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二十七回第九節:
【原文】
寶玉因不見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別處去了,想了一想,索性遲兩日,等他的氣消一消再去也罷了.因低頭看見許多鳳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嘆道:「這是他心裡生了氣,也不收拾這花兒來了.待我送了去,明兒再問著他。」說著,只見寶釵約著他們往外頭去.寶玉道:「我就來。」說畢,等他二人去遠了,便把那花兜了起來,登山渡水,過樹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處來.將已到了花冢,猶未轉過山坡,只聽山坡那邊有嗚咽之聲,一行數落著,哭的好不傷感.寶玉心下想道:「這不知是那房裡的丫頭,受了委曲,跑到這個地方來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腳步,聽他哭道是: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寶玉聽了不覺痴倒.要知端詳,且聽下回分解.
【端木持易見解】
我先且不說本節這首《葬花吟》。
我推薦一首歌曲,就是《三國演義》裡面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有一首插曲,叫《臥龍吟》,作詞:王健,作曲:谷建芬,演唱:戴建明。如下:
束髮讀詩書,修德兼修身;
仰觀與俯察,韜略胸中存;
躬耕從未忘憂國,誰知熱血在山林;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鳳兮鳳兮思高舉,世亂時危久沉吟;
茅廬承三顧,促膝縱橫論;
半生遇知己,蟄人感興深;
明朝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徵塵;
龍兮龍兮風雲會,長嘯一聲抒懷襟;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壠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
(合唱)天道常變易,運數杳難尋;
成敗在人謀,一諾竭忠悃;
丈夫在世當有為,為民播下太平春;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壠畝民;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壠畝民;
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
我再推薦一首歌曲,是《西遊記》中的插曲,叫《五百年桑田滄海》,其歌詞如下:
五百年,
桑田滄海,
頑石也長滿青苔,
長滿青苔,
五百年,
桑田滄海,
頑石也長滿青苔,
長滿青苔,
只一顆,
心兒未死,
嚮往著逍遙自在,
逍遙自在,
哪怕是,
野火焚燒,
哪怕是,
冰雪覆蓋,
依然是志向不改,
依然是信念不衰,
蹉跎了歲月,
激蕩著情懷,
為什麼為什麼,
偏有這樣的安排,
為什麼為什麼,
偏有這樣的安排,
為什麼為什麼,
偏有這樣的安排,
為什麼為什麼,
偏有這樣的安排。
最後再推薦一首《水滸傳》中的插曲,叫《天時地利人和》,其歌詞如下:
茫茫乾坤方圓幾何,
長傳我千百年民族魂魄,
舊日宮牆,尋常巷陌,
是誰把英雄的故事一說再說,
走馬揚鞭翻山過河,
輕生死重大義男兒本色,
幾番起落風雨振作,
趕他個天時地利與人和,
走馬揚鞭翻山過河,
輕生死重大義男兒本色,
幾番起落風雨振作,
趕他個天時地利與人和,
趕他個天時地利與人和。
然後我們再來看《葬花吟》,其詞如下: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沒有對比,就沒有學識;諸位通過這幾首歌曲的比對,發現了什麼沒有呢?
《臥龍吟》是感懷、振奮;《五百年滄海桑田》是不屈,是堅忍;《天時地利人和》是激揚,豪邁,而《葬花吟》是哀傷,是落寞。
境況有同或不同,情感亦有同與有不同,或者同境同情,或者同境不同情;又或者境雖不同而情同,亦或者境不同而情同,你們說誰好誰壞,誰對誰錯呢?
我只想告訴,在這方面,沒有對錯,沒有好壞。
喜怒哀樂悲恐憂,它們都是平等的,都是常見的七種情感之一。只不過人們都想喜樂,不想哀愁。但天底下哪有一直的喜樂,也不會有一直的哀愁。有時候也不是那麼單一,或者痛並快樂著,或者笑著又流了淚,我想,你們對此,也都會感同身受的!
天下所有人,都有感情,都有喜怒哀樂悲恐憂,所以,至情至性,真性情,才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準則,才是彼此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的基礎。在這個方面,唯有虛情假意,最遭人討厭,因為凡是人,恐怕都不願意「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對不對?你以真情待人,才有可能獲得真情。
當然,我說這只是可能。
但如果你不以真情待人,那想獲得別人的真情,那就毫無可能了。
有人或許會說,我是演員。
那好吧,你要演戲,那就由你吧。「裝」出來的情感,終歸是裝出來的。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你要非說,連自己都騙過去了。好吧,那你自己又到哪裡去了呢?
總結一句話:無論你處在什麼境況,無論此刻的你是什麼心情,我都希望你明白,此乃人之常情。如果你想換個心情,那就換個環境,試試看,因為心隨新境而新生!如果你心理足夠強大,那就按你的心境去改變環境,讓糟糕的環境遂了自己的心願。無論是否能夠切換,無論是否能夠如願,讓自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愛就愛,想愁就愁,總之,對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心情,不要壓抑它,不要阻止它,不要強迫它,自然就好!
讓心自由,你就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