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爭執」促共識——雷後興講述建言「對結核病人精準幫扶...

2020-12-24 澎湃新聞

編者按:我省九三學社社員雷後興已連任了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在這個參政議政大舞臺上,他十多年間深入調研,積極遞交提案反映基層呼聲,很多意見建議被相關部門吸收採納。下面講述的就是今年他的一個提案背後的故事。

「您的提案調研深入、貼近實際,對我們的工作具有較強的參考價值。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並與衛生健康、財政等部門加強協同,積極爭取加大投入保障,引導慈善等社會力量參與結核病患者救治保障,合力做好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控工作,切實減輕包括結核病在內的參保群眾醫療費用負擔。」雷後興在今年兩會期間提交的一件提案,近日收到了國家醫療保障局的正式答覆。

這份「二稿」答覆,讓雷後興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

被忽視的「移動的白色瘟疫」

除了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雷後興還是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的名譽院長,以及該院的一名臨床醫生。關注結核病患者,則因為麗水市中醫院是麗水市耐多藥結核病治療的定點醫院。

「最近幾年,我們醫院收治的耐多藥結核病人並沒有明顯減少。仔細查閱全國每年新增的結核病發病數據,發現近5年每年新增的病例仍有80萬例左右。」原本,雷後興也像多數老百姓一樣以為結核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僅在個別地方出現散發新增病例,但一圈兒調研下來,他的眉頭緊鎖了起來。

原來,不只是在浙江麗水,結核病依然呈現高發狀態,在中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在農村的低收入人群中,結核病的防控狀況更不樂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約有83.3萬人感染結核病,3.3萬人失去生命。這一數據,遠遠超過了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患者的報告人數,且約為8~10倍。另外,據估計,國內約有6.5萬人患上耐多藥結核病,佔全球耐多藥結核發病病例的14%。2019年,全國僅有不到1/3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得到了診斷,其中只有3/4的患者接受了二線方案的規範治療。」雷後興憂心地向記者介紹。

在雷後興看來,結核病患者被學界形容為「移動的白色瘟疫」並不為過。「因為,那些沒有得到診斷和規範治療的結核病患者,在社會上活動,就又都成了移動的傳染源。2017年湖南桃江某學校以及今年江蘇某高校結核病的集中暴發,都是這樣的原因。」

但相對於新冠肺炎,社會和公眾對結核病的認知顯然遠遠不足。

「數據統計顯示,一個結核病患者一年可以傳染10-15人,其中耐多藥結核病的傳染性更強,約為普通結核病的3-4倍。除了傳染性強,結核病患者的死亡率也較高。近年來,全世界每年死於結核病的人數約170萬,在所有的疾病中,結核病的死亡率能排進前10名。普通結核病如果不及時規範地治療,會加倍『晉級』成為耐多藥結核病,而耐多藥結核病的病死率高達60%。」面對「傳染性強,死亡率高」的結核病,不管是出於醫生的職責還是一名政協委員的擔當,雷後興都覺得自己應該力所能及地做些什麼。

於是,就有了《關於醫保部門對結核病人實施單病種付費政策,全面推行結核病人全程免費治療措施的提案》。

防控結核病要算衛生經濟學的大帳

在提案中,雷後興向國家醫療保障局建議,醫保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醫保政策,推行支付方式改革,對結核病人實施單病種付費,大力推行醫療救助等多種措施,確保結核病人全程得到免費治療的待遇,以積極實現結核病人規範治療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實行精準幫扶。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是因為在調研的過程中雷後興發現,「經濟負擔重」是結核病患者中斷治療或者不去治療的主要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在中國,耐多藥結核病藥物和服務並沒有完全被醫療保險和國家結核病規劃覆蓋。北京協和醫學院與中國疾控中心等機構的合作研究則表明,即使耐多藥結核病治療總額費用的50%~70%能夠被醫保覆蓋,仍然有90%以上的患者發生災難性支出。結核病和耐多藥結核病,成為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疾病之一。

雷後興的調研則進一步發現,全國農村的家務及待業肺結核患者約佔病患總數的80%。對於這些患者和家庭而言,結核病治療需要自付的部分,常常是一個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一個普通肺結核病人治療期是6-8個月,治療費用在8000元左右;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療程24個月,治療費用在10萬元左右。這些治療費用全國醫保報銷比例不一(大多數未列入特保病種),約在50%左右,每個普通肺結核病人醫療費用除醫保報銷外,仍需自理4000元左右;耐多藥病人醫療費用仍需自理5萬元。即便在已將肺結核列入特保病種(可報銷70%)的東部某市,耐多藥病人能夠享受政府一定比例補助的情況下,普通肺結核病例費用除醫保報銷外仍需自理3000元左右,耐多藥病人醫療費用需自理1.7萬元以上。這樣的負擔,對基本喪失了勞動力的結核病患者及其家庭來說,是沉重的,極易導致患者和家庭因病致貧、返貧。」雷後興告訴記者,這些調研數據,被他一一寫進了提案中。

但來自國家醫療保障局的第一次答覆,雷後興並不滿意。甚至,他還因為不滿意跟醫保局「槓上了」。

原來,在國家醫保局的第一次答覆中,重點闡述了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群眾,政策範圍內的住院費用救助比例普遍達到70%,符合條件的結核病患者依申請均可納入相應的救助範圍。但雷後興認為,雖然國家在全民醫保覆蓋方面作出了諸多貢獻,但對結核病防控支持的力度還不夠。

「我國每年約有10%的結核病患者因無法承擔治療費用而中斷治療。這些中斷治療的患者,既包括沒有被國家納入扶貧對象的人群,也包括已經被納入扶貧對象的人群,他們又成為了肺結核新發病例的重要傳染源,而每年約80萬新發的結核病人又消耗了大量的醫保資金,這些資金遠遠大於既有患者全程免費治療的經濟支出。」在雷後興看來,針對結核病的防控,除了要算一筆醫保支出的小帳,還要算一筆衛生經濟學的大帳。

因為,肺結核雖然傳染,但可防可控。

「根據測算,結核病患者全部實施免費治療,全國每年大約需要增加財政支出2.33億元,分攤到各個省也就7300萬元,不會給各省帶來很大的負擔。但這一政策出臺將對我國結核病防控起到關鍵的作用,也為精準扶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貢獻。」雷後興向國家醫療保障局解釋了自己的堅持——通過多渠道探索肺結核患者的全程免費治療,不僅能夠保護患者本人,同時也能夠有效遏制我國結核病流行,助力我國實現與聯合國籤訂的「2030年消滅結核病」的目標。

爭執,也能夠促進和凝聚共識。

一番「爭執」下來,雷後興的建議得到了國家醫療保障局採納。對此,雷後興很欣慰,因為,消滅結核病是他本人的心願,更是健康中國的目標之一,他對這一目標充滿信心。

(原載《人民政協報》)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一番「爭執」促共識——雷後興講述建言「對結核病人精準幫扶」背後的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廣東省政協:繼續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
    廣東省政協:繼續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金羊網  作者:薛江華 吳嘉楠 梁麗娜  2020-03-05 4日下午,省政協黨組書記、
  • 第二人民醫院結核門診開診
    內容提要:為了防止發生院內感染,科學精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解決本市結核病人就醫需求,海河醫院暫停接收結核病患者,由市第二人民醫院作為本市結核病定點醫院,開展結核病診療工作。天津北方網訊:為了防止發生院內感染,科學精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解決本市結核病人就醫需求,海河醫院暫停接收結核病患者,由市第二人民醫院作為本市結核病定點醫院,開展結核病診療工作。經過緊張的籌備,市第二人民醫院結核病門診於昨日正式開診,門診實行全預約診療,暫無現場掛號,暫無急診。
  • 【我的扶貧故事】馬成龍:精準醫療幫扶 助力脫貧攻堅 構築健康安順
    帶著組織的囑託與期望,秉承東西扶貧無私奉獻的精神,開始駐點為期三個月的幫扶工作。在這段時間裡,作為幫扶醫師,我不僅克服了氣候、飲食、語言上的不便,還針對本地痔病、膽道結石和泌尿繫結石病人多的特點積極開展工作,並和劉克生主任醫師分別帶教開展了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微創手術,填補了該院該項技術的空白。
  • 「看見」使命與未來 桃源小學三年教育精準幫扶工作回顧
    ,桃源小學校長程悅坤作為教育精準幫扶工作代表,在大會上做主題發言。程校長以《看見》為主題,分享了近八個月的時間裡三入德保、田陽,以創新思考與實際行動開展教育幫扶工作。南山西麗小學與巴別中心小學、南山桃源小學與頭塘中心小學、德保實驗小學、南山小學,雖相隔千裡,這六所學校卻也因教育精準幫扶的「南山模式」而結下親人般的友誼。
  • 骨結核是什麼病,4類症狀是骨結核預警,該留意了
    大家對於肺結核這種病症都十分熟悉,但對於骨結核可能連聽都沒聽過。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只有肺部才會感染結核桿菌,從而患上結核病症,其實不然,身體的其它部位也會受到結核桿菌的侵害,只不過遠遠沒有肺部的機率高罷了。那什麼是骨結核呢?
  • 結核病人眼圈、面色變黑,有什麼辦法能改善嗎?聽聽醫生怎麼說!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其中的肺結核和結核性胸膜炎屬於國家法定傳染病,醫生發現這樣的患者,是需要進行網絡報告的,以使公共衛生部門及時掌握結核病的流行情況。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會不會引起眼圈黑,這個因人而異。
  • 精準扶貧 變「輸血」為「造血」——來賓市興賓區法院幫扶貧困村...
    精準扶貧 變「輸血」為「造血」——來賓市興賓區法院幫扶貧困村脫貧摘帽 2020-12-01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呼必應 無事不擾 有問題請找「132」 天津幫扶組為企業解決問題...
    天津北方網訊:我市自2月底組建「一企三人兩員」「132」駐企幫扶工作機制以來,已為企業解決問題20餘萬個,並通過與「雙萬雙服促發展」活動建立協同推進體系,向政企互通服務信息化平臺推送問題6139個,解決率達到96%,受到企業的歡迎。
  • 通訊:民建重慶市委會以精準監督助力精準扶貧
    民建重慶市委會供圖中新網重慶7月14日電 題:民建重慶市委會以精準監督助力精準扶貧作者 張長榮 王馨可 劉相琳「花椒樹耐旱怕澇,雨水多會對它的根系造成影響,還會影響花椒的品質,建議你們要多挖排水溝」……14日,民建會員鄭森強放心不下自己扶貧對象謝建發種植的花椒林,一大早就驅車趕往距離重慶奉節縣城
  • 莎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他們竟然這樣幹
    如何有效推進精準扶貧,加大幫扶力度,實現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加快實現脫貧攻堅任務目標,是自治區公安廳黨委和特警總隊黨委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政治任務。自脫貧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特警總隊幫扶幹部、駐村幹部以身作則,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為重點,著力提升村黨支部組織力,聚焦產業脫貧和轉移就業脫貧路徑,在喀拉巴格村駐村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帶動村民幹,讓黨旗在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
  • 結核桿菌不止會造成肺結核,還會造成骨結核,骨結核如何治療呢?
    導語:現實生活之中,骨結核這種不良症狀的出現,對於患者的健康的傷害,是不容小視的,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困擾,也是非常不利於提高生活質量。對於骨結核這種疾病,一定要及早治療。那麼什麼是骨結核,骨結核怎麼檢查、治療呢?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 檔案「精準導航」 「岑榕」幫扶再造「結晶」
    為做好幫扶工作、織密幫扶成效,確保援榕工作規範、見效,援榕後,幫扶隊積極收集群眾的準確信息,力促檔案規範化、精準化、數位化,確保內業材料提質上擋,做到六個一致,為幫扶工作「精準導航」。   「入戶檔案資料數位化是充分發揮岑鞏援榕幫扶幹部寶貴經驗的重要舉措,結合《榕江縣2020年度「入戶檔案」目錄清單》,按照3大類21項內容,分村分組分戶建立檔案電子版,以此打通定點幫扶工作的『任督二脈』,助力真情幫扶跑出加速度。」鄧金清說。
  • 佛山精準幫扶鬱南脫貧在望
    原標題:佛山精準幫扶鬱南脫貧在望   金秋十月,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當秋風穿過層巒疊嶂的青山吹進雲浮市鬱南縣,在桂圩鎮桂圩村裡,香樟樹的芬芳瀰漫;「啾啾」的鵪鶉聲響徹寶珠鎮寶珠村的養殖大棚
  • 紀錄片《承諾》和觀眾相約CCTV-9 講述「精準扶貧」故事
    《承諾》共5集,每集50分鐘,從「承諾」二字本身的立意出發,講述在「精準扶貧」的宏大時代命題下,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人們共同完成理想、擺脫貧困、改變命運的故事。水上生活,幾乎與世隔絕,孩子教育、老人養老、病人就醫等問題,何時才能得到改善?為何要精準扶貧,這些真實的故事將會給你答案。《承諾》每集由兩個不同省份的故事穿插講述,每集故事有一個內在指向——精準扶貧所面臨的挑戰和探索。這些故事各有側重,同時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是脫貧攻堅最後階段的沉澱、突破、感召以及思考。
  • 這種類型的結節,怎麼判斷是結核還是肺癌?
    當地醫院給她做了各種結核的檢查,結果發現結核菌素的實驗是強陽性。這種情況就高度懷疑這是一個結核, 於是醫生給她進行了抗結核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後,病人的症狀並未緩解,在朋友介紹下帶著片子來找我。我當時看她這個片子覺得結節裡面有空泡,就是我們之前講的有點像鬼臉一樣的特徵,還是告訴她這個結節不能排除腫瘤,勸她吃一個月抗癆藥以後一定要再重新複查看看結節對治療的反應。
  • 【成員助力】沙坡頭區 | 幫扶指導促發展 助力禁毒創示範
    【成員助力】沙坡頭區 | 幫扶指導促發展 助力禁毒創示範 2020-10-14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省胸科醫院開展「慶六一、促成長」健康扶貧活動
    魏志超護士給小朋友們分享了呼吸道傳染病(新冠肺炎、結核、流感等)的自我防護知識,以提高在校師生的防控意識,確保開學後校園內的安全健康。專家團隊則在梁莊村衛生室、七級鎮衛生院開展了健康諮詢和義診服務。在梁莊村衛生室,一上午就為50多個老百姓進行了義診和簡單的治療。
  • 深圳險企踐行精準扶貧,「小海豚計劃」八年幫扶兒童近十萬
    落實精準扶貧動作近年來,我國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其中,眾多險企作為社會風險的「減震器」,將企業經營的觸手延伸至扶貧攻堅的公益領域,在波瀾壯闊的人類減貧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紮實推進「五扶一美」幫扶模式 敏捷集團走出精準扶貧路
    這裡原本是省定貧困村數量最多的革命老區蘇區、深山地區的梅州市五華縣,如今,通過具有敏捷特色的「五扶一美」幫扶模式,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水泥路讓村容村貌大變樣、長勢喜人的百畝桑芽菜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嶄新的教學樓和運動場在孩子們心中播種下了夢想的種子……曾經貧困的五華縣正在發生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蝶變。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