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作為中國居民生活的後廚,承擔著社區生活的責任。在各類生鮮店興起的浪潮中,有些農貿市場敗下陣來,有的卻能成功,憑什麼?閉門造車終究無果,胸有成竹才能成功。做好前期的項目調研定位規劃,是打造一個成功農貿市場的必要前提。
一、前期策劃大揭秘
調研是項目的「先行官」,策劃團隊通過調研了解項目的前因後果,推演項目的可行方案才能有理有據。運用前瞻性判斷,具備創作力的規劃,提升項目開發的成功率。農貿市場定位是項目實施的風向標,對項目來說是極具戰略眼光的「決策層」,只有經過精準的市場定位,項目才能實現步步為營,吸引目標客群,讓後期運營駕輕就熟、事半功倍。規劃以調研為基礎,以定位為方向,站在商業運營的角度,為項目中期設計提供方向和參考依據,為後期運營招商提供決策性建議,是具備實操性的「藍圖描繪」。項目調研定位規劃是前期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做好這一步才能趨利避害。
二、趨利避害築成功
優秀的項目調研定位規劃能夠為市場提供全面的、明確的、具有針對性的物業整改方案,規避風險,直擊市場頑疾,並針對不同對手制定差異化應對方案,對多方面累積病症細緻化診斷,大幅度提高市場開發的成功率。如果不做前期項目定位策劃,市場做出來可能會發現一些問題。不成功的原因有:地段不好,內部規劃不好,商業環境差,招商難度大,競爭激烈,對手太強等。例如位於濱江區濱盛路的彩虹農貿市場,前身永輝超市就是因為調研定位錯誤,生鮮業態規劃較少,生意不好而導致倒閉。為了避免後期運營問題的產生,要提前做好項目策劃。
前期策劃能夠獲取動態環境發展信息,實時掌握周邊環境因素變化發展,及時獲取政策信息,對發展策略做出及時性調整。市場前期策劃工作主要包含物業診斷、市場調研、市場定位、市場規劃四大領域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對農貿市場做出前瞻性發展規劃,因地制宜,結合區位條件及周遭環境,提供最契合實際的建設方案,對農貿市場做出合理的功能性分配。通過周密嚴謹的診斷調研,進行科學準確的定位規劃,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市場網點規劃、區域診斷、開發新建、升級改造中,最大程度地在邏輯層面預估項目成果。
三、運籌帷幄成大業
「紙上得來終覺淺」,只有經過全面而深入地調研及透徹分析後得到數據,才擁有發語權。農貿市場的項目調研定位規劃有嚴格的流程,通過資料整合、了解對手、消費者特徵,從而確定市場定位,然後進行銷售規劃、招商建議、運營規劃。
通過文案調研,對二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周邊情況。然後實地調研,以訪談、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一手資料,並進行有效信息篩選整理;以觀察法通過錄像、照片等形式直接記錄調研對象信息;通過小規模的實驗性活動來預測後續改建效果。彩虹城小區是濱江較早開發的區塊之一,商超配套豐富,唯獨一直缺少大型農貿市場配套,2019年開業的永輝生鮮農超因不滿足消費需求失敗。
通過對周邊超市、生鮮門店、其他農貿市場等競爭對手的研究,尋找農貿領域的生態位空缺,發現其競爭弱勢點,幫助農貿市場制定恰如其分的進攻戰略。面對競爭對手最優勢的部分,制定迴避策略,減少錯誤投入帶來的損失。彩虹市場周圍一公裡內無農貿市場存在,居民日常消費需求主要依靠遠距離消費及生鮮店、超市等業態補充。
消費習慣及特徵、消費群體的區分、不同群體的消費特徵、習慣、結構、偏好、能力。消費的個性和共性。主力消費群體的特性決定了項目的定位方向。一鴻團隊通過前期調研發現彩虹農貿市場周邊1KM範圍圈內住宅小區、商業與學校眾多,通過數據可推算出可實現覆蓋人群約6萬人。
基於診斷調研獲得的信息,對市場進行定位。通過明確市場運營規模,合理分配業態布局,確認市場星級檔次,從而鞏固並擴大消費客群,提升商業形象。一鴻通過前期項目調研定位規劃,在設計時,以彩虹為設計主題,以實在、地道、親民、智慧為設計理念,打造繽紛的現代化彩虹農貿市場。
通過針對項目的整體規劃,為市場招商提供政策建議,為後續市場發展提供前瞻性運營管理建議,並對市場投入產出比做出合理規劃,提高市場抗風險能力。彩虹農貿以傳統業態為主,涵蓋蔬果、水產、肉禽、凍品、熟食、副食、炒貨、加工等多類生鮮農副產品。前期調研時徵集民意,發現周邊居民存在對於早餐的需求,於是在一樓設置早餐店和現場就餐區域,解決周圍居民和上學上班人群的早餐問題。
打造項目品牌,輔推開發商品牌,揚長避短,在激烈競爭中突圍;放大品牌效應,為銷售招商拉起大旗;運用品牌系統,科學運營管理,實現市場的永續經營。差異化營銷策略,穩、準、狠的精準營銷之道;開闢招商渠道,短、平、快的招商路線;合理租售比例、推貨策略,達到短期利潤與長遠目標的平衡。
立足全市商業操盤的高度,對整體商業操盤、招商進程進行把控。立足長遠的商業戰略眼光,做到公司與進駐商戶共贏的狀態;跨界招商成為迫切需求。要給予市場一定的培育期,扶持品牌商家。嚴格控制品牌的進駐,與商家結成商業戰略合作聯盟,提升街區檔次;對位置好的商鋪適當進行租控,並控制招商率,實現租金溢價。
在市場運營中引入智慧農貿系統,運用科技手段建立一個長效的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的智慧農貿體系,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市場信息公示、商品交易溯源、多端聯網監控」等功能,在管理、服務和監督等方面更好更快實現信息網絡化、工作規範化和管理現代化。統籌人員管理、商品管理、計量管理、環境管理、治安管理和消防管理。
總之,只有搞好項目調研定位規劃,農貿市場才能基業長青,實現項目收益性和社會公益性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