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在異鄉是單身,每逢佳節被催婚」,這是大部分當代單身青年逢年過節回家的現狀,雖然今年因為突發事件,很多單身青年得以擺脫催婚的命運,但是俗話講,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在沒結婚之前,被相親的情況還是會持續發生,只多不少。根據某平臺調查數據顯示,有超9成的受訪者表示在春節期間被安排過相親,超5成受訪者表示春節相親次數超過了8次,所以,不是相親不到,只是時候未到。
很多單身青年抗拒相親,除了因為感情原因,暫時不想談戀愛或抗拒這種方式之外,也有很多人是因為金錢原因抗拒相親,相親的時候一般都會選擇比較高檔、比較有格調的地方見面,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通常是一起吃正餐、一起看電影、一起喝下午茶,每次相親動不動就要花費成百上千,到了相親旺季,相親甚至要花費掉自己半個月的工資,而且最終與相親對象能不能走到一起還不一定。既然相親是兩個人的事情,也有人在考慮,相親時候的消費到底應該由誰來買單?
根據調查顯示,有72%的男生認為,相親的時候應該由自己買單,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大部分相親活動的消費,都是由男生買單,一來是表現對女生的好感與尊重,二來也是為了展示自己的經濟實力,一旦女生搶著買單,或者提出AA制,男生就會認為女生是沒看上自己,這樣的擔憂也在情理當中,畢竟男女比例失衡,全國有3000萬男性要打光棍,你不努力表現就找不到媳婦。
但是女生不一定會這麼想,根據調查顯示,僅有54%的女生會選擇相親時讓男生買單,近4成女性會選擇AA制相親或者由女生買單,一來女生是為了展示自己更加獨立的消費觀,二來女生男女平等觀念較強,相親不一定必須男生買單。越年輕的人在此方面表現得越強烈,95後更是有近7成人認為相親花費應該AA制或者輪流買單。
與誰付錢相比,更鬧心的事相親的成功率太低,據調查顯示,通過相親脫單的成功率不足2成,也有網友抱怨,相親的花費就是個無底洞,相親了十多次,基本上每次出去都要600、700元吃飯、看電影、送小禮物,最終還沒有結果,真的好心累,努力賺來的錢打了水漂,受傷的還是自己。那麼一次相親花費多少較為合理呢?我們也可以從數據中看出大家的選擇。
從調查顯示,一次相親花費100-200元的最多,佔比接近4成,其次是200-300元區間,佔比接近3成,由此可見,有超6成相親花費在100-300元之間,李先生認為,這個價格也是比較合理的,如果每個月只相親一次,這筆錢也只佔你工資的幾十分之一,大部分人還是承擔得起的,但是如果相親次數過多,單次消費過大,那麼即使月薪達到幾萬,也會影響到正常生活。
相親時候出手闊綽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特別是年輕人,有調查也顯示,有72%的95後願意每年在戀愛方面花費2.4萬元左右,遇到這樣闊綽的人,就不免會有人起歹心。李先生就曾經見到過通過相親騙吃騙喝的女生,最後在相親群裡被家長們對出來,然後家長們在群裡聯名舉報,並提醒大家警惕這個人的相親要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很難想到真的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李先生猜測,可能是這位女生佔小便宜習慣了,又被逼著出來相親,便捷此理由蹭吃蹭喝,這樣目的不單純的人在相親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論男女我們都不必慣著這種行為,自己的錢也是辛苦賺來的,直接提出AA制或者對方買單也不為過。
你相親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奇葩的事情?你覺得每次相親消費多少元以內比較合理?——李先生有夢想
本文由李先生有夢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