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日報評論員:在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在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三論學習貫徹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提出,要積極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
福建日報頭版關注福清這件事兒!
12月26日,福建日報頭版以《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經濟總量增長了80多倍,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中排名第15位、全省第2位——福清:三十而立寫華章》為標題,報導30年來,福清做強產業支撐、做優城市品質、做大「民生蛋糕」,為省會福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貢獻福清力量。
-
今天,寧波日報頭版關注北侖!
今天,寧波日報頭版關注北侖!△今天(1月14日),寧波日報頭版刊發文章《為「民聲」和「政情」搭起一座橋梁 北侖「人大代表民生夜詢會」解開「千千結」》為「民聲」和「政情」搭起一座橋梁北侖「人大代表民生夜詢會
-
種好「試驗田」 結出「生態果」
種好「試驗田」,結出「生態果」。 淨氣,好「氣質」不再是稀缺品。 福建福州龍腰高架橋臨時設置的監測點,生態環境執法隊員嚴鍾輝正忙著抽查過路的柴油車。「幾年前,一半的車尾氣超標,現在超標車只有10%左右,這說明福州機動車尾氣治理效果顯著。」嚴鍾輝說。福州空氣品質連續6年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前三,「福州藍」名片愈發亮麗。
-
福建GDP首超臺灣 兩岸融合發展現新機
分析人士指出,這為兩岸融合發展帶來更堅實基礎和更大發展機遇。新華社記者日前從中共福建省委相關部門獲悉,根據閩臺兩地統計年鑑等可靠資料,2019年福建省GDP同口徑折算為6145.5億美元,臺灣GDP折算為6112.6億美元——福建經濟總量已相當於臺灣的100.5%。
-
臺灣曾氏三代的大陸創業故事:調出兩岸好茶味
我姓曾,我驕傲,我自豪 講述曾家文化| 分享趣味生活來源:東南網7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
警網融合「試驗田」種出了什麼
到2022年,我省將基本形成同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相適應的「網格+警格」融合聯動格局,真正打出「平安前哨」金字招牌。 南京市秦淮區通過施行「警務+網格」模式,暢通社會治理「毛細血管」,把警務工作延伸至基層,不斷提升轄區社會治理水平。今年初,該區被確定為全省網格化社會治理聯繫點,在新起點上著力探索打造網格化社會治理的「秦淮樣本」。
-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麗水打造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增長極
1月15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登《系統謀劃加快山區市跨越式發展 麗水打造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增長極》 1月15日,浙江日報頭版刊登《系統謀劃加快山區市跨越式發展 麗水打造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增長極》一文,全文如下: 連日來,從京東智聯雲(麗水)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到全市「一帶三區」發展規劃落地,再到衢麗鐵路開工建設,麗水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堅持系統觀念、系統方法,堅持以全面的角度進行全局性謀劃,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到坐標、找準定位,創新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努力建設「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綠色發展兩方面成果和經驗的重要窗口
-
福建日報頭版聚焦晉江
活動期間,晉江消費超100億元,主要商圈街區、樓市車市、品牌鞋服企業銷售額均好於預期、好於去年。 國慶長假期間推出的第四屆晉江購物節更是送出1000萬元電子消費券,活動持續到2021年春節。
-
...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警網融合「試驗田」種出了什麼
2018年起,秦淮全區1250個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與派出所、社區警務室建立指揮調度通道,形成警網互聯的基本架構,充分實踐「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模式,一改過去數據不融、平臺不通、部門職責不清、共治力量不足等問題,讓網格化精準治理的成效得以顯現。
-
臺灣姑娘在四川做農場主 與兩岸青年一起種「田園夢」
地處西南城郊的一座農場,裝下莊慈芯的「田園夢」,並吸引一撥接一撥的兩岸青年,在這裡經營各自的「斜槓生活」。 農場的名字裡有「愛」字和「家」字,主人對這片土地的情感,表達得足夠坦白。「成都是一個讓我有家的感覺的地方。」來自臺灣高雄的莊慈芯,去過不少地方,把她留住的,是成都。2017年初,莊慈芯和老公定居到成都,並開始為夢想尋找出路。
-
《浙江日報》頭版關注婺城推廣公勺公筷好做法
今天,《浙江日報》頭版刊發新聞《婺城鄉村遊復甦不忘倡導好習慣公勺公筷擺上農家樂餐桌》,詳細報導了婺城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推動鄉村旅遊經濟復甦,並在全區範圍內推行使用公勺公筷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
7月27日,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在東山縣開幕。 張金川 攝 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27日在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開幕。期間將突出地域、文化、線上、青年特色,舉辦第二屆閩臺電影展、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嘉年華、水仙花微電影短視頻展等線下活動。此外,還重點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雲平臺,研究發布兩岸影視、音樂創作交流計劃,實現兩岸線上定期文藝創作交流研討、文藝精品展示、文創項目合作。
-
海峽兩岸水仙花文化論壇在福建漳州舉行
張金川 攝中新網漳州12月19日電 (張金川 沈毅玲)海峽兩岸(漳州)水仙花文化論壇18日在福建省漳州市舉辦。180多位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相聚在「凌波仙子」的故鄉,共同聚焦多元視角下水仙花產業與文化的研究和發展。水仙花是漳州市的市花、福建省的省花,以及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見證者。
-
一脈傳承 數字創新促兩岸文旅融合發展
謝錦宗在受訪時表示,同心茶系列有「壹家人」「鄉愁」和「同源」三款,從大紅袍的製造工藝,到水仙與肉桂的搭配,再到選用臺灣原始茶種即武夷巖茶奇種中的「矮腳烏龍」,無不蘊含著「兩岸本一家」,展會之後他將繼續尋找渠道將同心茶介紹給島內同胞,希望能為兩岸融合交流做一些事。「同心系列不僅有同心茶,我們跟臺灣的老師還在研究,還要打造同心酒、同心雕。」
-
福建安溪:兩岸文創賦能產業融合發展
據悉,兩岸青年人才文創設計邀請賽至今已經連續舉辦四年,在前三年,共有237名兩岸高校青年學子到安溪考察學習、參與比賽,設計創作出近300件作品。作為主辦方之一,團縣委書記陳菁菁表示,舉辦活動旨在深化安臺融合發展,搭建兩岸文化創意、研討、展示、成果轉化及青年人才培養的平臺,進一步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校地合作,助力安溪產業融合和鄉村振興。
-
福建莆田媽祖文化:媽祖信仰是兩岸同胞重要情感紐帶
福建莆田媽祖文化:媽祖信仰是兩岸同胞重要情感紐帶 2020年09月21日 09:43 來源:光明日報
-
第九屆秋季茶王擂臺賽專家審評結束:新「兩岸茶王」出爐
12日上午,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張宗雲,集團辦負責人黃運來、海峽導報社社長林世雄,專程來到茶王賽評茶現場調研,並對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兩岸茶文化季活動作出了具體指導。
-
平潭:精耕試驗田 打造臺胞「第二生活圈」
「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平潭的不凡註定與臺灣息息相關。 自成立實驗區以來,平潭全力推動與臺灣深度融合,在兩岸經濟、文化、社會交流中先行先試,不斷擴大臺企臺胞的受益面,提升其獲得感。 而今,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平潭深入實施「兩岸同胞共同家園工程」,精耕試驗田、當好擺渡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推動應通盡通、平潭先通,臺胞「第二生活圈」正加快形成。
-
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27日開幕
央廣網福州7月27日消息(記者萬存靈通訊員陳佳惠)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於今日在漳州東山島開幕,這是今年以來閩臺兩岸共同主辦的首個大型綜合性文化交流活動。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邢善萍出席開幕式,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陳立華表示,不管遭遇多少困難,兩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會停、不能斷不會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