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直的中國脊梁 電影《八佰》觀後

2020-08-27 鄭彥芹

挺直的中國脊梁

__電影《八佰》觀後

  • 鄭彥芹

題記:1937年10.26-11.1震驚中外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役進行中,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決,未戰就已經知道結果的戰役,他標誌著淞滬會戰的結束。但它的政治意義是深遠的,它是中華民族挺直的脊梁!四行倉庫和八佰壯士(實際上是四百二十人),註定會被載入史冊,八佰壯士註定會名垂青史!

有幸邂逅點映電影《八佰》,那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大片,讓我的心靈深處得到一次蕩滌。電影院內除了影片的原音,就是從不同方向傳來的陣陣抽抽搭搭的哭泣聲,可見感人至深!從頭到尾我的一顆心一直懸著。我努力的讓自己靜下來再靜下來,用心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時刻。那是八佰壯士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英雄史詩!

讓我們隨著劇情穿越時空,回到83年前的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牆壁堅固,國民革命軍第88師五二四團第一營,副團長謝晉元作為這支孤軍的總指揮。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硝煙瀰漫,炮聲震天,而蘇州河南岸,英美租界,則是歌舞昇平,燈火通明。這是一場作戰秀,一開始就註定敗局,這是唯一有人觀戰的一場戰爭,戰鬥之殘酷可想而知。為了爭取在布魯塞爾聯盟會上的多國的支持和同情。日本人,揚言三小時可以攻佔的四行倉庫,卻用了四天四夜沒能如願。八百壯士卻堅守了四天四夜。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蹟,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一面是鐵骨錚錚的中國硬漢謝晉元,一面是驕橫不可一世的魔獸劊子手鬆井石根(製造駭人聽聞南京大屠殺慘案的罪魁禍首)第三師團,人數的懸殊,武器的懸殊。即便如此,壯士們依然抱著必死的信念,拋家舍業,為祖國留下最後一滴血。當女學生楊慧敏冒著槍林彈雨送上一面國旗給這支孤軍時,讓他們知道了肩上的使命,只要旗幟飄揚,中國不會亡。當國旗冉冉升起時,讓上海市民看到了希望,更讓國人精神振奮。它註定會讓日軍蒙羞,遭到瘋狂的報復。這些都是壯士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淬火成鋼,八百壯士是挺直的中國脊梁。一個個身體綁上炸彈,用血肉之軀去抵擋敵人的進攻,這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四行倉庫會記得他們的名字 ,蘇州河見證了他們的忠誠,垃圾橋見證了他們的勇猛。他們是炎黃子孫,他們也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有的甚至還是個孩子,他們多想看看大上海真實的模樣,可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尊嚴,慷慨赴死。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變成墓碑上冰冷的名字。註定會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流淌。

整建制的撤退,保衛四行是勝利的,可是積貧積弱的中國,最終讓他們成為一個孤軍營,歷盡滄桑。謝晉元團長被汪偽收買的兵痞刺死,年僅37歲,令人唏噓。任何一個小人物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休戚相關。唇亡齒寒,國破人命賤。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功臣,就是因為千千萬萬像八百壯士一樣的英雄,付出的巨大犧牲,才會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比起風華雪月那些事,我更愛看這些氣壯山河的大片,這令人在前行中反思,在磨難中自強。在奮鬥中尋找幸福。在過往中學會珍惜。重溫戰爭,為了更好的珍愛和平!

如今,此中國非彼中國,蛟龍出海,衛星巡天,遼寧號南海亮劍,大國崛起時,魑魅魍魎覬覦之心,不能視而不見。14億人緊握的拳頭定是鐵拳,面對挑釁,面對別有用心,我們當用凝聚的力量,阻擋一切膽敢來犯之敵。

戰火硝煙已經散去,四行倉庫的彈痕累累,讓我們銘記中華民族曾經的屈辱,落後就會挨打,這是鐵律。我們不能忘記八佰壯士的悲壯。曾經的烽火歲月,後人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強起來,築夢,圓夢,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我們珍惜這個時代,並為之努力奮鬥!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作者簡介:鄭彥芹,醫務工作者,二級心理諮詢師,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點滴

相關焦點

  • 人性與血性——電影《八佰》觀後
    人性與血性——電影《八佰》觀後閻鈺虹 時下,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觀眾群中出現了褒貶不一的聲音主角端午在經歷了叔叔慘死和戰友們的拼死搏鬥後,端槍衝進了戰場;而被當做戰爭工具出現的鏡子,在姜武飾演的老鐵那裡卻成為一種意象化的存在。他不斷通過鏡子審視自己,從而改變了對自我的認知。無論是在外力還是內力的作用下,「逃兵」們最終放下了恐懼和膽怯,神情堅定,心無旁騖,在家國大義面前,戰士的血性在硝煙中激蕩揮灑,中國脊梁始終像國旗一樣屹立不倒。
  • 《八佰》:留下民族的脊梁
    今天終於跑去看了電影《八佰》——八佰壯士,依託四行倉庫,抵禦日寇,讓世人看到中國之脊梁,影片刻畫的中國軍人之魂,讓人熱淚盈眶,撤退,是為了未來更好地抵抗,留下民族的脊梁。我明白導演是想表示只要旗子在、中國軍人的軍魂就不會倒下,但是這樣的編排手法,只能讓觀眾覺得沒有意義。
  •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
    觀電影《八佰》,看古今中外——電影《八佰》觀後感這幾日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播的電影《八佰》,感觸頗深,今天把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本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的真實戰場,日軍攻打上海時,國民黨八十八師的「八佰壯士」堅守上海最後的陣地——四行倉庫、迎面阻擊敵人四天四夜的故事,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人的血性,雖然蔣介石讓國際社會出面幹預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卻用智慧、勇氣和鮮血最大限度喚醒了國人抗日的決心,為以後全國抗日打下了堅實基礎。
  • 《八佰》是數字更是脊梁
    作為一個愛好歷史的人,一直很希望看到這部電影,但是一直沒有上映,歷經波折,今年終於上映了,彌補了這個遺憾!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
  • 觀電影《八佰》的幾點感想
    由著名導演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已於近日上線,感覺得出很多人開始對這部大片充滿了期待。我是個不太資深的影迷,每逢大片必看,每逢戰爭題材片必看。管虎執導的金字招牌,華誼兄弟的傾心製作,亞洲首部數字IMAX電影的全程拍攝…………《八佰
  • 電影《八佰》定檔:勇士的血灑在蘇州河,在中華民族的脊梁上滾燙
    如果2020年僅有一次進入電影院的機會,我會選擇《八佰》上映的那天,不會別的,為了感受熱血在脊梁上滾燙。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一支孤軍保衛上海最後一絲防線的故事。國民革命軍88師262旅524團第一營423名勇士。
  • 《八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影片一經上映票房就破億,它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梁。《八佰》最後在廢墟中踏出的帶著血紅色的傷口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
  • 電影《八佰》賞析
    一電影《八佰》的開篇,並沒有像大多所謂主旋律電影一樣,先極力渲染炮火硝煙之中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軍人的英勇無畏,而是選擇保衛戰發生之前有的人,面對邪惡、殘暴和死亡,雖然也膽怯過懦弱過,但最終聽從保家衛國捨生取義的高尚道義召喚,挺起脊梁,完成了從小人物到大英雄的靈魂攀升。張譯飾演的老算盤,本來是某地民團的帳房,看名字就能猜出,是個處處算計的人。在電影中,他陰差陽錯,隨波逐流,被裹挾進了四平倉庫這座戰爭「墳墓」,但他並沒有殺敵救國的志向和勇氣,而是時刻惦記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算計著怎麼才能逃生活命。
  • 八佰拍的不是「屁股」,是脊梁
    Sir對《八佰》憋了一肚子話想說,又再三按下。不說,是因為不想給這部波折中的電影再增添麻煩。今天終於可以暢所欲言。點映7天,今日上映1天,累計票房3.57億。這是13個月念念不忘的迴響。也是國產電影在壓抑下一次振奮人心的重啟。
  • 電影《八佰》觀後有感
    昨晚,在影院觀看了庚子鼠年春節以來的第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做《八佰》,一部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中國人民抗戰題材電影。一條蘇州河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在殘垣斷壁上抗擊日寇浴血奮戰的中國軍人,一邊是流光溢彩紙醉金迷的英法租界,天堂與地獄在同一時空上演!
  • 《八佰》觀後有感
    ——《八佰》電影《八佰》是一部褒貶參半的電影,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爛片,但是我看完之後,還是感動的一塌糊塗。這部電影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小人物大道理《八佰》裡面,端午、小湖北、羊拐等每個小人物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評電影《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我們都是蘇州河南岸的看客  ——電影《八佰》觀後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如果沒有那麼多人的「隔岸觀火」,中華民族何以苦難如此深重;如果不是有像「八佰」壯士一樣的「中國人的脊梁」,中華民族何以能夠最終贏得抗戰的勝利。  從敘事來說,當士兵們捆著炸彈慷慨赴死的時候,觀眾已經淚流滿面,《八佰》的高潮到來得似乎有點早。升旗護旗的段落剪輯得不夠完整,加上後半段象徵和寫意的渲染過於密集,多少影響了影片後三分之一的力度和強度。但這些都無法掩蓋這部電影熠熠生輝的光彩。
  •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評電影《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我們都是蘇州河南岸的看客——電影《八佰》觀後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如果沒有那麼多人的「隔岸觀火」,中華民族何以苦難如此深重;如果不是有像「八佰」壯士一樣的「中國人的脊梁」,中華民族何以能夠最終贏得抗戰的勝利。從敘事來說,當士兵們捆著炸彈慷慨赴死的時候,觀眾已經淚流滿面,《八佰》的高潮到來得似乎有點早。升旗護旗的段落剪輯得不夠完整,加上後半段象徵和寫意的渲染過於密集,多少影響了影片後三分之一的力度和強度。但這些都無法掩蓋這部電影熠熠生輝的光彩。
  • 電影《八佰》與愛國主義教育
    最近電影《八佰》熱映,雖然對影片本身質疑聲不斷,但片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不容抹殺!在民族危亡之際,中華兒女的熱血情懷可歌可泣!《八佰》所展現的,只是抗日戰爭中的慘烈一幕: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敵人人多勢眾,裝備精良,狂傲兇殘。其實,八佰壯士都明白:這是為民族尊嚴而戰!有些人對這部電影吹毛求疵,抓住一些細節不放,其實是不懂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無論戰爭結局如何,八佰壯士能在極端險惡的形勢下,堅守孤島,血戰兇頑,彰顯了民族大義和血性擔當。這部電影,確實讓人看得盪氣迴腸!
  • 《八佰》和《三毛流浪記》做了一個共同的夢,這夢才是民族的脊梁
    《八佰》裡面也做了一個好夢,和《三毛流浪記》裡的夢很像。《八佰》的這一段,穿越和現實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時代感突兀但是總體氛圍和諧的神奇畫面。一身戲服的戰將,跨白馬提銀槍,單騎殺出面對千萬敵軍,大有常山趙子龍長坂坡衝陣的氣勢。這段畫面在那個劇情階段出現,竟然沒有一點違和感,甚至升華帶起了節奏。
  • 觀電影《八佰》有感
    電影《八佰》已經在全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隨著觀影人次劇增,票房自然也是非常理想,首日就輕鬆破億,佔居榜首,而且口碑也是非常好,貓眼評分9.2,豆瓣評分8.4,相對來說,都是超好評價了!《八佰》的成功,也給日漸式微的華誼兄弟注入了一針強有力的振奮劑!至於說拯救華誼,單靠一部電影的成功,還有點為時過早,得看他們後續的一系列動作了,這裡不作贅言!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流量熱度非常之高,但是討論的聲音卻是毀譽參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看過眾多網友的發言之後方明白,原來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這部電影是否篡改了歷史?
  • 一河之隔天堂地獄——《八佰》中那些令人震撼的鏡頭
    由管虎導演,實力派演員王千源,張譯,姜武,黃曉明,鄭凱,魏晨,俞灝明等眾星雲集的電影《八佰》於8月21日在各大影院上映上映至今,累計票房突破15億元。為了積極支持疫情後文娛行業的復甦,支持國內電影產業發展,小編選擇它作為今年看的第一場電影。
  • 《八佰》觀後拙見
    《八佰》,這部從去年就打響旗號大勢宣傳的影片終於在今年的8月如期上映,今天我也如願觀看了2020 年的第一場電影。對於喜歡歷史的我,在觀看後立馬查閱了一些資料,史上這場戰爭也許不如淞滬其他戰爭來的激烈,但它的結局絕對要比影片來的可悲。看了一些影評,大家都在糾結於管導是否還原歷史,糾結於為何要吹捧國軍,更有甚者認為國內的戰爭片照貓畫虎試圖學著國外戰爭片來拍攝。
  • 清華大學尹鴻教授評電影《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八佰》觀後 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它的主角叫「八佰」  不經過點波折,可能就不值得等待。如果沒有那麼多人的「隔岸觀火」,中華民族何以苦難如此深重;如果不是有像「八佰」壯士一樣的「中國人的脊梁」,中華民族何以能夠最終贏得抗戰的勝利。  從敘事來說,當士兵們捆著炸彈慷慨赴死的時候,觀眾已經淚流滿面,《八佰》的高潮到來得似乎有點早。升旗護旗的段落剪輯得不夠完整,加上後半段象徵和寫意的渲染過於密集,多少影響了影片後三分之一的力度和強度。但這些都無法掩蓋這部電影熠熠生輝的光彩。
  • 拒絕觀看電影《八佰》
    今天同事聊起昨晚觀影《八佰》,我掃過一眼這部電影的推介,隱約是一些穿軍裝的人的故事,據說觀影后的人都淚流滿面。我於是問:「這是一部關於什麼題材的電影?」同事回答:「關於七七事變抗日的。我看完之後心情特別壓抑,一晚上都沒睡好。」我一聽,立馬斷了去觀看電影《八佰》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