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你,西蒙》是由格裡格·伯蘭蒂執導,尼克·羅賓森主演的青春校園愛情喜劇電影。該影片改編自貝琪·艾伯塔麗的小說《西蒙和他的出櫃日記》,講述了16歲少年西蒙,為保護心上人身份和自己的隱私,幫死敵追求自己閨密,意外踏上一場妙趣橫生的出櫃之旅。
影片的主人公西蒙是一位普通的高中生,有和睦的家庭,有從小玩到大的朋友,但是他卻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他是一個同性戀。
他知道父母和朋友或許會接受他的出櫃,但是他還是謹慎的保守著這個秘密。他化名Jacques在學校論壇上認識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友——Blue,他們在網上互訴心事,Simon與他共情,產生情愫,並且一直試圖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他。但是他化名的郵箱卻被Martin知道並且威脅Simon幫助他追求Simon的好朋友。在Martin表白失敗後,為了掩蓋自己在全校師生面前的尷尬,他將Simon的事情曝光。Simon被迫出櫃。
在出櫃之後,Simon一度失去他的朋友,但是隨著家人的理解和朋友的諒解,他說到了鼓舞,感受到溫暖,決定正視自己,表白了Blue,說自己一直在尋找他並且希望約時間在遊樂園摩天輪見面。但是那天直到錢用光了blue還沒出現,最後bram出現了,他們在摩天輪上接吻。
這部電影不同於其他相同題材的同性電影,他不同於《斷背山》的深愛成傷,不同於《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懵懂酸澀,也區別於《春光乍洩》和《藍宇》的逼仄壓抑,而是帶有些許夢幻的理想化的色彩,將同性戀和LGBT群體這個在現代社會壓抑敏感的主題拍的輕鬆詼諧,展現了成長的陣痛和青春愛情的青澀甜美,如同Troye Sivan為這部電影的獻唱的插曲《Strawberries & Cigarettes》一般,像是一口又甜又嗆的草莓煙,初嘗覺得嗆,卻有著過後回味的甜。著名導演澤維爾·多蘭評價道:「這部電影對於整個電影行業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更是對很對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啟發。那些覺得自己「不正常」覺得沒有辦法接受自己的孩子,都該看一看這部電影,至少在獨自承受的迷茫中能夠有一些力量。」這種完美結局的設計或許也正是他對這部電影評價的因素之一。
電影中,Simon意識到自己是同性戀之後,曾經發出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只有同性戀需要『出櫃』,而異性戀就是默認的呢?」這類似於哲學中經典的「色盲悖論」:假設:有一個人,他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兩種顏色和別人不一樣,他把藍色看成綠色,把綠色看成藍色。但是他自己並不知道他跟別人不一樣,別人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他看到的是綠色的,但是他和別人的叫法都一樣,都是「藍色」;小草是綠色的,他看到的卻是藍色的,但是他把藍色叫做「綠色」。我們如何才能證明自己就是正常人,而不是另一套評價體系之下的非正常人呢?人們總是將同性之間的愛情看作不正常,看作如同「綠天藍草」一樣荒謬可笑甚至令人作嘔,可是我們又怎麼能知道我們眼中的「藍天綠草」在他們的眼中就不是「綠天藍草」呢?我們每個人都值得偉大的愛情故事。
在Simon出櫃後,Simon媽媽對他說的話,溫暖了影片中的西蒙,也同樣溫暖著屏幕外的觀眾們,「呼吸吧,把你一直屏住的那口氣呼出來,我愛你,我們都一樣愛你,做真正的自己,你值得擁有你想要的一切。」
「你值得擁有你想要的一切」,這句看似理想主義的話卻總是令人鼻酸。無論是多數群體還是少數群體,無論是青春期的少年還是步入社會的成年人,我們都有鬱結在心裡不敢吐出,不敢松下的一口氣。我們希望可以一直幼稚下去,永遠相信理想,可是現實卻逼著我們一步步向著成熟前進,謀殺著我們的理想主義。於是我們越長大就越懂得害怕,害怕改變,害怕暴露真實的自己,仿佛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或許影片中西蒙媽媽的話語,能讓我們有哪怕幾秒的時間松下那口氣,增添生活和追求愛情的勇氣。
柏拉圖在《會飲》篇中阿里斯託芬關於愛的寓言將人分為三種性別,男人女人和陰陽人。他們被宙斯劈開變成兩人,男人劈開的為男同性戀,女人劈開的為女同性戀,陰陽人劈開的是異性戀。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有愛,因為我們本來是完整的,對於那種完整的希冀和追求就是所謂愛情。愛情讓我們重歸完整,無論在被宙斯劈開前我們是男人還是女人,每個人都值得偉大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