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敗家之眼太貴?試試華碩小金剛顯示器,信仰功能一件都不少

2021-01-08 歌布林

【前言】

作為一個非硬核的休閒遊戲玩家,本人對於電競顯示器曾也有所關注的,它的核心功能是高刷新率,我記得早年前這類電競顯示器新品的價格超貴,一般都要四五千塊錢一臺,大多數還是TN屏,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就對這類顯示器失去了興趣。這次能體驗到華碩小金剛VG27AQE電競顯示器,讓我了解到原來現在電競顯示器已經開始往IPS發展了,這一結點正好切中我的剛需!作為一個攝影愛好者,我除了攝影,許多照片需要做後期,顏色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成品質量,所以對於顯示器色彩的準確度要求也比較高,IPS天然的色彩準確度可以幫助我完成這些工作。當然作為以遊戲為核心的華碩VG27AQE電競顯示器,它還有其他很多的甜品級功能,這是我要在本文中闡述的重點。好了裹完囉嗦的纏腳布,接下來就與大家分享一些我所體驗之後的真實感受。(本文首發新浪眾測)

【意料之外的驚喜:包裝和顯示器細節展示】

直接從寧波發的貨,到我這裡只用了一天時間,看來華碩VG27AQE並受到多少顛簸的坎坷,包裝盒保護得很好,沒有任何破損哈!

華碩顯示器有九大系列涵蓋應用的方方面面,VG27AQE屬於電競系列,仔細看了一下官網,貌似電競系列下又有多個分支,其中還包含了信仰之神--ROG系列,VG系列應該是走性價比的機型之一。

顯示器被包在海綿泡沫裡,所以顯示器在盒子裡不會因路途顛簸而受到震動,保護措施還是很不錯的。

盒子裡的物品如下圖所示,華碩VG27AQE顯示器、底座、displayport1.2線、電源線、電源適配器、說明書保修卡。我記得以前買顯示器都只送VGA或者HDMI的,華碩VG27AQE居然送了displayport1.2線良心大大滴好!

我陸陸續續買過4款顯示器,它們都是底座與支架固定在一起的,特別是戴爾的最喜歡這樣做......我覺得給我帶來做大的困擾就是拆裝很吃力,你可以YY一下要把顯示器裝到支架上要花費多少力氣,拆的時候也很困難,特別是使用久了之後仿佛內部自動固化了一樣,必須要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拆下來。但華碩VG27AQE的支架則是與顯示器固定在一起的(也可拆卸,但一般不需要),底座是獨立的,底座只需要對準空位插進去,然後再底盤上用免工具螺絲旋緊就可以了,無論安裝還是拆解都十分簡單。

華碩VG27AQE的外觀如下圖,簡練的外觀還是非常符合我個人審美噠!我不太喜歡造型太浮誇的東西,低調一點更和我心意。

顯示器右側貼了張大大的貼紙,上面展示了VG27AQE各種特性:155Hz刷新率、IPS屏幕、1毫秒低延時、ELMB SYNC、FreeSync、2K解析度、HDR、Shadow Boost、HDR,這些特性全部為畫質和視覺效果而服務,讓我這個初次接觸電競顯示器的小白有些手足無措了~,下文我會詳細聊到這些特性的體驗感受。

OSD菜單控制分布在顯示器右下側,開始我以為是觸控按鍵,摸了摸沒反應......仔細查看才知道原來這些小標識的後方才是按鍵。一共5個按鍵,最上方的一顆是五維導航鍵,按下的時候嘎達聲比較響亮清脆,手感中規中矩,優勢是伸手就能夠到,操作的時候挺方便的。

五維導航鍵的鍵帽做了防滑處理,其餘四個按鍵是不規則的四邊形,最後組合成一個長方形的樣子,感覺設計師下了不少功夫哦,按鍵有些隱秘,平常不太容易被發現,整個設計思路還是比較合理的。

顯示器正面設計簡約幹練,下方是華碩的LOGO,做了金屬拉絲的處理,由於整個顯示器是黑色,所以LOGO顯得很醒目。

仔細看了看屏幕的邊框,它並不是與整個顯示器邊框一體成型,而是前面板邊框鑲嵌在了後蓋上,縫隙比較明顯,可能使用久了之後容易藏汙納垢。

顯示器的上側和左右兩側邊框大約是0.6CM,下側邊框大約是1.1CM,邊框的厚度控制出色,由於這款顯示器是27寸來的,所以邊框顯得更窄了,關機的時候仿佛整個前面板是一整塊的屏幕,開機後依然顯得很窄,這款顯示器從視覺效果上首先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顯示器的厚度,通過測量得知大約是1.5CM,其實它的背面並不是平整的,而是有略微凸出,所以它並不是一臺超薄型的顯示器。

華碩VG27AQE的底座設計比較新穎,造型上使用了一些多面和線條化元素,轉軸部位帶有一圈紅色的裝飾,這種設計元素似乎在我的印象中有不少華碩產品裡邊都有呈現,個人還是比較喜歡這類設計元素的,有科技感,同時又不會讓整個產品外觀看起來太過沉悶。

剛才提到過後蓋是凸出得,其實它凸的還很有個性!大致是三個面合成一個立體的後蓋面,最上面的一個面是網格紋路,同時印上了華碩的大LOGO,其他幾個面都是磨砂外殼,當然,全都是塑料的,也沒有光。另外這裡兩側的豎立的斜凹線,此處是揚聲器,沒錯VG27AQE是搭載了2個揚聲器的,但效果很普通,只能堪稱可聽,想要音質的童鞋建議上獨立音箱吧。

華碩LOGO下方一排是散熱孔,這款顯示器的電源是外置的,所以機內的溫控相對要好許多,主要發熱點還是在液晶屏幕上。

看到支架上的TUF GAMING,才想起來去百度一下,原來這款顯示器是屬於華碩顯示器電競系列當中的電競特工系列,不僅僅是顯示器,主板、散熱器、鍵鼠、顯卡都有涉及,屬於走性價比的系列啦,買不起敗家之眼的朋友選擇TUF GAMING也不錯噢!

支架側面印著紅色的參數,大概意思應該是指支架的活動範圍,然後我就簡單做了幾個動圖給大家展示一下。

高低升降0-144mm

水平旋轉+62° to -62°

前後傾斜+20° to -5°,還有一個垂直旋轉+90° to -90°沒有拍攝,感覺平常不太用得到~。從這些動圖可以感受到這款顯示器的活動角度非常大,基本能夠應付任何場合的觀看需求了。

後方底部的部位是一塊三角形的凹陷部位,然後所有的I/0接口居然擺在三角形的斜邊上,你說有多特別吧好像也沒啥特別的,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應該是出於從活動屏幕方向的角度考慮的,比如抬高/降低屏幕時,雙手託住這個三角形的凹陷部位會十分的順手!

2個HDMI2.0接口,1個DP1.2接口,1個耳機接口和電源接口構成了華碩VG27AQE的所有I/O接口了。接口不算多,但家用已經足夠,三角形的凹陷內側同樣有許多散熱孔。

支架與底座接近的地方有一塊板子,拆下就會露出一個梯形孔位,這裡可以用於貫穿電源線和視頻線纜,起到打理桌面線纜的作用,如果你不喜歡使用這個理線孔位,那就用板子蓋上,能起到一定的美觀效果。

配件方面,一條DP線纜,一條電源線,以及電源適配器,這個電源適配器居然是方形的,體積不大,不會佔用太多桌面的空間。

上機,點亮!HDMI線纜隨便插入一個孔位,自動識別awesome!這是我第一次使用27寸的顯示器,我的桌面空間有限(主要是桌子比較窄),所以我必須近距離的使用它,看慣了24寸的顯示器再來看27寸的有點偏大,但明顯win10桌面上的圖標和背景圖更加清晰了,同一列下排列的圖標也更多了,win10桌面的空間更大,顯得更為簡潔。雖然剛開始有點不適應,但現在已經非常習慣這種大尺寸顯示器帶來的視覺效果了。點亮顯示器後,顯示器的邊框果然極窄,而且色彩方面即便不用科學檢測明顯感覺也要優於我原來那臺戴爾U2414H。

華碩VG27AQE電競顯示器外觀小結:顯示器的外形設計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設計主要以簡潔幹練為主,沒有太多浮誇的裝飾物。但它在許多細節方面做得很不錯,比如散熱能力超級強(我很少會用這種浮誇的形容詞噢......),底座拆裝簡單,極窄的邊框帶來了更加具有衝擊力的畫面,背部靠下方的三角形凹陷部位能讓用戶更順手地轉動屏幕方向,後方右側的按鍵使用很順手,對了,還有電源指示燈我真是找了好久好久才找到呢,隱秘性比較高,夜黑風高夜修圖很安逸!OSD菜單是能對這顆小燈進行開/關控制的,其實它就位於電源鍵下方、顯示器右下側的位置,不注意看還真不容易發現。不足之處也在此羅列一下:首先是按鍵手感偏硬,談不上舒服,但也中規中矩,顯示器自帶揚聲器和耳機輸出音質很普通,基本上算是買顯示器附送的,如果你對音質要求比較高,建議還是使用獨立音效卡(現在比較流行解碼耳放一體機)、帶音效卡的遊戲耳機或者獨立音箱來使用吧。

【顯然比我的老顯示器好太多:屏幕主客觀體檢】

既然剛才有聊到色彩,那麼本階段就對華碩VG27AQE的屏幕色彩進行詳細測試。這是一個27寸並具備155刷新率的IPS屏幕,電競屏早在去年甚至之前都很少會用上IPS的,這次華碩VG27AQE不僅帶來了高刷新率,而且還加入色彩還原和可視角度更好的IPS屏。作為一個普通遊戲玩家,我除了打打遊戲,會把更多時間放在工作和學習上,我的工作離不開電腦,顯示器作為與用戶直接溝通的輸出設備之一,顯得尤為重要。既然是一塊IPS屏幕,廠商似乎並沒有對它的基本性能做太多的解釋,由於我平時有修圖需求,所以對色彩表現十分重視。

一、基於紅蜘蛛5Elit的色彩測試與校色

先進行一個比較客觀的色彩測試項目吧,我使用的校色儀器是紅蜘蛛5Elit,在自動+全面校色時,注意要把顯示器色溫調偏冷一些,雖然華碩VG27AQE沒有具體的色溫值控制,但調節為「冷色溫」即可,這樣出來的色彩不會有偏向性。如果你以顯示器出廠默認設置的基礎進行調色的話,最後出來的顏色會偏黃,這是歐美人的審美,所以這個問題大家在校色前需要注意。另外就是在自動校色的過程中需要你手動把亮度調到軟體要求的值,此時需要細心調教,誤差不要太大。

華碩VG27AQE sRGB 測試結果為100%!

華碩VG27AQE NTSC 測試結果為73%!

華碩VG27AQE AdobeRGB 測試結果為78%!

在色彩精度方面,華碩VG27AQE的平均ΔE值為0.86、最小值為0.11,最大值為3.32。這項測試ΔE值越低越好,雖然有些色彩(如1F)色彩還原不是很高,但好在這類色彩平時用得極少,三原色的精度還是比較出色的,可以看出華碩VG27AQE的色彩精度大體上屬於優秀的級別。

色彩亮度方面,我分別在50%,67%,83%和100%亮度下進行了色彩亮度均勻性的測試。通過測試可以發現1號和2號區域的色溫最接近D65的標準,而7號和9號區域的色溫與標準色溫值相差較大。但由於顯示器尺寸較大,所以這點色溫的區域性差異完全可以無視,或者說肉眼無法察覺到,總體表現還是比較出色的。

我同樣分別在50%,67%,83%和100%亮度下進行了亮度均勻性的測試。從4個亮度下測試可以得出一些共性的結論,比如5號區域(屏幕中間區域)是最亮的,亮度差異最大的在3號或者4號區域,與屏幕亮度最大區塊差異為14%,5號中間區域最亮,而事實上用肉眼觀察,我依然無法察覺到這點亮度的差異,所以我認為依舊符合大多數用戶的使用習慣。

在亮度響應測試中,黑色曲線為顯示器的光度值測試結果,當此光度值越貼合藍色曲線時說明顯示器表現越好。華碩VG27AQE的測試光度值為2.3,誤差只有0.1,非常接近標準值。

在色溫一致性方面,白點色溫一直保持在8400K-8600k附近,由於顯示器無法調節具體色溫值,但是以冷色調為基準的,所以依然可以看出華碩VG27AQE的表現十分穩定。

二、.靜態測試圖照片,肉眼實際觀察到的主觀體驗(在線測試軟體)

本階段我將使用全畫幅相機拍攝一系列純色圖和測試圖片,並基於主觀體驗下進行視覺觀感體驗。相機設置為光圈優先F5,拍攝到如下若干圖片。首先是三原色的照片,可以看出紅綠藍的色彩目測精準,沒有出現偏色的情況,色彩純度也很高。

在純黑圖片下,可以看到右上角和右下角有較為明顯的漏光情況。當然這是在極限情況下的測試,日常使用基本察覺不到。

方格圖主要測試屏幕的畸變情況,從中心延伸至邊緣地帶的所有橫線和豎線都顯得極為平直,華碩VG27AQE的OSD菜單中並沒有加入畸變控制的功能,從測試結果來看也沒這個必要了。

暗調對比度測試方面,畫面中右下角的兩個方塊無法識別,其他方框都比較清晰,說明暗調對比度表現很出色。

亮調對比度測試下,可以看到左上角第一個方塊無法分辨,其他的方框色彩亮度強弱都較為清晰。

最後是色彩飽和度的測試,如下圖的彩虹圖,每個色彩之間的過度很平滑,沒有出現生硬的色條現象,顏色的飽和度很高。

三、戴爾U2414H與華碩VG27AQE的對比

我覺得看了那麼多的測試圖,還不如來幾張實拍的照片來得更有說服力吧,這裡我又拉來了萬年背黑鍋小王子戴爾U2414H,為了公平起見,兩臺顯示器都做了校色,並且把亮度都開到了最大。首先第一張圖是雞腿飯~,可以明顯感受到戴爾U2414H的最大亮度要比華碩VG27AQE暗淡許多,最大亮度的欠缺可能在某些場合併不能完美展示一些細節的內容,比如在光照充分的書房辦公室。

對於暗色系的表現力,兩款顯示器表現差不多,綠色、棕色甚至暗部細節都幾乎一樣,但2k解析度帶來的細節呈現卻直接秒掉了僅有1080p的戴爾U2414H。

下邊這張圖,充分表達出了兩款顯示器在亮色系呈現上的差距。戴爾U2414H的人物膚色居然有點偏青色......,看起來像中毒一樣~,華碩VG27AQE的膚色白裡透紅,顯然更加健康。大家再注意看背景,華碩VG27AQE的背景牆細節更多,戴爾U2414H顯然幾乎已經被黑色「淹沒」了。

下面這張圖片來自經典的日本動漫《你的名字》,當年看得我稀裡譁啦......,Emmm~這兩臺顯示器的色彩風格有點不太一樣,華碩VG27AQE色調略微偏冷,戴爾U2414H則稍稍偏暖一點,色彩風格乍一看似乎差不多,但仔細看細節,比如男孩子的膚色和女孩子的紅色領結華碩VG27AQE更亮一點,天空的藍色戴爾U2414H更深一點,我覺得對於動漫色調的呈現方面兩者並沒有太多的差距,色彩偏好各有所好吧。不過我個人覺得色彩偏亮麗一點會更好看。

戴爾U2414H的紅色依然偏暗,藍色更深一些,整體色調華碩VG27AQE則更透亮一些。

下面這張賽車的對比圖,戴爾U2414H又出現了發青的情況,明顯華碩VG27AQE的色彩更準確。

下邊兩張是文字的微距特寫,本人拍攝的。戴爾U2414H的顆粒大一點(像素點距0.2745mm),所以拍得比較清晰,但邊角略糊不夠清楚。

由於華碩VG27AQE的顆粒太小我用百微對不上焦了,它的密度更大(像素點距僅為0.233mm),文字顯得更加銳利。

畫質測試小結:27寸2K解析度的屏幕,首先在細節呈現上就吊打了一眾24寸1080P解析度的顯示器,然而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同為IPS的戴爾U2414在色彩還原方面遠不及華碩VG27AQE來得精準。作為一個日常修圖用戶,首先IPS屏幕是最基本的配置,但IPS屏也有高低端之分,華碩VG27AQE所使用的IPS屏幕在綜合素質上表現出色,100%的sRGB,73%的NTSC,78%的AdobeRGB,這在非繪圖級的專業顯示器領域可以說是金字塔尖的存在,如果你是個攝影愛好者,日常需要做做後期修圖之類的工作,這臺華碩VG27AQE足以應付了。

【為娛樂而生:遊戲和觀影應用】

華碩VG27AQE是一款主打電競的顯示器,所以它在遊戲顯示方面有它許多獨到的特色,155Hz刷新率、IPS屏幕、1毫秒低延時、ELMB SYNC、FreeSync、2K解析度、HDR、Shadow Boost、HDR......本人作為一個初次體驗電競顯示器的用戶,自然對這部分的內容充滿期待。

一、高低刷新率的視覺差距分析

我對於這款顯示器的155Hz刷新率最好奇了,高低刷新率到底有什麼視覺上的差異呢?!一般常見的高刷新率都是144Hz起步的,再往上就是240Hz了,華碩VG27AQE居然是155Hz~,開始我使用的是RX460顯卡接駁HDMI線纜只能到144Hz,仔細研究了一下才知道原來必須使用DP線才能激活155Hz,好吧,換上原裝DP線纜,可顯示器黑屏.....我也查不出原因?過了幾天藍寶石5700XT入手,接上DP線纜終於刷到了155Hz!

要刷到155Hz,如果用HDMI是做不到的(只能到144Hz),所以必須使用DP線,然後打開OSD菜單,此時「Over Clocking」亮起,選擇啟用。

接下來在win10系統中,桌面任意右鍵點擊「顯示設置」--「高級顯示設置」--「顯示器1的顯示適配器屬性」--「監視器」,在「屏幕刷新頻率」的下拉列表裡選擇155赫茲即可。

華碩VG27AQE支持AMD專屬FreeSync,這與5700XT剛好匹配。據說N卡也能用FreeSync?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了解一下,這裡就不展開了。

關於刷新率的概念,我是這麼理解的:顯示器上所有的畫面無論靜態還是動態,全部都是由顯卡渲染而成的,它指電子束對屏幕上的圖像重複掃描的次數。說得更加通俗一點,60Hz就是指顯示器在一秒鐘內刷新了60張畫面,155Hz就是指顯示器在一秒鐘內刷新了155張畫面,刷新率越高,畫面的連貫性也就越強。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書本上一頁一頁的畫出個小人兒,然後通過翻頁的方式讓小人兒動起來,翻頁越快,小人兒的動作就越連貫,兩者之間似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好了,文字描述得再天花亂墜還不如給大家看看實際效果來得更直觀。接下來我使用iPhone xs max使用升格拍攝手段,在不同刷新率下呈現出來的小飛碟的動態效果。

從下面2張動圖可以發現明顯高幀率顯示器在顯示移動畫面時更加流暢,另外有了1ms的響應時間加持,小飛碟移動過程中出現的「拖尾」控制非常出色,不知大家有咩有注意到一個現象:刷新率越高的狀態下,畫面時滯也越低,反之刷新率越低的畫面時滯越大,如果是在電競比賽中,這種毫秒級的優勢顯然會更佔上風!

直接來二組遊戲中的效果圖吧,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差別了。

更多遊戲體驗:在體驗遊戲時我忽然發現顯示器自帶了一個很有趣的GamePlus遊戲工具包,能為用戶在不同遊戲類型下創建更好的遊戲環境體驗,OSD菜單裡有快捷鍵,很快就能呼出該功能了,大部分都是非常實用的功能,這裡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個工具是「十字瞄準線」,內置了6種準心!它的意義在於用戶進行FPS遊戲時,能大大提升瞄準的精準度!如下圖所示,這是其中一種準心,愛玩FPS的玩家都知道不同武器的準心大小是不一樣的,有的武器準心甚至非常的離散,華碩VG27AQE自帶的每一種準心全部都是指向於一個中心點,無論你用什麼武器都一樣噢!感覺這有點變相作弊的節奏哈哈~。

第二個工具是「FPS計數器」,這個功能跟FRAPS很像,就是在畫面左上角展示實時幀率的。不過FRAPS有個很大的缺點,並不是所有遊戲都支持幀率顯示。VG27AQE自帶的這個FPS計數器兼容性就非常好,目前測試了8,9個遊戲(包括FRAPS不能支持的《街霸V》),全部都支持。但是個人不推薦時刻開啟它,因為數字後面有一塊黑色的背景,在win桌面上會擋掉屏幕左上角的一些圖標。另外,如果此工具能與「十字瞄準線」同時使用就更好了。

第三個工具是「定時器」,就是讓你查看玩遊戲時長的,有30分鐘、40分鐘、50分鐘、60分鐘、90分鐘五種,Emm我覺得好像使用的意義不是很大,但如果家裡有個貪玩的小孩子,可以給他用來做計時用,規定只能玩多少時間,時間一到就不讓他玩兒電腦了哈哈哈!

第四個工具是「顯示對齊」(如下圖),開啟後,屏幕四周會出現灰條,然後有一些紅色的箭頭,這個功能主要是用來當用戶需要2臺甚至以上的顯示器進行拼接的時候做參照用的,額......個人感覺意義也不是很大,比較適合有錢人購買多塊VG27AQE用一用......。

測試了更多遊戲,全部都開啟155Hz刷新率,同時開啟ELMB SYNC和Shadow Boost,相比我用了多年的戴爾U2414H,整個視覺觀感有質的提升,高速運動畫面裡的每一個細節都呈現得很清楚,移動物體的動作非常連貫,幾乎感受不到「拖影」的情況,另外由於開啟了Shadow Boost,暗部細節也十分清晰,總之給我呈現出來的畫面有一種亮堂的感覺,遊戲中的實際畫面效果非常棒。

其實像swtich這樣的遊戲機放在華碩VG27AQE上也可以帶來很不錯的體驗感受。雖然switch的遊戲無法達到144Hz的刷新率,但畫面的拖影依然極其輕微,動作流暢無卡頓感,色彩也很豔麗。前文提到過華碩VG27AQE是自帶音箱的,我一個人在使用華碩VG27AQE玩兒switch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太講究,直接使用它的內置揚聲器也還可以,雖然聲音立體感偏薄,低頻也比較少,但好在大音量下也沒有出現破音,聲音的穿透力還算不錯,跟市面上一些主打多揚聲器的筆記本或者平板電腦差不多。

關於Shadow Boost,剛才提到了這個關鍵詞哈,這個功能可是神器來的。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遇到過在使用普通顯示器時,遊戲中一些昏暗的畫面無法看清細節,更差一點的顯示器甚至直接給你一團黑,怎麼調都調不過來。Shadow Boost就是在保證高光區域不過曝的情況下,拉高黑色區域的亮度,呈現出更多細節來。Shadow Boost一共有4檔可調,廢話不多說直接看下圖。

個人建議如果啟動了就不要同時開啟HDR,因為HDR的原理是平衡高光和低光區域的協調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拉高黑部細節。如果同時開啟的話......色彩會顯得很奇怪,如下圖:

此時我發現顯示器OSD菜單GameVisual中有各種場景類型的色彩預設,分別是風景模式、比賽模式、影院模式、RTS/RPG模式、FPS模式、sRGB模式和MOBA模式。每種模式下的色調都不一樣,各取所需吧~!

再給大家介紹一個可能許多玩家都會忽視的問題:抗撕裂。在一些遊戲畫面裡,快速的動畫會造成個別圖像出現邊緣不平滑和斷層的現象,感覺物體好像被撕裂了一樣,這種情況經常會發生在CG動畫或者快速移動的情境裡,對於畫質要求很高的用戶來說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相信有很多小夥伴都知道N卡有G- Sync,A卡有Free Sync,這些都是有效祛除畫面撕裂的工具,但是華碩VG27AQE也有它的獨家專利技術:ELMB SYNC!經過一番體驗,我對它的理解是,ELMB SYNC包含了兩大功能,分別是消除動態模糊和防止畫面撕裂,特別是當同時開啟Free Sync和ELMB SYNC的時候,這種改善的效果尤為明顯,不僅動畫畫面的邊緣更加清晰銳利,而且畫面撕裂問題也得到了徹底解決。這裡給大家簡單演示一個小視頻,不用更多解釋,一看就能看出差距了。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4MzY0OTA1Mg==.html?spm=a2h9p.12366999.app.5~5!2~5~5!2~5~5!2~5!3~5~5~5~5~5~21~22~TR~TD!2~5~5!2~H4~A

觀影方面,更大尺寸的顯示器,電影感和視覺衝擊力會越強,這個毋庸置疑,但華碩VG27AQE還帶有HDR10!它在HDR裡雖然是一個最廣泛應用的技術,但目前只是用在電視行業比較普遍一些。顯示器和手機上都非常稀少,這項技術能大大提升畫面的動態範圍,無論色彩和通透性都將帶來明顯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華碩VG27AQE如若要開啟HDR,必須先在win系統中打開「播放HDR遊戲和應用」開關。如下圖所示以win10系統為例,桌面上右鍵點擊「顯示設置」,然後按照下圖打開即可。此時華碩VG27AQE的OSD菜單裡的HDR功能亮起,然後就能打開顯示器HDR了。

下面兩張圖分別是關閉HDR和打開HDR的效果,未打開HDR時畫面灰濛濛的,綠草和藍天色調偏暗。打開HDR後,仿佛整個畫面出現了生機,藍色更爛,綠色更鮮豔,同時畫面的層次感也凸顯了出來,通透無比。

遊戲和觀影應用小結:155Hz刷新率、IPS屏幕、1毫秒低延時、ELMB SYNC、FreeSync、2K解析度、HDR、Shadow Boost、HDR,這一切技術只為畫質而生,無論從客觀測試還是主觀體驗來看,這款華碩VG27AQE在視覺效果上確實達到了賞心悅目的初衷,它在遊戲和看劇方面都有著獨到之處,相比我的老顯示器,這種畫質可以說有了飛躍性的提高。但是,我腦海裡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好的畫面感能否讓用戶更加長時間的體驗呢?這就涉及到了護眼方面的問題。

【 不僅僅只有娛樂:辦公場景下的體驗】

對於我本人而言,如果一款電競顯示器即便性能再好,要是不支持護眼方面的功能,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的。本人已經三十多了,感覺現在持續使用電腦的時間越來越短,主要問題就在眼睛上......。我近視700度,還帶有兩百度的散光,聽老人們說近視的人年紀大了眼睛不會老花?這到是個好消息,不過可能是因為年齡的問題,我盯著屏幕看1個小時就必須休息十來分鐘,如果眼睛得不到休息,我看東西就會有重影,這是典型的眼疲勞現象。於是我買了個專門用於護眼的眼鏡,那麼問題來了,每次使用電腦,我都必須佩戴兩副眼鏡,一副近視眼,一副防藍光眼鏡......,看起來有點可笑。

華碩VG27AQE帶有防藍光的功能,一共5級可調,從0-4,整個畫面的會越來越黃。其實我覺得這個防藍光的效果跟我的防藍光眼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雖然畫面泛黃了,但明顯可以降低眼疲勞,效果也跟防藍光眼鏡差不多,所以自從用了這個功能,我就再也不需要在佩戴近視眼鏡的基礎上再戴一副防藍光眼鏡了!不過,如果你準備修圖,建議暫時關閉防藍光功能,因為泛黃的色差可能會給你的調色帶來誤判。

華碩VG27AQE還帶有不閃屏技術。以前長輩都要求小孩子不要在日光燈下寫作業,因為這種燈泡的閃頻非常厲害,時間長了會損傷眼睛,直到後來出現了不閃頻的LED檯燈,大家對於這類不閃頻的護眼燈才慢慢熟悉起來。在顯示器上也是一樣的道理,它的光源來自於背板裡的燈管,如果加上了閃頻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起到護眼和防止眼疲勞的作用。我的測試方法很簡單,使用相機對著白色背景的屏幕進行查看,如果相機屏幕上出現橫上下閃爍的橫條,說明顯示器是有閃頻的,反之如果沒有閃爍橫條,說明它沒有閃頻。測試結果如下:

(戴爾U2414H)

視頻編輯雖然不是我經常需要做的事情,但有時候突發奇想也會要用到,比如做個搞笑視頻發到B站什麼的哈!視頻編輯對於我來說還是個新手,很多功能還正在學習中,不過一些基礎手段還是比較熟悉的。在效果預覽時,我之前使用1080p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左右兩邊的視頻雖然很直觀,但畫面太小,很多細節無法展現出來,只能看個基本色彩,但在2K解析度下,顯示細膩度有了非常可觀的提升,下方的編輯條也寬大了不少,所以編輯的時候我不需要做太多的放大操作,整個流程做下來也是更為順手了。

視頻編輯雖然不是我經常需要做的事情,但有時候突發奇想也會要用到,比如做個搞笑視頻發到B站什麼的哈!視頻編輯對於我來說還是個新手,很多功能還正在學習中,不過一些基礎手段還是比較熟悉的。在效果預覽時,我之前使用1080p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左右兩邊的視頻雖然很直觀,但畫面太小,很多細節無法展現出來,只能看個基本色彩,但在2K解析度下,顯示細膩度有了非常可觀的提升,下方的編輯條也寬大了不少,所以編輯的時候我不需要做太多的放大操作,整個流程做下來也是更為順手了。

PPT演示稿~呵呵呵~~相信很多人多做過吧,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在筆記本上做PPT簡直是折磨,因為它的預覽窗口實在太小了!在27寸顯示器上,預覽窗口更大更清楚,文字更加銳利,好處你懂得~!

瀏覽網頁方面,win10默認的網頁邊距非常寬,導致一個頁面裡所有的文字都往中間擠,看起來很彆扭,我的做法是按Ctrl+滾輪鍵來放大網頁,讓左右邊距變小一點,文字更大一點,我不太喜歡直接在系統裡更改字體和圖標尺寸,看起來更彆扭......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由微軟背鍋了,這一點蘋果Mac OS就做得比它強太多了~。

辦公場景體驗小結:27寸的大屏幕,IPS天生的優點以及華碩VG27AQE在色準方面的出色表現,不僅在遊戲上,即便是日常工作領域也能輕鬆應付,特別是對於我這種業餘攝影愛好者,日常修圖完全夠用了。此外,更大的屏幕帶來的是更大的軟體工作區域和更清晰銳利的文字和細膩的畫面表現力。防藍光+0閃頻的雙重護眼功能可讓我連續工作3,4個小時也不易出現眼疲勞。但是,我並不認為屏幕越大使用起來就越舒服,比如就我的個人工作環境而言,由於我家桌子較為狹窄,所以人眼離開屏幕的距離是45公分左右,以我家書房條件來說27寸我認為是這個距離的極限了,如果尺碼再往上去,可能看起來就會比較吃力,其造成的結果可能就是你一眼看不到屏幕的全部,比如PS/LR這類軟體,命令控制大多數都在邊角,屏幕太大的話,你就必須扭頭才能看見了......。

【簡單易用還省心:OSD菜單邏輯與功耗體驗】

關於OSD菜單裡的功能,其實一些特色的地方我都已經在文中闡述過了,這裡就不做太多囉嗦的表達。只聊聊菜單的邏輯性問題。OSD菜單分布在顯示器的右側後背位置,對應到屏幕邊框都有相應的圖標,這個非常直觀,而且右手位的設定也更符合絕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但有時候也會出現由於暗光環境下無法識別邊框上的圖標而導致誤操作的情況。我覺得這些個小圖標可以設計成發光式的,並且在菜單裡可自定義開關,這樣更顯人性化一些。在操作邏輯上,我認為不僅沒有問題,而且還設計得相當合理,特別是場景模式切換,除了使用五維導航鍵呼出進入二級菜單的方式外,還有一個專門的獨立按鍵用於呼出場景模式切換頁面,這個功能是用戶經常會用到的功能,在這裡獨立出來是個很好的設計思路。總而言之這個OSD菜單的設計思路很符合我個人的使用習慣,只是按鍵的手感還是有提升空間,總體上還是比較滿意的。

顯示器的功耗方面,我分別以10為步進調節,然後測得每一個亮度下的溫度。

顯示器的功耗方面,我分別以10為步進調節,然後測得每一個亮度下的溫度。

最低亮度0的情況下功耗只有19.96W,最高亮度100的情況下功耗是39.84W。從下圖可以看到亮度和功耗雖然都呈正比例變化,但明顯功耗的斜率更低,也就是說功耗並沒有隨著亮度進行成噸級的提升,整體的功耗控制還是比較出色的。其實我很想偷偷滴告訴你,OSD菜單裡的濾藍光功能也會影響到功耗的變化,濾藍光級數越高,功耗越低。如果是不修圖的情況下,我通常都只開最低亮度0+濾藍光功能4級,這個亮度就足夠足夠的了,也就是說我的日常使用上,顯示器功耗只有20W都不到,省電又省心。

【值不值得買:總結】

華碩VG27AQE被大家稱為「小金剛」,我覺得吧這跟汽車裡的「小鋼炮」是一個意思,性價比高,具備各種甜品功能,並且還特帶勁兒。這款顯示器的價格是2899元,155Hz刷新率、IPS屏幕、1毫秒低延時、ELMB SYNC、FreeSync、2K解析度、HDR、Shadow Boost、HDR,然後再附帶個抗藍光+防頻閃功能,這性價比立刻凸顯出來了!這種配置的電競顯示器如果放在早兩年前,估計沒個5K拿不下來。適用場景方面,我覺得它的綜合能力還是蠻強悍的,只要不是用於商業拍攝的後期修圖工作,幾乎所有場景都可以勝任了,無論性能還是價格,這都是一款很能打的電競顯示器,不服來戰!

相關焦點

  • 【現場】「敗家之眼」的信仰 2016華碩ROG DAY現場搶先看
    在2016年的平安夜前夕,北京中國電影導演中心內人山人海,不是為了聖誕平安夜的狂歡準備,而是為了一個共同的信仰——ROG玩家國度。
  • 2K+170Hz+G-sync認證超級大金剛絕殺!電競顯示器華碩XG279Q評測
    各個品牌都爭相推出nanoIPS面板的電競顯示器,包括原廠生產的LG,以及使用了nanoIPS面板的聯想、優派、宏碁...然而華碩在12月初的時候推出了一款搭載了名為FastIPS(快速液晶)的新IPS面板,同樣可以達到原生GTG的1ms的絕殺電競顯示器。
  • 長安四時 華碩顯示器燃爆ROG DAY粉絲嘉年華
    此外,這款電競顯示器還搭載了防眩光屏幕和遠程控制功能,這也為玩家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疾速電競,捨我其誰在ROG DAY的NVIDIA展示區FPS遊戲和光追遊戲專區中,還有ROG XG279Q絕殺電競顯示器和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供玩家們體驗,強悍的電競性能也使這兩款電競顯示器大有一副捨我其誰的氣勢。
  • ROG DAY粉絲嘉年華 | 華碩4K顯示器,主機遊戲新體驗
    此外,這款電競顯示器還搭載了防眩光屏幕和遠程控制功能,這也為玩家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ROG DAY的NVIDIA展示區FPS遊戲和光追遊戲專區中,還有ROG XG279Q絕殺電競顯示器和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供玩家們體驗,強悍的電競性能也使這兩款電競顯示器大有一副捨我其誰的氣勢。
  • 助力618狂歡盛典 華碩小金剛系列電競顯示器無限超值
    近日,618大促的狂歡盛典已經發展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各品類商品都迎來了極其優惠的價格,相當值得入手。對於熱愛電競的玩家來說,一臺出色的電競顯示器無異於玩家的左膀右臂,十分重要,對遊戲體驗感的提升也非常顯著。
  • 渣古版華碩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熱血出擊
    此前在華碩2020秋季新品發布會中驚豔亮相的渣古版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便是這樣一款產品,融合了渣古元素的外觀設計搭配極致強悍的電競性能,一經上市便引起了不少玩家們的爭相追捧。
  • 華碩ROGXG17獲2020iF設計獎_華碩液晶顯示器_液晶顯示器-中關村在線
    近日,擁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美譽的2020年德國iF產品設計大獎的名單陸續出爐。國際知名3C數碼品牌華碩以其強大的創新實力,成功摘取包括筆記本、主板、路由器、顯示器、外設等等產品線在內,共計13項iF設計獎項。
  • 高素質遊戲顯示器推薦,總有一款適合你!
    我都不知道,現在甜品卡竟然變得這麼貴,都達到3000檔這個位置了?看了網上的相關評測,感覺RTX3060Ti顯卡還不錯,的確可以滿足很多遊戲玩家的需求。就是價格方面,還是有些小貴,如果是2500左右就好了。當然,目前這價就不用多想了,能搶到2999的,就已經算是運氣不錯了。有了新顯卡,朋友還打算換個好點的顯示器。他家裡的顯示器,還是很早以前的21.5英寸產品,尺寸有些太小。
  • 內附中獎名單 | 2019 ROG DAY粉絲嘉年華,華碩顯示器極度熱愛,燥動全場
    其中,日前剛剛上市的華碩首款Fast IPS(快速液晶技術)新品電競顯示器ROG XG279Q「絕殺」和2019年度人氣爆款「大金剛二代」ROG PG279QR展示此區域。顯示器提供專屬遊戲手柄放置底座,與遊戲畫面同步的Halo Sync燈效營造愉悅的電競氛圍,未來感十足的OSD動態菜單UI,都是這款顯示器的點睛之筆。
  • 千元拿下高素質小金剛顯示器?遊戲黨的2K顯示器選購攻略
    基於主流消費群體,我們這次的目光聚焦在小金剛顯示器上,後續再講NANO IPS面板的產品,首先來看看大廠的小金剛產品: Asus 華碩 華碩的小金剛目前已經由第一代華碩MG279Q迭代至華碩VG27AQE,這也造成了一個很好玩的情況——在京東自營裡老產品售格高於新產品售價, 不僅是兩者隸屬不同產品系列
  • 多重豪禮樂迎雙旦,華碩顯示器愛眼更貼心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已經來臨,元旦假期也即將開始,對於很多人來說這都是一個放鬆的好機會,同時在面對生活中大量的多媒體設備時,也更應當注重用眼健康,選用有護眼能力的顯示器,呵護心靈的窗戶。近日,華碩開啟了雙旦禮遇季的超值福利活動,數款通過護眼權威認證的顯示器都迎來了不小的優惠力度,相當值得入手。
  • 華碩電競顯示器助陣2019 LPL全明星周末,完美演繹贏家之選!
    除了新老職業選手們精彩的比賽,還有一個細節備受小編的關注。那就是本次LPL全明星周末比賽官方選擇了華碩品牌的電競顯示器。要知道,華碩電競顯示器向來以性能與配置兼備著稱,擁有大量忠實用戶,在LOL洲際賽、DOTA2 TI9等重大的電競賽事中多次出現華碩電競顯示器的身影。
  • 【ROG新品發布會】2018ROG信仰盛會——競力勢放
    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是令我心情澎湃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一發不可收拾的玩家國度九月新品發布會——競力勢放,2018ROG信仰盛會!發布會14:30正式開始。然鵝,下午1點半,安檢口已經人滿為患,全仰仗碩爺帶我們進入會場。
  • 「華碩之夜」秀肌肉,除了遊戲手機還有這臺「大塊頭」顯示器
    趕在臺北電腦展之前,「敗家之眼」華碩在本土臺北發布了諸多新硬體,發布會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電子硬體一哥「家大業大」的魄力。我們姑且稱這場氣勢隆重的發布會為「華碩之夜」。剛剛亮相的 ROG Phone 遊戲無疑是今晚最受關注的主角,愛範兒也在現場進行了第一時間的報導。
  • 2020電腦顯示器排行榜-電腦顯示器質量排行
    顯示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隨著科技的不斷的發展,顯示器也在朝著各個方向不斷的細緻的發展著,針對不同需求的人們,打造出不同效果的顯示,側重點都不盡相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2020電腦顯示器排行榜,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吧。
  • 華碩ROG Swift PG32UQ顯示器發布:144Hz 4K屏+雙HDMI 2.1接口
    來源:IT之家聽人描述,不如自己上手!你也想試試最新、最炫數碼產品?還等什麼,趕緊加入新浪眾測。在這裡不僅好玩意兒拿到手軟,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與你暢聊數碼。華碩今日正式發布了配備 32 英寸 IPS 面板的 PG32UQ 顯示器,支持 4K、144Hz 與 HDMI 2.1 接口。IT之家了解到,華碩 ROG Swift PG32UQ 採用三窄邊框設計,對角線尺寸為 32 英寸,像素密度為 138PPI,響應時間為 1ms。
  • 兼顧電競和畫質的Fast-IPS屏,嘗鮮華碩ROG PG329Q超殺顯示器
    這次評測的對象是來自華碩旗下ROG玩家國度系列出品的ROG PG329Q超殺顯示器,這也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採用Fast-IPS屏的32英寸電競顯示器。相信有不少小夥伴在發布之初就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臺顯示器的表現究竟如何?
  • 換掉你的1080P,精選十款顯示器,滿足2K至4K高分屏的升級小目標
    那麼到了推薦環節,能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不少應該都是有升級需求的人。主流的24-27寸規格,價格分布基本都均在600-800之間,再高的基本也就玩個曲面屏、者高刷、,所以都是屬於不用咬牙就可以隨便上的,所以1080P的我就不做推薦了。
  • 華碩ROG Swift 360Hz PG259QN遊戲顯示器評測
    那些熟悉華碩其他遊戲顯示器的人在這裡不會發現太多驚喜,因為從底座到設備背面的所有設計都是華碩最好的。安裝好支架後,整個裝置的尺寸為21.9 x 19.6 x 9.72英寸,完全重達21.8磅。說到支架,它是該單元的突出元素(雙關語意味深長),既符合人體工程學,從左到右水平旋轉25度,垂直傾斜範圍為-5至20度。
  • 元祖降臨,渣古登場,華碩高達聯名電競顯示器開啟預售!
    10月21日,機動戰士高達聯名款華碩電競顯示器正式上線開啟預售。此前在華碩2020秋季新品發布會中,元祖高達版ROG STRIX XG279Q「絕殺」電競顯示器與渣古版TUF GAMING VG27AQL1A小金剛MAX電競顯示器的驚豔亮相,令大批高達粉絲激動不已,高顏值的外觀設計與硬核強悍的電競性能,收穫了許多電競玩家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