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海峽經濟帶 | 海口和湛江這些習俗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2021-01-18 海口新聞網

  了解一座城,愛上一座城,

  除了要知其美食,

  觀其美景,

  深入了解其民俗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前兩天我們分別整理了↓↓

  海口美食VS湛江美食

  海口景點VS湛江景點

  回憶傳送門??

  穿越瓊州海峽的緣分!身在湛江,卻恍若海口,這兩地究竟有什麼樣的牽絆...

  海口和湛江真的不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嗎?不然怎麼會有辣麼多同款美食……

  發現海口和湛江的美食、景點都很多相似之處,

  辣麼,兩地的民俗文化是否也有同款呢?

  今天,讓我們來一起聊聊

  瓊劇(齋戲)

  說到戲劇,

  海南人熟悉、喜愛的莫屬瓊劇了。

  沒想,小編查閱了一下資料,

  發現瓊劇也和湛江徐聞有一定的淵源。

  瓊劇舊稱「海南戲」或「土戲」,徐聞人和海南人都俗稱「齋」,屬南戲一支,和粵劇、潮劇、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齋戲(瓊劇)是在明代海南流行的雜劇(源於弋陽腔)的基礎上,吸收閩南戲、徽調、崑腔、潮州正音戲、白字戲(潮劇)、廣東梆黃、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戲、道壇樂曲等逐漸形成的一個弋陽腔支系的地方劇種。瓊劇的藝術遺產豐富。從明代算起,它的歷史已有350餘年,比被稱作國粹的京劇歷史還長100多年。這種戲劇在徐聞全縣各鄉鎮皆時常有演出,由於海南人及其後裔在徐聞眾多,而且徐聞人一般都通曉海南話,所以齋戲(瓊劇)又是徐聞人民最為喜愛的戲種之一。

  軍坡節

  由於地域相近,徐聞縣民俗和海南民俗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中徐聞的年俗也有海南味,比如說兩地就都共有上軍坡這個一樣的春節節俗。這是為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也是在徐聞和海南地區相傳1300多年的鄉情民俗。冼夫人(513—603),是公元6世紀我國南方百越民族中傑出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歷史上第一位深得民心的英雄。她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引進種植技術,發展生產。相傳南方當時境內不安,民不聊生,冼夫人出軍治亂,使各地群眾過上了太平日子。為紀念冼夫人,每逢她這次出徵的紀念日(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九,海南及徐聞兩地根據冼夫人當年的實際到達時間而定紀念日)都舉行紀念活動。各村組織秧歌隊、舞獅隊,摹仿冼夫人當年出軍儀式,兩軍對壘,起舞歡歌。這就是「軍坡節」。

  湛江穿令箭VS海南穿杖

  湛江穿令箭

  湛江穿令箭:穿令箭又稱穿腮,是年例期間,湛江各地鄉村巡遊表演的一項漢族民俗絕技。為什麼說它讓人心驚呢?看過穿令箭就知道了。一支4-5斤重的大鐵針,從一邊腮刺入,穿過口腔在另一邊刺出。穿令箭時不痛,不流血,遊神完了時,把令箭撥出來,用些香灰擦在穿令箭的傷口上,傷口立刻完好如初,和平常人一樣了。穿令箭習俗世代相傳,而且必須是男性。

  海南穿杖:穿仗是「公期」必不可少的節目之一,看上去十分驚悚,但是據說「降公」的時候神會附體,穿仗的人既不會感覺到疼,也不會感覺到痛,更不會流血,這些人據說是神選中的人,叫做「神童」。據海南本地人介紹:表演穿杖之人,一定要在靈異附體的情況下,方可穿杖。

  湛江拜月老VS海南拜會月娘

  湛江中秋拜月老:在湛江一些沿海的村莊,也有中秋節當天拜神靈和祖先的活動,一般由家裡的老人,中午時分帶著烹製熟的豬肉、雞、鴨和月餅、水果等貢品,到自家附近的廟宇或祠堂進行祭拜活動,之後把食物拿回去一家人分享,表達人們祈求健康、平安、豐衣足食、事事順利。

  海南中秋拜會月娘:在海南過中秋,除了賞月、吃月餅以外,尤以拜月娘,會嫦娥的風俗最為盛行。每當中秋這天,一家人早早吃過團圓飯後,小孩子們紛紛拿起各式各樣的盆子,爭先恐後的來到房前屋後的香蕉樹下,透過光影斑駁的月痕,等待水面折射出的「嫦娥」出現。

  水上浮針

  水上浮針是中秋之夜湛江一些村莊獨特、神秘、重要的民間習俗。女孩子們在這天一般都要在母親的指導下通過浮針的方式算命,並祈求嫦娥姐姐賜予智慧和靈巧的雙手。這也是海南瓊北地區在中秋之夜特有的習俗。

  中秋之夜,一家人賞完月、吃完月餅、聊完月話,差不多到12點月亮最圓之時,媽媽們就會帶著即將成年的女孩子,首先要打出一桶清清澈的井水,再用一隻乾淨的大碗,從還未落地的水桶裡舀出一碗井水,碗要放在桌子或凳子上,不能放在地上,然後在水面上放一片薄紙,拿出一枚未用過的新縫衣針,放在紙上,紙慢慢浸溼後往下沉,針便可浮在水面上。據說能順利完成浮針任務的女孩子在往後的一年內都會有好運氣。

  湛江飄色VS海南裝馬匹

  飄色:飄色是一種融戲劇、魔術、雜技、音樂、舞蹈於一體古老的漢族傳統民俗藝術。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廣東。目前,依然是中國南方地區的重要藝術形式。在不同地區有飄色、抬閣、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種名稱。表演者站在被稱為「色櫃」的小舞臺上,以巡遊的形式表現漢族民間傳說或神話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處就在於,演員們通過經過精心偽裝的鋼枝凌空而立,看不見的色梗支撐,利用巧妙的力學原理,營造出「飄」的效果。

  裝馬匹:「裝馬匹」是海口瓊山區府城的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已有上百年歷史。「裝馬匹」巡遊隊伍主要由彩旗、舞獅、馬匹與腰鼓四支隊伍組成。「張果老」、 「呂洞賓」、「七仙女」等神話人物,「丘浚」、「海瑞」等歷史人物出現在府城街頭,頗具民間特色,以這種傳統方式歡度元宵佳節,既為節日添歡增喜,又營造了良好的民俗活動氛圍。

  雷州鴨乸粽VS海南笠飯

  湛江鴨乸粽

  雷州鴨乸粽:湛江雷州有一種端午習俗——「五月五,提鴨乸」,指的是端午時節當地人有製作鴨乸粽的習慣。而在雷州,粽子又稱為「笠」,以前每到端午節前兩三天,農村裡的男女老少就去野外摘回苦刺棘的葉子,撕掉葉子上的刺後洗淨,縞織成「鴨母」形狀,再往裡面裝上糯米和豬肉、臘腸、蝦米等作為餡,蒸煮熟後即可食用。

  有人說,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過節的時候沒能買上鴨,就用把常見的粽子編成雞、鴨的形狀,寓意豐收吉祥。

  也有人說,把粽子投入江裡就是怕魚蝦傷害屈原的身體,為了更好地吸引魚蝦的注意力,故而把粽子編織成鴨子、小鳥等形狀。

  海南笠飯

  海南笠飯:苙(lì)(海南方言讀音lap)是一種海南的漢族小吃,屬於米類食品,更是海南人一種情義的象徵。它是用野菠蘿葉或者椰子葉編織成長方形、元寶形、小雞形(也叫雞咕咕),造型上頗有編織藝術感。

  對於海南人來說,「笠」飯是吉祥、吉利的象徵,所以,海南人吃「笠」飯,不僅僅只是閏年閏月吃,女兒回家要「笠」,望父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病癒出院或者出監獄要「笠」,以求當事者不再「犯事」;做炤要「笠」,寓意家門興旺,香火常在;入宅要「笠」,表示入宅大吉;出遠門要「笠」,填飽肚子,還祈求平安;平常日子送「笠」則表一方為對方真心付出和祝福……

  湛江泡藥澡VS海南洗龍水

  湛江泡藥澡:五月端午,不論男女老幼,都用艾葉煮水洗澡,俗稱「泡藥澡」。洗後也不用清水衝洗,可以達到清熱解毒、降火除燥的效果,也可有效預防和改善皮膚瘙癢症狀;用來泡腳可以溫補祛寒;用來洗頭可以止癢去屑防脫髮等等功效。

  假日海灘20萬人「洗龍水」

  海南洗龍水:洗龍水,是海南最具地方特色的端午節習俗。端午節這天,所有人家都會像過年時一樣在祖屋擺上香案祭祖,而洗龍水,相比於吃粽子、賽龍舟,更顯重要,是海南本土民眾所必須進行的神聖「儀式」,人們可以不吃粽子,不賽龍舟,洗龍水卻是一定要進行的。現在生活節奏快,洗龍水的地點和方式可以不同,海邊的人到海裡洗,河邊的人到河裡洗,不靠河湖大海就在家中洗。在海南可以看到端午那天全家出動,海邊人山人海的景象。

  原來海口湛江也有這麼多相似的習俗文化,

  是不是對海口、湛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了~

相關焦點

  • 瓊州海峽經濟帶 | 海口和湛江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嗎?不然怎麼會...
    這一點,海口和湛江屬「同一戰線」。  湛江雞VS文昌雞  一定要吃湛江雞!  湛江雞雞肉質纖維結實,易積聚養分。做好的雞外表金黃油亮,入口皮爽肉滑,香味濃鬱,再加上一碟香油蒜汁蘸料,棒!  麻章的招牌脆皮燒豬,皮脆,肉嫩入味多汁,肉在嘴中咀嚼,味蕾隨油香肉香不斷翻騰,而且肥而不膩,感覺很是美妙!最好的部位是腩肉哦。    △△△臨 高 / 東 方 烤 乳 豬  海口人愛吃烤乳豬,尤其喜歡臨高和東方的。
  • 海南省全國人大代表助推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
    瓊州海峽是海南與廣東經濟交流的「黃金水道」,是客貨運輸車輛進出海南島的唯一通道,是海南經濟發展的「咽喉」和命脈。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徵程中,推進瓊州海峽港航一體化建設、提升運輸便利化和服務保障水平尤為重要。
  • 探訪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堪稱天然博物館,遠觀瓊州海峽風光
    雷瓊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境內,坐標於中國南端瓊州海峽兩翼,佔地面積約379平方公裡,是我國著名的世界級地質公園,景區有極高的觀賞性,景區擁有多樣化的火山,堪稱一個天然的世界地質博物館。
  • 瓊州海峽停航!南海熱帶低壓已生成!海口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抓住7月的小尾巴今天南海熱帶低壓生成了雖然小編也不喜歡颱風但是該來的總會來海洋方面:瓊州海峽、海南島東部和南部海面,7月31日夜間~8月2日夜間風力6~7級、陣風8~9級。圖源 攝圖網_501046674除了帶來降雨熱帶低壓還影響了交通瓊州海峽已經在今日18時停航復航時間暫未通知因瓊州海峽受熱帶低壓影響,瓊州海峽航線於
  • 12歲少年橫渡瓊州海峽創吉尼斯之最
    東方網12月17日消息:海南少年李立達今天收到了來自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的證書,證明他因為橫渡瓊州海峽的壯舉獲批「兒童橫渡海峽吉尼斯之最」。據中新社報導,十二歲的海南少年李立達,於今年六月一日五時四十五分從廣東省徐聞縣白沙灣下海,於十五時四十五分在距海口市新海村海岸五公裡處終止橫渡瓊州海峽。
  • 海南瓊州海峽航標實現北鬥遙測遙控全覆蓋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甄明):9月28日,隨著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航標處完成了瓊州海峽定線制中8號和北9號等6座燈浮標的北鬥遙測遙控燈器更換和維護保養作業,瓊州海峽共156座航標遠程監控設備已經全部升級改造完畢,實現北鬥遙測遙控航標的全覆蓋,為航行船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導航助航服務。
  • 瓊州海峽停航致海南省快遞滯留 因受偏東急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快遞最新資訊 > 正文 瓊州海峽停航致海南省快遞滯留 因受偏東急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
  • 瓊州海峽聯網售票系統正式上線啟用
    今年是瓊州海峽客滾運輸試運營班輪化模式的首個春運「大考」1月3日,瓊州海峽客滾運輸聯網售票服務信息系統全面啟用新聞發布會在海口新海港舉行>通過該系統可實現瓊州海峽兩岸港口票務聯網讓司機旅客能提前購買各港船票將「無序」過海變成「有序」「有計劃」過海提升旅客過海體驗據了解,此前,瓊州海峽南北兩岸多個港口客運站售票信息並不聯通,買不同港口的票要在不同的地方,造成旅客出行很不方便
  • 湛江:從現在起,請叫我百強城市!
    2017年10月,廣東出臺了《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廣東沿海經濟帶將形成「一軸、多中心、集群式」城鎮空間結構。張家界至海口旅遊高鐵那麼,徐聞縣就是這隻腳的腳尖徐聞縣與南邊的海南島中間還隔著一條波濤洶湧的瓊州海峽
  • 湛江徐聞港今天開港!第一艘輪渡紫荊22鳴笛駛向海南島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袁增偉 通訊員 梁朝忠 今天上午,湛江徐聞港開港活動在湛江徐聞港交通樞紐大樓前舉辦,隨著粵瓊兩省領導嘉賓推桿啟動,在徐聞港第8號泊位第一艘輪渡——紫荊22鳴笛出港,駛向瓊州海峽對岸的海南島!
  • 再見,感謝和你一起走過的日子
    海安新港運行10多年來,大大促進了瓊州海峽南北岸的經濟社會發展。據介紹,1953年廣東省粵西航管處設立海安航管站,海安古港改建一新。1963年湛江航務局設立海安港務站,1982年湛江航運局設立海安港務所。1986年湛江航運公司設立海安港務局。
  • 受「鸚鵡」登陸影響,湛江西站高鐵列車6月14日全部停運
    據悉,受「鸚鵡」影響,6月13日15時起瓊州海峽封航,湛江西站開往廣州、深圳、佛山、汕頭等方向高鐵列車全部停運,過海旅客列車運輸方案也有所調整。具體調整車次如下:1、6月12日哈爾濱西開Z114/1次運行至佛山站終止;2、6月13日海口開Z112/3次改為佛山站始發,同時廣州至海口間Z111次、Z112次停運;3、6月11日長春開Z384/5次運行至湛江西站終止,6月12日長春開Z384
  • 黃菖蒲和紫花鳶尾——傻傻分不清楚
    記得蔡依林的歌曲《野蠻遊戲》中有一句歌詞: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
  • 信和阿信,傻傻分不清楚...
    信和阿信,傻傻分不清楚...嘻哈歌手vava竟不認識五線譜,臧鴻飛直言「瞧不起你」.
  • 奧迪還是桑塔納,傻傻分不清楚?
    奧迪還是桑塔納,傻傻分不清楚?傻傻分不清! 但在K哥小時候,能開這個車的叔叔一定很厲害!
  • 上遊深閱讀丨深度復盤瓊州海峽大擁堵,為什麼會這麼堵?
    上遊新聞資料圖這個春節,瓊州海峽的擁堵,成了最熱門:排隊5個小時,走了不足100米;上萬輛車排隊等待一二十個小時出不了島;一兩萬元一張的離島機票卻一票難求……從今春正月初四(2月19日)開始,陽光美麗的瓊州海峽,卻因為一場大擁堵而變得鬧心。23日下午7點,瓊州海峽的擁堵滯留依然在持續……這場堪稱「67年來首次」出現的大擁堵,究竟是誰造成的?
  • 湛江,中國大陸的盡頭
    湛江,廣東省地級市位於粵、桂、瓊三省交界處面積1.32萬k㎡≈1/3海南人口736萬,廣東人口大戶湛江是中國大陸最南端,與海南天涯海角,臺灣鵝鑾鼻並稱中國南三端。三面環海,與海南隔了一個瓊州海峽。▲湛江一市管轄了整個雷州半島。下轄4區、3縣級市、2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