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田誠:以「銷售質量」盈利 日產明年實現反彈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內田誠預計,明年1-3月,即本財政年度第四季度的收益會出現好轉,儘管這對於防止連續第二年出現赤字來說略晚了一些,但這樣的反彈將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下一個財年恢復盈利提供動力。

  內田誠希望通過「銷售質量」——即不依賴折扣或批量銷售的高價值交易來實現盈利。日產在前任CEO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領導下也曾嘗試過類似的策略,但收效甚微,但內田誠相信,由於大量新產品的湧入,這一次的情況將有所不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綜合外電報導 近來,日產汽車(Nissan)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正努力重振這家汽車製造商,以應對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運營虧損。他預計,公司業務將在新的一年開始反彈。

  內田誠預計,明年1-3月,即本財政年度第四季度的收益會出現好轉,儘管這對於防止連續第二年出現赤字來說略晚了一些,但這樣的反彈將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下一個財年恢復盈利提供動力。

  內田誠在接受《汽車新聞》採訪時表示,日產汽車公司本財年的營業利潤率有望達到2%。這一預測並沒有考慮新冠病毒會否發生第二波感染,但實際上這樣的不確定因素是無法忽略的,這無疑加大了日產「東山再起」的難度。

  "我們預計本財年第四季度前將開始復甦," 內田誠說到,「這是我們正在考慮的假設。當然,我們不知道第二波疫情是否會到來。我們面前有很多不確定性。」

  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一財季,日產收入減少了一半,全球運營虧損1539億日元(約合14.5億美元)。其中由於疫情和業務重組,日產汽車還有高達7.38億美元的特別支出。

  日產正在通過關閉工廠、調整生產以及削減車型等方式,來實現28.2億美元的固定成本削減,進而提振利潤。該公司計劃開發Sentra轎車和Rogue跨界車等新產品,以提高每輛車的淨營收。

  此外,內田誠還表示,日產正在仔細審查其北美業務,以提高效率並削減固定成本,但他拒絕透露具體細節。「我們有很多事情需要重新審視,」他表示,「我們還有很多領域可以優化,這是我要求我的團隊關注的問題。」

  內田誠希望,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的核心營業利潤率能超過5%。內田誠透露,公司已經在為「後日產的下一個時代」(post-Nissan Next era)制定新的商業計劃,該計劃將專注於增長。

  據悉,內田誠希望通過「銷售質量」——即不依賴折扣或批量銷售的高價值交易來實現盈利。日產在前任CEO西川廣人(Hiroto Saikawa)領導下也曾嘗試過類似的策略,但收效甚微,但內田誠相信,由於大量新產品的湧入,這一次的情況將有所不同。

  「在我上任之前,追求銷售質量的大方向就已經敲定了,」內田誠認為,「產品是支柱之一,當然,這不能在短短三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內發生質變。」

  內田誠透露,新款Ariya全電動跨界車將於2021年底在美國上市,是一個典型的新產品。這款和奇駿差不多大小的電動車,續航裡程可達300英裡,配備了新開發的四輪驅動電動動力系統,並擁有高檔、現代感的內飾。

  今年7月,日產Ariya已對外發布,起價約為4萬美元,這比該車在美上市早了很長一段時間,以此向那些更習慣於將日產作為廉價品牌的客戶群體傳達這款車的附加值和新技術。

  內田誠在談到Ariya時表示,「我們希望確保日產品牌的電動汽車能夠得到客戶的認可,我們希望客戶能夠感受、理解我們的價值觀,並願意為此消費。」(記者張羽 編譯)

相關焦點

  • 內田誠執掌日產周年訪談錄
    編譯 | 楊玉科編輯 | Jane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內田誠執掌日產汽車這一年今天(2020年11月30日),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執掌日產汽車一周年之際,不知道他將以怎樣的心情迎接這個時刻?猶記得2019年12月1日內田誠開始掌舵時,日產汽車還深陷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捕的困境中難以自拔——與聯盟夥伴雷諾集團關係緊張,且陷入赤字。接踵而至的新冠疫情,使得日產汽車陷入更嚴重危機。
  • 內田誠:日產始終將中國視為核心市場並將持續投入
    「到2025年,日產汽車將在中國市場投放9款電動化核心車型,包括明年投放的日產Ariya和搭載日產e-POWER的車型。」在此次專訪中,談及未來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投放計劃,內田誠對記者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北京車展上完成中國首秀的日產Ariya,是日產「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中的一個關鍵產品。
  • 對話⑤|日產汽車內田誠:中國始終是日產最重要的核心市場之一
    而相較於其他市場,中國市場已經實現率先回暖,成為跨國車企爭先布局和深化的重要區域。作為今年首個舉辦的國際車展,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日產汽車全新純電動跨界SUV車型——日產Ariya完成首秀,並計劃於2021年引入國內銷售。新車展現了日產目前在智能動力、智能駕駛和智能互聯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也彰顯著日產汽車加速布局中國市場的決心。
  • 日產CEO內田誠:強化與東風合作夥伴關係
    9月26日,在車展專訪中,日產汽車執行長內田誠對時代周報記者稱,Ariya的意義不僅是日產汽車推出的眾多新型車中的一款,更是為日產汽車開啟「新篇章」的重要車型。事實上,作為最早布局電動化的車企之一,日產近年來在電動車市場上的份額和話語權漸弱。
  • 日產汽車高層內田誠訪談 轉型有序協同合作是主要
    當地時間11月26日,日產汽車企業董事會成員、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接受了Automotive News的採訪,就日產汽車的重修事業,與雷諾、三菱的聯盟關連等難題發展了回答。   當地時間11月26日,日產汽車企業董事會成員、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接受了Automotive News的採訪,就日產汽車的重修事業,與雷諾、三菱的聯盟關連等難題發展了回答。  財經網汽車就聯盟合作停留相干方式聯繫到日產汽車,對方並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苦求。
  • 日產三年將導入7款新車 內田誠:始終視中國為核心市場
    在2020北京國際車展期間,日產汽車公司董事會成員、日產汽車公司代表執行官、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在本屆北京車展,日產汽車攜首款純電動跨界SUV——Ariya正式亮相。該車被視為日產汽車揭開新篇章的代表作,計劃於2021年開始在中國市場銷售。
  • 內田誠: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中國是日產汽車公司『Nissan NEXT』企業轉型計劃中非常重要的市場。與此同時,在包括自動駕駛、電動化等『CASE』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先進的市場之一。」日產汽車公司董事會成員,日產汽車公司代表執行官,總裁兼執行長內田誠在2020北京車展上表示。
  • 倒下前,日產該怎樣找到出路?
    對於在「後戈恩時代」再出發的日產而言,沒什麼比穩定更加重要的事情了。日產CEO內田誠在過去半年裡無疑是全球車企中日子最難過的CEO。不過內田誠也明確告訴股東,任職期間會幫助內鬥不休的日產重新回到業績增長的軌道上,但他表示全面復甦是需要時間的。內田誠預計,公司將在2021年10月~2022年3月中的某個時間點實現正向現金流。
  • 日產「新中期事業計劃」發布:去「戈恩化」的聯盟如何重回賽道?
    當然,日產的危機還體現在過去一年裡銷量與利潤的雙雙下滑。5月28日,日產汽車公司執行長內田誠(Makoto Uchida)公布了2019財年(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2個月)的財務業績。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日產汽車11年來首次虧損,也是該公司20年來最大的虧損。另外因新冠肺炎疫情對日產汽車在全球各地的生產、銷售等業務活動造成的重大影響和不確定性,日產暫不發布本財年的預測。在當天的業績發布會上,作為聯盟「新中期事業規劃」的一部分,內田誠公布了日產長達四年的企業轉型計劃。
  • 「技術日產」漸行漸遠 日產能否重現21年前復興神話?
    雷諾主席兼CEO路易斯-施韋策(Louis Schweitzer)與日產社長塙義一籤署協議,雷諾-日產聯盟成立。三個月後,戈恩入主日產,走訪工廠,調研業務,聽取員工的聲音。再過三個月,他交出了日產復興計劃(NRP), 削減成本,帶領日產走向復興。21年後的3月,現任日產CEO內田誠似乎在跟戈恩做一樣的事:走訪工廠,調研業務,聽取員工的聲音…想盡辦法削減成本。
  • 新CEO無力拯救日產,有人開始懷念潛逃海外的戈恩
    在亞洲和大洋洲、中東及非洲市場,日產銷量出現了11.5%的下降幅度,銷售54.7萬輛。陷入困境的日產汽車,難免顧此失彼。日產汽車CEO內田誠坦承:「儘管我們設法保住了在中國的銷量,但美國和歐洲的銷售下降影響巨大。」
  • 戈恩給老東家判了死刑,雷諾退股,日產下一步怎麼辦?
    日產汽車全球銷量為493萬輛,同比下滑10.6%,包括本土日本,北美、歐洲以及中國市場都出現了下滑,很多人把這次降幅歸咎為戈恩之後的「領導力減弱」。去年12月,接替西川廣人的日產汽車CEO內田誠自降薪酬一半,誓言要在2023年前實現復甦,讓日產重回增長的賽道。但是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日產汽車復甦計劃或再增變數。
  • 國信證券:滔搏(06110)盈利表現穩健,迎接旺季反彈
    期間數位化轉型加速,包括9月實現小程序2.0的升級、選拔店員展開直播活動、企業微信覆蓋門店網絡超過90%統一管理私域流量,累計會員註冊數3310萬人,貢獻銷售比例提升至97.3%;電競英雄聯盟分部取得亮眼戰績。
  • 日產回憶錄:索賠100億日元,與戈恩分手後真的快樂嗎?
    如今的日產汽車日子確實不太好過,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日產汽車本季度在全球的銷售額為2.5萬億日元,下降18%,公司的營業利潤近230億日元,當季淨虧損261億日元。「我們正在取得進展,但銷量一直疲軟,這需要我們比原計劃做更多的重組工作。」日產汽車CEO內田誠表示。
  • 戈恩與日產雷諾的愛恨糾葛迎來新篇?
    戈恩事件的調查或許比想像中更難、更複雜,需要的時間更長,但毋庸置疑的是,戈恩事件已經給雷諾和日產造成巨大影響。對於雷諾和日產來說,戈恩的退出不僅使雙方的關係變得緊張,也導致雷諾和日產陷入動蕩中,而雙方2019年的銷量和營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2月13日,日產發布了其2019年財報。
  • 日產回憶錄:索賠100億日元,與戈恩分手後的昔日汽車巨頭真的快樂嗎?
    日產汽車CEO內田誠(Makoto Uchida)表示。最早可追溯到1911年快進社時期的日產汽車曾是日本汽車產業的先驅,也創造過全球銷量的輝煌,遭遇過90年代的黑暗時刻,又被來自黎巴嫩的「成本殺手」拯救。歷史浮沉,這個去年10月被任命為CEO的日本汽車人面臨的困境與當年戈恩接手時類似,他將如何帶領日產突圍重生?
  • 日產前CEO戈恩花樣出逃,曾逆勢挽救日產,被稱「成本殺手」
    在戈恩的領導下,日產通過大規模裁員、削減供應商體系等手段削減成本、提升盈利,僅兩年時間就扭虧為盈,2000年財政年度實現盈利27億美元,其市值更是從當初的150億美元一度攀升到660億美元,成為了汽車企業的再生典範。戈恩因此一戰成名。2004年,為感謝戈恩拯救日產,日本明仁天皇還特意向他頒發了藍綬褒章。
  • 合資品牌2020銷量 日產中國達145.67萬
    2020年,東風日產和東風啟辰銷售了121.18萬輛。在細分車型方面,日產第七代天籟ALTIMA、軒逸(參數|詢價)、奇駿(參數|詢價)以及SUV系列車型推動了乘用車事業板塊銷量的增長。
  • 鷹眼預警:衛寧健康淨現比小於1 盈利質量較弱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衛寧健康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08億元,同比增長32.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98億元,同比增長31.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3.42億元,同比增長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