結層的質地美時,你可能就懂畫了。」
  • 梵谷的睡蓮?《三十而已》中被王太太認錯的,究竟是怎樣的名畫?
    尤其是當女主顧佳看到王太太買來的世界名畫的時候,驚訝到幾點,還問王太太說:這個……是真跡麼?王太太聽了顧佳的話以後略帶驕傲地回答買贗品多掉價,這是在拍賣會拍下的梵谷的《睡蓮》……剛剛還在感嘆有錢人的生活的顧佳這時突然變得不自然了,因為她知道王太太犯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常識錯誤,就像後來幾乎和王太太翻臉時說的那樣:梵谷畫的最出名的是向日葵,那副《睡蓮》是莫奈的作品……那麼這到底是誰的作品呢?
  • 買得起《睡蓮》卻不知道莫奈?邀請土豪太太來這看看,絕對漲知識
    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裡有這樣一個橋段:女主角顧佳勇闖太太圈,但在土豪王太太家裡看到世界名畫《睡蓮》的那一刻,還是驚呆了。她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世界級名畫會被掛在鄰居的客廳裡。而更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在拍賣行買下這幅畫的王太太竟然連莫奈都不知道,還說這是梵谷的《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