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庸先生作品改編影視劇特別了解的朋友,應該會清楚,古天樂李若彤版本的《神鵰俠侶》最初引入大陸時,主題曲是胡兵和希林那依對唱的《歸去來》,那一年恐怕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都在播放這首歌。那個時候網絡還不發達,音樂作品也不如現在這麼多,基本上哪一部電視劇火了,裡面的歌曲都會極為流行。
大概到了本世紀初時,我們再看這部電視劇才聽到齊秦齊豫對唱的粵語版的《神情神話》。
由《歸去來》到《神情神話》其實並沒有什麼改變,只不過是內地版和香港原版的區別而已。不過俠客君認為,大陸引進版的《歸去來》比香港原版的《神情神話》更適合成為《神鵰俠侶》的主題曲。當然,這只是俠客君的一家之言,大家可以商榷,不喜勿噴。
之所以提到主題曲的問題,是因為《歸去來》裡面的歌詞「那次是你不經意的離開,成為我這許久不變的悲哀」以及「這次是我真的決定離開,遠離那些許久不懂的悲哀」,和小說裡小龍女楊過兩次三番的分離,可謂點題之筆。
看《神鵰俠侶》的故事,楊過與小龍女有過三次分離,第三次是小龍女在黃蓉的勸說之下為著楊過的性命,不得已的分離。而前面兩次,真真切切是小龍女主動的離開。有人說第二次,黃蓉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仔細想一下,黃蓉固然勸了小龍女。小龍女在聽了黃蓉的話之後,又和楊過交談為了番,這才決定離開。當時小龍女和楊過說了什麼呢?特別是讓小龍女決定離開的是什麼話:
「思來想去難以明白,半夜小龍女叫醒楊過,問道:『過兒,有一件事你須得真心答我。你和我住在古墓之中,多過得幾年,可會想到外邊的花花世界?』楊過一怔,半晌不答。小龍女又問:『你若是不能出來,可會煩惱?你雖愛我之心始終不變,在古墓中時日久了,可會氣悶?』這幾句話楊過均覺好生難答,此刻想來,得與小龍女終身□守,當真是快活勝過神仙,但在冷冰冰、黑沉沉的古墓之中,縱然住了十年、二十年仍不厭倦,住到三十年呢?四十年呢?順口說一句『決不氣悶』,原自容易,但他對小龍女一片至誠,從來沒半點虛假,沉吟片刻,道:『姑姑,要是咱們氣悶了、厭煩了,那便一同出來便是。』。」
待這段對話完了之後,小龍女等楊過睡著之後就走了。所以,黃蓉固然做了小龍女的思想工作,但小龍女最終決定離開卻是小龍女自己的事情。把整件事情全賴在黃蓉身上,固然對黃蓉非常不公,因為黃蓉的出發點還是為楊過好。
而小龍女第一次離開楊過的時候,有很多事情讓俠客君作為讀者覺得非常耐人尋味。
在大勝關,楊過與小龍女得逢,兩人在群雄當中聊及過往。雖然小說裡沒寫聊天內容,但是小說中另有一段單獨寫小龍女的經歷時,就寫小龍女離開楊過之後在山野間兜圈子,隨後再次進入古墓,但在古墓中生活月餘,實在耐不住對楊過的思念,又出墓來找楊過,還詳細寫了小龍女在古墓長大,不通世故,在尋找楊過的過程中鬧了不少笑話。
以楊過和小龍女在一起生活多年的經歷來看,楊過不可能不知道小龍女對江湖上的事一竅不通,也不可能不明白小龍女生性喜靜未必便喜歡江湖上的喧囂。所以,小龍女若真的離開,她又能去哪兒呢?她是會走向自己非常陌生的江湖,還是回到自己異常熟悉的古墓呢?這個答案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難道楊過這麼聰明,會想不到小龍女會再次回古墓,過回離群索居的生活?又或者是,楊過想得到但是他不願意去想?
所以金庸先生到底是武俠小說大師,在這一段故事裡真是把人性寫絕了。楊過是非常嚮往古墓之外的花花世界的,他會在古墓中生活那麼多年,只面對著小龍女肯定是覺得生活十分單調,再加上小龍女這個人整個的氣質都是冷冷的,以楊過的性子能夠在古墓當中生活那麼多年還真是難為他了。黃蓉對楊過的性子就抓得挺準,所以才會和小龍女說話時,一說就說到了癥結所在。
楊過和小龍女好不容易出得古墓,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楊過是很高興的,而小龍女則不然,因為小龍女從內心而言對於闖蕩江湖是抵制的。願意和楊過走,那不過是出於心底對楊過的愛。
若是從楊過和小龍女兩個人的性格來分析,恐怕金庸先生更想表達的是楊過根本就沒有想過小龍女會回古墓,而是按他的想法去江湖上漂蕩去了。只能說,當時的楊過恐怕小龍女在他心裏面還沒有太重要的位置。正因為這樣,所以楊過才會邁開腳步走向他嚮往的江湖,而不是回到古墓去看看「姑姑」是不是在那裡。
諸君以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