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高校教師王某麗去醫院體檢時,被陌生男子襲擊,當場死亡。嫌疑人亢某系外包工程方僱傭的臨時工,因為住所和被辭退的問題,與包工頭發生了爭執,想要報復,隨機襲擊了王某麗。被一個陌生人殺死,王某麗的家屬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想要一個說法。12月9日,嫌疑人亢某因為涉嫌故意殺人罪被檢察院批准逮捕。
魯迅說"弱者抽刀,轉向更弱者",亢某就屬於這樣的"弱者",臨時工大多數都沒有法律意識,在工作之前沒有籤訂合同,所以經常會被無故辭退、剋扣工資,遇到不公時,想找包工頭理論當然是可以的,但古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和誰有矛盾就去找誰,隨機傷害一個女子,是十分懦弱的表現。他殺了人以後,家人會因為他的衝動處處受到限制。
《聖經》說:"你眼不可顧惜,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這句話在不信基督的世俗社會也非常流行,是一種非常樸素的報復觀,它其實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生物本能。在遠古時期,對那些侵害自己家園的人施加同等的報復,既能夠避免持續性的侵害,也能夠震懾潛在的侵害者:"看吧,你怎麼對我的,我就會怎麼對你",從而確保自己和族人的安全。
但一些極個別的人控制不住衝動,被狹隘的仇恨主宰,於是就舉刀揮向了無辜的路人,心理學研究表明,這類人的血清素要明顯低於普通人。他們作案往往是隨機的,路過的甲乙丙丁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所以才顯得特別恐怖。
這類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比較差,當他們被分手、事業受挫時,不會反思自己的錯誤,而是會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於其他人:被分手是因為女性太拜金了,事業受挫是因為對手用了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從而對其他的客體產生仇恨。
廈門有過這樣的一起案例:彭某經營了一家饅頭店,因為違規,三輪車被查扣,又因為在饅頭裡添加了甜蜜素,被有關部門調查,之前賭博輸了100萬,妻子和他離了婚。這些事情讓他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於是就想通過報復社會。他先刺死了一名年輕的女性,而後又來到了某醫院的門口,將事先準備好的汽油潑在了地上,用打火機點燃,原本想把自己一起燒死的,結果因為無法忍受疼痛從火海裡跳了出來,從而被警方抓獲。
我們可以遵守交通規則,減少自己成為交通事故傷者的可能,也可以在家中安裝防盜門,避免被小偷光顧。但我們無法預防這樣的犯罪者,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在什麼時候失控,會傷害哪個人。能做的,或許就只有在走路的時候多察言觀色,遠離那些怒氣衝衝行為詭異的人,同時在生活中保留更多的善意,避免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回到福建王某麗的案件中,想要杜絕類似的悲劇再次上演,需要醫院方面加強安保工作,甚至可以在各個大門安裝安檢機,和地鐵站飛機場一樣,避免其他人把兇器帶入醫院。
中山某醫院前段時間發生過砍醫生的事件,監控視頻顯示,嫌疑人拿著刀出現後,大家都開始逃竄,保安跑得比護士還快,壓根就沒有多大作用,其實也無法過度指責保安,因為現在
很多醫院只給保安一兩千塊錢的工資,這點錢就想讓其拼命不太現實。
其他的醫院要引以為戒,不要吝嗇在這方面的開支,可以花錢請一些更年輕更專業的保安,讓醫生們有好的行醫環境,患者們有好的就診環境。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個新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