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2020年被譽為「5G爆發年」真的是名副其實,隨著5G通訊技術的不斷成熟,各大手機廠商開始批量推出商用化的5G智慧型手機,同時加速清理4G手機庫存,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可謂是神仙打架,為了搶佔市場份額,絕大部分廠商也是推出了頗具誠意的5G新品或者是價格親民的4G產品。那麼在經歷了上半年的各種廝殺之後,各大手機廠商的表現如何呢?
近日,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在發布2020年Q2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報告的同時還發布了第二季度亞洲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報告,整個排名還是蠻令人意外的。其中華為憑藉27%的出貨量佔比排名第一,近乎三成的市場佔比讓其一家獨大;vivo和OPPO出貨量佔比均為15%,並列第二;小米排名第三,出貨量佔比為12%;比較令人意外的是作為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王的三星在亞洲出貨量佔比僅為10%,不敵小米,排名第四。
那麼各大廠商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源自什麼?我們不妨一一分析。
第一名-華為
作為國產智慧型手機品牌領導者,華為第二季度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可以說是步步維艱,原因在於GMS,也就是谷歌應用服務的中斷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放棄華為手機。不過得益於特殊時期背景下的餘蔭,華為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節節攀升,一方面通過「機海戰術」不斷發布新機,保持市場的品牌聲量;一方面調整經銷商進貨策略,加速產品出貨量的提升;同時不斷進行線下市場的沉澱,對OPPO、vivo進行市場蠶食;最後則通過第三方進行全方位營銷,從而拉動產品出貨量。
第二名-vivo與OPPO
vivo與OPPO由於「師出同門」,因此被媒體與網友稱為「藍綠兄弟」,在過去的第二季度二者表現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穩」。早在2019年,vivo與OPPO的線下渠道就因為華為(含榮耀)的衝擊出現了動搖,但是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況且這匹駱駝還沒有瘦死,憑藉多年的線下經營,vivo與OPPO在現在渠道依舊保持著足夠的市場領先程度。
另一方面,受困於國內的市場大環境,vivo與OPPO積極走向海外市場,相對於國內市場的競爭環境,海外市場更加注重產品本身,而多年來的海外市場也確實為二者奠定了足夠厚實的出貨量基礎。例如vivo第二季度在印度市場已經與三星可以並駕齊驅,出貨速度保持快速增長。
而早在2009年就進入越南等東南亞市場的OPPO在2019年第四季度之後再度反超三星,成為東南亞市場的出貨量霸主;同時OPPO自2018年進入日本市場以來,不斷深耕日本市場並取得一系列進展,這些都幫助OPPO在過去的第二季度保持了出色的市場表現。
第三名-小米
作為眾多手機品牌中最年輕的品牌,小米第二季度在亞洲的表現只能說還行,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品牌出身的智慧型手機廠商小米目前的核心出貨渠道依舊是網際網路為主,雖然線下開拓了小米之家、小米小店等渠道,但相比華為(含榮耀)、OPPO以及vivo仍然是九牛一毛,這一問題在二、三線城市表現尤為明顯。
憑藉小米10系列、Redmi K30系列,小米在國內市場表現馬馬虎虎,這很大程度源於小米「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選錯了競爭對手」,單純地以為做好產品就能獲得市場認可。與OPPO、vivo相似,目前小米在海外市場表現給力,其吸取了國內教訓,在海外市場線上、線下同時發力,保持市場份額穩步增長。例如第二季度小米在重重阻礙下依舊保持了印度市場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同時在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持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海外市場在子品牌Redmi表現極為給力。根據Omdia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最暢銷的十款智慧型手機排行榜來看,小米有四款手機上榜,分別是排名第三的Redmi Note8;排名第四的Redmi Note8 Pro;排名第八的Redmi 8A與排名第九的Redmi 8,可以說表現極為生猛。
第四名-三星
說實話,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表現搶眼的三星在亞洲市場表現一般還是挺讓人意外的,但仔細琢磨確有幾分道理。作為傳統智慧型手機品牌領導者,三星目前除了韓國本土市場,在亞洲其他市場的表現可以說是日落西山,中國市場份額不足2%我們就不說了,在印度市場從第一跌至第二,今年還一度跌至第三,要知道中國和印度可是全球最大的兩個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卻發力不足,令人唏噓,這主要還是因為來自中國的小米、OPPO、vivo給予了三星太多壓力。
此外,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新興智慧型手機市場三星也正在遭受中國品牌的圍堵,市場份額持續處於下滑中。
侃哥叨叨
從第二季度各大品牌在亞洲市場的表現來看,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總和幾乎達到了70%,可以說是表現優異,不過在光鮮亮麗的成績單背後也暗藏危機,那就是自主技術的不足。
從目前情況來看,華為受困於GMS服務與晶片業務的中斷,半年之後市場份額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而OPPO、小米、vivo雖然目前沒有出現相關問題,但也應該吸取教訓,儘快實現智慧型手機軟硬體服務的國產化,即便現在不用,也要做好備胎計劃,只有這樣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強」與「大」。
註: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侵權刪圖;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