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華為曾經短暫登頂,以5580萬部的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雖然僅比排名第二的三星多160萬部,不過也總算實現了餘承東的世界第一的夙願。不過由於美國實施了新的限制政策,將晶片禁令延伸到海外,華為從9月份開始將無法再獲得晶片代工廠的供應,華為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勢必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而第三季度到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華為智慧型手機手機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如預料走低,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數據,華為在第三季度的出貨量為5090萬部,全球市場份額為14%,在全球各主要市場,華為的市場份額如下:亞洲18%,排名第一;歐洲12%,排名第四;拉美8%,排第三;中東和非洲市場為12%,排名第二。三星重回冠軍寶座,出貨量達到7980萬部。
在晶片禁令之下,華為手機業務不但持續走低,而且華為旗下的榮耀品牌在前不久也宣布單飛,從華為拆分出去,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這也就意味著華為的全球手機市場份額還會進一步下降,並且下降的幅度不會小。從短時間來看,在晶片問題得到解決之前,似乎華為的業務很難會有好的表現。
不過最近有一個領域,華為卻意外崛起,就是智能手錶。同樣是Counterpoint的消息,今年第三季度華為智慧型手機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15%,而去年同期華為的市場份額僅為10%。市場排名第一的是蘋果,市場份額達到28%,三星位居第三,市場份額達到10%。數據顯示,華為在國內高端智能手錶市場的佔有率達到80%(不含智能手環,兒童手錶等,華為手錶業務逆勢增長,是華為在這一特殊時期少有的些許亮色。
在這件事上,最少可以看出兩點:第一,華為海思的麒麟晶片A1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從去年同期市場10%,大幅增長到今年的15%,說明華為的智能手標得到認可,其中這款晶片功不可沒,作為華為首款可穿戴晶片,麒麟A1集成了應用處理器,電源管理,音頻處理,藍牙等諸多功能。
其次,華為手錶業務的增長,說明海思麒麟晶片A1不缺貨,至於是什麼原因,是華為備足了庫存,還是這款晶片製程要求不高,都不重要。或許華為可以從這款晶片上得到一些思路,對於打破晶片封鎖將會有所幫助。對於華為來說,在手機業務受阻的情況下,可穿戴業務的崛起或許會成為打破僵局的一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