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2020-11-04 鹹包飯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裡洋場。

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影片一經上映票房就破億,它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

影片中的蘇州河(吳淞江進入上海市區後被上海人稱為蘇州河)隔開了租界和四行倉庫,隔開了浮於表面的繁華與令人戰慄的荒蕪。

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

「天堂」充斥著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

「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駒,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一起,重新燃起中華民族的自豪,塑起中華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八佰》最後在廢墟中踏出的帶著血紅色的傷口的白駒,則意味著中華民族遭受重重磨難,早已千瘡百孔卻仍然充滿希望仍大步昂揚地向未來馳騁而去的中華民族的脊梁!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定檔:勇士的血灑在蘇州河,在中華民族的脊梁上滾燙
    如果2020年僅有一次進入電影院的機會,我會選擇《八佰》上映的那天,不會別的,為了感受熱血在脊梁上滾燙。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四行倉庫保衛戰」,一支孤軍保衛上海最後一絲防線的故事。國民革命軍88師262旅524團第一營423名勇士。
  • 挺直的中國脊梁 電影《八佰》觀後
    挺直的中國脊梁__電影《八佰》觀後鄭彥芹題記:1937年10.26-11.1震驚中外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役進行中,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決,未戰就已經知道結果的戰役,他標誌著淞滬會戰的結束但它的政治意義是深遠的,它是中華民族挺直的脊梁!四行倉庫和八佰壯士(實際上是四百二十人),註定會被載入史冊,八佰壯士註定會名垂青史!
  • 《八佰》是數字更是脊梁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騰訊影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張俊一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
  • 《八佰》:正是有名或無名的人,撐起了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
    電影《八佰》作為疫情後電影院恢復的第一個中國電影新片,和朋友衝著管虎導演的電影去的,看後真的被震撼了。影片《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這是整個抗戰規模最大、死傷人數最多的一場戰役。馮小剛導演說:「只有《八佰》這個電影可以擔負起復興的重任。」
  • 《八佰》壯士捨得精神震撼世人,中華民族精神永垂不朽!
    期待已久的電影《八佰》終於點映了,作為資深影迷,筆者第一時間就去看了這部歷史題材的大型戰爭片,其講述的是一個足夠悲壯但卻引人深思的故事。
  • 中華民族需要《奪冠》《八佰》的「精氣神」!
    最近,連續看了2遍兩部電影:《奪冠》、《八佰》。可以說,截至目前,這是「後疫情時代」最好、最感人的兩部電影。有人說,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煩惱想不開,去一下「三座大山」就能想開了:井岡山、普陀山、北京八寶山。
  • 《八佰》背後的中華民族
    電影《八佰》的火爆上映,屢屢衝上熱搜榜單,一場大風暴也隨之席捲而來。我們應該怎樣去看待《八佰》背後的故事呢?其實,如果你暫且拋開電影背後的歷史,用一個更加獨特的角度去解讀八佰的話,你會發現《八佰》的本質是一部史詩,中華民族找回自我的史詩。在這部史詩當中,我們的民族在不斷地成長,我們的英雄從被人遺忘、被人唾棄到重返歷史舞臺。
  • 從《八佰》到《金剛川》——見證了中華民族從沉淪到榮光的歷史
    疫情之後電影票價格普漲電影很有意思的一個地方,因為《金剛川》由陸川導演指導,片中的很多演員都是他的固定班底,相同的演員也曾出現在之前上映的《八佰硝煙並未散盡《八佰》裡通篇都有對殘酷戰爭下人性的刻畫,最明顯的一點,也是影片中角色衝突的一個主要來源
  • 甘肅為何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陳紅軍(左起第二位)畢業留影有人說,選擇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氣的。天下有那麼多的好地方,一顆顆甘肅的熱血青年卻偏偏選擇了邊關,一代代的甘肅兒郎們前赴後繼,守衛邊疆,他們流血流淚,卻從不抱怨,他們是甘肅的好兒郎,更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梁。01青山處處埋忠骨古語:關東出相、關西出將。自古甘肅多烈士武臣,自漢武帝開河西,兩千年來,守衛西部邊境的猛將勇士,多是隴原子弟。
  • 觀電影《八佰》的幾點感想
    由著名導演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已於近日上線,感覺得出很多人開始對這部大片充滿了期待。我是個不太資深的影迷,每逢大片必看,每逢戰爭題材片必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經坎坷滄桑,屢遭外敵入侵,先後經歷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等。在外敵入侵面前,中華民族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仁人志士,他們前赴後繼、以身報國。
  • 電影《八佰》與愛國主義教育
    最近電影《八佰》熱映,雖然對影片本身質疑聲不斷,但片中所展現的民族精神不容抹殺!在民族危亡之際,中華兒女的熱血情懷可歌可泣!長此以往,孩子們只會答題,難以進入歷史的情境,很難意識到作為中華民族一份子的使命與擔當。現在的很多歷史題材影片都很優秀,主創團隊殫精竭慮,力爭做到真實性、思想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的統一,這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八佰》所展現的,只是抗日戰爭中的慘烈一幕:八佰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敵人人多勢眾,裝備精良,狂傲兇殘。其實,八佰壯士都明白:這是為民族尊嚴而戰!
  • 電影《八佰》又一部震撼國人抗戰力作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在偉大的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筆者慕名觀看了《八佰》這部長達150分鐘的電影,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不僅深深敬佩劇中無數英雄面對倭寇入侵,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壯舉,更被他們抵禦外侮爭取民族解放慷慨赴死的情懷完全折服......。
  • 「口紅之王」李佳琦與電影《八佰》
    連忙點進去一看,結果不是在介紹口紅,而是在推薦一部名叫《八佰》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進入尾聲之後,「八百壯士」奉命堅守陣地,縱使敵人就在眼前,也守住陣地,一步不退,將於2020年8月21日上映。
  • 看早期《八佰》電影片段,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5周年!
    不甘屈辱的中華兒女共赴國難,在一次次血與火的淬鍊中,在一個個生與死的戰場上,在國難當頭挺起民族的脊梁,以血肉之軀築起了新的長城,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戰凱歌。 在不足10平方公裡的範圍裡,中國軍隊血戰半月,殲敵1萬餘人,以3萬人的代價贏得了臺兒莊大捷。
  • 政治學科常考考點《中華民族精神》知識點詳解
    在教師資格筆試中,《文化生活》中「中華民族精神」這個知識點歷來是考查的重點,經常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這個知識點主要考察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徵等相關知識,下面我們將就此知識點與大家分享。【考點精講】中華民族精神(一)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
  • 自豪!《八佰》壯士中有一個長興人!
    翻開歷史的畫卷,昔日的祖國,傲立東方,我們為此自豪;昨天的華夏,忍辱百年,我們為之感嘆;今日之中國,國泰民安,今年《八佰》「壯士許國」的故事被搬上了銀幕怕死畏戰的散兵遊勇在迷茫怯懦中找回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愛國是人類共有的感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
  • 看電影,品生活《八佰》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以及在戰爭時期的各種事跡,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英勇無畏、頑強拼搏的抗戰精神,都值得我們這些中華兒女去學習。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主題和電影就和抗日戰爭有關,那就是由管虎執導的,在2020年8月上映的戰爭巨作《八佰》。
  • 《八佰》: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很快我就意識到,它與傳統情節劇很不相同,這不是一部有確定主人公和集中戲劇衝突的電影,它圍繞「四行倉庫」之戰,給予了蘇州河兩岸數十位人物群像,有的來去匆匆,有的貫穿始終,有的在前半段出彩,有的在後半段傳神,真正的主人公就是這400多人所構成的「八佰」群像,以及南岸和天上飛艇中的「八佰」看客。
  • 中華民族開天闢地創世神——東方夫子盤古!
    帶給人驚奇,帶給人震撼,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中華五千多年,歲月匆匆。一代代繁衍的龍子龍種,一篇篇閱不完的歷史厚重,一幕幕讀不盡的經典無窮。一輩輩傳承了祖先的文明,一章章說不盡的馳騁縱橫,一遍遍道不完的百家爭鳴。逝去的是歲月,記錄的是永恆,遠去的是記憶,留下的是憧憬!在亙古不變的歲月長河裡,在瞬息萬變的滄海桑田中。