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南榕生前遭猜忌、嘲笑,死後竟被民進黨「造神」

2020-12-20 海峽導報

海峽導報(@臺海大師兄)每年4月7日,都是綠營政客集體賣弄悲情的時刻,對他們而言,這一天的重要性僅次於「二二八」,是民進黨「精準打擊」國民黨的另一部「提款機」。

鄭南榕

1989年4月7日,《自由時代》創辦人鄭南榕在位於臺北的雜誌社內自焚身亡。2016年12月,剛上路不久的蔡英文當局,宣布將每年4月7日定為「言論自由日」,這一天一躍成為島內法定紀念日。2012年8月,鄭南榕自焚的地點——臺北市民權東路三段106巷3弄則被命名為「自由巷」。

就在今天,蔡英文、賴清德、遊錫堃等民進黨頭面人物都不約而同出來「悲傷」一番,還煞有介事地向島內民眾喊話「要繼續守護珍貴的民主」。30餘年來,在民進黨持之以恆地包裝下,鄭南榕已成為民進黨的「革命先驅」、「臺獨英雄」。

蔡英文

然而,真相真是如此嗎?有臺灣網友一針見血地說,「現在歌頌鄭南榕偉大的民進黨老賊,通通都是當年排擠他的烏龜王八蛋」。

首先,鄭南榕並未加入過民進黨。雖然民進黨已在1986年9月成立,鄭南榕部分理念也和民進黨相同,但他並未入黨,生前只入過總部位於海外的「臺灣民主黨」。

事實上,鄭南榕跟民進黨以及「黨外同志」關係並不融洽,他第一次坐牢並非因為國民黨,而是被「黨外同志」提告,理由是「意圖使人不當選」。

如今在網上搜索,還有一張鄭南榕頭破血流的照片,這次同樣不能怪國民黨。他之所以被打,是因為發放「臺獨」文宣,遭民進黨黨員朱高正等人毆打。

鄭南榕被打

在「黨外圈」,鄭南榕當時的處境可以用「倍受排擠」形容。黨外人士林正杰就說過,當時沒人願意跟鄭走在一塊兒,甚至普遍把他當「抓耙仔」(國民黨派來的「奸細」)來看。理由包括他是外省人(祖籍福州),此外他也太敢衝了,是第一個敢喊「臺獨」的人,若不是「抓耙仔」,誰會這麼不要命?民進黨創黨元老陳興正也稱,當時很多人把鄭南榕當成笑話看,當成人格有缺陷的人加以嘲笑。

鄭南榕肯定自己都沒想到,他死後會如此「哀榮備至」,還被民進黨捧上神壇。李敖大師就曾諷刺說,「臺獨」鬧了半天,居然沒有一個烈士,好不容易來了一個鄭南榕,還是外省人。

鄭南榕死後,臺灣逐漸邁向「自由化」。現如今,這個小島根本不缺言論自由,甚至自由到名嘴公開造謠卻沒事的地步。即便如此,民進黨每年4月都會隆重「紀念」一下,稱要繼承鄭南榕的「遺志」,為實現「100%言論自由」而奮鬥。綠營「推崇」鄭南榕,不過是想藉機打擊國民黨罷了,並塑造自己捍衛自由的「光輝形象」。

諷刺的是,對於「二二八事件」,民進黨叫囂「蔣介石要負責」;鄭南榕身亡時的領導人是李登輝,民進黨如今「紀念」時卻不敢對他說半個不字。

相關焦點

  • 民進黨誓將蔣介石趕下神壇,同時卻又對這個人「造神」……
    即便這樣,臺當局依然設個「言論自由日」,蔡英文前天在出席鄭南榕紀念活動時聲稱,「將繼續為民主自由奮鬥」。1989年4月7日,為「爭取100%言論自由」,鄭南榕自焚身亡,這個曾飽受猜忌的外省人一夜之間成為「臺獨建國之父」,民進黨政客後來更是利用他的死來炒作「臺獨」。
  • 綠營追思鄭南榕?藍營批:如今「順民進黨者」才是「言論自由」
    今天是臺灣的「言論自由日」,民進黨紛紛紀念鄭南榕,同時提醒避免假訊息破壞言「論自由」。對此,國民黨「革實院」副院長遊淑慧批評民進黨,動不動就指控別人散播假訊息,以壓制言論自由,而遭「司法」打臉濫訴的「政府」官員,才是假訊息的來源;國民黨副秘書長柯志恩直指,如今言論自由與假新聞的界線參雜政治力介入,民進黨定義的言論自由是「順他者就是言論自由,不順他者就是假新聞」。
  • 殉道者鄭南榕只是手滑
    今天就聊一個30年前往生的人:鄭南榕。話說最近出了一件事情,深綠的臺灣媒體人曾博恩調侃了一句鄭南榕玩過頭。結果被民進黨群起圍剿,最後節目丟了,本人被迫道歉。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鄭南榕是民進黨所謂的神主牌之一。他有兩句名言。
  • 民進黨"立委"與孫中山過不去 遭致大波"口水"待遇
    2014年2月22日,「臺獨」團體「公投護臺灣聯盟」竟強行拉倒豎立在公園裡的孫中山銅像,引來各方痛批。近日,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等人「執著」的再次向「孫中山」像發起攻擊,擬提案廢「國父」遺像,再次引來各方痛罵。  據《環球時報》引用臺媒報導,高志鵬稱,孫中山被稱為「國父」,本身就是「黨國」體制下的產物,徹底違背民主原則。
  • 戳破民進黨當局「造神運動」謊言,臺灣知名網紅被「查水錶」
    臺灣知名YouTuber「寒國人」,因為自己節目上一則大陸網友的留言,被民進黨當局查水錶了。因戳破「造神運動」謊言被搞了在油管上有近20萬粉絲的「寒國人」,被稱為「打假悍將」,是「一群追求真相的影片創作者」。
  • 「中天電視臺」將遭民進黨當局關停!臺網友:吃香超級難看,會有報應的
    13日,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在臉書爆料表示,民進黨當局正打算關掉中天電視臺,而下一步就是TVBS。羅智強稱,有一位「深喉嚨」告訴告訴他一個更重大的消息,那就是「中天關定了!」到12月中之前,還有兩個月的時間,預言會不會應驗,答案很快就會揭曉。羅智強同時也表示,這意味著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搶救臺灣已所剩無幾的新聞自由、監督力量。
  • 「中天電視臺」將遭民進黨當局關停!臺網友:吃相超級難看,會有報應...
    除非人民能夠意識到,當新聞自由被割喉的時候,也意味臺灣的民主走向獨裁;除非人民能夠意識到,當中天被關掉之後,下一步必然就是關掉TVBS,再下一步就是封殺所有不同意見者的聲音,讓臺灣成為「民進黨說你黑你就是黑,民進黨說你白你就是白」的一言堂社會,否則,中天被關的預言,必定成真。
  • 臺灣NCC儼然成了民進黨當局的「東廠」
    而對中天電視臺換照,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則說,「中天新聞臺表現如何,民眾自公評」。民眾並非專門機構的專業人員,怎可對媒體進行審評?照此邏輯,民眾對民進黨當局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不滿,民進黨可否就此知趣下臺?可見,民進黨當局早已插手幹擾NCC的獨立運作,有針對性地對泛藍媒體進行打壓,清理異見媒體。為什麼民進黨當局要想盡辦法關掉中天電視臺?
  • 海峽銳評|頂著漫天罵名關停中天,民進黨的兩重考慮是什麼?
    民進黨當局昨(18日)以否決更換執照方式關停了臺灣中天新聞臺。頂著罵名,把幾十年舉得高高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大旗丟在泥水中,再踩上一腳,還有一幫跟班歡呼不已。兇殘嗎?確實。但其實,也很可憐。要知道,「獨派」膜拜的「唯一烈士」鄭南榕,當年自焚的理由就是爭取所謂「言論自由」。政治上消費鄭南榕這麼多年,如今以「違規」關掉新聞臺,民進黨不會不知道這事做得有多醜陋。一度遲疑的鍘刀最後關頭決絕地放下,隱約可見兩重考慮。一方面,韓國瑜當年以「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帶動求變的民意,橫掃「九合一」選舉並牽動中南部政治板塊的記憶太刻骨銘心。
  • 民進黨造的神,一直都很「作」
    ▲陳時中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民進黨當局的全力「造神」下,作為疫情中心指揮官的陳時中走上了人生巔峰,成為島內人氣最高的政治人物。但隨著時間推移,陳時中的人設正在逐漸崩塌,這其中有民進黨內部有人不希望看到他出風頭的因素,但仔細想來,陳時中的今天,更多還是他「死作」導致的「作死」。
  • 「告別韓流」之後有人急拱蔣萬安,「造神」能救國民黨?
    年初就率先宣布參選臺北市長的臺北市議員羅智強此前在各議題強勢出擊,對民進黨當局頻頻發起攻勢,聲量可謂水漲船高。20日起他更加碼展開巡迴座談,勢必也將搶下不少關注度。而一向對參選低調以對的蔣萬安,最近也終於表態要「走出選區」,並將在9月到臺北市其他選區展開法律諮詢服務,頗有經營整個臺北市、為選戰熱身的意味。
  • 民進黨當局為何要關中天?韓粉:怕韓國瑜東山再起
    臺灣中天新聞臺換照風波引發島內高度矚目,對於民進黨為何要關中天,資深韓粉潘恩西近日撰文分析,有些單位除了抹紅以外,拿不出中天「收受陸資」的證據,一些親執政黨立場媒體的不實報導也沒少過
  • 傳民進黨當局將關掉中天電視臺,連陳水扁都看不下去了
    對此,陳水扁今天在臉書放上鄭南榕合照,並以《追求100%言論自由的代價》為題發文,稱陳水扁的政治理念很簡單,就是多元、制衡與包容,「臺灣不能只有一種聲音」。經常批評民進黨當局的中天電視臺將換照,中國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羅智強昨爆料說「中天關定了」,「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將關掉中天。
  • 警惕新造神運動
    往小了說,各種飯圈偶像,其實在搞的事情就是造神,比如他多努力呀,他的演技炸裂,他真性情,等等措辭N番轟炸,通稿熱搜一起上,總能按照比例的騙到若干人。譬如說10個人騙到2個人成鐵粉,這2個人基本也就夠吃了。往大了說,那就不能說了,很多瑰麗的革新故事,什麼殺出一條血路,什么半路出家也能成佛,都是經不起推敲的。不服斷了補貼輸血看看。
  • 中國史上死得最慘的女人,生前被做成人彘,死後竟被封神祭祀千年!
    中國史上死得最慘的女人,生前被做成人彘,死後竟被封神祭祀千年! 在真實的歷史上後宮的爭鬥都是基於政治上的考慮,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釀成大錯,甚至是牽連整個家族興衰。可以說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歲月中,不知有多少紅顏埋沒在這殘酷的宮鬥之中。
  • 賴清德遭暗算、蘇貞昌要「搞死」林佳龍?一場勞資糾紛竟把民進黨團的內鬥掀了個底兒掉!
    2012年陳怡珍在質詢市府官員時卻遭賴清德出言指正,要求其對市府局處首長客氣一點,還說「你姐姐將來也可能當市長,要學會尊重市府局處首長,新科議員問政要多注意」,當時場面相當尷尬。事後三天,雖然賴清德在議會為自己的言語不當公開表達了歉意,但由於陳亭妃屬「正國會」,賴則屬「新潮流系」,故而此番行為還是引發了外界對雙方矛盾的諸多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