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港給許多人留下深刻回憶。 記者張鋒鋒 攝
服務了60餘年的海安港,承載了不少過海人的記憶。26日,隨著湛江港徐聞港區南山作業區客貨滾裝碼頭開港運營,海安港也暫停客滾船業務,原港的業務及工作人員全部到徐聞港繼續服務。至此,海安港完成了歷史使命,以後其功能定位為應急保障。
老港
從客運主力變成候補
9月26日,海安港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由於港口規劃的調整,海安港的客滾運輸業務將轉移到徐聞港,因此,海安港於9月26日上午7時起暫時停止辦理客滾運輸業務,如需辦理客滾運輸業務,請到徐聞港。
此後,海安港「從客運主力變成候補隊員」,轉入應急保障基地的功能,同時兼有船舶維修的功能。海安新港將與其同步運行,作為貨運專用港口。海安新港運行10多年來,大大促進了瓊州海峽南北岸的經濟社會發展。
據介紹,1953年廣東省粵西航管處設立海安航管站,海安古港改建一新。1963年湛江航務局設立海安港務站,1982年湛江航運局設立海安港務所。1986年湛江航運公司設立海安港務局。1990年,海安港建成一個長3000多米、寬500多米的輪渡碼頭,港區面積增加一倍以上,達2平方公裡,有旅客、汽車、貨物3個作業區輪渡碼頭及12座碼頭。
在建成海安港之後,為進一步提高客貨運輸能力,其附近布局了另外兩處港口——粵海鐵路火車輪渡北港和海安新港。2003年,徐聞縣火車輪渡北港碼頭在南山鎮海邊建設完成,粵海鐵路正式通車。2006年10月,海安新港動工,該港口是國家二類口岸,規劃岸線長1400米,碼頭佔地面積80萬平方米。該項目填補了當地缺少適應5000總噸級船舶靠泊及危險品專用碼頭設施的空白,提升了徐聞的運輸能力。
老乘客
證瓊州海峽過海越來越便捷
「我還記得第一次登上海安港的情形。」看完徐聞港開港直播的海口市民陳先生說。1991年,陳先生考上了廣州的一所大學,為求學他第一次出島,「我印象中是晚上從海口新港出發,乘坐的是一艘小型快艇。」陳先生說,「那時的海安港很小,來往的人多,有點亂。」此後數年,陳先生大學畢業,並留在廣州工作幾年,每年都會安排回島行程,目睹瓊州海峽過海條件一天天改善。
「船越來越大,港口條件也逐漸變好,交通也越來越有秩序了。」陳先生說,徐聞港開通後,過海不但會變得方便,相信也會更加舒適了。
「20世紀80年代,我才20幾歲,出島的機票又貴又難買。所以有時候我要去廣州深圳辦事,就得開車去。」海口市民周先生當時在一家單位工作,因為工作的緣故需要駕駛車輛出島途經海安港。周先生稱,那時候開車是要從在海口的新港碼頭走,過海的人少,效率也低,輪渡的船不是定時開的,而是要裝滿才開,又小,又慢,還很髒。有時候碰上運牲口的車上船,一路上就得聞著油味混著雞鴨、豬羊的臭味。「印象中海安港有個燈塔,晚上過海,看到燈塔就知道船快到岸了。出港的路被來往的車輛壓得坑坑窪窪的。儘管當時條件不太好,還是有溫暖的記憶:那裡有家大排檔,做的沙姜炒雞特別好吃,每次開車過海一定都會去那吃一頓。」
這些年,隨著交通出行的便利,周先生已經好多年沒有乘船過海。「今天聽說海安港暫停客滾船業務了。我想起當年經歷,真切感受到一段歲月已走過。」周先生說。
「港口搬了,我這小生意也不做了。」五六年前,退休的老陳在海安港門口開了間小賣部兼快餐店,做過路司機旅客的生意。這些年,老陳看慣了港口前貨車大排長龍的樣子,「這裡以後會冷清多了吧。不過,徐聞港漂亮、先進,能讓大家出行越來越方便,這還是值得高興的!」
老員工
與海安港一起成長轉型
從1994年起就在海安港工作的陳大略如今是徐聞港調度中心經理。他說,剛到海安港時,他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毛頭,什麼都不懂,這些年來,他看著海安港一點點發展變化,他自己也逐漸成長,在工作中能獨當一面。
「我剛到海安港的時候,港口才有6、7個泊位,船也小,走得慢,出港還得先『倒船』才能出去,不像現在的船,兩頭都能走。」陳大略回憶道,後來,瓊州海峽兩岸人流貨流越來越多,航線越來越繁忙,港口漸漸不夠用了,建起了海安新港,現在又再建了徐聞港。
「在海安港,我嘗過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它承載了我人生一段重要的時光。可以說我和它一起成長。」陳大略說,但隨著社會發展,港口必然也要經歷新老更替。新建的徐聞港泊位更多,設計更先進,輪船渡海海上航行時間縮短至一個多小時,車輛、旅客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可以容納更多的貨物和旅客周轉,能更好地助力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建設。
網友回憶
樂天長歌:停止的只是客滾生意經營,不會停止的曾經的繁榮記憶和永遠的懷念。
從1982年的秋天開始,我從湛江到海口,每次都是在海安港上船過瓊州海峽。記憶中的海安風景和港務人員的一言一行,都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國家昌盛,海安長好。
新舊更替,著眼於久遠。
竹葉:時代在前進,新的事物出現!為民服務方便快速展示出來!
一點飛鴻影下:第一次來湛江工作,坐輪渡到海安港來湛江的。巧的是,女朋友第一次來找我,也是坐輪渡到海安港。現在有徐聞港就更方便快捷了!
【來源:湛江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