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就像一場美夢,它遙不可及,但又那麼充滿魔力。
然而我們知道,這一切都太過完美,就像一場永遠無法企及的夢,可是我們又無比矛盾的想要徜徉在這夢裡,長眠不醒。
終於,我們可以露出笑容了
當過去的主流LGBTQ電影幾乎都是文藝片之時,沉重的長鏡頭和幾乎煎熬的情節總是悲劇一般的落幕
《Love,Simon》
充滿著夢幻色彩,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我們每個人不會因為自己選擇了什麼,或是接受自己而改變。
We are just who we are.
這是一部不止是一個裡程碑,在大洋彼岸成為第一部全美發行的LGBT電影。
其中探討的也不止局限於此。
更是每個人的青春,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偉大的愛情,友情,親情。
I deserve a great love story.
我值得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
and I want someone to share it with.
並且我希望有人能和我分享這個故事
知道是皆大歡喜的結局,才會體會到細微的絲絲甘甜
影片講述的故事,戲劇性的展現了尋常LGBT出櫃的歷程故事,但是其中內核散發出的青春氣息和我們所見的普通電影一樣,充滿了活力,屬於年輕的那份活力和朝氣。並沒有因為身份的局限而大有不同。
Simon依然的做著那些夢,那些矛盾的日月生活,每日的開車咖啡時間,派對時間的盡情釋放,心中不斷起伏的小思緒。
我們沒什麼不同,點點尋常才能更讓人感受到電影的真誠和可貴。
I am looking for you,Blue.
整個電影圍繞著兩人的郵件來往,不斷猜測著彼此的身份
沒有傳統意義上網絡搭訕,沒有必然出現的激情,沒有暴力和恐懼。從頭到尾,除了道明身份後的小小曲折,Simon最終還是幸運的。
父母的包容,朋友的支持,乃至夢幻收穫了初戀。
它只有一個溫暖得有如童話,但又無法套用到每個人身上的出櫃故事。
這部電影就像一場美夢,它遙不可及,但又那麼充滿魔力。
然而我們知道,這一切都太過完美,就像一場永遠無法企及的夢,可是我們
又無比矛盾的想要徜徉在這夢裡,長眠不醒。
他的筆友Blue,最開始在校園網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被困在了一座摩天輪上,這一刻我仿佛在世界的頂端,可是下一分鐘我來到了最底端」
不止關乎LGBT,這又不何是我們的青春嗎?
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覺得自己很奇怪,覺得自己周圍的一切都和自己格格不入,努力了很久也沒有辦法真正融入生活,光是呼吸就已經很沉重。
站在幼稚和成熟的邊緣,其實每個人承受的都很多。
希望能夠永遠幼稚下去,可周圍的一切都在逼著自己走向所謂的「成熟」。
這個世界上有著太多的無奈,做自己,至少改變真正到來的時候也能夠迎面而上。
最後寫點有意思的。
在看完電影順便瀏覽豆瓣短評時,有個細節真的讓我笑出聲。
這段情節發生在父子敞開心扉後,老爸想要幫助Simon
頓時從美好青春片拉回現實啊,哈哈哈~
好了,該上班的上班該學習的學習,散場了,美夢結束
(人人影視已出,閱讀全文直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