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秦昊,
因為演了《隱秘的角落》裡的殺人犯張東升,
「禿然」出圈,兩周上了21次熱搜。
爬山、拍照、「你看我還有機會嗎?」
成為今夏的全民心理陰影三連。
網友評論說:
「電影咖來拍網劇簡直是降維打擊」。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飾演房地產商姜紫成
《浮城謎事》中飾演出軌男喬永照
秦昊曾四次入圍坎城,是「文藝片男神」。
他演過盲人、同性戀、出軌者,
都是一些邊緣的、陰鬱的、游離的角色,
因為演得太過出神入化,
很多觀眾誤以為這就是他的「本色演出」。
其實,他私底下是個「逗比」,
有演東北二人轉的潛質,
一條專訪時,他專門澄清:
他不愛爬山,也完全不文藝,
從小家庭環境陽光美好,
性格「健康得不得了」。
電梯裡嚇哭小朋友的張東升
我們和他聊了他的戲路和他的人生,
「我敢那樣毫無顧忌地去演壞人,
是因為我知道我不是那樣的人。」
撰文 閆坤沐
秦昊在《隱秘的角落》中的禿頭造型
秦昊最近住在長沙。距離下個戲進組還有兩個月。他原本打算邊陪家人錄節目邊休息,結果《隱秘的角落》開播後討論度太高,不少媒體從北京、上海專程飛過來找他,採訪通告排了整整三天,經紀人忍不住調侃:「兩周的熱搜恨不得比過去20年都多。」
《無證之罪》中飾演痞帥東北警察嚴良
《沙海》中飾演吳邪
他今年42歲了。30歲那年,經紀人王京花對他說,你要紅要等到39歲。王京花沒說錯,2017年的網劇《無證之罪》和改編自《盜墓筆記》的電視劇《沙海》,給他帶了第一波大眾粉絲。之前接項目,他老聽見大家說「流量」「流量」,之後這兩個字再也沒有在他耳旁出現過。
到了今年《隱秘的角落》,他一竄而起,成了真正的「頂流」。前幾天晚上做直播,網友刷屏告訴他:你出圈了。他順勢對著鏡頭用開玩笑的語氣演出嘚瑟的樣子:「我出圈了你知道嗎!」然後轉頭問工作人員:「什麼叫出圈?」
《隱秘的角落》中看似人畜無害的張東升
尋找殺人動機
對於如何塑造一個壞人,沒有人比秦昊更有發言權。兩年多前,迷霧劇場《隱秘的角落》第一次找到他時,他是拒絕的。小說裡的張東升為了錢殺人,他覺得扁平,「吸引不了我。」導演辛爽專程到橫店去找他,兩人就地開始聊張東升的殺人動機。
現在觀眾看到的開篇是,張東升回到家,發現嶽父嶽母和妻子正背著他商量和他離婚的事情。他去參加妻子親戚的滿月酒,言談間聊到他那沒有編制的工作,大家氣氛微妙。這些體現張東升家庭地位的細節,都是一點點聊出來的。包括讓人印象深刻的禿頭,也是定妝時他和辛爽的突發奇想:「張東升受了很多氣,但一般人即使這樣也不會去殺人,他還需要一些性格上的缺陷,禿頂的人容易自卑。」
殺了嶽父母后,安慰妻子的張東升
張東升殺人後在陽臺上輕鬆地啃蘋果
在對表演的設計上,秦昊追求克制而精準。最讓人不寒而慄的瞬間,他選擇用平靜來表現。張東升殺了嶽父嶽母,卻佯裝成意外騙過了妻子和警察。回家以後,他假意安慰妻子,劇本寫到這裡就沒有了。
辛爽不滿足,秦昊想了想,隨手拿起一個蘋果走到陽臺上,周圍都是張東升精心打理的花花草草,這個環境讓他覺得安全,就著暖黃色的燈光,他坐下開始啃蘋果,這段殺人後的獨處,秦昊表演時臉上的表情極其放鬆,最後還沒忍住做了一個投籃的動作。從此以後,蘋果成了張東升手中貫穿全劇的標誌性道具。
妻子離開時,張東升哭得像個孩子
另外一出重場戲,是出軌的妻子終於決定離開他。在地下停車場,張東升做了最後的努力,問:我還有機會嗎。妻子給了決絕的反應,那一瞬間,秦昊給張東升設計了一個表情:「像個孩子一樣地哭,就特別無辜,特別單純,都不像是個成年人的一個狀態。
」他要的是張東升在決心殺掉妻子之前,流露出一點點柔軟,證明他對妻子是有愛的,但也就僅此一個瞬間而已,多了就泛濫了:「 那個度我們都是很克制的。」
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片段
在張東升之前,秦昊演過兩個著名的壞人角色,都是在婁燁的電影裡。一部是《浮城謎事》的喬永照,出軌成性,雨夜殺人。一部是《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房地產商人姜紫成,勾結官員利益輸送,最後鬧出人命,親手燒了女友的屍體,看著火光淚流滿面。
編劇、影評人史航對這場戲評價極高:「焚屍焚車那一場戲,像極了斯科塞斯的《好傢夥》,秦昊趕到的時候明明可以果決冷酷陰鷙,但是他脆弱著完成了該冷酷幹完的事情,依然幹得一絲不苟。」
這是秦昊演壞人的方法論:「不管多惡的人,我都會把一點善念的東西帶到這個角色裡面。」
和三個孩子一起演戲的秦昊
秦昊其實很怕和小孩、老人、群眾演員一起演戲,「因為他們是(來)真的,而我是在演。」拍《推拿》時,他演一個盲人沙復明,給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標」,「就是我跟這些真的盲人在一起,觀眾分不清哪個是盲人,哪個是職業演員。」
《隱秘的角落》,秦昊的大多數對手戲都是和三個小孩演。他說孩子的表演給了他很大的刺激。網上流傳著戲裡幾個老戲骨給小孩指導表演的花絮,秦昊卻說,自己跟孩子們學到很多東西,「我覺得他們比我還好,因為我對表演認知的最高境界就是玩真的,這個任何人也玩不過小孩,小孩哪懂什麼演不演,他必須是給真實的東西。」
《春風沉醉的夜晚》中的同性戀者姜成
也許正是因為秦昊在表演質感上,達到了很少見的「真實」,導致很多人誤解他:你是不是本色出演?你是不是原本就是這種陰鬱、偏執的人?
他跟伊能靜宣布結婚時,伊能靜的微博下面全部都是,「你千萬不要跟他在一起,他是個同性戀,渣男。」婁燁談到秦昊的演技時,評價說「他根本不表演,他只是在生活」,更加深了這種誤解。
但實際上,婁燁同時也說過,「昊子很逗比。」他來自遼寧,身上帶有東北人那種根深蒂固的接地氣的喜感,狀態隨時很鬆弛,隨意聊兩句,你會覺得他去演個二人轉大概也差不離。
秦昊說過,自己壓根不是一個文藝青年,既不喝咖啡,也不喝下午茶,喜歡葛優躺,穿衣服也不講究什麼造型搭配。「直到現在,我都不理解為什麼有時約我談劇本,要去咖啡廳,在床上躺著看劇本多舒服。」
他最喜歡的一種品質是「真」,最討厭的就是「裝」。不發達的時候裝孫子,發達了就隱藏自己,這種人他最看不上。「我欣賞不卑不亢,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中戲96明星班部分同學合影
你不用我?不用就拜拜
對於秦昊的走紅,他的大學班主任常莉一點都不驚訝,反而有一種早知道他會有這麼一天的瞭然。
秦昊大學所在的班級是中央戲劇學院著名的96明星班,章子怡、劉燁、袁泉、梅婷、秦海璐都是他的同班同學。考中戲對秦昊來說是個臨時的決定,只是因為高二那年在電視上看到自己喜歡的演員姜文參加了中戲的校慶,「我才知道這麼好的表演是從這個學校裡學來的。」
秦昊一家 圖源:伊能靜微博
秦昊的父母都是公務員,他們本來已經替他聯繫好了一所紐西蘭的商學院,希望他畢業以後做個穩定體面的工作。但秦昊很堅決,開明的父母同意他去試一試,沒想到在幾乎沒準備的情況下,一次就考中了。
招生的時候,常莉選的女生不少都有舞蹈或者戲曲的基礎,相比起來,男生大多數是一張白紙。藝考三試有個環節是才藝展示,劉燁說他會打籃球,黨昊拿出駕照說自己會開車,秦昊更實誠,直接上去說:「老師,我(什麼都)不會」,老師只好回:「那你下去吧。」
常莉看中秦昊身上有股執著的勁:「他自己要走一條路,這條路必須是別人沒走過的,他不僅要走,而且要往前衝,他根本別的愛怎麼著怎麼著,什麼都不理。就這麼一個孩子。」
史航是中戲大他們8屆的師哥,畢業後一直做編劇,但在很長時間裡,都沒注意到過這個班有秦昊這個人。
同學章子怡、劉燁在校期間已經成名
1990年代後期,內地慢慢開始有了明星的概念。常莉給學生們立規矩,列了幾個名字,除非謝晉、陳凱歌、張藝謀或者史匹柏來找,否則就別演。這話秦昊真的聽進去了,直接剃了個光頭,用這種有點笨拙的方式表明留在學校的決心。
在校期間,常莉對秦昊的印象是什麼都不在意,整天就琢磨作業。他的點子多,老師布置一個表演作業,他能想出好幾種演法,於是分給那些因為在外接戲沒空準備作業的同學,因此還得了個外號「秦藝謀」。
畢業大戲排《費加羅的婚禮》,常莉沒有給學生指定角色,而是給他們一周的時間,讓他們自己準備自己想演的片段。最後放到一起比,秦昊就是最好的。就這樣,他成了男一號。謝幕的時候,臺下密密麻麻站了一整排媒體,閃光燈閃個不停。
電影《青紅》劇照
現在江湖上都傳說他畢業第一年推掉八部戲、第二年推四部、後面沒戲演的故事,其實那是後來。剛畢業時,他一下子就演了兩部電視劇,一部電影,這其中有央視大戲《名流世家》,有梁天執導的《防守反攻》,「讓我信心大漲,覺得錢很好賺,自己很牛逼。」他進一步提高了接戲的標準。
秦昊的狀態,常莉都看在眼裡:「有的人拍電影是為了錢,他家裡生活條件也可以,他才不在乎這個。你不用我,不用就拜拜。」
清高了三年以後,沒戲找他了,他一度心慌。但是,王小帥的《青紅》和王安憶的《長恨歌》同時擺在他面前時,他還是選擇了王小帥。
秦昊在《青紅》中經典的跳舞戲
《青紅》是個文藝片,秦昊的角色是個戲份不多的小配角。《長恨歌》是個電視劇,找秦昊演老克勒,戲份是三個男主之一,給的錢也比電影多。他媽媽對他的選擇特別不理解,「我媽說拍電視劇呀,小帥拍過啥?什麼車?他們都沒看過。(註:《十七歲的單車》,獲2001年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秦昊當時也猶豫了很久。「後來覺得說,我看《十七歲的單車》的時候的那個感受,我靠這太牛了,就那種想成為牛的那種感受,最後還是勝過了錢。」
拍文藝片不掙錢,他一直以來都知道。2009年第一次和婁燁合作時,片酬是10萬,這個數字已經讓他覺得非常滿足,讓他感到了一種尊重。
王小帥2010年執導電影《日照重慶》劇照
秦昊是獨生子,從小生活陽光普照,沒有一絲陰影。他繼續挑剔劇本、只演自己認為值得的東西,保持一年一部電影的工作節奏。直到現在,他仍然認為那六年是他最快樂的日子,「我那時候做的所有東西都是為自己。
」他從來沒有窮苦過,也就對賺錢這件事沒有什麼概念。「我賺的錢不多,但也沒餓著,也沒有什麼壓力,別人拿多少錢我不知道」。有時和朋友聊天,聽說某個女同學買個包兩千多塊,「覺得怎麼那麼貴啊」,「但我也不關心他們掙多少錢。」
30歲來臨的時候,他發現生活的規則變了。
《春風沉醉的夜晚》劇照
我不想當「無冕之王」「文藝一哥」
如今回想起來,秦昊覺得,2009年《春風沉醉的夜晚》,是他演藝生涯的轉折點。
拍《春風沉醉》時,他媽媽曾經讓他不要去。那個時候婁燁還處於被禁期,「她說(片子拍完了)國內放不了,那你拍它幹嘛?」
「我說婁燁是幹嘛的你知道嗎?人家要不是因為禁拍,人家也找不到我,對不對?可能一幫人要搶著上。我是這麼想的。你給我這個機會了,那我一定要把握。」
影片入圍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秦昊有資格角逐金棕櫚影帝,他對自己很有信心,發布會後自己主動留在坎城「等獎」。閉幕式的前一天,他還接到婁燁的電話,說是主辦方讓他再回去「拿獎」。結果沒想到,公布獎項,他以一票之差落選。
《春風沉醉的夜晚》劇照
下半年繼續入圍金馬獎,角逐影帝。那一屆和他同臺競爭的還有王學圻、倪大紅,最佳男主角最後頒給了新晉紅人阮經天。「結果讓我大跌眼鏡,已經超出了我的審美範疇和對電影的理解了。我覺得最近的一次,你都會發現拿不到的時候,你的那種焦急感……」
他開始反思。「到後來慢慢你發現,我很喜歡的導演,我很希望上的電影項目,他們寧可選那些當時找我我都不演的電視劇的演員去演,他都不請我。這種殺傷力對我來說是巨大的。」
「我堅持了這麼多年,我所得到的,我所看到的,我覺得能夠讓我堅持下去的東西越來越少,越來越沒有。」
秦昊和伊能靜 圖源:伊能靜微博
伊能靜還記得,她和秦昊認識以後,經常聽到他的抱怨,比如他們費盡心力做一個作品,去參加電影節,回來後卻發現記者最關心的新聞是一個女演員懷孕了。
秦昊和伊能靜在一起之後,他發現,自己和伊能靜的事經常上頭條。他一開始不是很理解,「我去了三次坎城,在盛大的場面,去代表中國電影,都沒上過頭條。」
他漸漸明白,原來這就叫「紅」:「我之前一直以為我拍了電影去坎城就叫紅,全世界有幾個人能拍這樣的電影,給人這樣的感動?結果原來你告訴我,談個戀愛就能紅,那行吧我知道了。」
網劇《無證之罪》劇照
他開始嘗試商業電影、電視劇、網劇、綜藝,來者不拒。說得平和一點叫「轉型」,在文藝片死忠粉絲眼裡,這叫「墮落」、「放棄」理想。秦昊不認可這種提法。
他想得很清楚:「如果大家都覺得你做的是一個好的東西,你不去做,為了一個(功利的)目的,那是一种放棄。如果現在所有人都不care你,不在乎你做什麼的話,那做什麼是我的自由,談不上什麼放不放棄。」
記者追問他,如果一部片子錢給得很多,但戲很爛,拍出來是有損聲譽的,你還接嗎?秦昊搖頭:現在我不會這樣去想這個問題。如果我現在就是缺一臺車的話,那我就是要拍一部電視劇把它買回來。我是靠勞動得來的,我沒有什麼過錯感。
年齡是另一個因素。二十幾歲的時候,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不要再花家裡人給的錢。到了三十歲了,他自覺應當擔負起更多家庭的責任,給了自己一個任務:成為全家賺錢的主力。
「我父母現在已經60多歲,活到八九十歲的話,也就還有二三十年。你是願意他們從現在就開始享受這二三十年,還是再晃晃悠悠,再等我過15年之後?我願意父母從現在就開始享受,而不是再等15年。」
30歲,他告別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把自己籤進了經紀公司。王京花安慰他,我知道你不是能賺錢的演員,你後面會紅。秦昊心裡還是有壓力,希望「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給公司多掙錢」。2010年,他跟著《日照重慶》劇組去了坎城,「我還沒有為公司賺錢,公司反而花錢派人跟著我去,又搞了不少宣傳,我心裡很過意不去。」
《闖入者》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後,秦昊和導演王小帥擁抱 圖源:《闖入者》官微
2014年,《闖入者》入圍威尼斯電影節,成為主競賽單元裡唯一的華語片。秦昊專門帶著父母一起去威尼斯參加了全球首映。
「我每次跟我媽媽通電話或是回家,他們都說拍點電視劇啊,讓我們能在電視上看到你啊,總看不到你。所以我就希望能讓他們過來看到我做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工作,能更了解我。」
電影《十二星座離奇事件》中秦昊生吃螃蟹
與自己和解
2012年,秦昊拍了一個《十二星座離奇事件》。身為金牛座的他,在片中演的角色也是金牛座。「我覺得我是一個挺典型的金牛座,一根筋,好聽了叫執著,不好聽叫固執。
」這部片子豆瓣評分3.1,秦昊直言接這個戲的原因就是錢給得不錯,而且他在片中有一場戲是生吃螃蟹,挑戰了生理極限,「我其實就是為了螃蟹那場戲才接的。」
電影《妖貓傳》劇照
上學的時候,秦昊一直夢想和第五代導演合作。2016年,陳凱歌終於帶著《妖貓傳》找過來,這時他已經畢業16年了。
秦昊還記得他們的見面是在一個電影節上,沒有劇本,沒有大綱,秦昊什麼都沒問就一口答應了。
直到拍完,秦昊都只知道自己的戲份,不了解電影的全貌。等到上映,他滿懷期待去看,卻發現原來角色很小,主線不在他身上,砍掉他對整個故事走向沒有任何影響。
那次回去以後,他問自己,如果重來一次,他還會不會接這個戲,他很確定他會,因為拍攝過程非常愉快。但圓夢一次就夠了,他給自己立下規矩,再有導演找來,無論多大的製作,他都要看到全部劇本才決定接還是不接。
女兒出生後的秦昊 圖源:伊能靜微博
女兒出生以後,他決定反面角色儘量不接,「我就想拍點她能看的東西。」
史航說秦昊在《推拿》裡的角色是一個「拔著自己頭髮離開地球的人」,這也適合形容以前的秦昊本人。但是他到了40歲,覺得生活中最大的成就是與自己和解。
「跟自己和解後,我突然領悟到:演員的本質是什麼?演員的本質就是演員,就是把角色演繹到讓大家相信。」
電影《火鍋英雄》劇照
他開始願意主動找青年導演合作。2016年他主演的《火鍋英雄》,成為他參與過的最成功的商業片,上映7天票房超過2.3億。導演楊慶,是當時國內第一個在院線全面發片的80後導演。
2019年4月4日,他參演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公映,同一天,他獲得了綜藝《聲臨其境》第二季的總冠軍。
他發現一個神奇的事情:「放下之後,我得到的反而更多了。」當初所謂的「低頭」,反而給他帶來了更大自由度。「我現在接到的東西都是我喜歡接的,以至我有底氣跟所有人說,以後再也不會有一部戲可以用錢砸到我秦昊了。」
電影《你好,之華》劇照
以前,秦昊拍戲的時候對合作者有不滿意就直接懟,幾乎不參與宣傳,覺得特傻,但現在,說話前他會稍稍斟酌,思考一個更讓人接受的方式。
對除拍攝之外的工作,他也都盡力配合,在微博、抖音各種平臺和大家一起開心地玩梗:「你會發現其實每個人在拍的時候都在為你做很多很多東西,你不可能那麼狹窄的只看你的表演,這都是互相的。」
《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中秦昊與李冰冰對戲
史航是《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的評審團成員。他注意到有些評論嘉賓對秦昊詮釋的角色有疑議時,語氣會很生硬,不那麼客氣:「但秦昊修養很好,他甚至可以說在臺下的時候,他不是中年人的修養,他就是孩子氣的友善。」
史航常年在鼓樓西劇場辦朗讀會,邀請過秦昊,但時間不合適沒能成行。從那之後,每次他們倆聊天,秦昊總會在結尾時主動提起這件事,說還記著呢,沒忘,「非常厚道的一個人」。
秦昊陪女兒的日常
翻看秦昊的微博,裡面都是女兒的可愛日常和自己的角色表情包,能感覺到他對現狀的滿意。唯一的危機感來自身材管理。
30歲左右的時候,秦昊總喜歡40歲的角色,那種複雜性讓他著迷。現在他42歲了,事業越來越好,又發現找過來的戲都要讓他從30歲演起:「所以現在我是有個危機感,包括對身材的管理,我都希望能夠把我沒有機會拍過的那些,全都拍一遍。」
但是無論如何,他已經告別了糾結。「我是金牛座嘛,這個星座最大的特點就是買單。我為我的選擇買單,我想做的事,做過了,不好我也認。我不喜歡的事,我沒做,這事最後好了,我也不後悔。」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 《秦昊:<推拿>的角色很像我,異類卻自以為主流》 作者:陳晨;
南方都市報《「金牛座」秦昊:我為自己的選擇買單!》作者:蔡妍菡;
南都娛樂周刊《秦昊:在鏡頭前展露身體一點都不尷尬》作者:艾輝;
界面新聞 《秦昊:電影永遠是年輕人的》;
搜狐娛樂 《威尼斯專訪秦昊:成長之後更寬容》 作者:秦川璽、幗傑。
部分圖片、視頻資料由愛奇藝、萬年影業、秦昊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