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補選結果並不單純 藍綠白都非贏家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備受各界關注的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於8月15日揭曉,不出所料,民進黨陳其邁以67萬票、領先第二名超過42萬票的懸殊優勢贏得選舉,在暌違近兩年後重新替綠營拿回高雄執政權。國民黨李眉蓁則拿下24萬多票,創下藍營在縣市合併後大高雄的得票數新低,黨內原先設定的「333防線」被衝垮。而接受民眾黨徵召的吳益政在「三腳督」中淪為第三名,僅拿下3萬多票,選前打出「擺脫藍綠」的旗號終究未能實現。雖然選舉結果是綠營獲勝、藍營大敗、白色力量邊緣化,但全然根據選舉結果來解讀未必準確,從更深層次意涵來看,此次補選藍綠白三方都不是贏家。

 

綠營得票數並不耀眼 陳其邁面臨內外嚴峻考驗

 

從此次獲勝的綠營來看,儘管陳其邁以七成得票率奪回市長寶座,但此次補選投票率僅有41.83%、未超過五成,本身就面臨正當性不足的質疑。而陳其邁的票數不要說超越2018年韓國瑜當選的89萬票,就連自己當年的74萬票門檻也未能突破,綠營在「完全執政」之下幾乎動用公器力助陳其邁,結果卻是在低投票率下創下縣市合併後市長得票數最低紀錄,可謂「贏了面子輸了裡子」,贏得並不光彩。而今年6月「罷韓」同意票數曾突破93萬,一度成為陳其邁團隊設定的得票高標,如今卻未能跨過「罷韓天險」,表明支持「罷韓」的力量尚未完全認同陳其邁,未來如何爭取到綠營基本盤外的更多支持,對陳其邁將是現實考驗。

此外,陳其邁陣營在補選中喊出「兩年拼四年」口號,展現陳其邁欲做「南霸天」的政治格局,但補選不算耀眼的得票數,以及市議會仍是「藍大綠小」的政治生態,可預見未來施政將不會像陳菊時期完全執政那般順暢,若無法經營好府會關係恐將難逃遭杯葛的命運。而綠營在高雄本就派系林立、內部明爭暗鬥不斷,2018年黨內初選時曾殺到「刀刀見骨」,此次英系陳其邁雖已當選,但新潮流、海派等其他派系仍虎視眈眈、伺機而動,若兩年任期內拿不出亮眼成績單、跳不出政黨呵護,難保綠營內部不會出現雜音,屆時不排除又將出現新一波權力爭鬥。

 

藍營在高雄實力大幅萎縮 南部政治版圖面臨劇烈衝擊

 

至於藍營則更是危機重重,2018年韓國瑜以「韓流」掀起驚人政治能量,好不容易攻破高雄綠色執政二三十年的堅強堡壘,原本期待以高雄為突破口,順勢擴張藍營在南部的政治版圖,然而短短不到兩年時間,「二合一」選舉大輸、市長遭罷免、補選丟執政權,一系列衝擊導致藍營士氣跌落谷底。此次李眉蓁得票數為國民黨在歷屆高雄市長選舉中最低,得票率也僅高於2010年代表國民黨參選市長的黃昭順,代表國民黨在高雄的實力大幅萎縮,並且看不到有止跌的勢頭。從悲觀角度看,若政治環境未出現劇烈變動,以目前的政治生態與藍綠實力對比,國民黨再想拿回高雄執政權難上加難,未來高雄對國民黨恐將猶如政治荒漠般存在。

 

而丟掉高雄執政權勢必產生連環效應,對在地議會、「立委」乃至南部政治版圖都將產生影響。現階段藍營在高雄市議會尚佔多數,議長也掌握在手中,這主要得益於2018年選戰中「韓流」效應外溢,但如今市府變天,藍營議員既缺少市政力量加持,又沒有強有力「母雞」作為領頭羊,下屆選舉將面臨巨大挑戰,一旦席次不過半將淪為完全在野。而年初選舉綠營在高雄「立委」已經實現「八仙過海」,在奪回市府執政權後,「綠委」實力更加難以撼動,藍營想實現「零」的突破相當困難。更為嚴峻的是,藍營原本在濁水溪以南有高雄市、嘉義市、雲林縣三地執政權,在最大灘頭堡高雄失守後,綠營在南臺灣的政治實力得以進一步鞏固,再加上民進黨當局全力奧援,綠營將集中力量強攻嘉義與雲林,未來兩地「藍天變綠地」概率不低。

 

白色力量未打破藍綠高牆 柯文哲更上層樓挑戰不小

 

對於在補選中試水的白色力量而言,補選結果無異於重大挫敗,原本試圖通過徵召在地親民黨議員吳益政吸收藍營選票,至少擠下李眉蓁拿到第二名的位置,結果最後得票率僅4.06%,不只大幅落後藍綠候選人,還拿不回參選保證金。年初選舉民眾黨在高雄拿下6.48%的政黨票、約14萬票,親民黨在高雄則有2.16%的政黨票、約5萬票,吳益政最終得票數卻僅為民眾黨與親民黨得票數總和的兩成,比腰斬還要難看。這其中固然有臨時推人上陣、缺少組織經營、候選人知名度不高等原因,但更重要還在於選民對第三勢力並未產生認同感,「擺脫藍綠」的口號沒有觸動人心,另外本次補選投票率低,且實質是「罷韓」延長戰,更容易激起藍綠對決、擠壓小黨空間,民眾黨雖然積極操作「棄保」、呼籲「以政換蓁」,但仍逃不過邊緣化危機。

 

同時,補選結果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是一大警訊。即將於2022年屆滿卸任的柯文哲自年初選舉後動作不斷,備戰2024的企圖心呼之欲出,但吊車尾的得票數表明柯文哲聲勢已非當年,即使在選舉中能帶領民眾黨拿下五席不分區「立委」,但在硬碰硬的地方首長選舉中,柯的光環很難轉移到候選人身上,連政黨票的基本盤都沒能全部催出來。此外,民眾黨仍以空戰為主要經營手法,地方實力遠不如藍綠陣營紮實,此次借將參選更被諷「炒短線」、「沒誠意」,顯示民眾黨面臨嚴峻的人才匱乏危機,組織戰是其明顯軟肋,今後若不能積極培養人才、強化基層經營,在大型選舉中將很難與藍綠兩大黨抗衡,柯文哲欲更上層樓難度頗高。

 

高雄補選已落下帷幕,其後續政治影響不容忽視,此次選舉結果對藍綠白三方的政治意涵雖不盡相同,然而三方都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贏家,均面臨或內或外、或明或暗的挑戰與衝擊,補選後島內政治情勢將更加詭譎複雜,藍綠白三股政治力量未來的變化走向值得密切關注。

來源:中評社

作者:金裕超

責任編輯:左秋子

相關焦點

  • 高雄市長補選 藍綠白港都爭雄
    李眉蓁、陳其邁、吳益政(合成圖) 24日是高雄市長補選登記的最後一天,國民黨23日宣布徵召41歲的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參選,相較於民進黨參選人陳其邁
  •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 綠營再次奪回「港都」執政權
    剛才,在臺灣地方自治史上首開先例的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民進黨的陳其邁當選,綠營再次奪回「港都」執政權。(編者按:由於高雄港為臺灣第一大港,因此「港都」在臺灣常直指高雄市)今天(8月15日)下午4時許,高雄市長補選開始計票。截至本文推送時,陳其邁已獲得超過67萬張選票,大幅領先李眉蓁(女)獲得的24萬餘票,已經達到勝選門檻,鐵定當選。
  • 高雄市長補選,美女議員李眉蓁出戰
    2020,臺灣很熱鬧:打不完的嘴仗官司、選不完的舉……2020年6月6日,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落下帷幕,結果確定韓國瑜被罷免成功,將於臺「中選會」6月12日正式公告後解職。韓國瑜於2018年11月24日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以逾89萬票、53.87%的得票率打敗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獲選為第三屆高雄市市長,並於同年12月25日就職。
  •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揭曉,陳其邁當選
    【環球網報導】高雄市長補選今日(8月15日)舉行,並於下午4時開始開票。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最新消息,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獲得67萬餘票,得票率逾七成,確定當選高雄市長。李眉蓁(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臺灣「中央社」稱,臺灣「中選會」通過新聞稿表示,此次高雄市長補選選舉人數2301597人,投票人數962826人,投票率為41.83%,開票結果,3位候選人得票數分別為陳其邁(民進黨推薦)671804票、吳益政(臺灣民眾黨推薦)38960票、李眉蓁(國民黨推薦)248478票。
  • 高雄補選進入關鍵時期,藍綠不再拼輸贏只拼底線!
    高雄補選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藍綠白三位候選人已經到了催票的階段。藍綠大佬也都紛紛為自己的陣營的候選人站臺,雖然補選的結果基本已成定數,陳其邁在李眉蓁爆出論文抄襲事件後當選幾乎沒有問題。但是現在藍綠都關心的最終的投票率,藍營有著自己的底線,就是得票率不少於三成,保證藍營在高雄的基本盤。而綠營關心的最終得票是否可以超越74萬票,這74萬這個數字對綠營而言是基本盤的穩固。投票率超過三成對於藍營而言,不僅僅關乎藍營以及李眉蓁個人的聲譽,也關乎著江啟臣自己的去留問題。
  • 高雄市長補選政見會8月1日登場,藍綠白參選人積極備戰
    高雄市長補選電視政見發表會8月1日登場,藍綠白參選人備戰,民進黨陳其邁多利用交通時間看資料,民眾黨吳益政要將政見轉譯讓民眾聽得懂,國民黨李眉蓁聚焦婦幼生活議題。高雄市第3屆市長補選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8月1日下午登場,政見申論每名參選人5分鐘,接著由3名發問人發問暨參選人問答,最後由參選人各自5分鐘結論。電視政見時間自下午2時30分到下午4時結束。這是高雄市長補選唯一一場三名參選人同臺政見發表及申論城市發展願景的機會,可供選民做政見牛肉評比。
  • 剛剛,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揭曉,陳其邁當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環球網報導】高雄市長補選今日(8月15日)舉行,並於下午4時開始開票。臺灣「中央社」稱,臺灣「中選會」通過新聞稿表示,此次高雄市長補選選舉人數2301597人,投票人數962826人,投票率為41.83%,開票結果,3位候選人得票數分別為陳其邁(民進黨推薦)671804票、吳益政(臺灣民眾黨推薦)38960票、李眉蓁(國民黨推薦)248478票。
  • 高雄市長補選進入衝刺期,韓國瑜是否現身?幕僚回應
    幕僚證實:他會回高雄投票  高雄市長補選15日登場。這場選舉因主客觀因素,儼然變成沒有懸念的拳擊賽,除非突發重大變故,否則很難改變結果。有評論稱,8月高雄天氣熱,補選氣氛卻相當冷,因為這兩年市長選舉廝殺、接著「總統大選」、然後罷免投票,過度動員出現疲乏現象,推估投票率頂多五成。反倒是被罷免的國民黨籍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是否現身,成為最大懸念。
  • 高雄市長補選 藍綠白都「硬著頭皮上」?
    對於這場選戰,國民黨日前徵召高雄市議員李眉蓁、民進黨徵召臺行政機構前副職負責人陳其邁、臺灣民眾黨徵召親民黨籍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形成藍、綠、白三方競爭的局面。就連綠營都揪著吳益政競選團隊要角皆由臺灣民眾黨人士擔任這一破綻,認為不僅陣容不符高雄市民期待,吳益政也像被臺灣民眾黨「架空」,而幕後「影武者」直指柯文哲。
  • 臺灣新聞臉:高雄市長補選藍綠白之爭
    結果沒想到,被認為是「躺著贏」的陳其邁遭遇到了橫空出世的韓國瑜,最終不敵「韓流」敗下陣來,再次與高雄市長擦肩而過。今年6月6日,在民進黨的全力操作下,韓國瑜遭罷免高雄市長。面對接踵而來的高雄市長補選議題,民進黨內早有共識,迅速在6月17日民進黨中常會上,正式通過徵召陳其邁參加高雄市長補選。陳其邁捲土重來,第三度向高雄市長發起衝刺。 陳其邁說,高雄是他「一生懸命」的地方,而他在政治路上的興與衰,與父親陳哲男密不可分。
  • 高雄市長補選最大輸家:柯文哲和民眾黨
    民眾黨想借高雄市長補選以戰養戰,但開票結果,民眾黨提名的吳益政,在這場三足鼎立的選戰,得票不到4萬,不僅拿不到第2名,得票率更僅4.06%,不到今年一月「立委」選舉政黨票8.51%的一半,堪稱民眾黨嚴重挫敗。
  • 高雄市長補選落幕後 謝龍介:藍綠白「三輸」韓出面影響不大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長補選於15日下午4點投票截止,晚間6點多開票結束後,由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以67萬多票勝出當選。不過,臺南市議員、國民黨副秘書長謝龍介分析,從結果來看,藍綠白其實是「三輸」,因為各陣營都沒達到預期的標準。
  • 高雄市長補選進入衝刺期,韓國瑜是否現身?幕僚證實:他會回高雄投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高雄市長補選15日登場。這場選舉因主客觀因素,儼然變成沒有懸念的拳擊賽,除非突發重大變故,否則很難改變結果。有評論稱,8月高雄天氣熱,補選氣氛卻相當冷,因為這兩年市長選舉廝殺、接著「總統大選」、然後罷免投票,過度動員出現疲乏現象,推估投票率頂多五成。
  • 高雄市長補選「三腳督」再度上演,誰是第2名才耐人尋味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高雄市長補選,藍綠白3大黨在最後一天壓線登記,看似三強鼎立,但在陳其邁持續領先獨走下,泛藍陣營團結都不見能贏,更何況是分裂?現在國民黨內憂外患、民眾黨虎視眈眈、陳其邁老神在在,怎麼見招拆招?誰是老二?比第一名還耐人尋味。
  • 高雄補選「三腳督」網友提問:新市長會找韓國瑜當副市長嗎?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補選將在8月15日舉行,藍綠白三陣營都已各自推出候選人,角逐市長大位。有網友在島內論壇PTT上提問,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雖被罷免,但之後新選上的市長會不會找他來擔任副市長?這名網友發文表示,韓國瑜雖然被罷免,但是還是有許多韓粉支持,而且他把馬路鋪得不錯,水溝也清得很乾淨,有沒有可能之後新任的市長,會找韓國瑜去當副市長?但他也提出另一個疑問,請被罷免的市長當副市長,有沒有違法?
  • 一張圖看懂高雄市長補選時間表!倒數50天,藍綠白爭「南霸天」
    高雄市長補選登記24日截止,民進黨為「前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國民黨為現任市議員李眉蓁,民眾黨則找來親民黨籍的現任市議員吳益政,藍綠白三方已確定人選角逐市長大位,距離投開票日進入倒數50天,接下來依據「中選會」規劃,7月15日辦理候選人號次抽籤,7月31日到8月14日進行政見發表會
  • 名嘴:高雄市長補選,陳其邁不是躺著選
    民進黨將徵召臺「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參加高雄市長補選,一般認為陳是躺著選。但是島內名嘴王時齊卻認為,陳其邁不是躺著選,這是很困難的挑戰。陳其邁此次高雄補選,有人認為陳其邁是躺著選,不過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陳其邁以74萬落敗。
  • 高雄補選網絡民調出爐!這項藍綠打平,韓國瑜仍是攻防關鍵字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高雄市長補選,藍綠兩黨候選人陳其邁、李眉蓁都努力在各項議題上提政見和對手進行攻防。據一份媒體最新「網絡總聲量」調查顯示,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和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的單一周總聲量幾乎打成平手,且韓國瑜仍是藍綠攻防關鍵字。
  • 韓國瑜替李眉蓁站臺成焦點,高雄市長補選,已淪「扒糞大賽」!
    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投票日,由於藍綠白實力懸殊,因此這是一場早就知道結果的戰鬥,因此民眾更感興趣的,不是陳其邁會不會當選,而是陳的最大心魔——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儘管6月遭罷免後歸隱雲林,韓國瑜的未來仍備受關注,尤其高雄市長補選,選戰氣氛冷,三位候選人討論度都比不過韓國瑜;投票前最後一周,討論重點竟是選前之夜韓國瑜會不會現身。不管韓國瑜是否站臺,藍綠連日攻防,這場高雄市長補選顯然已變成「瑜邁之爭2.0」。
  • 高雄市長補選超級星期天 漢子、燕子合體輔選李眉蓁,獨缺韓國瑜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高雄市長補選,選前超級黃金周,9日星期天,民進黨方面,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要跟陳其邁大進場、桃園市長鄭文燦等4位縣市首長幫忙站臺造勢,吳益政也請臺北市長柯文哲參加反空汙大遊行,李眉蓁則是要去市場掃街,新北市長侯友宜、臺中市長盧秀燕都會陪同,漢子燕子都來了,獨缺禿子韓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