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大師級別的電影,從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光彩

2021-02-08 微米電影

推薦電影

微米是認真的

每當人們看到如今2019年的金馬獎的難堪勢態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是懷著吃瓜的心態,只有一些影評人會扼腕嘆息。

因為但凡是對這塊有相對了解的人都知道,金馬獎鬧到如今這一步不僅僅是某一方的損失。它既不僅大陸電影的損失,也不僅是臺灣電影的損失,而是整個中國華語電影市場的損失。

兩岸的電影人們明明可以在這個一年一度的電影盛會上進行互相交流和學習,讓華語電影更近一步,但現在就因為政治上面的糾紛,導致現在停滯在了這一步,無法向對岸的人學習經驗。

大多數人說起臺灣導演,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應該是李安導演,但是實際上,在臺灣,除了李安之外,還有一位相當了不起的導演,在前不久外媒BBC公布了評論人票選的百部最優秀的外語片(非英語片)中,這位並不高產的導演居然有兩部電影都赫然在列。

與之齊名的是張藝謀的《活著》,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李安的《臥虎藏龍》。

這兩部電影都值得好好的說一說,而今天,小編就先給大家介紹其中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8分並位列豆瓣電影總榜TOP250,但許多大陸觀眾並沒有完整的看過的一部,號稱華語電影史上最優秀的電影之一的優秀電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這部電影的時長,不管是放在華語電影裡,還是放在世界影壇上都是屬於相當長的,237分鐘,足足近4個小時。

小編不是很清楚那個年代的電影院安置情況,但是想來想去,連續四個小時,想要緊緊的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使其始終集中在電影上,這無論對於導演來說,還是對於進入電影院的人來說,確實也是一種挑戰。

只不過片子的年限比較早,那個時候應該還不存在現在這樣子的電影業空前繁盛,到處都是電影院的情況。

不得不說,就算是小編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的時候,也沒有能夠耐得下性子一口氣看完。這部電影長達四個小時,小編也是花了2到3天的時間,每天看一部分這樣看完的。

20世紀60年代初的臺灣,來自四面八方的外省人操著他們各自濃重的口音在這個城市奔波忙碌著。隨軍逃到臺灣的家眷們形成了一個個被人們稱為「眷村」的小村落,在這樣一個城市裡,小四、小明、小馬、老二、小貓王、飛機、滑頭、小虎、小翠……他們成長著,並且拉幫結派地出來混,「小公園幫」和「217眷村幫」逐漸成了勢不兩立的對頭。

在臺北,建國中學夜間部的男生小四是個置身學校幫派對立之外的好學生,父親是奉公守法的公務員,母親在小學代課,1949年從大陸遷來臺北。家裡共有5個孩子,小四是家裡的老四,所以被叫做小四。

小四與家世不幸的女孩小明十分投緣,暗生情愫,「小公園幫」的老大哈尼也傾心於小明。小明父親早逝,母親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過早地成熟,同時周旋於幾個男生之間。數學考試,因滑頭抄襲,後來爸爸去學校交涉,但最終因為不滿於學校領導的官僚腔調而與學校領導發生爭執,小四被記大過。哈尼回到臺北,要小四好好照看小明。

由於幫派之間的紛爭,哈尼一個人去對抗「眷村幫」,結果被對方的老大山東推到了汽車輪下。小四參與了圍剿「眷村幫」替哈尼復仇的行動,山東被殺。小四父親涉嫌政治被迫寫交待材料並被解聘,受到迫害,近乎神經質;母親受牽連被免掉了教職。小四因為衝撞校方被勒令退學,準備努力學習考日間部的插班生。

小明的母親到馬司令家幫傭,馬司令的兒子小馬是小四的朋友,是一個早熟但夠義氣的少年,小明因母親的原因住在他家。家庭和學校所發生的事件讓小四難以承受,他覺得小明變了,而小明與小馬的交往又使小四陷入友情和愛情的矛盾中,他與小馬吵翻。

中間這位演員是小馬的扮演者,演員名叫譚志剛,若是長到現在應該也是迷人的大帥哥,可惜在電影上映兩年後就英年早逝,年僅18歲。

在牯嶺街的舊書市上,小四看見了小明,再次向她表明心跡,而小明卻斷然拒絕了。失去控制的小四接連向小明捅了7刀,小明當場死去。小四被拘捕,初審被判死刑,由於此是國民黨當局遷臺後第一宗少年殺人案,各界紛爭後,臺灣高等法院更審為15年徒刑。

小貓王錄了他唱的英文歌《陽光燦爛的夏日》送給小四,卻被警員隨手丟進垃圾桶。電影就此結束。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一部改編自臺灣青少年真實殺人事件的電影作品,同時,這也是一幅漫長而複雜的人生浮世繪。

小編很少遇到這種電影。這是小編少有的在動筆之前不知道何處下手的電影。他的具象和表象如此的複雜,長達四個小時的電影時間裡包含的意向又如此眾多,更別提那些,你可能尚未發現的隱藏在深處的細節和隱喻了。

換句話說,想要簡單的通過廖廖兩三千字把整部電影分析完,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電影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多達十幾個,除了主演,張震飾演的小四之外,幾乎每個人物都可以拎出來單獨寫一篇人物總結。

換句話說,電影本身並沒有設定一個絕對的主角,大部分的人都只不過是在這條漫長的故事線上,忠誠的扮演著自己的角色,也對應著現實生活中的某一類人物。

整部電影,觀看的過程中,仿佛是陷入了一個漫長又沉重的夢境,可偏偏這夢境真實又晦澀,既有青春期的白襯衫,又有魔幻現實的拷打。

如果有一部電影看完後,走出來,許久不想說一句話,那很可能就是本片。看到小四,好像看到自己,靜坐的幾個小時,卻像渡過一生。偷來的手電筒,照亮在黑暗之中,一閃一晃,最後又重新放回拍攝劇場。被擱置在虛構之上的希望。

片中的人物和細節太多了,這部電影說是在講一個少年殺人事件的始末,實際上是在講人生。不可能一言以蔽之的分析完,但是看完之後絕對感觸頗多。

說到這裡,不禁要再次感嘆一下時代的變遷和變化,以及人們對於影視的評價的問題。如果說這部電影放到今天的話,毫無疑問,電影中會引發相當大的爭議,就是在於男主最後殺死了選擇了別人而沒有選擇他的女主。

如果放到2019年的今天,這個問題一定會被別人提出來,然後在網絡平臺上面盡情地鞭笞。尤其是你能很明顯的看出楊德昌導演在整部電影當中,雖然儘量保持客觀公正,對每一個人物都沒有什麼感情偏向,但是你仍然能看出導演對於小四這個人物本質上是同情的。

如果放到今天,這還了得嗎?導演恐怕立刻就會被許多道德紅衛兵打成三觀不正的代表:你居然為殺人犯說話,我管你什麼藝術什麼流派什麼深度和藝術,你為殺人犯,說話就是三觀不正,我就要批鬥你!

這樣一想也是有一點悲哀的,什麼時候開始,2019年的人們在對於文藝作品的開放和包容性上反而不如十幾二十多年前的那群人了呢?

實際上,楊德昌導演的這部電影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和情感恰好就是小編一直很贊同的那種說法——電影說到底是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不應該被當時的或者說是當下的社會輿論以及三觀思想所裹挾的藝術文化產物。它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它可以講人生,講世界,講宇宙,講你想要講的一切,唯獨不應該被所謂的正確三觀而裹挾。

當你作為一個導演,真正的熱愛電影事業的時候,你所想要做到的一切不過就是把現實中發生了,或者在你腦海中發生過的故事,用最客觀最中立的態度表達出來,呈現給這個世界,而不應該去考慮所謂的三觀。說句不好聽的話,2019年的三觀,你能保證到2039年,還是正確的嗎?既然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取向本身就是在不斷變化的,又憑什麼要求導演被你們所裹挾呢?

所以,本片中小編最喜歡的一點,恰恰是他的冷漠和獨立,中立和自由。楊德昌導演只是作為一個局外人,冷靜又克制的給你展示了一幅人生百象。這恰恰就是優秀的電影,必須要做到的一點。

本片在小編心中,算得上是那種即使再過十年二十年,也不會過氣,只會在時光的洪流中越發閃光的優秀大師級電影。如果你沒有看過的話,一定,一定要去看一下。看完你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華語經典了。

相關焦點

  • 王家衛的電影哲學——時間一旦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
    王家衛的電影,講的都是關於感情的故事,關於時間的故事,表達的都是對逝去時間的懷念,體現著他對「時間」的一種哲學解讀——時間一旦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再來!他電影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表現了不同的時間觀念,都對時間有著強烈且獨特的感受。時間是情感的載體。尋找逝去的時間,是《2046》最明顯的主題。雖然《2046》的片名指向未來,但是影片一直在回憶過去。
  • 《愛你,羅茜》,真正的愛不會失去,因為愛你是終生的事!
    這部電影中的男女主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他們知道對方的每一件小事,了解彼此就像了解自己一樣。可是都因為太在乎對方而沒有接受失去的勇氣,直到最後他們才知道真正的愛是不會失去的,他們都是彼此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見過你所有肆意放聲大笑以及你疲憊和狼狽不堪的樣子,我比任何人都還要了解你。
  • 真正的朋友,從來不會因為不聯繫而感情變淡
    朋友之間最難得的就是即使你們多年未見也不常聯繫,但是當你們見面的那一刻還是可以毫無顧忌的開懷大笑,也許這就是真正的友情吧,不會把對方經常性的掛在嘴邊,也並不會因為彼此之間相互的忙碌而忘卻對方,但卻放在了內心最深處的位置。
  • 年度神劇《信條》:諾蘭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看諾蘭的電影,你會發現,他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諾蘭把時間這個把戲,拿捏得死死的。一個是不同星際時間流逝的速度不同。男女主角兩人在一個星球呆了三個多小時,現實那裡,已經過了二十三年,男主的女兒都三十多歲了,孫子也出來了。
  • 《開國大典》4K新版:經典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褪色
    《開國大典》4K新版:經典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褪色 時間:2019.10.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行者 分享到:
  • 時間管理大師因許幻山再次成梗,真正的時間管理術你掌握多少?
    近段時間,電視劇《三十二已》幾乎每天都登上熱搜,眾多網友們聚在一起討論著劇情的發展,可謂是非常的熱鬧。隨著劇情的發展,不少觀眾是咬著牙看下去的,因為許幻山的出軌真是讓人看得牙痒痒。話說,有不少人拿這個詞在開玩笑,佩服他們能在兩位女性或者多位女性之間把時間把控得多麼好,也有不少人聲稱要學習時間管理術,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真正地落實下去,認真的去管理了自己的時間呢?上一次「時間管理大師」成為笑梗時,還是在家捂了很久的我們正好可以出門撒歡的春天,這次「時間管理大師」再次因同樣劇情榮登熱搜已是炎炎夏日,不禁感慨時間過得真快呀!
  • 《極樂迪斯科》怎麼延緩時間流逝 延緩時間流逝攻略教學
    導 讀 【九遊攻略】極樂迪斯科怎麼延緩時間流逝?
  • 時間流逝的慌亂,是一個人沉睡後的夢魘
    因為,現實並沒有一如我們幼時之想像。不少人在失去了最初促使著自己長大和獨立的力量之後,就連想要去的地方,也都慢慢沉入了水底,再難尋覓。  隨著年齡一點點增長,不經意間,在某個環境裡一待,就是小半個青春。  有時會以為,是不是成年人的時間,都要過得快些?總覺得,一年又一年,就這麼倏忽而過,而自己,卻仍在這混沌中浮沉,被動而消沉。
  • 《極樂迪斯科》怎麼延緩時間流逝 延緩時間流逝方法一覽
    在遊戲中玩家需要在奇幻都市中破解一宗謎團重重的案件,本次小編帶來了極樂迪斯科延緩時間流逝方法,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 極樂迪斯科延緩時間流逝方法 玩家只需... 《極樂迪斯科》如何延緩時間流逝?
  • 感慨時間流逝的句子,句句唯美傷感,感嘆人生短暫!
    1、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2、時間是賊,偷走青春,空留記憶。我真想和這個賊做個好朋友。3、思念是不變的牽掛,情誼是永恆的主題,祝福是流動的時間,問候是轉換的空間。
  • 打敗我們的到底是時光流逝,還是我們自己?
    因為時光流逝,我們會衰老,中年夫妻會一灘死水,個人成長會停滯,因為時光流逝,我們會思維遲鈍,會失去鬥志,失去勇氣,失去力量!但是真的是因為時光嗎?還是因為我們自己?鋼鐵俠馬斯克,就是那個要送人上火星的馬斯克,她母親梅耶馬斯克的故事真的改變了我的看法,她母親忍受9年時間的家庭暴力,當她脫離那段不堪回首的婚姻時,是個破產,獨立撫養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她三十多歲去做模特,被無數人拒絕,考取碩士學位,做營養師,三個孩子都是億萬富豪,馬斯克無疑還是改變世界級別的創新者
  • 電視臺給羅志祥撐腰,「時間管理大師」不會下線,真相讓人唏噓!
    電視臺力挺羅志祥,「時間管理大師」不會失業,背後的原因令人唏噓。2020年4月,著名富二代、羅志祥前女友周揚青在網上披露藝人羅志祥的罪行。一邊跟自己談戀愛,一邊跟別人不清不楚,落實「時間管理大師」的稱號。雖然羅志祥的綜藝確實好看,但說實話,他的黑眼圈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
  • 時間流逝的人生感悟句子
    時間流逝的人生感悟句子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2、人生不售來回票,一旦動身,絕不能復返。
  • 《信條》沒問的問題:時間流逝是錯覺嗎?
    或者說,時間的流動完全是一種心理構建——是一種錯覺或混淆?時間流動性這樣不言而喻的事情,怎麼可能是大腦施展的錯覺呢?這個問題有一種答案,它這樣說:我們可以把塊體宇宙想成是一系列的靜態幀,就像一卷膠捲那樣。儘管電影裡包含許多不同的幀(每一幀都代表時間裡的一個瞬間),可以說,所有幀都在膠捲裡共存。就像家庭電影的幀一樣,你出現在塊體宇宙的許多幀裡。
  • TVB男星馬浚偉:娛樂圈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這些資格證書、北大碩士課程、中醫學習,全部都是利用業餘時間完成的!文 | 一 一娛樂圈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來了,49歲的馬浚偉。對於看著港劇長大的70後80後而言,馬浚偉可是童年的偶像記憶啊。作為當年TVB力捧的小生,影視歌三棲的馬浚偉出演過《一號皇庭》、《鹿鼎記》、《非常保鏢》等大熱劇集。
  • 5部經典懸疑黑白老電影,真正的經典從來不會因為歲月而褪色
    懸疑片一直是我們大家特別鍾愛的一種類型片,在看電影的同時因為劇情情節的發展,我們隨著一起變得緊張、興奮。一部好的懸疑片可以說是讓人在娛樂的同時更能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5部燒腦而又好看的懸疑佳作。
  • 時間流逝速度的變化與光速不變原理,正因為光速不變,時間才會變
    無論是在慣性系之下,還是非慣性系之中,時間膨脹效應都是客觀存在的。區別只在於慣性系下的時間膨脹是具有相對性的,而非慣性系中的時間膨脹則是絕對的。時間流逝的速度會受到引力質量的影響而發生真實的變化,無論是通過雙生子佯謬這樣的思想實驗,還是通過GPS定位所產生的距離誤差都可以證實這一點。既然時間流逝速度都會發生客觀變化,那麼宇宙中有什麼是恆定不變的嗎?有,光速。光速不變原理真空下光的速度為每秒鐘299792458米。為便於敘述,後面都稱其為每秒鐘約30萬千米。
  • 他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誰能想到面對諾蘭這個電影王者,我們也可以「一鍵三連」。克里斯多福·諾蘭,一個被視為「希區柯克的接班人,新千年的庫布裡克」的新生代電影大師。1992年,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英國文學的諾蘭,組建了「16mm」社團,擔任社長的他和同學們一道,拍攝了大量短片,為他之後的電影之路打下了紮實基礎。4年後,他和「16mm」社團的朋友們一起,拍攝了他人生中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追隨》。
  • 尹雪豔永遠不老,因為時間只在我們身上流逝了
    尹雪豔永遠不老因為時間只在我們身上流逝了文 | 孔德罡  安妮白先勇先生說,他其實從來沒有進過百樂門。這簡直就是一個被逆反的敘事,不僅倒錯了最普遍的真實,也倒錯了性別:對於這些放縱青春在百樂門歌廳的舞女們來說,真正永恆的,就本該是擁有金錢與權力的男人。舞女們都爭相等著被寵幸,然後用所有能找到的蛛絲馬跡說服被拋棄的只會是別人而不是自己。這個過程中充滿這痴纏糾結,洋溢著眼淚、不甘與妒嫉,最後淪為血淚、慘痛與美夢破碎。
  • 我們失去了真正理解音樂劇的電影導演!再見,艾倫·帕克
    當地時間7月31日,英國電影協會稱,導演艾倫·帕克在長期患病後於倫敦去世,享年76歲。得知艾倫·帕克去世的消息,麥當娜大為傷心,在社交媒體發文悼念,稱其是她所合作過的最佳導演之一,「在電影《貝隆夫人》中,他教會了我很多,促使我突破自己,並成就了這部電影!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